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7年 22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7-08-15

城市
文化
旅游
经济与区域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陆大道, 姚士谋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
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然而,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却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式"城镇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合理评价我国城镇化速度、正确对待我国城镇化进程、科学分析"冒进式"城镇化与空间失控的原因等几个方面的深刻阐述之后,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规划策略。
2007 Vol. 22 (4): 1-5,26 [摘要] ( 274 ) [HTML 1KB] [ PDF 332KB] ( 2257 )
6 房艳刚, 刘继生
当代国外城市模型研究的进展与未来
由于城市的复杂性、系统性和不可逆性,对城市问题的诊断与解决也必须运用系统化、模型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1980年代以来,城市模型研究在基础理论、模型方法、技术和研究内容上新的发展。认为当代城市模型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仍然沿用工业化城市的经济社会规律,研究已经被信息化和全球化所深刻影响的城市;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综合性不够;GIS与其它模型的集成度有待提高。未来城市模型的研究应着重关注新的城市变化,综合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强化以GIS为平台的计算机技术。
2007 Vol. 22 (4): 6-11,54 [摘要] ( 232 ) [HTML 1KB] [ PDF 462KB] ( 1279 )
12 唐文跃
试论城市规划的政策化趋势
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倍受我国城市规划界关注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城市空间组织功能外,近年来城市规划的利益调控功能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城市规划的政策化趋势更为明显。本文在比较"以空间组织为中心"和"以利益协调为中心"两种规划视角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的政策化发展趋势,阐述了城市规划中的政策输入与输出过程,并针对我国规划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7 Vol. 22 (4): 12-15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222KB] ( 892 )
16 马晓冬, 司绪华, 朱传耿
19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本文首先选取了1990年代以来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文献,从期刊种类、研究者专业背景及单位进行类别分析;从实证研究所涉及的行政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总结出集聚性和梯度性两个结构特征。然后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理论基础、合作模式及空间组织形态四个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行综述。其中,从合作的组织机制角度,对协作、竞合、联动、互动、旅游联盟五种旅游合作模式进行了阐述;从空间组织角度,对旅游圈、旅游带和旅游协作区三种旅游合作的组织形态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7 Vol. 22 (4): 16-20 [摘要] ( 263 ) [HTML 1KB] [ PDF 530KB] ( 1286 )
21 吕拉昌, 魏也华
产业集群理论的争论、困惑与评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近年来在学术界及政策界影响较大的理论之一。但产业集群理论仍是发展中的理论,在国外有很大的争论。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产业集群的争论,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空间界限及划分、产业集群与产业演化及区域发展、产业集群与全球化及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评述。
2007 Vol. 22 (4): 21-26 [摘要] ( 273 ) [HTML 1KB] [ PDF 334KB] ( 1678 )
城市
27 刘望保, 闫小培, 曹小曙
广州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居住迁移是家庭居住消费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城市重构的基础动力,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2001年和2005年在广州市进行的家庭住房问卷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方向特征以及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居住迁移空间以就近迁移为主,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和邻近行政区间的迁移比重非常高,但从阶段演化来看,就近迁移有弱化趋势。迁移方向以老城区内和外围区内的迁移为主,其次为以老城区向外围区迁移。住房产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和迁移时间对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显著,居住郊区化与住房自置率提高有关;单位房和房管局房建设是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2007 Vol. 22 (4): 27-32 [摘要] ( 293 ) [HTML 1KB] [ PDF 1078KB] ( 1526 )
33 张仁桥, 汤建中
上海市大型制造业基地开发模式研究
在阐述西方大型制造业基地开发经验和上海市大型制造业基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文章从经济-区位-功能-空间联系的视角,着重分析了上海市大型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开发、功能开发与空间形态开发。本文总结了上海大型制造业基地发展的4大特征,即规模大型化、产业集群化、结构高级化、运行高效化。在对开发模式得分析中,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根据制造业性质差异性,经济开发分为网络型、子母型与并列型3种模式;②受区位选择制约,功能开发分为城区融合型和纯产业区型;③空间形态开发可分为离散状、带状和组团状模式。另外,通过上海大型制造业基地开发与西方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既有相似的特征,更存在显著的差异。
2007 Vol. 22 (4): 33-37,58 [摘要] ( 253 ) [HTML 1KB] [ PDF 581KB] ( 977 )
38 邢海虹, 刘科伟
基于分形理论对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研究
通过测算20年来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分布;整个城市体系的分形表现出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城市体系等级差异虽有缓慢减小的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很漫长。在对这些特征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应采取促进省内二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加强城市体系的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
2007 Vol. 22 (4): 38-40,15 [摘要] ( 344 ) [HTML 1KB] [ PDF 410KB] ( 1652 )
41 刘艳军, 李诚固, 徐一伟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拓展的互动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产业结构更新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机制,并以长春市为例,研究了长春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互动变化过程,提出了二者未来互动变化的趋势。
