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4年 19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4-02-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其他
其他
1
关于开展《中国中部崛起纳入国家行动》的倡议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环境多样,民族众多,人口量大,空间发展不平衡的世界级大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上经历了"站起来"(新中国成立),"跑起来"(改革开放)和"飞起来"(跨入宇航时代)三大历史阶段。
2004 Vol. 19 (1): 1-1,81 [
摘要
] (
177
) [
HTML
1KB] [
PDF
94KB] (
841
)
22
千庆兰, 樊杰, 李平
战后中西人文地理学比较研究
回顾二战以来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和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学科地位与学科体系、哲学思想及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等方面将两者作以比较,以期更好地了解、借鉴国外经验,为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2004 Vol. 19 (1): 22-26 [
摘要
] (
234
) [
HTML
1KB] [
PDF
236KB] (
1417
)
社会
2
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
根据国外著名学者的观点与权威文献,论述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学科内涵,重点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的理念、研究的主体内容与前沿方向。全文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认定"新"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探索性的社会科学,它的社会-文化空间性为其他社会科学挖掘其学科内涵拓展了思路,并为它们指引空间延伸的方向与内容。第二,探索性地总结了"新"社会地理学主体研究内容、结构及其目标。即"社会空间结构"的综合理念及其进展。第三,探讨了新社会地理学与其他"新"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方向,及其相关的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容及其研究框架。全文揭示学科边沿性越来越模糊的新社会地理学的基础原理是人文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分析与探讨问题的理念基础。
2004 Vol. 19 (1): 2-8 [
摘要
] (
210
) [
HTML
1KB] [
PDF
337KB] (
1186
)
9
王发曾
城市犯罪中的边际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边际空间在城市的发展、变化中总是处于前沿位置,是城市地域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社会内聚力不强,空间控制能力弱,公共防控系统漏洞多,产生犯罪空间盲区的因素也多,从而形成了滋生犯罪的集中地带和城市犯罪防控的最薄弱地带。本文在分析了一般边际空间盲区普遍存在的空间特征及其综合治理的共性要求之后,重点讨论了"城乡结合部"这种特殊的边际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其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2004 Vol. 19 (1): 9-12,91 [
摘要
] (
220
) [
HTML
1KB] [
PDF
236KB] (
1525
)
13
曹嵘, 白光润, 王琳
城市住宅的生态区位探析
在评析传统的住宅经济区位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居住环境的生态价值对住宅区位的重要意义,进而从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角度提出了城市住宅的生态区位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环境生态价值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以及对未来住宅区位的几点启示。
2004 Vol. 19 (1): 13-16 [
摘要
] (
196
) [
HTML
1KB] [
PDF
189KB] (
991
)
17
郑群明, 贺小荣, 陈耿
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2001年4月至8月抽取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凤凰县和资兴市等五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300人(户),对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和旅游活动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居民闲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闲暇生活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特征,总体上休闲方式多样,但闲暇质量不高而且单一,并受经济和区位的影响。旅游活动已渐入农村,并将成为农村居民闲暇的重要组成。
2004 Vol. 19 (1): 17-21 [
摘要
] (
216
) [
HTML
1KB] [
PDF
256KB] (
1729
)
经济
27
李小建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近一、二十年来,以英美地理学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柔性专业化、网络与根植性、集聚与集群,区域管制等概念,频聚出现于国际主导地理刊物和国际会议讨论之中。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进这些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实例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这种引进理论——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推动着上世纪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探索其他研究思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有一些在世界十分独特,如最大的且近20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一致,体制变革、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区域差异巨大,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地位的特殊性等。根据这些背景,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冷静地审视国际学术动向和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国际交流,凝练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观点,逐渐培育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中的中国流派。
