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3年 28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3-06-15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其他
乡村
进账与动态
社会空间专栏
城市与区域
其他
1 孙峰华, 李九全
王兴中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王兴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他是中国新人文地理学的倡引者与践行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用现代新人文思想引领中国对空间对偶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学理。具体表现在倡导探讨空间(或地点)社会-文化空间秩序的构成规律,引领对人文空间的社会公正与价值尊严结构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他力践中国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社会空间基础、结构与解构及其规划的系统理念与原理。他的以上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以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等四大领域的系统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生前在王兴中先生的前三部代表性力作《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和《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序言中,赞称填补了该三大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一书为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想。不仅如此,王兴中先生运用新人文思想对旅游资源景观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先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文地理研究,成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生力军,通过他的具体工作,创办了我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杂志《人文地理》,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2001-2010年,在王先生的带领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几乎年年召开,积极地促进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王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册。
2013 Vol. 28 (3): 1-6 [摘要] ( 550 ) [HTML 1KB] [ PDF 440KB] ( 1809 )
进账与动态
7 金利霞, 李郇
西方现代劳动力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研究的意义
劳动力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作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指导劳动力市场调节、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劳动力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起源,认为其理论演变经历了由新古典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文化、制度转向"的劳动力市场地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近年来地方化劳动力市场地理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及其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在对当前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和未来方向。与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3 Vol. 28 (3): 7-14 [摘要] ( 327 ) [HTML 1KB] [ PDF 579KB] ( 1324 )
15 周亚平
城市化与容忍度——域外争鸣与本土启示
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是否会提升城市居民对对外来移民的容忍度, 这对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方面, 经典理论考察了城市化水平和地方区域特征对众多外来目标群体的一般态度, 认为从多元化与异质性的角度上, 城市居民比起乡村居民更加开明与宽容;另一方面, 群体边界的视角却持一种相反的观点, 他们认为对城市化中群体边界的封闭性与排他性会加剧对外来者的歧视。这些争鸣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有着重要的启示。
2013 Vol. 28 (3): 15-19 [摘要] ( 372 ) [HTML 1KB] [ PDF 361KB] ( 927 )
社会空间专栏
20 冯健, 叶宝源
西方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及其启示
作为一种分散型城市化,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于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西方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发展浪潮,郊区化的界定方法、发展机制、后果和政府调控等方面,90年代所提出的"新郊区化"概念将郊区化与边缘城市、郊区次级就业中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社会空间成为西方郊区化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近年西方学者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最新文献,从郊区化与居住空间重构、郊区化与住房选择和分异、郊区化与居民通勤行为、郊区化与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西方学者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西方研究议题转变和研究方法创新对中国郊区化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最后,从研究视角拓展、定性方法应用、微观机理探讨、多重互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郊区化的研究进行展望。
2013 Vol. 28 (3): 20-26 [摘要] ( 287 ) [HTML 1KB] [ PDF 452KB] ( 1519 )
27 李斐然, 冯健, 刘杰, 李泽林
基于活动类型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以回龙观为例
本文基于550份调查问卷和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以北京著名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包括居住空间、工作空间、购物空间和游憩空间在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生活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分析了居民生活空间重构与郊区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来,居民对远距离居住-工作空间错位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以回龙观为代表的郊区大型居住区在形成居住空间郊区化、商业和休闲空间的分散化和多中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验证了过去10年中北京郊区化发展的高强力度。回龙观社区职能由单纯卧城向综合型社区的演变成为居民多种生活空间重构的背景,另外,不同类型的生活空间之间相互联系,某种生活空间变化往往导致另一种或几种生活空间跟随发生变化。回龙观的案例给郊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2013 Vol. 28 (3): 27-33,113 [摘要] ( 306 ) [HTML 1KB] [ PDF 1102KB] ( 1298 )