2007 Vol. 22 (4): 41-45 [摘要] ( 287 ) [HTML 1KB] [ PDF 357KB] ( 6794 )
46 武联, 刘启波
绿色建筑概念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评价研究
本文以青海省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从绿色建筑概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利用AHP模型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着眼于对地方技术及建筑历史的尊重、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确保从建筑单体到城市整体环境逐步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使得管理部门、规划师、建筑师、业主等能够更加明确评价项目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改进措施等,也可实现从多个规划、设计方案中进行优选。
2007 Vol. 22 (4): 46-49 [摘要] ( 290 ) [HTML 1KB] [ PDF 226KB] ( 1322 )
50 赖玲玲, 陈锦赐
参与式环境规划与居民差异性关系探讨
为贯彻"居民所需要"的环境规划,实施机关应妥善处理民众各向度的差异性,以实践环境永续发展的原意。本研究由经济学"新自由正义"提倡之"差异原则",探讨小区居民的差异性与"参与式环境规划"之关系,及应思考的处理原则。研究案例为"台北市五分埔小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店家、住家的居民。进行变异数显著性检定,检验居民小区意识与参与环境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而检讨"参与式环境规划"因应之"差异原则"。
2007 Vol. 22 (4): 50-54 [摘要] ( 283 ) [HTML 1KB] [ PDF 310KB] ( 873 )
旅游
55 甘萌雨, 保继刚
旧城中心区城市衰落研究——以广州沿江西区域为例
在广州这样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的华南大都市,也在城区的部分地段出现了城市衰落与更新现象。本文以沿江西RBD为例分析广州城市衰落现象的表征和原因,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大方面对沿江西RBD的城市衰落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交织存在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
2007 Vol. 22 (4): 55-58 [摘要] ( 355 ) [HTML 1KB] [ PDF 231KB] ( 2800 )
59 何燕, 杨新军
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城市可进入性因子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旅游城市可进入性通常被诠释为城市交通通达性,本文将这一概念延伸解构为旅游城市的交通通达性、硬件环境适应性和文化接纳性等多维要素所共同决定的一个有机集合体,并将其与游客行为相联结进行实证研究。在对西安市部分景点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国内游客旅游行为前后的障碍因子感知。论文首先对游客原始障碍感知度进行评析,运用PATTERN法对影响西安市城市旅游可进入性的16个因子进行分级评价,得出影响西安市城市旅游可进入性的因子权重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西安市预期-实际可进入性的旅游城市营销-建设对策。
2007 Vol. 22 (4): 59-63 [摘要] ( 277 ) [HTML 1KB] [ PDF 397KB] ( 1882 )
64 林明水, 谢红彬
VERP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启示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框架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研究人员对旅游环境容量(TECC)系统研究的成果,它既可以作为制订容量政策的规划框架,又可以作为一种监测和管理工具,这对目前还处在线性、静态研究阶段的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有很大的启示,VERP提供了一个理性的、符合逻辑的规划框架和操作性强的动态管理工具。
2007 Vol. 22 (4): 64-67 [摘要] ( 438 ) [HTML 1KB] [ PDF 271KB] ( 1237 )
68 钟静, 张捷, 李东和, 卢松, 赵勇, 陈友军
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比较研究——以西递、周庄为例
本文以西递和周庄为例,对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地在旅游流季节分布不均匀性、季节分布模式和季节划分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对基尼系数和季节性强度指数的分析表明,两者在描述旅游流的季节性变动特征方面具有可替代性,且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后者。另外,旅游地发展阶段也会对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有一定影响。论文建议旅游流季节性特征可作为旅游地发展阶段的一项评估指标。
2007 Vol. 22 (4): 68-71 [摘要] ( 241 ) [HTML 1KB] [ PDF 408KB] ( 1865 )
72 桓占伟
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基于旅游文化概念的分析
旅游文化研究呈现出趋冷状态,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化与科学化也渐行渐远。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旅游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一番理性的反思,而旅游文化的概念研究无疑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出发点。旅游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中国旅游文化研究存在泛化的危险,基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三体碰撞说是旅游文化泛化说的典型代表。实际上,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从这个角度认识旅游文化的概念,才能使旅游文化研究切合中国旅游业的实践,从而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实在的研究体系。
2007 Vol. 22 (4): 72-76 [摘要] ( 289 ) [HTML 1KB] [ PDF 267KB] ( 1604 )
77 刘人怀, 袁国宏
从CSSCI旅游研究文献看旅游学学科发展
文章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2005年度8年间旅游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力图从发文和引文两个方面考察旅游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本学科的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帮助,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
2007 Vol. 22 (4): 77-81,76 [摘要] ( 407 ) [HTML 1KB] [ PDF 374KB] ( 1520 )
82 张环宙, 许欣, 周永广
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乡村旅游是我国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欧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主要成功经验,包括正确的定位,合理的形式选择,政府和社区的协调参与以及法律法规和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这一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了外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几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
2007 Vol. 22 (4): 82-85 [摘要] ( 266 ) [HTML 1KB] [ PDF 232KB] ( 6088 )
