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4年 19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4-08-15
城市
经济
政治
旅游与游憩
旅游与游憩
1
王兴中, 秦瑞英, 何小东, 郭柳剑, 张传时
新社会经济思潮下的旅游规划体系及设计
在简要介绍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思潮学术内涵的基础上,审视了流行近20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规划中出现的机制弊端。系统总结了新近国外著名学者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旅游发展与规划体系及内容,重点强调该体系对克服上述弊端的作用与方法。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的"第三条道路"旅游规划体系与操作模式。
2004 Vol. 19 (4): 1-7 [
摘要
] (
228
) [
HTML
1KB] [
PDF
330KB] (
1121
)
8
李山, 毛可晶, 王铮
面向对象的景区总体规划研究
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引入旅游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本文以景区为对象,在总体规划层次对其进行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理念,文章识别出了景区的基本对象(类)有:景区、景段、景点,葩嵌景点、光环景点、廓道、背景、旅游服务设施,引景空间、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解说系统;同时定义了这些对象(类)的属性和功能,认为用它们可以对景区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文章确定了景区对象之间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景区对象体系形成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5个原则:文脉一致原则、继承性原则、封装性原则、粒度控制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并构建了面向对象景区总体规划的一般框架模式。
2004 Vol. 19 (4): 8-13 [
摘要
] (
260
) [
HTML
1KB] [
PDF
287KB] (
1003
)
14
宗晓莲, 朱竑
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在西方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案例,理论、方法也日臻完善。文章根据国外学者在研究思路、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四十年来的研究分为60、70年代的定性描述、片面评价阶段;80年代的细分、量化研究阶段;90年代后的跨学科、多方法相结合阶段,分别介绍了各时期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重要论著,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价。认为把旅游现象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中,注重旅游业的特点进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是今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2004 Vol. 19 (4): 14-21 [
摘要
] (
275
) [
HTML
1KB] [
PDF
372KB] (
1274
)
22
文吉, 魏清泉
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粤西海岛旅游开发为例
文章从分析粤西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入手,提出运用区域联合开发是粤西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评价了粤西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和优劣势,认为要解决粤西各海岛现存的对海岛资源破坏性的过渡开发和各海岛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必须建立粤西海岛旅游联合区,采用粤西海岛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的模式。并依据联合开发模式,发挥各海岛的优势,从客源细分和产品设计对粤西海岛旅游联合区进行整体定位。
2004 Vol. 19 (4): 22-25 [
摘要
] (
393
) [
HTML
1KB] [
PDF
199KB] (
1043
)
26
单纬东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
文章从目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认为仅仅以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问题。根据产权理论和文化资源的本质,文章提出解决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应从产权合理安排方面着手,改变以往不合理的产权安排.论述了合理的产权安排能从本质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处理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前提。提出只有让少数民族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成为自己资源的真正主人,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他们合理保护自己的文化资源,使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2004 Vol. 19 (4): 26-29 [
摘要
] (
289
) [
HTML
1KB] [
PDF
195KB] (
1229
)
30
李瑛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2004 Vol. 19 (4): 30-32,90 [
摘要
] (
303
) [
HTML
1KB] [
PDF
187KB] (
2244
)
33
胡斌, 王春雷, 胡骉
上海会展业SWOT分析及其发展目标对策探讨
本文结合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实际,对上海会展业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目标及应达到的相应标准,并为实现和达到这些目标提出了从会展业的管理到宣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相关举措,最后文章还强调了发展上海会展业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应与上海城市总体发展、建设相协调的思想。
2004 Vol. 19 (4): 33-36,21 [
摘要
] (
489
) [
HTML
1KB] [
PDF
236KB] (
3220
)
37
孙静, 苏勤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视觉影响与管理——以西递—宏村为例
分析了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特点,在对皖南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居民、游客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古村落旅游资源存在的视觉污染严重。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古村落视觉影响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并找出对策,提出视觉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2004 Vol. 19 (4): 37-40 [
摘要
] (
460
) [
HTML
1KB] [
PDF
194KB] (
1461
)
41
唐雪琼
县级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以云南蒙自县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多,休闲日益社会化和大众化。本文以县级城镇云南蒙自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的一般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此结论可以为县级城镇进行城市休闲设施的供给与空间布局提供支持,为多种形式的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04 Vol. 19 (4): 41-44 [
摘要
] (
230
) [
HTML
1KB] [
PDF
209KB] (
1086
)
城市
45
朱喜钢
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的哲学透视
城市空间是一种处在对立统一运动中的矛盾复合体。集中与分散的相互关系作为城市空间中对立统一的两面,构成了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矛盾。它们的对立与统一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最本质的运动。文章以哲学的方法论透视了集中与分散的概念,讨论了集中与分散的学术论争及其背后城市发展的轨迹,指出了集中与分散的机制特点以及一体化趋势,得出了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是考察城市空间运动的一个基本视角的结论。文章通过深入剖析集中主义与分散主义不同的发展条件与背景,揭示了城市空间内部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以及空间机理,强调据此有助于从中了解与把握城市空间演化的规律,有利于指导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
2004 Vol. 19 (4): 45-49 [
摘要
] (
195
) [
HTML
1KB] [
PDF
247KB] (
1731
)
50
李诚固, 郑文升, 王晓芳