34 王宇凡, 冯健
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但以微观手法研究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以位于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以微观的手法对城区拆迁居民、经历体制转型的中老年人、北京本地年轻人以及外地来京年轻人的迁居历程进行解读,寻找经济、社会和制度变革与个体生命历程的交集,进而洞察郊区居民迁居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迁居机会供给、住房需求、住房获取能力、迁居决策4个方面归纳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特征,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阐释重构机制。对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北京城市空间重构及郊区化进程。
2013 Vol. 28 (3): 34-41,50 [摘要] ( 320 ) [HTML 1KB] [ PDF 983KB] ( 1424 )
42 冯健, 项怡之
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基于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从行为主义视角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就学、就医、休闲等日常活动空间开展实证研究,刻画开发区职住分离、购物行为的空间指向性,以及居民就学、就医和休闲行为的空间分配特征。继而,基于加入空间变量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结合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重点从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特征进行解释,并概括出其形成的综合机制模式。研究发现,距离、业态偏好、对服务设施质量的要求,以及交通方式改善带来居民需求变动,与市场供给的空间分布、政府供给的相对短缺共同影响,塑造了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
2013 Vol. 28 (3): 42-50 [摘要] ( 317 ) [HTML 1KB] [ PDF 1053KB] ( 1281 )
文化
51 陆邵明
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所叙事更倾向于将场所中隐含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到物质空间之中,来凸显城市亚文化;同时,场所叙事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来建构文化认同,培育场所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论文对上海滨水历史街区"老码头"更新进行考查,从场所叙事角度,来诠释与验证其策略在历史街区重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新思路。
2013 Vol. 28 (3): 51-57 [摘要] ( 380 ) [HTML 1KB] [ PDF 933KB] ( 4732 )
58 甘永洪, 罗涛, 张天海, 张婷, 邱全毅
视觉景观主观评价的“客观性”探讨——以武汉市后官湖地区景观美学评价为例
景观美学评价是景观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将主观评价法纳入科学的景观评价体系,该方法的"客观性"必须得到证实。本研究试图证明,在进行主观整体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同时也对景观的某些客观属性进行认知,且这种认知可以定性为"客观"。按照事先设计的评价流程,六名学生参与了现场景观调查,并完成格式化的评价内容。研究发现:(1)在景观美学评价中,整体美学评价与评价者对某些景观美学属性的认知判断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包括视觉舒适度、开阔度、景观特有性、景观多样性等。(2)评价者的认知判断可以精确地反映视域大小及平均景深等客观的景观属性。
2013 Vol. 28 (3): 58-63,120 [摘要] ( 485 ) [HTML 1KB] [ PDF 1061KB] ( 2287 )
64 方嘉雯
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秦腔文化起源与扩散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民间歌舞,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采用文化扩散和整合的思维着重分析了秦腔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系统探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秦腔文化的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结果认为,秦腔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与艺人游走,特点是多级化。秦腔文化景观反映当地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播时的屏障作用具有正负双重影响。未来秦腔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群众并植入现代元素,以实现秦腔文化新的繁荣。
2013 Vol. 28 (3): 64-69 [摘要] ( 479 ) [HTML 1KB] [ PDF 1075KB] ( 2446 )
70 朱晗, 赵荣, 郗桐笛
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
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完全具备文化线路的基本要素,对于它的保护应建立在对其性质、价值和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在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和繁荣的程度不同,大运河的建设过程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被视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可以被认为是大运河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可被视为是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实现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安徽段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必须先开展资源调查,弄清家底,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并从整体上编制保护规划,努力延续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同时,运河遗产保护还需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做好展示和阐释,鼓励沿线社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等。
2013 Vol. 28 (3): 70-73,19 [摘要] ( 297 ) [HTML 1KB] [ PDF 638KB] ( 2509 )
社会
74 吴启焰
中产阶层化过程中的女性社会空间建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产阶层化现象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随着女性主义研究和社会运动的兴起,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中产阶层化研究日益得到众多地理学者的注意。本文希望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相结合,将之纳入一般化中产阶层化研究框架之内,继而构建女性主义视角的中产阶层化研究理论构架,以便进一步补充、完善一般中产阶层化理论体系。
2013 Vol. 28 (3): 74-77 [摘要] ( 278 ) [HTML 1KB] [ PDF 521KB] ( 1134 )
78 李鹏飞, 柴彦威
迁居对单位老年人日常生活社会网络的影响
