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3年 18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3-02-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经济
政治
历史
社会
旅游
生态
生态
旅游
1 吴必虎, 唐子颖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
本文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及对各旅游区(点)与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揭示了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整体特征,以及与不同规模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分异特征,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2003 Vol. 18 (1): 1-5,28 [摘要] ( 472 ) [HTML 1KB] [ PDF 279KB] ( 1588 )
6 郭英之
中国旅游温点地区旅游市场营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本文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旅游市场区位特征,研究了平遥旅游市场的时空分布规律、旅游市场行为特征、旅游后评价及满意度等旅游需求特征,规划了平遥旅游市场的细分目标,制定了平遥古城应扩大市场影响范围、统一促销口号、拓宽促销范围、强化促销手段和明确促销对象的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提出了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旅游温点地区的采取调整旅游消费结构、建立合理市场结构,发挥客源市场共存、减轻旅游"瓶颈",形成紧密旅游网络、提高产品文化品格,加快旅游国际进程、建设中国旅游强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003 Vol. 18 (1): 6-9,18 [摘要] ( 424 ) [HTML 1KB] [ PDF 238KB] ( 2177 )
10 李莺莉, 朱峰
华侨城可持续发展主题形象理论研究
本文从迪斯尼落户香港引发的对华侨城旅游主题公园可持发展主题形象的思考入手,着重从迪斯尼与华侨城的比较研究中寻找出华侨城的主题策划和创新的结论。作者从迪斯尼与华侨城的建园初衷、主题选择、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4个方面进行比较,提出了形象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约束性原则等一系列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华侨城的主题形象进行策划与创新。
2003 Vol. 18 (1): 10-13 [摘要] ( 274 ) [HTML 1KB] [ PDF 194KB] ( 877 )
14 张序强, 董雪旺, 李华
旅游地间生态关系分析
旅游地虽然不是生命体,但具有许多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将旅游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是本文的基本思路。本文首先从旅游地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借用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深入分析了旅游地之间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确立了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各种类型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旅游地空间生态关系各基本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一主要结论;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在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实践意义。
2003 Vol. 18 (1): 14-18 [摘要] ( 274 ) [HTML 1KB] [ PDF 226KB] ( 806 )
19 冯学钢
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
文章认为,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是资源型旅游地,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和安徽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区。由于本地区地脉、文脉一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互补,旅游市场互动互补,本地客源有限,但邻近中国最大的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长江三角洲,必须联动开发旅游资源。只有优先建设外部快速交通,按照"两山一湖"旅游区一盘棋的原则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构建"两山一湖"旅游形象,加强管理,搞好市场营销,才能使得"两山一湖"旅游业有更大的发展。
2003 Vol. 18 (1): 19-23 [摘要] ( 308 ) [HTML 1KB] [ PDF 232KB] ( 1030 )
24 黄成林
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
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乡村旅游接待量约占全市旅游接待量的40%。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景类景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资源所有者以村民和集体所有为主,主要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知名度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必须加强管理,搞好规划,重点开发,突出个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黄山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2003 Vol. 18 (1): 24-28 [摘要] ( 290 ) [HTML 1KB] [ PDF 236KB] ( 1187 )
29 薛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本文对1980年以来我国有关区域旅游合作专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根据研究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将该项研究20年来的进展划分为起源、起步、发展、提升发展四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征;并对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研究、个案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基本理论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到区域、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区划的有关研究。热点问题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旅游联合促销、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的有关研究。个案研究的综述主要涉及上海的大旅游网络、武汉大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的联合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珠江三角洲共同旅游市场的建设等案例的有关研究;最后,本文对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2003 Vol. 18 (1): 29-34 [摘要] ( 431 ) [HTML 1KB] [ PDF 277KB] ( 1040 )