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趋势研究
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是我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相互作用的特点、模式及变化趋势。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城市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04 Vol. 19 (4): 50-54 [
摘要
] (
223
) [
HTML
1KB] [
PDF
230KB] (
1292
)
55
于文波, 刘晓霞, 王竹
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
本文以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和启示为目的,探索性的从社会历史视角分析了导致美国城市蔓延的原由,并述评了美国各界针对蔓延问题引发全面反思,和在规划界形成的目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聪明增长"、"新都市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等新规划思潮、主张及其反对者的批判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以"前车之鉴"谋求可持续发展,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空间模式的关键点:①警惕蔓延;②完善城市交通格局;③挖掘"单位制"的新生命力;④促进混合高强度土地利用和开发模式。
2004 Vol. 19 (4): 55-58,81 [
摘要
] (
219
) [
HTML
1KB] [
PDF
250KB] (
1430
)
59
田光进, 贾淑英
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
本文利用1999年的城市数据库和纳尔逊分类方法分析了我国城市职能的基本特征,对各行业的就业频率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地域城市职能差异,认为我国城市工业职能较强,就业比重较大;城市工业专业分工程度较低;我国城市职能随城市规模变化出现一定变化规律,建筑业比重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减小,科教文卫等服务业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增大;我国城市职能结构表现在空间上的差异是东部城市工业职能较强,西部城市行政、科教等服务业就业比重较高。
2004 Vol. 19 (4): 59-63 [
摘要
] (
233
) [
HTML
1KB] [
PDF
250KB] (
993
)
64
金东海, 秦文利
论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
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基础,并对自然资源基础产生一系列复杂、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的基本内涵,即资源供需矛盾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资源稀缺与替代是对城市化自然资源基础保障作用的演绎与强化,资源综合优势是城市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提出自然资源对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作用包括三种类型,即资源开发驱动型,资源结构制约型以及资源环境耦合型。并从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角度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促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2004 Vol. 19 (4): 64-67 [
摘要
] (
251
) [
HTML
1KB] [
PDF
201KB] (
864
)
经济
68
苗长虹
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
198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日益走向多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地理学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动时期,无论是研究的主要论题,还是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以及表述的方式与风格,均经历并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与上一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和理论革命"和70- 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转向"相比,这次变革不仅发生在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而且许多也发生在本体论层面,它使西方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走向了高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在分析这次变革的起点:马克思主义转向及其批判的基础上,从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尺度转向4个相互交织的方面,系统勾勒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变动的主线,讨论了这些视角变动的方向、成因、意义和局限性。
2004 Vol. 19 (4): 68-76 [
摘要
] (
290
) [
HTML
1KB] [
PDF
429KB] (
1679
)
77
房艳刚, 刘继生
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
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指出了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讨论了接续产业的选择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进行分类,并研究了不同类型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
2004 Vol. 19 (4): 77-81 [
摘要
] (
238
) [
HTML
1KB] [
PDF
233KB] (
966
)
82
袁成, 周应华, 靳晓燕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与态势分析
农业结构调整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面向中长期农业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农业振兴计划,其根本目标就是把长期以来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和没有市场前景的品种及播种面积果断地退下来,形成适应农业发展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经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加入WTO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路和动力。近几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作用的影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性调整快速推进,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正在形成。
2004 Vol. 19 (4): 82-85 [
摘要
] (
223
) [
HTML
1KB] [
PDF
206KB] (
969
)
86
李丽雅, 刘君德, 史卫东
我国特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模式研究——以上海为例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有农场形成了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场这种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不断深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农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场实行属地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上海市郊区部分农场为例,从分析其现状特征和属地化的必要性出发,在归纳总结我国各地农场属地化的三种经验模式,以及上海市郊两个农场属地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特大城市郊区农场属地化与行政区划调整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4 Vol. 19 (4): 86-90 [
摘要
] (
276
) [
HTML
1KB] [
PDF
232KB] (
1144
)
政治
91
陈俊华, 孙云芳
新世纪初以色列的地缘经济战略刍议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表明,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向地缘经济时代迈进。本文从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以色列与周缘国家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色列发展地缘经济合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最后探讨了其地缘经济合作战略的三层次模式:项目合作、次区域合作和核心扩散合作。
2004 Vol. 19 (4): 91-95 [
摘要
] (
236
) [
HTML
1KB] [
PDF
255KB] (
82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