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5年 30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5-06-15
城市
文化
人口
交通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人口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刘云刚, 叶清露, 许晓霞
空间、权力与领域:领域的政治地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随着空间的社会转向,权力-空间研究已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议题,国内也陆续出现了空间政治的相关讨论。本文通过梳理中西方人文地理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力图建立以领域为基础的权力-空间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当下中国的空间政治问题解读。领域是权力赋值于空间的产物,是解读现实世界权力-空间关系的重要视角,也是当代政治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分支学科的主要概念。地理学对领域概念的运用从生态视角到社会视角、从国家尺度到多维尺度,体现了领域研究的日渐深入与系统化。本文在综合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领域化、去领域化和再领域化的权力-空间分析框架,并期冀其成为进一步相关实证研究的指引。
2015 Vol. 30 (3): 1-6 [
摘要
] (
580
) [
HTML
1KB] [
PDF
1286KB] (
3435
)
7
冯应斌, 杨庆媛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评述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格局演变受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真实写照";通过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结构体系、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反馈效应及其研究内容框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农户生计转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景观生态等方面梳理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的5个核心问题。从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5个方面构建其互馈效应体系和研究内容框架。
2015 Vol. 30 (3): 7-11 [
摘要
] (
387
) [
HTML
1KB] [
PDF
1512KB] (
2992
)
社会
12
艾少伟, 陈肖飞, 李伟伟
中国散杂居回族社区的关系建构及理论阐释——以开封为个案
回族作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关系建构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多个学科的关注。论文以"关系经济地理学"强调的情景性、路径依赖和权变性观点为思想来源,构建了回族社区关系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案例研究发现,散杂居回族社区的关系建构是"大尺度分散"和"小尺度集聚"的地缘结构,"族内强关系"和"族外弱关系"的社会关系、基于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差异的特色经济网络,以及基于地方传统和路径依赖的教缘网络,在交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该解释框架对中国散杂居地区回族社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15 Vol. 30 (3): 12-20 [
摘要
] (
426
) [
HTML
1KB] [
PDF
2059KB] (
2164
)
21
刘志林, 廖露, 钮晨琳
社区社会资本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北京市中低收入社区调查的实证分析
居住满意度是居民对所居住的住房和社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重构与居住分异背景对社区邻里关系、社会互动及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已有研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因果机制的探讨,缺乏合理的指标构建和实证依据。本文结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城市转型背景的社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九个中低收入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尽管低收入居民对于邻里信任因素的重视大于对社区组织的信任、邻里互助和共同价值,其在社会资本的几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因此,打破社区内的分异与隔阂,建立邻里信任,应当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2015 Vol. 30 (3): 21-27,71 [
摘要
] (
435
) [
HTML
1KB] [
PDF
1911KB] (
1396
)
28
沈瑶, 木下勇, 贺磊
高层居住小区儿童游戏空间发展特征与更新方向
本文从探讨住宅高层化对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影响入手,引入"第一,第二,第三游戏空间"的概念,对城市居住区游戏空间历史演变脉络进行考察。再通对游戏空间适宜度指标研究和应用,分析出以北京为代表的高层居住区户外游戏空间发展特征与问题。然后通过改造实例介绍以及东京、北京典型高层住宅小区户外游戏空间据点和行为轨迹对比研究,提出引入"家地带"改造理念和促进游戏空间资源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是更新与提升我国高层住宅小区外部空间游戏适宜度的两大方向。
2015 Vol. 30 (3): 28-33 [
摘要
] (
375
) [
HTML
1KB] [
PDF
2678KB] (
1468
)
34
仲伟伫, 李雅婷
信息技术变革对我国城镇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社会信息化为中介变量
本文通过对社会信息化的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变革与居民出行行为变化的内在关系及影响路径。基于提出的研究假设模型,对天津市居民(663例)进行"信息技术变革与公众出行"行为学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变革对居民出行行为变化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信息素养和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变革与居民出行行为变化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功能。
2015 Vol. 30 (3): 34-41 [
摘要
] (
379
) [
HTML
1KB] [
PDF
2087KB] (
1181
)
文化
42
黄文炜, 袁振杰
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个维度进行持续的社会建构。结合广州猎德村整体改造为案例发现地方性的建构与时空元素紧密相关,镶嵌在地方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中国城市化中地方性研究框架;现实上为更深入理解城中村改造与地方性的关系,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5 Vol. 30 (3): 42-49 [
摘要
] (
627
) [
HTML
1KB] [
PDF
1978KB] (
2358
)
50
刘斌, 杨钊
多尺度视角下饭店劳工移民地方感知与关系研究——以北京开元集团饭店为例
占据移民主体的劳工移民因涉及地方变迁与心理感知而成为地方感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劳工移民而言,其所谋生的企业与城市间在感知判断中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如何关联对探究其感知与行为特征等有着重要意义。以劳工移民汇聚地"北京"和集聚地"饭店"为案例,探究此背景下的地方感关系与路径。数据与结构模型分析表明:①在饭店与北京市两尺度中地方依赖均显著影响着地方依恋与认同,凸显了依赖这一功能性感知在地方感构建中的重要作用;②证实了饭店劳工移民的地方感在两尺度间存在关联,而且是以饭店地方依恋及北京地方依赖为关联维度;③得出了一种地方感由微观环境向宏观环境拓展的路径,由饭店地方依赖开始,至北京地方依恋与认同。
