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8年 23卷 3期
刊出日期 2008-06-15

城市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保继刚, 左冰
旅游招商引资中的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解析——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个案研究
旅游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资本,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就成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发展政策。本文通过对西部A地旅游招商引资的案例分析,指出在我国旅游业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地区与投资者的权力关系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以及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演变为一种制度性机会主义行为。不但使地方政府引进外部资本发展旅游的努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为此支付高额的社会成本,加剧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和财富向发达地区回流和集中。文章对于招商引资中投资者与地方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有必要变更当前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租赁经营制度为股份制制度,或对投资者征收财产税,以遏制这种投资机会主义的蔓延。
2008 Vol. 23 (3): 1-6,91 [摘要] ( 405 ) [HTML 1KB] [ PDF 761KB] ( 1422 )
7 张京祥, 于涛, 殷洁
试论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及其效应反思——基于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分析
面对全球化所营造的激烈竞争环境,19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治理发生了重大转型,普遍从福利型政府向企业型政府转向,大力实施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在国内、国际环境转变的双重压力下,以土地储备为重点的城市经营和以大事件为载体的城市营销正被中国诸多城市政府所积极采用,因而城市治理表现出显著的企业化倾向。在实施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过程中,官商利益联盟共同推进了城市的增长,并各自产生了明显的利益寻租行为。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透过城市增长机器理论的视角,剖析了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形成机制和利益格局,并以南京市土地储备和奥体新城建设的案例,揭示了其所导致的经济、社会与空间负效应。文章认为,城市内生竞争力的提高必须摈弃营销型增长策略的功利模式,推进城市政府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政府"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政府"的转变。
2008 Vol. 23 (3): 7-11 [摘要] ( 233 ) [HTML 1KB] [ PDF 278KB] ( 1122 )
12 张林
学习型区域研究溯源与前瞻
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学习型区域的概念已经整合了学习、知识战略、创新和生产力、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相对而言,我国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必要对国外关于学习型区域的概念来源、内涵进行详细说明,以阐释其科学涵义及其政策意义。基于国外对学习型区域研究的文献分析,作者对国外学者对学习型区域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为四种学派的观点,并从发展的角度对学习型区域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学习型区域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并认为,学习型区域研究的前沿研究将集中在机制研究、定量研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等方面。
2008 Vol. 23 (3): 12-16 [摘要] ( 196 ) [HTML 1KB] [ PDF 460KB] ( 928 )
城市
17 潘鑫, 宁越敏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7个年份的城市人口规模数据,分别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首位度、城市规模分形以及城市规模的空间演化等层面对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规模结构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对其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总结。
2008 Vol. 23 (3): 17-21 [摘要] ( 217 ) [HTML 1KB] [ PDF 1040KB] ( 1619 )
22 罗震东, 张京祥, 易千枫
规划理念转变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探索
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进行评价和思考。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发展需要首先树立前瞻主动、务实客观的规划观。进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索化解或缓和中心城市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两个方面用地扩张压力的途径,调节用地供需矛盾。最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非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刚性内容,即强制性措施及与其相关的实施、监督以及绩效评价机制。最后论文结合在南京沧东地区的相关实践介绍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理论研究的初步应用成果。
2008 Vol. 23 (3): 22-27 [摘要] ( 246 ) [HTML 1KB] [ PDF 447KB] ( 2521 )
28 刘荣增, 穆岚
基于MWVD的中心城市扩展与城市群整合研究
本文拟运用MWVD(Multiplicatively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方法,从中心城市郑州影响区范围的历史扩展演化入手,以河南周边省会城市的发展竞争为背景,探讨中原城市群整合的方案和思路。通过定量计算与空间可视化模拟显示,得出结论:对于河南而言,仅实现郑汴一体化对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尽早实现郑汴洛一体化,甚至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才有利于凸显组合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008 Vol. 23 (3): 28-34 [摘要] ( 368 ) [HTML 1KB] [ PDF 1350KB] ( 1154 )
35 薛俊菲
都市圈发展的新背景、新趋势及其规划响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大都市成为了世界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新背景之下,都市圈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中心性进一步强化并出现多中心的新形式,空间扩散广域化并日趋连绵成片,区域进一步融合并且跨界发展明显。世界各主要都市圈的规划纷纷对这些新形势做出了响应,即以全球性、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都市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形成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促进产业扩散与转移,对交通进行网络化整合,并建立类似都市圈政府的机构对都市圈规划进行管理。这些良好的经验可以作为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有益借鉴。
2008 Vol. 23 (3): 35-39 [摘要] ( 262 ) [HTML 1KB] [ PDF 764KB] ( 2978 )
40 叶玉瑶, 张虹鸥