86 郑向敏
我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与安全管理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岛屿旅游的类型与特点,总结了我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岛屿旅游安全的特征、岛屿旅游安全表现形态和岛屿旅游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沿海岛屿旅游安全管理措施。
2007 Vol. 22 (4): 86-89 [摘要] ( 279 ) [HTML 1KB] [ PDF 210KB] ( 1855 )
经济与区域
90 张振杰, 杨山, 孙敏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城乡过渡地区即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取耦合度指标以反映整个系统演化状态以及系统内城市主关联系统与乡村主关联系统在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四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以此了解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演化规律性,为进一步深化科学规划和管理该地域的理论实践提供了借鉴。
2007 Vol. 22 (4): 90-94,67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430KB] ( 1314 )
95 李子蓉
区位机遇与地区经济发展——以长三角城市为例
区位机遇是指通过优化空间关系,促进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各种机会。它具有明显时空差异性,是激活区位优势的强大引擎。文中采用2005年长三角城市的经济总量、非农业人口、二、三产业比重、外资总额、地区经济强度等5个指标,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16个城市的综合规模指数。据此,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分成3个层次,并分析了各个层次的区位机遇。最后,文中以高速公路时代和跨海大桥时代为实证研究,辅以湖州、舟山、南通为例作翔实的分析,进一步证实区位机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2007 Vol. 22 (4): 95-99 [摘要] ( 275 ) [HTML 1KB] [ PDF 671KB] ( 1198 )
100 王录仓, 任倩
欠发达省区经济中心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论文选择甘肃省86个县(市、区)的18项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和主成份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差异与经济中心有较好的空间耦合性。经济中心形成主要受工业化推进、资源开发、投资牵引的影响。但经济中心体系规模结构断裂明显,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职能结构不合理;地理形铸作用强烈,团块-轴向分布态势明显;城市空间分布与主导产业分布格局一致。因此构建"一心一轴五大城市经济区",通过强化核心,培育重点,以线串点,以点促面,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007 Vol. 22 (4): 100-104 [摘要] ( 284 ) [HTML 1KB] [ PDF 303KB] ( 858 )
105 明立波, 甄峰, 郑俊
无锡—南通过江通道建设构想及其区域经济影响评价
文章首先简述了国内外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在江苏省沿江地区城市合作逐渐加强的背景下,根据长江过江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各区段交通发展特点,提出了无锡-南通过江通道的建设构想。定性地分析了过江通道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城镇空间格局的优化作用;引入重力模型的思想改进了诱导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并首次利用交通量与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关模型对大桥建成后的区域经济诱导型增长做了定量评价。
2007 Vol. 22 (4): 105-109 [摘要] ( 375 ) [HTML 1KB] [ PDF 384KB] ( 1190 )
110 张志民, 延军平, 张小民
建立我国草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尽管草原退化的趋势逐年加剧,但在目前仍然存在着重林轻草,重政府投入,轻民间参与,重有形价值轻无形生态,重单项治理轻综合治理的倾向,草原生态系统加剧恶化的趋势在相当长地时间内还会作为一种常态存在,寻求长期的、社会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生态生活生产同步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已非常迫切。本文通过对我国草原退化现状和草原与森林生态价值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7 Vol. 22 (4): 110-112 [摘要] ( 270 ) [HTML 1KB] [ PDF 378KB] ( 950 )
文化
113 彭静, 朱竑
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的海岛效应和点轴模式
本文以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的传播、扩散为例,试图揭示其传播、扩散的地理学规律。研究表明,天主教在环北部湾地区的传播分布基本上符合清末年间传教士先从沿海港口登陆,渐次沿交通干道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点轴扩散模式。需要强调的是,涠洲岛以其地理上的闭合性特征在天主教进入广西初期扮演了弹跳板和插转台的角色,进而直接影响到广西沿北部湾地区天主教分布格局的形成。
2007 Vol. 22 (4): 113-118 [摘要] ( 308 ) [HTML 1KB] [ PDF 457KB] ( 2529 )
119 刘峰贵, 王锋, 侯光良, 张忠孝, 周强, 张海峰
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
早期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发生在相对隔离的种群与自然环境之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由于交通、经济、科技等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十分普遍。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青海高原内部由于高大山脉的阻隔和屏障作用,文化的空间分异相对清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还不十分广泛,在现代文化中保留有早期文化的特质。青海高原山脉分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山地文化,在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的湖盆地区产生了昆仑山文化,两山交汇处为昆仑文化的核心区;祁连山西北段为多民族融和的山地文化区,东南段的河湟谷地,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文化,将其命名为唐古拉山文化,其内部以巴颜喀拉山为界分为康巴文化和安多文化两个副区。本文通过对青海山脉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文化的空间分异作初步探讨,旨在揭示青海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文化体系,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2007 Vol. 22 (4): 119-123 [摘要] ( 244 ) [HTML 1KB] [ PDF 629KB] ( 3197 )
124 曹燕, 隋福民
明清时期移民经济对会馆、公所兴起及区域市镇化的影响
本文以苏州城为例探究明清时期会馆、公所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发现移民经济对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对苏州城会馆、公所这类组织的专业化市镇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我国近代区域市镇化的影响,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2007 Vol. 22 (4): 124-128 [摘要] ( 450 ) [HTML 1KB] [ PDF 277KB] ( 2097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