2015 Vol. 30 (3): 50-56 [
摘要
] (
436
) [
HTML
1KB] [
PDF
1809KB] (
1002
)
城市
57
陈宏飞, 李君轶, 秦超, 刘广, 孙九林
基于微博的西安市居民夜间活动时空分布研究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规划建设的需要,对居民活动的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及城市规划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研究居民活动的方式。本文通过新浪微博平台提供的API接口,采用Ajax技术抓取包含时空信息的西安市微博数据,运用Arc GIS10.1中的热度分析工具,以可视化的表达形式揭示出:西安市居民夜间活动在大尺度范围内与城市的区域定位、居民结构及活动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本文采用微博数据来研究居民活动的方法为研究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2015 Vol. 30 (3): 57-63 [
摘要
] (
436
) [
HTML
1KB] [
PDF
2566KB] (
1462
)
64
刘艳艳, 王少剑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关系及耦合协调度
基于"交互胁迫验证-动态耦合应用-协调类型判别"框架,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互胁迫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2000年以来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和协调类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演变轨迹符合双指数曲线,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的拐点出现时城市化水平较高,且拐点出现晚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二者协调发展符合"S"型发展机制,2000年以来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磨合发展阶段,系统协调模式属于生态脆弱型。
2015 Vol. 30 (3): 64-71 [
摘要
] (
398
) [
HTML
1KB] [
PDF
2217KB] (
1874
)
72
袁甲, 沈非, 黄薇薇, 付文凤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以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Arc GIS平台,选取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坐标、扩展弹性系数等指标,运用空间形态分析、叠加分析、等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结合统计数据探究了扩展驱动力。结果表明:1979-2012年间,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速度与强度具有较大波动性;人口增长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关系渐趋合理;城市空间形态由紧凑型向分散型转变;城市空间沿长江及主要交通线非均衡拓展;城市重心东偏北移;经济、人口、交通建设等是芜湖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2015 Vol. 30 (3): 72-78,117 [
摘要
] (
401
) [
HTML
1KB] [
PDF
3359KB] (
1103
)
乡村
79
宋晓英, 李仁杰, 傅学庆, 张军海
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
以蔚州志和蔚县地名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蔚县乡村聚落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空间格局演化特点。总体演化过程呈现由集中分布趋向随机分布的特征;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缓慢增长的壶流河一侧‘一’字形‘双核’分布模式"、"普遍增长的壶流河下游‘多核’分布模式"、"快速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大范围增长带的空间扩展模式"、"稳定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带状‘多核’空间分布模式"。根据演化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料分析,总结了蔚县乡村聚落演化的自然条件、军事历史条件、人口迁移和经济贸易发展四个方面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的表现聚落空间格局,方便历史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2015 Vol. 30 (3): 79-84 [
摘要
] (
675
) [
HTML
1KB] [
PDF
5231KB] (
1837
)
85
邓秀勤, 朱朝枝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地方依恋:基于快速城镇化背景
以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为基础的地方依恋理论强调人对所处地方的感情联系,有助于弥补传统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及其他相关领域视角的不足,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更广阔的人本化的思维,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户籍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宏观结构变迁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微观行为的研究亟待深入,藉此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与地方依恋在西方城市化研究领域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依恋理论应用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思维视角,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立足点。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5 Vol. 30 (3): 85-88,96 [
摘要
] (
420
) [
HTML
1KB] [
PDF
1302KB] (
1110
)
交通
89
龙茂乾, 孟晓晨
高速铁路城市联系职能研究——基于京广高铁调研数据的实证
审视与评估现实中高速铁路的城市联系职能,是研究高铁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基于对京广高速铁路沿线14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研和近3000份调查问卷,分析了高铁旅客在城市间的流动方向及特征,发现高铁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通过对不同城市间客流强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高铁旅客在省内城市间的流动强度普遍高于省外流动强度,去往中心城市的客流强度也大于去往普通城市的,且两个城市间的高铁旅客数量与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正相关。高铁加强了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但会带来中心城市进一步的极化发展还是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带动普通城市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015 Vol. 30 (3): 89-96 [
摘要
] (
426
) [
HTML
1KB] [
PDF
1933KB] (
1426
)
97
何保红, 陈丽昌, 高良鹏, 孟自云
公交站点可达性测度及其在停车分区中的应用