社会网络对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与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维度。本文以单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观察、追踪研究、结构访谈、案例剖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对比迁居前后单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状态,分析迁居后单位老年人应对新居住空间与原有社会交往空间分离下的日常活动与交往模式的调整与变化,重点剖析迁居老年人与原单位社区之间的互动,进而归纳迁居对单位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影响机制,并从老年人迁居与社会交往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老龄政策。
2013 Vol. 28 (3): 78-84,6 [摘要] ( 280 ) [HTML 1KB] [ PDF 1276KB] ( 1331 )
85 严小兵
上海市就业市场状况与城市犯罪的空间计量分析
基于2008年上海市经济普查数据和城市犯罪数据,改变以往学者以失业率描述就业市场状况的做法,构建就业市场状况指数,并将其扩展到所有行业;同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上海市就业市场状况与刑事犯罪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就业市场状况对刑事犯罪率影响显著,不同行业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就业的集中会引发犯罪活动的发生。2)空间计量模型在解释就业市场状况与刑事犯罪率之间关系时,计量效果良好。3)"空间效应"是影响刑事犯罪率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来自"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误差效应"。
2013 Vol. 28 (3): 85-90,69 [摘要] ( 294 ) [HTML 1KB] [ PDF 739KB] ( 1279 )
城市与区域
91 吕拉昌, 谢媛媛, 黄茹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创新能级体系比较
大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国际创新的主要支点。我国三大都市圈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内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大都市圈的创新能级体系进行了比较,并应用重力模型,对中心城市创新引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了三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创新联系。
2013 Vol. 28 (3): 91-95 [摘要] ( 436 ) [HTML 1KB] [ PDF 908KB] ( 1301 )
96 郝俊卿, 曹明明, 王雁林
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变及效应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产业集聚与城市群作用关系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关中城市群制造业产业为例,采用EG指数和区位熵法,定量分析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演变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关中城市群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较高,其中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水平在降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虽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关中城市群从中心城市到外围区域依次形成了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区,呈现出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群规模等级分异相一致的空间效应。
2013 Vol. 28 (3): 96-100,129 [摘要] ( 297 ) [HTML 1KB] [ PDF 1107KB] ( 1228 )
101 赵玉碧, 汤茂林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运用统计分析并结合ArcGIS制图的方法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概况,指出江苏城市化区域差异及其变动的情况,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江苏区域城市化相关性显著提高,传统的农业发展水平对江苏区域城市化的影响正逐渐减弱,工业从业人员比例与人口密度对城市化的影响逐渐增强。
2013 Vol. 28 (3): 101-106 [摘要] ( 339 ) [HTML 1KB] [ PDF 778KB] ( 1512 )
107 樊良新, 佟艳, 刘昌华
城市社区应急避难所评价——以焦作市为例
社区避难所是居民灾后第一时间紧急疏散避难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应急避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场地规划、基础设施和日常管理方面入手,结合GIS手段对社区避难所服务与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社区避难所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基础设施和日常管理相对落后;同时社区避难所分布不均,服务区域有限,存在较大面积的覆盖盲区。在社区避难所建设中,应综合考虑社区避难所的影响要素,结合人口分布、合理布局,以提高社区避难所的满足性与服务水平。
2013 Vol. 28 (3): 107-113 [摘要] ( 303 ) [HTML 1KB] [ PDF 1060KB] ( 1191 )
乡村
114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基于SOFM的环渤海地区乡村地域功能分区
以2008年3项乡村地域功能态和2000-2008年3项功能的增长势作为指示指标,利用Matlab软件的SOFM程序进行环渤海地区乡村地域功能分区,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乡村地域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修正最终划分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生态保育三个主导功能区,并细化为13个功能亚区。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渤海沿线以及交通干线附近,是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其功能定位是保持经济技术领先优势并优化空间布局。粮食生产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平原集中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但经济发展缓慢;围绕主导功能定位建设高产、稳产、高效的"大农业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育功能区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区,优先保障生态建设与修复的土地需求,生态唯先的组织生产、生活活动。
2013 Vol. 28 (3): 114-120 [摘要] ( 457 ) [HTML 1KB] [ PDF 928KB] ( 962 )
经济
121 朱华友, 潘妩妮, 王缉慈
基于共同演化的产业区变迁路径分岔研究——“技术-组织-区域”三位一体的视角
在全球化过程中,产业区的变迁受到"技术-组织-区域"共同演化的影响,存在升级、衰退与形态消失的路径分岔。将路径分岔置于地方和全球两种情境下进行分析。在地方情境下:(1)若产业区企业互动学习,则升级为创新型产业区;(2)若产业区企业较少关心学习,或固化在本地化网络之中,产生锁定效应,则可能衰退;(3)如果企业产生组织惯性,不能及时随着技术范式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产生衰退。在全球情境下:(1)如果产业区企业能够摆脱全球贸易商的控制,则可能升级;(2)如果只能靠接受贸易商订单生存,则有衰退的风险;(3)若跨国公司转移导致地方企业被动转移或兼并地方企业时,产业区形态则可能消失。最后对产业区的升级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2013 Vol. 28 (3): 121-125,147 [摘要] ( 301 ) [HTML 1KB] [ PDF 695KB] ( 1221 )