2004 Vol. 19 (1): 27-31 [
摘要
] (
354
) [
HTML
1KB] [
PDF
248KB] (
1027
)
32
陆玉麒, 董平, 王颖
双核结构模式与淮安区域发展
对于一个理论模式,仅仅限于现象发现及机理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将之运用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并能为其未来空间结构演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才是理论模式提出的根本目的。江苏省由于位于沿海和沿江的交汇地带,故成为双核结构模式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最为理想的区域。本文通过对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前后双核结构模式不同运用效果的分析,对未来该市组成淮安-连云港双核结构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4 Vol. 19 (1): 32-36 [
摘要
] (
211
) [
HTML
1KB] [
PDF
251KB] (
917
)
37
王荣成, 任晶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国际城市系统研究——以图们江地区为例
本文在考察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影响与制约因素,预测了未来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的发展趋势。图们江地区国际城市系统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短期内,基本发展框架是以中国珲春、俄罗斯斯拉夫扬卡和朝鲜罗津为顶点的"小三角"核心区为主;长期来看,则将在以中国延吉市、俄罗斯海参崴市、朝鲜清津市为顶点的"大三角"框架下发展,以现代国际网络城市系统构成东北亚地区国际物流中心与增长极。
2004 Vol. 19 (1): 37-41 [
摘要
] (
285
) [
HTML
1KB] [
PDF
228KB] (
932
)
42
周旗, 李诚固
我国绿色农业布局问题研究
绿色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本文探讨了绿色农业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布局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认为绿色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的主导产业部门,其结构是以绿色粮食生产为基础,以绿色经济作物和绿色畜牧业为主体,并包括绿色林特产品采集和绿色养殖业在内的综合农业。全国范围内可划分为九个绿色农业区。按照比较优势、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和地域相对集中等原则,要重点建设14个绿色农业类型,并进一步研究了我国绿色农业合理布局的对策
2004 Vol. 19 (1): 42-46,41 [
摘要
] (
288
) [
HTML
1KB] [
PDF
260KB] (
1253
)
文化
47
张捷
甲骨文与殷人景观地理研究刍议
本文综合了甲骨文研究和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近理论,针对甲骨文地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综合文字学、地理学等方法研究殷代景观地理问题的设想,并强调区分殷代景观研究的两个方面,真实景观及感知景观,同时强调通过景观研究分析人地关系。本文对殷人的景观观念、感知、分类方法及类型等进行了案例研究。
2004 Vol. 19 (1): 47-51,57 [
摘要
] (
427
) [
HTML
1KB] [
PDF
277KB] (
1083
)
52
林琳, 许学强
广东及周边地区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及动力机制
骑楼作为近代出现的底层有廊道可行人的沿街店屋式建筑,在广东及其周边地区城镇具有广泛影响和地域特征。从地域空间看,骑楼形成了不同的传播圈层,在东南亚一带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南海沿岸地区广有分布;从时间上看,广东骑楼的发展经历了形成发展到衰弱复兴等七个阶段;从文化方面看,它凝结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元素,成为南中国城镇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典型景观形象。本文通过分析骑楼发展的时空过程,揭示了骑楼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自下而上"的驱动力和"自上而下"的管治力双重作用的结果。
2004 Vol. 19 (1): 52-57 [
摘要
] (
386
) [
HTML
1KB] [
PDF
310KB] (
3068
)
58
刘海涛, 王兴平
浅谈美术地理的地域空间性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用地域空间和历史的观点对美术的地域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美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全文从横向地域性、纵向地域性、地域空间的扩散性三个方面对美术的地理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分析,作者认为地理环境对美术风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文化地理理论的一种补充与印证。
2004 Vol. 19 (1): 58-61 [
摘要
] (
374
) [
HTML
1KB] [
PDF
195KB] (
1438
)
城市
62
陈彦光
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
从城市化水平(
z
)与人均产出(
x
)的周模型(
z
=
alnx-b
)和交通网络连接度(β=
c
/
ν
)与人均收入(
x
)的对数关系模型(β=
klnx
+
φ
)出发,导出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水平的线性相关模型
β
=
Az
+
ζ
,这暗示城市化过程与交通网络的发展互为因果。借助中国城市化水平与铁路里程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系列数据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证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与交通网络的发展应该同步进行。