城市规模分布模型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城市规模分布定量研究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它对于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地确定城镇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律、基尼模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了应用这些模型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模型的运用范围、理想值、相关性、城市规模基础指标的选取等等。该研究旨在解决我国城市规模分布定量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与困扰,以期能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2008 Vol. 23 (3): 40-44 [摘要] ( 256 ) [HTML 1KB] [ PDF 902KB] ( 1632 )
45 刘耀彬, 刘卫东, 谭术魁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判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
根据舟山市定海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多重要求,基于多目标规划方法和灰色关联技术对该区在1996-2004年间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进行了定量评判。研究表明:①舟山市定海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程度总体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向合理;②定海区城乡土地不同用地类型与目标值的贴近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揭示出不同用地类型的调整空间差别明显;③与整个上升趋势相比较,1998年间的土地利用合理性程度突然下降,反映出自然灾害对舟山市定海区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依然十分显著。
2008 Vol. 23 (3): 45-48 [摘要] ( 262 ) [HTML 1KB] [ PDF 1436KB] ( 974 )
区域
49 王发曾
洛阳市双重空间尺度的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有两个基础平台,一是市区本身的"城市生态系统",二是市区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展开:在城市尺度上,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区域尺度上,优化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洛阳在我国乃至世界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意义,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对洛阳市的城镇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8 Vol. 23 (3): 49-53 [摘要] ( 233 ) [HTML 1KB] [ PDF 581KB] ( 1607 )
54 王楠, 陈才, 刘继生
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为例
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由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北三省构成的新东北经济区区际联系不断增多,双方对功能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区际运输通道空间结构现状及客、货流未来发展特点,遵循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原则,提出建设6条运输通道与15个二级运输枢纽为骨架,3条运输干线为辅助的网格状区际综合运输通道空间结构,并指出在改善铁路、公路运输方式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油气及煤化工产品的管道运输,发挥多种运输方式综合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08 Vol. 23 (3): 54-58 [摘要] ( 281 ) [HTML 1KB] [ PDF 579KB] ( 1171 )
59 乔林凰, 杨永春, 向发敏, 杨晓娟
1990年以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兰州市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04年的卫星影像图,提取了1990年以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扩展信息,并利用年均扩展指数(AGI),分析了兰州市1990-1995年、1995-2000年和2000-2004年三个研究时段城市空间扩展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990-1995年处于快速扩展期,1995-2000年处于缓慢扩展期,2000-2004年处于高速扩展期。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发生在城关区和安宁区,主要表现为圈层式扩展与内部填充式两种过程。最后,探讨了兰州市空间扩展机制,重点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008 Vol. 23 (3): 59-63,96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952KB] ( 1904 )
64 曹卫东, 曹有挥, 吴威, 梁双波
长江巢湖段岸线资源评价与港口发展研究
本文首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选取岸线前沿水深、岸线稳定性、岸前航道水域宽度和后方陆域场地宽度4项指标对安徽巢湖沿江岸线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安徽长江巢湖段一、二级岸线比例高,适合建港和发展工业、仓储的岸线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次在GIS平台上摸清了岸线资源的利用情况,确定了各级岸线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功能划分。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巢湖沿江港口建设的总体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最后给出了长江巢湖段岸线开发与港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08 Vol. 23 (3): 64-68 [摘要] ( 278 ) [HTML 1KB] [ PDF 870KB] ( 1468 )
69 陈昆仑, 曾克峰, 李军, 刘小飞
天津城市体育休闲区形成及驱动力研究
城市体育休闲区是一种新的城市功能区,其形成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布局。本文对已初步成形的天津城市体育休闲区进行实证研究,界定功能区空间界限,阐述其形成过程,最后分析总结其形成机制和主要驱动力,以期为城市生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其他城市体育休闲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2008 Vol. 23 (3): 69-73 [摘要] ( 292 ) [HTML 1KB] [ PDF 1218KB] ( 936 )
74 冷志明, 易夫
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怀化个案
省际边界区域应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扩大边界区域"中心市场"的质量和数量,发挥省际边界区域的扩张效应,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怀化具备成为湘鄂渝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前景,应积极推动边区经济协作向深层次发展;加快发展步伐,构建区域增长极,大力推动企业跨区兼并、收购和联合,制定政策法规,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2008 Vol. 23 (3): 74-78 [摘要] ( 234 ) [HTML 1KB] [ PDF 586KB] ( 1090 )
社会
79 蔡晓梅, 赖正均
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行为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在外饮食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对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饮食消费频率、时段分布和消费持续时长三方面分析了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间特征;在饮食消费行为的空间分布上,提出了不同类型饮食消费行为的圈层分布图和高低档次饮食消费行为的空间带状图。最后进一步分析了与居民属性相关的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2008 Vol. 23 (3): 79-84 [摘要] ( 249 ) [HTML 1KB] [ PDF 1055KB] ( 1197 )
85 丁威, 杨晓光, 伍速锋
基于活动的居民出行行为研究综述