126 张淼
基于面板数据的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国有企业大学生就业为例
在大学教育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焦点,化解大学生就业困局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测算大学生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探索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就业增量和工资之间呈反比关系,而且大学生就业增量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出东部最强,西部最弱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聚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实际上由当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区域分割、行业分割以及连年扩招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大力促进地区平衡发展、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以及健全的就业激励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导向的实习指导和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
2013 Vol. 28 (3): 126-129 [摘要] ( 308 ) [HTML 1KB] [ PDF 539KB] ( 1205 )
旅游
130 厉新建, 张凌云, 崔莉
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之后,很多地方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或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有效的战略措施,同时也需要理论上的突破。本文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个全新的概念,并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指出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在要素利用上要重视当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真正做到在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同时重视国民休闲度假地的建设,从而既满足外来游客的休闲旅游需要,又满足当地居民的休闲诉求。最后以北京为例,指出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理清旅游产业的战略价值、重视旅游产业的体系依托、完善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加强目的地在线声誉监测。
2013 Vol. 28 (3): 130-134 [摘要] ( 719 ) [HTML 1KB] [ PDF 607KB] ( 3945 )
135 王坤, 黄震方, 方叶林, 张红霞
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测评
本文从游客涉入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层次出发,构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模型,以徐州汉文化旅游区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文化旅游区游客涉入与地方依恋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涉入对地方依恋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重要/象征性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愉悦性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风险性维度显著负向影响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两维度间的关系也被证实为地方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
2013 Vol. 28 (3): 135-141 [摘要] ( 933 ) [HTML 1KB] [ PDF 848KB] ( 3092 )
142 王永明, 马耀峰, 王美霞
中国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优化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视角,研究了中国12个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空间网络的节点结构特征和整体结构特征,并提出了旅游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相关策略。结果发现:(1)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间共有46对旅游流联系,每个节点平均与其它3.83个节点存在着旅游流集聚和扩散联系,且充当旅游网络中介者角色的平均次数为8.25次;(2)北京和上海在入境旅游空间网络中居核心地位,西安、广州和杭州居次核心,其余城市的网络地位较低;(3)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的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不均衡性较明显。最后,提出优化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结构的相关策略。
2013 Vol. 28 (3): 142-147 [摘要] ( 314 ) [HTML 1KB] [ PDF 640KB] ( 845 )
148 周文丽
西部典型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省农村居民为例
文章以甘肃省农村居民为个案,基于甘肃省526位农村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西部典型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考察。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观念落后,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出游频数较低,年均旅游消费支出相当有限,偏好与亲友结伴出游,出游时间主要集中于农闲时间,出游目的主要以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为主,出游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为汽车和火车,亲友介绍是其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东、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所不同,可自由支配收入及旅游产品价格依然是影响甘肃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主导因素。
2013 Vol. 28 (3): 148-153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711KB] ( 1216 )
154 桂榕, 吕宛青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的叠合概念,是具有明确地理空间的旅游主客体互动的场域,具有物理性、社会性、符号性、可生产和可消费性四大属性。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原则,以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体验满意度和旅游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度为前提。生产内容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三层面的生产。主要生产方式有原态保护式、历史复原式、模拟示范式、创新复合式、虚拟流动式。
2013 Vol. 28 (3): 154-160 [摘要] ( 322 ) [HTML 1KB] [ PDF 827KB] ( 1530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