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1996年 11卷 s1期
刊出日期 1996-12-30

其他
其他
1 吴传钧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
(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
(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
(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1996 Vol. 11 (s1): 1-10 [摘要] ( 264 ) [HTML 1KB] [ PDF 769KB] ( 1635 )
11 周立三, 吴楚材, 张海亮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进展
中国农业地理是在不断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继承发扬古代农业研究中地理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并通过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地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地理思想形成时期;(2)西方具有近代科学特征的农业地理学引进与中国农业地理学初创时期;(3)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地理发展时期;(4)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地理研究振兴时期。中国农业地理伴随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正在走向技术化、应用化和工程化,并出现新的综合化和理论化趋势。
1996 Vol. 11 (s1): 11-16 [摘要] ( 306 ) [HTML 1KB] [ PDF 555KB] ( 1463 )
17 郭来喜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旅游课题浅释
为营造新兴的最大产业群可持续发展和宏观配置体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超前研究,从增长势、承载力、关联效应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理、国民经济功能、21世纪发展目标、资源系统、规划系统、指标体系、宏观配置、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建造等重大问题,开展多领域、多学科协同研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以此契机建造旅游学新体系,充分显示地理学在发展旅游产业的特殊功能。
1996 Vol. 11 (s1): 17-25 [摘要] ( 266 ) [HTML 1KB] [ PDF 678KB] ( 1137 )
26 王恩涌
文化地理学近来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相对出现比较晚的一门分支学科。关于人文地理诸现象的文化要素,如世界各地的种族、语言、宗教早就引起学者注意,并作过详细记述。
1996 Vol. 11 (s1): 26-35,25 [摘要] ( 253 ) [HTML 1KB] [ PDF 851KB] ( 1460 )
36 王恩涌
政治地理学近来在我国的发展与成就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从拉采尔为该门学科奠定了其科学基础之后,发展是比较迅速。但是,在德国于第一次大战后的二十年代,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出现了一批地缘政治学家。
1996 Vol. 11 (s1): 36-43 [摘要] ( 251 ) [HTML 1KB] [ PDF 631KB] ( 939 )
44 邹逸麟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本世纪30年代现代科学方法的传入,促使中国学者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向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转变。中国历史地理学真正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四十年余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和成就大体可有下列几个方面:
(1)学科理论的探讨确定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上限应与古地理学衔接,下限与当代地理学挂钩,将整个地理现象变化连贯起来,以便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现有的环境。
(2)学科基本建设《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是现今研究历史地理各分支最基本的工具。
(3)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深入四十余年来,历史自然地理中的气候、水文、植被、灾害、沙漠、海岸各分支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现。近十余年来,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热门的课题。历史人文地理自80年代以来开始兴旺起来,政区、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工矿业、商业以及社会、文化各分支都有明显的进展和成就,估计到下一世纪,历史人文地理学将有更大的发展。
(4)研究方法、手段的革新近三十年来新技术的运用给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许多过去无法进行的课题,由于新技术的运用而得到解决。
1996 Vol. 11 (s1): 44-48,43 [摘要] ( 616 ) [HTML 1KB] [ PDF 523KB] ( 1288 )
49 沈道齐, 崔功豪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中国城市地理的兴盛时期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体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以及各期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政策。其重要的应用领域则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特别是70年代中期借助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
1996 Vol. 11 (s1): 49-61 [摘要] ( 317 ) [HTML 1KB] [ PDF 632KB] ( 1063 )
62 刘君德
中国政区地理的发展与成就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政区地理的发展与成就。指出:古代以沿革地理著述为主,近代以省制改革研究为重点,新中国政区地理研究经历了由"禁区"走向开放繁荣的发展过程。
1996 Vol. 11 (s1): 62-71 [摘要] ( 280 ) [HTML 1KB] [ PDF 778KB] ( 1065 )
72 王兴中
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本文综述了70年代末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它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6 Vol. 11 (s1): 72-79 [摘要] ( 249 ) [HTML 1KB] [ PDF 602KB] ( 1124 )
80 陈航, 张文尝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成就
