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1年 16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1-02-15
城市
文化
人口
经济
人地关系
历史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
人口
城市
1
周一星
人文地理研究能为制订国家政策作贡献:——以城市发展方针研究为例
本文综述了我国关于城市发展方针的争论和最新动态。作者以自己多年来围绕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为例,说明人文地理学能够为国家制订政策作贡献。其感受是要敢于面对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有站得住脚的观点;要坚持不懈,不怕坐冷板凳。
2001 Vol. 16 (1): 1-5,39 [
摘要
] (
318
) [
HTML
1KB] [
PDF
302KB] (
1230
)
59
胡伟
浅论知识经济社会与社区发展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社会特征,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困境。社区作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的基层社会单元,其发展日益为各界所瞩目。本文立足知识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概述其相关特征及社区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社会社区发展的新动态,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社区发展的新举措。
2001 Vol. 16 (1): 59-62 [
摘要
] (
310
) [
HTML
1KB] [
PDF
207KB] (
1033
)
人口
6
张文新
美国人口地理学的近期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有了新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然后重点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地理学的新发展作了详细阐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人口地理学应该借鉴的方面。
2001 Vol. 16 (1): 6-10 [
摘要
] (
291
) [
HTML
1KB] [
PDF
264KB] (
1575
)
11
张述林, 邹再进
面向复杂系统的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法
对旅游规划方法论的探讨,一直是旅游规划学术界关注的主题。本文从研究旅游系统的特征入手,在认识到旅游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之基础上,指出应以研究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之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作为指导旅游规划实践的方法论,同时指出了该方法论的含义、特征、实质并提出了其运作的模式。
2001 Vol. 16 (1): 11-15 [
摘要
] (
317
) [
HTML
1KB] [
PDF
238KB] (
998
)
旅游
16
章锦河, 陆林
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本文以淮南市为例,指出实施旅游形象设计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通过对影响淮南市旅游形象主要因素的分析,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淮南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2001 Vol. 16 (1): 16-19 [
摘要
] (
276
) [
HTML
1KB] [
PDF
197KB] (
1846
)
20
魏立华, 丛艳国
老龄人口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在我国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日益明显。本文试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来探讨老龄人口对旅游业经济收益贡献率的影响,分析旅游企业如何适应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及时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取得更好的旅游收益。
2001 Vol. 16 (1): 20-23 [
摘要
] (
339
) [
HTML
1KB] [
PDF
199KB] (
2583
)
24
乌恩
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
旅游业作为一项与文化相关程度极高的产业,它的各个部门和环节无时无处不是在与文化发生着联系,而在旅游规划这一"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来行动的过程"
[1]
当中,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它既是一个原则和视角,又是重要的素材。本文试对文化在旅游形象策划、旅游产品规划、旅游商品开发规划、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中的运用作初步探讨。
2001 Vol. 16 (1): 24-26 [
摘要
] (
281
) [
HTML
1KB] [
PDF
140KB] (
1210
)
27
朱俊杰, 丁登山, 韩南生
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
由于多种因素: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业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本文根据三大地区的划分,着重比较了各地区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的根源。在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旅游供给的四个部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国内旅游、海外旅游、出境旅游逐个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2001 Vol. 16 (1): 27-30 [
摘要
] (
279
) [
HTML
1KB] [
PDF
189KB] (
2395
)
31
吴晋峰
旅游生态管理容量初探
随着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使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为此本文对旅游生态环境管理容量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具有全新内涵的生态管理容量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态管理容量的特点、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并对生态管理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2001 Vol. 16 (1): 31-34 [
摘要
] (
292
) [
HTML
1KB] [
PDF
190KB] (
1342
)
35
李祥妹
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与寺庙园林环境
文章探讨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的形成及结构特征,认为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是中国文化生态经验对隐蔽和探索结构的强化,景观审美感受上以神秘隐幽为主;中国寺庙园林是这种景观理想的物化,其园林环境和建筑布局都表达了中国人对理想景观模式的追求;作为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园林在旅游开发中必须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氛围,使游客体味它的深层次的美。
2001 Vol. 16 (1): 35-39 [
摘要
] (
295
) [
HTML
1KB] [
PDF
288KB] (
1412
)
40
单鹏飞, 王英娟
铁路枢纽客运构成与旅游关系的初步研究——铁道部上海客运站旅客调查问卷分析
本文以上海站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探讨了铁路车站客运构成与开发旅游功能的关系,涉及旅客职业、收入、性别、年龄和住地等背景,以及旅客对车站吃、住、行、购、娱、游等游憩活动的直观体验评价;进而提出旅游服务思想和车站多功能的综合开发相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将是今后提高车站窗口作用的重要途径。