2004 Vol. 19 (1): 62-65 [
摘要
] (
275
) [
HTML
1KB] [
PDF
191KB] (
1200
)
66
唐路, 薛德升, 许学强
北美大都市区规划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
本文简要回顾了北美大都市区及大都市区规划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当今大都市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力求解决的热点问题,并比较了未来大都市区规划的两种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对于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规划的几点启示。
2004 Vol. 19 (1): 66-70 [
摘要
] (
248
) [
HTML
1KB] [
PDF
235KB] (
1019
)
旅游
71
马勇, 王春雷
现代主题公园的竞争焦点及创新对策分析
本文在重构主题公园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主题公园竞争的五大焦点,即空间竞争、市场体系、主导品牌、文化内涵和生命周期,进而提出了现代主题公园竞争的六个努力方向,以期指导国内主题公园尤其是大型主题公园建立和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2004 Vol. 19 (1): 71-75 [
摘要
] (
223
) [
HTML
1KB] [
PDF
237KB] (
1386
)
76
杨新军, 马晓龙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区域旅游的空间结构涉及内容复杂。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导入了区域旅游的概念,从旅游空间要素的识别与分析入手,接受了Pearce Douglas的观点,认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要素: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从旅游规划、基本距离、旅游地区位等角度对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释。指出由于缺乏范式的指引,国内外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体系较为松散,绝大多数研究者被实践性问题或者潮流牵着走。对区域旅游活动发生地的区位进行考查,显示出对城市这一空间经济实体的极大依赖。同时,指出旅游地宏观区位因子和可进入性是衡量旅游地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运用TDD理论对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解释。
2004 Vol. 19 (1): 76-81 [
摘要
] (
271
) [
HTML
1KB] [
PDF
290KB] (
1587
)
82
刘家明
旅游度假区的景观生态设计思路
旅游度假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地,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背景。按景观生态的思路设计旅游度假区,对保持旅游度假区功能畅通、环境优美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有效保护度假区及其周边重要的环境与资源,是旅游度假区开发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从旅游度假区功能和结构分析入手,在提出旅游度假区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原则以及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景观构成中的人工斑块、自然斑块和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思路。提出人工斑块的设计要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契合、控制人工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密度、保持人工建筑物的特色化和相对一致化、从景观产品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建筑物;自然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要做到保持足够比例的自然景观生态区域作为户外康体休闲活动场所;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要做到引景道路、内部游径等的功能和景观效果的最佳状态,要以园林的设计思路来设计旅游度假区。
2004 Vol. 19 (1): 82-85 [
摘要
] (
202
) [
HTML
1KB] [
PDF
205KB] (
1449
)
86
黄芳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探析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在系统分析进一步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促进工业旅游规模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发利用城市品牌资源出发,研究工业旅游在现实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障碍,并对工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工业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004 Vol. 19 (1): 86-91 [
摘要
] (
211
) [
HTML
1KB] [
PDF
271KB] (
1925
)
92
张洪, 张燕, 倪亦南
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及其度量指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性能好坏决定旅游业的规模和质量;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所以旅游资源必须适度开发。本文在简述旅游产品开发过程的基础上,论述旅游资源适度开发的含义及其必要性;由此提出,为了衡量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度,须以与旅游资源最大承载力对应的旅游产品允许的最适宜游客容量作为测度标准;再以此为参照,找出各种客观与主观制约因素,诸如自然资源损耗率等自然因素及游客心理等主观因素,据此规定附属资源的开发量,并以相应的旅游管理措施作为保障。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度量指标为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提供度量依据。
2004 Vol. 19 (1): 92-96 [
摘要
] (
220
) [
HTML
1KB] [
PDF
248KB] (
977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