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战后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地理环境影响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机制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为各国政府和世界所关注。本文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地理位置,气候、矿物资源、海洋、民族、科技、工业污染和政治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
|
| 关键词 :
国际贸易,
地理环境
|
|
|
| [1] |
杜美龄, 孙根年. 30年来国际“贸易-交通-旅游”(3T)互动的统计分析[J]. 人文地理, 2015, 30(2): 155-160. |
| [2] |
宋晓峰.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中国山水画分析[J]. 人文地理, 2012, 27(6): 158-160. |
| [3] |
李小建, 许家伟, 任星, 李立. 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J]. 人文地理, 2012, 27(1): 1-5. |
| [4] |
刘万翔. 制衡理论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历史与现实意义探析[J]. 人文地理, 2009, 24(6): 121-124. |
| [5] |
段文彬, 闫颖慧, 陈忠祥, 王磊. 我国体育文化空间差异及其区划研究[J]. 人文地理, 2007, 22(2): 107-110. |
| [6] |
孙峰华, 李世泰, 黄丽萍. 中外犯罪地理规律实证研究[J]. 人文地理, 2006, 21(5): 14-18. |
| [7] |
周怀峰. 国内区域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家竞争力[J]. 人文地理, 2005, 20(1): 86-89. |
| [8] |
樊志民. 农业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农业地域拓展[J]. 人文地理, 2004, 19(5): 74-78. |
| [9] |
曹诗图, 孙天胜, 田维瑞. 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J]. 人文地理, 2003, 18(3): 82-86. |
| [10] |
范纯增, 任建兰. 21世纪协调全球贸易与环境的基本原则[J]. 人文地理, 2003, 18(2): 93-96. |
| [11] |
毛曦.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J]. 人文地理, 2002, 17(4): 71-74. |
| [12] |
孙天胜, 曹诗图, 陈国忠.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辨析[J]. 人文地理, 2001, 16(5): 80-83. |
| [13] |
安宇. 淮海文化及其形成的地理环境[J]. 人文地理, 2001, 16(4): 89-92. |
| [14] |
叶岱夫.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J]. 人文地理, 2000, 15(5): 5-9. |
| [15] |
唐之斌. 原始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 人文地理, 1999, 14(s1): 60-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