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转型与城乡协调发展 |
| 沈孔忠 |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广州 510631 |
|
| RURAL COMMUNITY TRANSITION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URBAN-RURAL FRINGE |
| SHEN Kong-zhong |
|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
| [1] |
李静, 刘自强, 董国皇, 何瑞娟. 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类型与城乡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 人文地理, 2018, 33(2): 68-75. |
| [2] |
朱政, 贺清云, 朱翔. 农村社区选址适宜性的空间分析研究——以株洲市云田镇为例[J]. 人文地理, 2016, 31(3): 74-80. |
| [3] |
吴廷烨, 刘云刚, 王丰龙.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空间生产——以广州市瑞宝村为例[J]. 人文地理, 2013, 28(6): 86-91. |
| [4] |
王立, 刘明华, 王义民. 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设计[J]. 人文地理, 2011, 26(4): 73-78. |
| [5] |
马少春, 王发曾. 城乡结合部的犯罪机会控制与空间综合治理[J]. 人文地理, 2011, 26(2): 62-67. |
| [6] |
简霞, 韩西丽, 李贵才, 曾辉. 城市社区户外共享空间促进交往的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 26(1): 34-38. |
| [7] |
李晟, 王兴中, 高万辉. 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人本主义布局模式[J]. 人文地理, 2010, 25(2): 37-42. |
| [8] |
岳邦瑞, 王军, 雷玉山, 侯全华. 黄土高原旱作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分析[J]. 人文地理, 2010, 25(1): 85-88. |
| [9] |
王剑, 赵媛. 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与农村社区居民权益受损分析——以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09, 24(2): 120-124. |
| [10] |
刘晓霞, 王兴中. 城市社区的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研究[J]. 人文地理, 2008, 23(2): 39-42,128. |
| [11] |
陈伟东, 张大维. 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规划实施研究[J]. 人文地理, 2007, 22(5): 29-33. |
| [12] |
夏安桃, 许学强, 薛德升.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 2003, 18(5): 56-60,33. |
| [13] |
宋金平, 谭勇剑, 李利锋. 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型式及动力机制[J]. 人文地理, 1999, 14(3): 41-4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