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理论主要研究人们的出行行为规律和选择特征,即个人或者家庭关于活动和出行的决策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活动的研究的起源,然后详尽介绍了国外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包括基础理论成果、研究方法、需求预测模型系统。最后对我国出行行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基于活动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该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出行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研究,更好地为制定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2008 Vol. 23 (3): 85-91 [摘要] ( 315 ) [HTML 1KB] [ PDF 387KB] ( 2409 )
经济
92 关伟, 胡艳慧
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
在考察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空间扩散的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结合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布局模式。以大连市为例,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域范围内的布局模式和演变规律。基于大连高新园区的布局特征、成长趋势和点轴模式理论,提出了大连市旅顺南路高新带"株链式"的组团结构模式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网络布局模式的发展思路。
2008 Vol. 23 (3): 92-96 [摘要] ( 347 ) [HTML 1KB] [ PDF 667KB] ( 877 )
97 冯卫红, 苗长虹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也开始引起重视。旅游地理学开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经济和地理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集聚机制和空间机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也将弥补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经济微观主体-旅游企业间联系与空间关系的不足,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拓展微观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论证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阐释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和应用性等学科优势,最后指出旅游地理学研究产业集群主要应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关系与创新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并应通过大量案例支撑理论研究。
2008 Vol. 23 (3): 97-101 [摘要] ( 240 ) [HTML 1KB] [ PDF 277KB] ( 1516 )
旅游
102 郑向敏, 范向丽
女性旅游安全研究进展与启示
随着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女性旅游者安全问题日益明显。但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女性旅游研究普遍存在着理论创新落后于现实发展的状况,女性旅游安全研究更是如此;从国内看,我国关于女性旅游安全研究几近空白,然而相关媒体对女性旅游安全事故的报道却屡见报端;从国外研究现状看,目前针对女性旅游安全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旅游安全感知、风险认知、女性性旅游中的不安全行为、孕妇旅游安全的保障和风险等角度。因此,总体来讲,国内外学者对女性旅游安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扩展和加强。
本文在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近2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类和总结,从女性旅游者的心理不安全感、不安全旅游行为、安全事故、安全预防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述,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女性旅游安全研究的趋势和必要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旨在进一步丰富旅游安全的理论内容,并为女性旅游安全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2008 Vol. 23 (3): 102-108 [摘要] ( 208 ) [HTML 1KB] [ PDF 399KB] ( 1875 )
109 艾建玲, 许春晓
基于分层聚类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研究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利用1068份长沙市居民的有效问卷,针对湖南省内的景区景点、信息渠道和出游方式进行分层聚类,发现在长沙居民心目中,湖南省各景点存在7大类型。就各类型目的地现实客源市场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探讨,针对各类型总结了不同的信息渠道、销售渠道,给出了不同的营销建议,并归纳出各旅游目的地在空间距离上形成的市民观光减压活动圈、城市商务/会议活动圈、猎奇探秘活动圈。
2008 Vol. 23 (3): 109-112 [摘要] ( 284 ) [HTML 1KB] [ PDF 619KB] ( 879 )
113 何昭丽, 海米提·依米提, 王松茂, 丁培毅
新疆旅游经济驱动因子的量化分析
以新疆旅游为例,针对可能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指标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就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经济驱动因子及其相似性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因子,旅游资源状况为第二主因子,口岸开放状况、贸易状况分别为第三、四因子。运用回归法对因子分析进行进一步研究,证明第一因子确实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最大,第二因子旅游资源状况也是旅游创收的重要动力。
2008 Vol. 23 (3): 113-117,34 [摘要] ( 417 ) [HTML 1KB] [ PDF 0KB] ( 272 )
118 肖光明
自驾车旅游及其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
文章在归纳分析自驾车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旅游者行为特征基础上,对广东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肇庆具有许多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有利条件。尽管肇庆自驾车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但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离成熟的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仍有不少距离。在对肇庆自驾车旅游的市场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相对系统地提出肇庆自驾车产品旅游深度开发的若干思路与策略。包括:通过资源整合与区域合作丰富自驾车旅游线路;继续完善公路网络、交通标识与自驾车服务站建设;增强旅游信息系统尤其是网络的预定与服务功能;加快汽车旅馆等经济型酒店及汽车营地的建设;建立保障自驾车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等。
2008 Vol. 23 (3): 118-122 [摘要] ( 227 ) [HTML 1KB] [ PDF 273KB] ( 1164 )
123 苟小东, 马耀峰, 李富升
我国西部地区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大学生是我国旅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2006年4-6月对陕西省七所高校学生旅游行为的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旅游偏好、旅游消费水平、旅游组织方式、旅游空间行为及旅游服务与价格评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喜欢旅游,对自然类风景区更热衷,旅游动机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为主,旅游时间上表现出较强的集中性,暑假是大学生旅游最集中的时段;陕西大学生平均旅游花费为394元,80%的大学生旅游花费和月均生活总支出在500元以内,旅游花费约占大学生各种生活支出的15%;旅游组织方式呈现出与同学朋友结伴出游为主的小群体出游特征;中短距离的省内旅游是主体,80%的旅游活动在800公里范围以内,较吴曲线略远;大学生对旅游服务质量基本满意,但旅游服务价格相对较贵。
2008 Vol. 23 (3): 123-128 [摘要] ( 220 ) [HTML 1KB] [ PDF 1359KB] ( 164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