|
|
人地系统与人地关系浅析 |
张远广1, 符清华2 |
1. 陕西师大;
2. 咸阳师专 |
|
1 |
|
摘要 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与地同处在一整体之中,探讨人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已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作为地学科的人文地理尤为甚之。
本文在历史回顾中介绍了古代的中国以及中世纪后的西方,分别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探讨所达到的水平与涉及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近些年人们提出并拥护"和谐论"人地观的学者日益增多,并强调人应主动地与地和谐发展,这在思维和方法论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在人地系统与人地关系中、在明确科学概念内函的基础上,对人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地之间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的发展规律三个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和阐述。
本文在探讨人地关系的现实意义中,提出了从人地关系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从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程度与人类前途和命运、从人地关系与地理科学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它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
关键词 :
人地系统,
人类生产方式,
和谐论,
结构模式,
功能机制
|
|
[1] |
罗福源, 罗寿枚. 双核结构与广东省东西翼经济发展对策探讨[J]. 人文地理, 2005, 20(5): 28-31. |
[2] |
杨春宇, 叶文. 旅游规划与人文关怀浅析[J]. 人文地理, 2004, 19(3): 89-92. |
[3] |
陆玉麒, 董平, 王颖. 双核结构模式与淮安区域发展[J]. 人文地理, 2004, 19(1): 32-36. |
[4] |
陆玉麒, 王颖. 双核结构模式与福建区域发展战略[J]. 人文地理, 2003, 18(2): 1-6. |
[5] |
申玉铭. 论人地关系的演变与人地系统优化研究[J]. 人文地理, 1998, 13(4): 30-34. |
[6] |
方修琦, 张兰生. 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J]. 人文地理, 1996, 11(4): 4-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