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0年 15卷 5期
刊出日期 2000-10-15

城市
人口
经济
政治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
学科研讨
内蒙古PRED问题
人口
旅游文化
1 吴必虎, 宋治清
湖北省旅游形象初探——新天下之中
本文通过研究湖北省的地方性特征,对湖北省旅游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水与浪漫、新天下之中"的理念核心,并讨论了这一理念核心的理论基础。在确定湖北省的旅游形象之后,探讨了当地旅游形象建设,为湖北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2000 Vol. 15 (5): 1-4 [摘要] ( 261 ) [HTML 1KB] [ PDF 164KB] ( 1296 )
5 叶岱夫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从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世纪末的改革开放20年来,岭南地区成了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使岭南文化一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势能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在其孕育、成长、定型和演变过程当中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构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整合与演变模式。本文从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1)岭南文化是山水型的实用文化;(2)岭南文化是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强的区域文化;(3)重实践,讲创新,少说多干是岭南文化的精髓;(4)岭南文化系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景观。
2000 Vol. 15 (5): 5-9 [摘要] ( 442 ) [HTML 1KB] [ PDF 203KB] ( 2020 )
城市
10 冯健, 杜巍
对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诠释
首先从3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理性地看待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不是乡村城市化水平度量的唯一标准;小城镇发展应由追求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小城镇及其乡村腹地发展战略的制订和论证应在小城镇规划中予以突出。继而提出小城镇规划的首要着眼点应是营建宜人的居住环境;认为小城镇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突出个性而非盲目追求共性,并从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规划与设计、主导产业选择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确立、规划的创新等方面探讨了突出规划个性的实践操作。最后,强调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应定位在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上。
2000 Vol. 15 (5): 10-13 [摘要] ( 270 ) [HTML 1KB] [ PDF 171KB] ( 828 )
14 谢理, 邓毛颖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架线对环境景观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地铁二号线为例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巨大的经济负担,然而在适当的地段采用高架形式以节省资金,却常常不为人们所接受,主要在于其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方面。本文以广州市地铁二号线为例,对从快速轨道的高架线环境和景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明了城市快速轨道采用高架线不仅仅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它对城市景观也是一种强化,它可以促进城市早日形成快轨交通网络系统,对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更加有利,而它的环境影响也可以控制在人们接受的水平等观点。并提出解决快轨交通高架线对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造成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2000 Vol. 15 (5): 14-18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206KB] ( 1810 )
19 田明, 张小林, 汤茂林
县城在乡村城市化中的优势分析
依据县城在我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快速发展的现实,分析了县城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拥有的而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非经济方面的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地域条件、区域与设施条件等方面。最后提出在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要重点建设县城,并配合各项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县城优势等各项对策建议。
2000 Vol. 15 (5): 19-23 [摘要] ( 309 ) [HTML 1KB] [ PDF 207KB] ( 767 )
人口
24 姚静, 李爽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同时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人口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同时是世界人口大国和老年人口大国,老龄化过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成因机制。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②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③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④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人口寿命的延长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措施:转变观念,科学、辨证地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照料体系;建立健康的老年型社会。
2000 Vol. 15 (5): 24-29 [摘要] ( 316 ) [HTML 1KB] [ PDF 248KB] ( 3155 )
经济
30 段致辉
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地理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城镇失业问题的因素,认为在自然压力、"民工潮"的冲击和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因素中,国有企业改革起主导作用。然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在宏观区域差异上,由东部到西部就业形势趋于严峻;而老工业基地的失业问题比其他区域更为严重。以242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国有企业为依据,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部门差异性:采掘业、运输邮电业和房地产业的富余职工比例最高、分流难度较大;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富余职工比例较低。从而为解决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000 Vol. 15 (5): 30-33,23 [摘要] ( 284 ) [HTML 1KB] [ PDF 203KB] ( 1015 )
34 张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使中国及时赶上经济全球化的高潮,对外贸易则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本文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表现出对外贸易额迅猛扩张、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深化的外贸体制改革以及波动之中的贸易条件等特征。展示了中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格局,无论国内对外贸易的分布还是主要贸易伙伴的构成都体现出这一特点,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并分析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经贸发展的影响。
2000 Vol. 15 (5): 34-38 [摘要] ( 270 ) [HTML 1KB] [ PDF 215KB] ( 1708 )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39 陈忠祥
宁夏回族社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迁
本文论述了地理学研究社区的主体内容为:社区的空间结构及人地关系的变化对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宁夏回族农村和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对社区空间结构的变迁态势和变迁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2000 Vol. 15 (5): 39-42 [摘要] ( 289 ) [HTML 1KB] [ PDF 174KB] ( 1418 )
43 李陇堂, 吴玲娜