文化
35 欧阳军
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的弹簧机制
为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从文化方面着手,对跨文化旅游中文化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指出异质文化的魅力是催发旅游的根本动力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旅游目的地的多选择性。大规模旅游引发广泛的文化接触。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矜持性使接触的两种异质文化的相互作用呈"弹簧机制"-接触-相持对抗-力的传导-文化的适用-接触。但经济作用的介入使"弹簧机制"发生变形。
2003 Vol. 18 (1): 35-39 [摘要] ( 411 ) [HTML 1KB] [ PDF 236KB] ( 1194 )
社会
40 陈忠祥, 马海龙
宁夏回族社区不同地域类型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性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为例
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为调查样本,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划分出宁夏回族社区的四种基本地域类型:川地型、坡地型、半川半坡型和河谷型。总结了各类社区的外部形态、内部格局等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性。分析了回族聚居区人文环境对回族社区空间结构的影响。指出了宁南山区回族社区空间结构未来发展演化趋向是:扩张川地型社区,向大村落、城镇化推进;搬迁改造坡地型、半川半坡型社区,向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演绎;抑制河谷型社区发展,向高宽阶地集聚。
2003 Vol. 18 (1): 40-43 [摘要] ( 289 ) [HTML 1KB] [ PDF 192KB] ( 1017 )
城市
44 王兴平, 崔功豪
新经济时代的中国大都市热点空间分析
本文从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提出了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国大都市开发的热点空间,分析了该类空间的特征、动力机制、主要类别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对部分城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优化和调控该类空间的对策建议,为合理规划大都市区提供借鉴
2003 Vol. 18 (1): 44-48,74 [摘要] ( 253 ) [HTML 1KB] [ PDF 266KB] ( 1078 )
49 葛永军, 许学强, 阎小培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判断
在测度和评价城市化水平高低时应该对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绝对规模进行综合判断。学界通常用市区非农业人口口径来计算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外来人口考虑不够。对这种偏小的口径进行修正后发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至多略低于同等收入下的国际城市化水平。从城市人口与城市经济的适应程度看,中国的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发展状况类似的国家相比有偏低的倾向。因此,与流行的看法相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笔者认为中国城市的存量部分已经"人满为患",未来城市化的着力点应是城市的增量部分,包括现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城市的设置。应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创业制度等制度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2003 Vol. 18 (1): 49-52 [摘要] ( 269 ) [HTML 1KB] [ PDF 203KB] ( 826 )
53 黄辞海, 白光润
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初探
本文对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居住生态社区的测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涉及生态住区的硬件、软件和心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居住生态社区并不是某个单一指标的完善,而是多个指标协同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003 Vol. 18 (1): 53-56 [摘要] ( 316 ) [HTML 1KB] [ PDF 183KB] ( 1522 )
57 吴煜, 刘荣增
新经济环境下的城市创新模式探讨——以沪宁城市带为例
信息时代,非线性化的创新活动和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化,构成了区域培育创新活动的大背景。在这一背景下,由弹性的专门化生产、战略联盟、地方支撑体系和跨国公司主导的创新等级网络所形成的生产、市场、支持空间构成了创新网络环境,并通过城市等级体系、大型企业分工体系和类似于信息网络的体系,这三种途径形成创新扩散机制。本文结合沪宁城市带内代表性城市创新环境分析,提出了自主、合作、配套、联合和园区五种城市创新模式。
2003 Vol. 18 (1): 57-61 [摘要] ( 286 ) [HTML 1KB] [ PDF 238KB] ( 870 )
62 王志宪
山东省建制镇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根据山东省建制镇的现状与问题,制定出了山东省建制镇的发展模式。山东省建制镇的发展,必须进行合理的布局,要注重建制镇的规模效益,调整建制镇的产业结构,搞好建制镇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3 Vol. 18 (1): 62-65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188KB] ( 779 )
经济
66 刘玲, 沈体雁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类型的高新科技园区应运而生,研究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有时代意义。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发展知识经济的基地,在科技园区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用地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入手,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果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将加速北京向郊区化方向发展,同时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西北地区,其中心区有可能成为北京城市的副中心,从而促进北京大都市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同时诱发产业轴线空间发生战略性转移,使得西北-东南轴向成为北京大都市最重要的空间扩展轴。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的修订意见。