现代交通运输地理学在中国的真正传播和专门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当时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带动下,通过全国有关地理学者的共同努力,才逐渐认识、创立与发展起来的,从发展过程的特点看,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1)初创与取得一定成就的时期(五、六十年代)
在50年代,我国地理学者一方面结合交通地理课程的开设与讲义的编写,对国外本学科发展动态作了许多介绍,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交通建设勘察与区域开发综合考察工作,对本学科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资料积累和总结。到6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建设和经济地理学的全面发展,我国有关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的课题和范围也有所增加与扩大,此时研究内容主要有大宗货物货流分析、交通建设自然条件的评价与区划、运输与生产布局,产销区划,区域规划中的交通网布局规划等。其中前两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深度与较高水平。另外还编写出了《中国经济地理学论(运输地理部分)》等著作,这些都为我国早期本学科的初创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发展、逐步充实与取得明显成就的时期(八、九十年代)
自我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因而也大大促进了交通地理研究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研究的课题和任务愈来愈多,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在扩大,其中主要有综合交通网布局与规划、运输化问题、客货流与空间运输联系及区域、港口的发展布局与地域组合、港口与港市、城市交通规划和能源产销区划等等。在研究与分析方法上,系统论与数学计量等新方法广泛应用到本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理论总结提高方面,也已取得了明显成就,例如在交通运输作用和交通规划论方面,提出了运输化理论和交通旋进规划论的新观点;在客货流与空间运输联系方面,归纳提出了系统的评价指标、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增长、分布与交流四个基本规律,指出并论述了影响客流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路网客流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际对省级运输联系区划作了探索研究;在港口及其地域组合方面,提出了海港形成和发展变化均具有特定经济地理背景的观点,以及港口地域组合等新概念及其形成的机制原理和五个发展阶段的规律,还结合实际,对中国沿海港口地域组合进行了区划等等。从而使本学科的总体理论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基础上,还先后编写和出版了《交通运输地理学》、《中国交通运输地理》、《空间运输联系》等专著,填补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专著方面的某些空白。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1996 Vol. 11 (s1): 80-88 [摘要] ( 261 ) [HTML 1KB] [ PDF 717KB] ( 1230 )
89 谢香方
中国边疆地理的发展成就
本文首先在界定边疆地区区域范围的基础上,对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边疆地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对新中国建立以来边疆地理研究的巨大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
1996 Vol. 11 (s1): 89-95 [摘要] ( 263 ) [HTML 1KB] [ PDF 583KB] ( 915 )
96 刘盛佳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与赞同,在我国获得最为积极的响应和行动,就是因为它以发展为前提,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1996 Vol. 11 (s1): 96-103 [摘要] ( 262 ) [HTML 1KB] [ PDF 611KB] ( 832 )
104 王铮
1979年以来中国的人地关系研究
在最近的20年中,为了协调中国发展与环境关系,人们发现人地关系这一古老地理学哲学命题具有新的科学价值,它被赋予新的科学含义,普遍地受到重视。
1996 Vol. 11 (s1): 104-111 [摘要] ( 418 ) [HTML 1KB] [ PDF 674KB] ( 1029 )
112 金学良
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人口地理学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得以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了人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文章最后,展望了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996 Vol. 11 (s1): 112-117,122 [摘要] ( 258 ) [HTML 1KB] [ PDF 530KB] ( 985 )
118 张小林, 金其铭, 陆华
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综述
在中国人文地理学众多分支学科中,社会地理学属于发展较慢的一个分支,但近年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研究内容日益广泛,研究人员对社会地理学的诸多领域开展了研究,包括:
1.社会地理学的性质与内容。在吸收西方社会地理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认为要重点研究社会集团的空间活动,也有人认为要研究社会集团、社会文化、社会生态、社会问题。
2.社区地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地理的理论、城市社会区域的划分、农村社区、社会集团等方面的研究。
3.社会问题的研究。主要有犯罪现象、贫困问题等。
随着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全面复兴,地理学出现了明显的人文化、社会化趋向,人文地理工作者从原先注重经济活动转而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突出地显现出来,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的社会地理学理论体系,加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生活空间、社会变迁等,为我国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1996 Vol. 11 (s1): 118-122 [摘要] ( 286 ) [HTML 1KB] [ PDF 398KB] ( 1205 )
123 王恩涌
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在我国今后持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北京是我国首都,其附近地区是重要的京畿地区。在历史上,它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国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它在我国未来,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环境和发展中将起着何种作用,应采取那些对策,值得深入研究。
1996 Vol. 11 (s1): 123-128,111 [摘要] ( 338 ) [HTML 1KB] [ PDF 513KB] ( 840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