西海固地区的环境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生态脆弱带,人口超载,是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极其严重。陷入了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PPE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打破"PPE怪圈"的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在协调人地关系基础之上的全面综合的环境重建是打破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环境重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应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并融入西部大开发之中。
2000 Vol. 15 (5): 43-46 [摘要] ( 282 ) [HTML 1KB] [ PDF 174KB] ( 1412 )
47 宋乃平
试论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方略
扶贫移民是宁夏实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经验是:采取了"吊庄"移民的方式并辅之以相应政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社区组织方式,多元化的开发模式。但也存在着规划方面的一些失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不确定、文化类型单一层次低等问题,限制扶贫移民的成效。为此,要通过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创建节水社会、调整农业结构建立现代市场农业、走多元化开发的道路、创建文明有序的移民社区等措施促使扶贫移民吊庄走出停滞,积极发展。
2000 Vol. 15 (5): 47-50,42 [摘要] ( 278 ) [HTML 1KB] [ PDF 211KB] ( 1011 )
政治
51 崔树强
政治地理学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向政治地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政治地理学和知识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使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区域、区域政治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地理学必然要研究知识经济。本文就政治地理学与知识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就如何在继承研究政治地理学传统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空间,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000 Vol. 15 (5): 51-53 [摘要] ( 267 ) [HTML 1KB] [ PDF 129KB] ( 843 )
学科研讨
54 郑耀星
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
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构成一级学科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在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展现人文地理学的教育功能,构建高校多层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社会针对性,全方位建设地理专业应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区域性,建设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人文地理学课程系统;全面概括充分完善人文地理学理论,建设各专业通用的理论人文地理学课程;充分发挥人文地理的应用优势,建设各专业实用的应用人文地理学课程。
2000 Vol. 15 (5): 54-57 [摘要] ( 273 ) [HTML 1KB] [ PDF 172KB] ( 824 )
58 乔家君, 李永文
21世纪人文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本文在分析21世纪地理科学总体发展趋势基础上,并结合人文地理科学发展历程及面临时势,进一步探讨人文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指出:要加强人文地理科学核心领域研究;区域与区域发展赋予新内涵;要拓展人文地理科学实践领域并加强综合研究;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人文地理科学计量化发展;深化人文地理科学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等。
2000 Vol. 15 (5): 58-61,9 [摘要] ( 270 ) [HTML 1KB] [ PDF 203KB] ( 1891 )
62 程道平
地理策划学探讨
21世纪中国的地理科学要发展,应当一端承接知识经济的高技术和高智力优势,一端紧密联系市场,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此,创建地理策划学大有必要,它能更有效地将知识经济优势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将地理学智力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本文首次探讨了地理策划学的内涵和地理策划的基本程序及应用领域。
2000 Vol. 15 (5): 62-64 [摘要] ( 454 ) [HTML 1KB] [ PDF 130KB] ( 717 )
内蒙古PRED问题
65 秦树辉, 海春兴
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今新的人类生存文明观,她起自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反思和认识,也体现了人类对新世纪以及长远未来的展望。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实现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才使得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大区,同时又是我国重点的经济落后地区。以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等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将就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由来、生态环境现状以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加以分析,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0 Vol. 15 (5): 65-67,71 [摘要] ( 273 ) [HTML 1KB] [ PDF 172KB] ( 976 )
68 赵明, 甄江红
内蒙古人口与粮食问题研究
内蒙古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80%以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是内蒙古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尤其是"文革"期间,在牧民不吃亏心粮口号的驱使下,将大向积林草地辟为粮田,导致草场的退化和土地的沙化。本文分析内蒙古人口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在PRED系统中,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内蒙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实行退耕还草还林、降低耕地总量,保持人均粮食产量的动态平衡。
2000 Vol. 15 (5): 68-71 [摘要] ( 237 ) [HTML 1KB] [ PDF 175KB] ( 738 )
72 包玉海, 乌兰图雅
内蒙古古代城市(城廓)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城廓、古居民点)的出现与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强,城市(城廓)的分布严格受自然条件的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适应、改造环境能力的提高,城市(城廓)的分布则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城廓)分布的影响因素各地不尽相同。本文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古长城及社会历史条件等几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内蒙古地区古代城市(城廓)分布的影响。
2000 Vol. 15 (5): 72-74 [摘要] ( 257 ) [HTML 1KB] [ PDF 133KB] ( 707 )
75 巴雅尔, 敖登高娃, 周占鳌
基于遥感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城市边缘区在城市地域结构体系中处于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从而既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又属于城市区域人文因素高度复合带,其时空特征表现出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对于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LandsatTM为基本信息源,以Coreldraw和ARC/INFO为主要支撑软件,完成了实验区从1987年到1996年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此技术路线能够有效地提取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信息,工作周期短,误差积累少,定性定位准确率高
2000 Vol. 15 (5): 75-77 [摘要] ( 237 ) [HTML 1KB] [ PDF 136KB] ( 951 )
78 贾铁飞
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发展增长极问题
从分析鄂尔多斯旅游资源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其区域旅游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与旅游产品紧密相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互补和时空互补的四项资源配置原则,分析了该区域旅游资源配置的优势,按增长极理论选择成吉思汗陵为本区旅游发展的一个文化景观核和一个增长极。并分析了鄂尔多斯大漠风光及生态建设、建立人地和谐关系的优势与影响,认为恩格贝应是今后该地区旅游发展的另一增长极。最后讨论了旅游发展增长极的培育问题
2000 Vol. 15 (5): 78-80 [摘要] ( 251 ) [HTML 1KB] [ PDF 126KB] ( 84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