2003 Vol. 18 (1): 66-69,89 [摘要] ( 275 ) [HTML 1KB] [ PDF 249KB] ( 1157 )
70 张侠, 葛向东, 彭补拙
我国土地经营规模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土地经营的规模是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其本身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因地而异的范畴,它的大小是由若干可变因素决定的。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完全可以开始实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级的土地规模经营,并逐渐向具有完整涵义的规模经营过渡。本文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和我国推行规模经营的条件,给出了土地经营规模的测算方法,根据区域差异性对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指明了各类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2003 Vol. 18 (1): 70-74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226KB] ( 795 )
75 李振平
加入WTO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
本文论述了加入WTO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经过论证分析,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将激励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成长,指出优势资源型产业和当地需求型产业将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提出在西部地区合理布局经济"增长点",构筑"井"字型空间布局形态的设想,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2003 Vol. 18 (1): 75-78,93 [摘要] ( 397 ) [HTML 1KB] [ PDF 233KB] ( 834 )
79 罗会军
深圳商品住宅二级市场不规范行为及治理对策
深圳是房地产法律法规相对健全,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地区。深圳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在国内有一定先行性和代表性。总结深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提出治理对策,对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利用2002年深圳市在售楼盘调查资料,归纳出了深圳商品住宅二级市场不规范行为的28种具体表现,揭示了相关制度不尽合理、开发商(中介商)存在投机心理、购房业主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管理部门监管难度大等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予以规范和治理。
2003 Vol. 18 (1): 79-82 [摘要] ( 285 ) [HTML 1KB] [ PDF 197KB] ( 882 )
政治
83 王国梁
巴尔干的“大阿尔巴尼亚”: 地缘政治关系与演化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上,阿尔巴尼亚人曾在1190年建立起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公国,其疆域达10万km2,远远超出目前阿尔巴尼亚的范围之外。公元14世纪,随着奥斯帝国的入侵,阿尔巴尼亚公国覆灭。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国相继独立。由于诸多原因,阿尔巴尼亚族被多条国境线划分在国土毗连的不同国家之中,形成跨国民族。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人一直为建立"大阿尔巴尼亚国"而努力。但在冷战时期,受两极格局的影响,这一问题一度被掩盖。冷战结束以后,"大阿尔巴尼亚"问题再度浮出水面,成为巴尔干半岛一个突出的政治地理问题。本文从政治地理的角度对"大阿尔巴尼亚"问题产生的地缘政治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大阿尔巴尼亚"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2003 Vol. 18 (1): 83-86 [摘要] ( 329 ) [HTML 1KB] [ PDF 220KB] ( 1208 )
交通
87 曹小曙, 阎小培
珠江三角洲城际间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之间客、货流量的空间分布形态,就珠江三角洲的整体交通运输形势而言,占第一位的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一线。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历史、社会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最初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目前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使穗港沿线成为珠江三角洲成型的交通运输走廊。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运输联系具有强烈的广州指向性,目前尚未形成走廊的网络模式,对整体珠三角的发展并非十分有利。
2003 Vol. 18 (1): 87-89 [摘要] ( 309 ) [HTML 1KB] [ PDF 185KB] ( 1672 )
历史
90 张二勋, 秦耀辰
中国古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极为少见的。究其原因为,一方面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独特地理位置、封闭而又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其然;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历史和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封闭、完整且一脉相承的文化是其内在动因;人口、土地开发和技术水平三者关系的协调是其前提;先进的农耕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其基础;文明中心随环境而变迁,保证了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
2003 Vol. 18 (1): 90-93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195KB] ( 1589 )
生态
94 王利民
试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问题——以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为例
本文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认为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城市生态平衡,还要在生态建设规划中注重城市居民休憩园地(如城市森林公园、园林公园)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2003 Vol. 18 (1): 94-96 [摘要] ( 289 ) [HTML 1KB] [ PDF 149KB] ( 746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