2001 Vol. 16 (1): 40-44 [
摘要
] (
285
) [
HTML
1KB] [
PDF
218KB] (
785
)
历史
45
王晓伦
近代西方在中国东半部的地理探险及主要游记
地理探险和游记是西方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近代西方在中国主要地区开展了许多探险和考察活动,并留下了不少游记报道。但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题目及有关游记的研究仍属空白。尤其是关于西方近代在我国东半部的探险活动和游记报道,国内外均缺乏系统的介绍。本文对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等国在我国东半部地理探险的路线、主要游记作品及其特点进行概括和分析。
2001 Vol. 16 (1): 45-50 [
摘要
] (
288
) [
HTML
1KB] [
PDF
326KB] (
1777
)
经济
51
张苏梅, 顾朝林, 葛幼松, 甄峰
论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
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可分解为内部创新系统、外部创新系统、外部支撑系统等子系统,其作用在于促进知识的有序流动。本文在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应分为两个层面:虚拟空间、地理实体空间。
2001 Vol. 16 (1): 51-54 [
摘要
] (
285
) [
HTML
1KB] [
PDF
184KB] (
1022
)
55
陈文言
浅论区域创新及其系统的构建
本文重新界定了创新的涵义,讨论了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与区域内科研院校、政府部门及中介机构等创新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发展的整体。并根据系统运行机制,提出建议,以加强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2001 Vol. 16 (1): 55-58 [
摘要
] (
256
) [
HTML
1KB] [
PDF
199KB] (
922
)
63
马祖琦, 尹怀庭
陕西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
从陕西劳动力结构变化及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相对速度的比较入手,提出了陕西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陕西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作出总结,得出了加快陕西城镇化良性发展和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启示。
2001 Vol. 16 (1): 63-66 [
摘要
] (
313
) [
HTML
1KB] [
PDF
191KB] (
1066
)
人地关系
67
左伟, 周慧珍, 李硕, 李伟
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系统调控的关系。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人地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人地化学元素同构特性;给出了人地关系调控的理论思路。
2001 Vol. 16 (1): 67-70 [
摘要
] (
419
) [
HTML
1KB] [
PDF
177KB] (
1187
)
文化
71
张佩芳, 徐旌, 周贵荣
滇南山区多元民族文化下的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立体性地貌气候特征下的滇南多元民族文化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构成了资源利用及保护的多样性。我们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从土地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着手,结合野外村寨调查,研究了民族文化在边疆、山区、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系统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1 Vol. 16 (1): 71-74 [
摘要
] (
288
) [
HTML
1KB] [
PDF
187KB] (
894
)
75
李燕, 司徒尚纪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
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都以岭南文化为本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不同文化特色;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性在时空分布上是一个动态过程;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将导致文化的趋同。
2001 Vol. 16 (1): 75-78 [
摘要
] (
309
) [
HTML
1KB] [
PDF
205KB] (
2499
)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79
任建兰, 李红
山东省重化工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本文在对山东省近十多年工业发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山东省重化工业结构演进和地区工业结构特点,提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山东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1 Vol. 16 (1): 79-83 [
摘要
] (
317
) [
HTML
1KB] [
PDF
236KB] (
1151
)
84
朱玉明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产业活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构成的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建议。
2001 Vol. 16 (1): 84-87 [
摘要
] (
260
) [
HTML
1KB] [
PDF
197KB] (
1216
)
88
赵明华, 王书华
知识经济对山东省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启示
本文简要论述了"知识经济"的由来、特征和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山东省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与困难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的山东省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即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大开放力度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以及加快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和引进。
2001 Vol. 16 (1): 88-91 [
摘要
] (
334
) [
HTML
1KB] [
PDF
211KB] (
1029
)
92
何佳梅, 许峰, 周霓
论城市选择性旅游
本文阐述了城市选择性旅游的基本构成及其实践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其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1 Vol. 16 (1): 92-94 [
摘要
] (
291
) [
HTML
1KB] [
PDF
174KB] (
993
)
95
刘厚凤, 张春楠
区域性环境污染的自治理机制设计与分析
本文分析了征收排污费、产权交易和排污权许可交易制度在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方面的优劣和自治理机制设计分析,结论是:排污权许可交易制度在解决相对封闭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是最优的,并且通过建立污染市场是能够有效运行的。
2001 Vol. 16 (1): 95-96,87 [
摘要
] (
297
) [
HTML
1KB] [
PDF
157KB] (
949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