考虑公交与小汽车方式间的可达性差异,提出了依据公交服务水平调控小汽车可达性的停车分区思路,以期实现对小汽车方式的合理限制,支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首先根据居民出行对不同类型公交站点具有不同可达性需求,将以需求点为圆心、站点时空可接近距离为半径的覆盖范围作为基本分析单元,构建基于微观个体时空约束下的公交站点可达性测度模型。其次借助ArcGIS,以昆明市公交网络数据为基础,对站点可达性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所得结果与城市用地开发整体特征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公交可达性水平为主要依据划分停车供给分区,从而对不同分区停车泊位供给的科学配置提供支撑。
2015 Vol. 30 (3): 97-102 [
摘要
] (
396
) [
HTML
1KB] [
PDF
2544KB] (
1569
)
区域
103
孙瑜康, 吕斌, 赵勇健
基于出行调查和GIS分析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研究——以德兴市医疗设施为例
针对传统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分析主要考虑空间可达性的问题,提出一套更全面和贴近实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方法体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应能反映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服务质量、居民的需求与选择三方面内容,为此应综合采用GIS、问卷调查、出行路线图分析等多种技术。在具体操作上,提出"建立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基于时间距离的设施可达性计算——考虑个体行为选择的服务区划分——基于服务区的设施使用状况评价"的"四步法"。主要有两个创新点:①引入了基于出行调查的服务区分析,反映了设施的异质性带来的居民的自主选择和跨区域流动情况;②对设施服务质量的考虑更全面,不仅限于传统的设施规模,还考虑了医生水平、硬件设备、科室设置等因素。
2015 Vol. 30 (3): 103-110 [
摘要
] (
731
) [
HTML
1KB] [
PDF
4432KB] (
5144
)
111
李彬, 韩增林, 马慧强
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的时空分析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和信息服务7个方面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3-2011年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为变量,利用差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辽宁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差异的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辽宁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整体为上升的趋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规模特征,沈阳市和大连市两极突出;2003-2011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区域差异总体扩大的基础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且以文化服务、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的差异为主;空间上,公共服务质量空间提升极化作用不断增强,表现为不断向"沈阳-大连、盘锦-本溪"的"十字"轴线紧靠。
2015 Vol. 30 (3): 111-117 [
摘要
] (
306
) [
HTML
1KB] [
PDF
2279KB] (
1468
)
118
朱菁, 董欣, 贺建雄, 潘湖江
中国西部平原型大城市居民通勤特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为解决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有必要研究居民通勤特征,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本文以西安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东部类似城市北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安居民通勤以公共交通为主,但地面交通中私家车高于公交车;通勤时间反映职住分离程度低于东部;以内部通勤和内向通勤为主,同时,运用引力模型对通勤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计算,发现通勤流反映城市空间结构为单中心,在分析通勤特征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治堵建议。
2015 Vol. 30 (3): 118-124,49 [
摘要
] (
383
) [
HTML
1KB] [
PDF
2621KB] (
1841
)
人口
125
闫庆武, 卞正富
基于GIS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的空间特征分析
文章基于中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与2005年1%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采用流数据分析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用省际人口迁移的最大联系线、最大迁出流、最大迁入流、期望线、迁移效率、粗迁移率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我国1995-2010年间省际迁移的时空动态特点及其区际联系。结果表明:全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东部地区更明显;省际最大人口迁出与迁入流反映了中国省际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整体框架,全国大致可以分为3个人口吸引片区和5个辐射片区;省际最大净迁移流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其空间分布与各省的
MEI
(i)
指数密切相关。
2015 Vol. 30 (3): 125-129 [
摘要
] (
672
) [
HTML
1KB] [
PDF
3773KB] (
1764
)
旅游
130
江金波, 赫瑞娜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本文借鉴较为成熟的量表,结合专家与游客访谈,拟定测量变量及其项目。通过对西安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和酒店游客的问卷调查,获取相关的数据,进而运用SEM方法,拟构建目的地形象认知、情感形象、感知成本以及满意度(总体形象)组合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路径的理论模型。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具有测量意义的路径关系。研究表明游客对西安城市旅游形象的评价影响有五条显著路径,其中形象认知对总体形象、情感形象和感知成本均有正向影响,但显著性差异不大,特别是对感知成本和总体形象影响较弱;情感形象对感知成本和总体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总体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部分印证了前期相关研究结论,但也反映出文化旅游城市形象影响路径的独特性。
2015 Vol. 30 (3): 130-136 [
摘要
] (
446
) [
HTML
1KB] [
PDF
1640KB] (
3175
)
137
韩春鲜
旅游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旅游感知价值、满意度测量维度及其与行为意向之间作用路径关系研究,对旅游地产品开发与营销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者对旅游感知价值、满意度及其测度内容界定差异比较大,需要进一步厘清。利用文献方法梳理旅游感知价值与满意度概念及其测量维度,剥离感知价值多维测度内容,分析其与满意度间存在的重复测量部分。在探讨测度视角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地核心产品属性、旅游感知价值及满意度测量维度。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在问卷调研获取国内游客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旅游感知价值、满意度的属性构念及其影响路径,指出感知价值分别是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但满意度不是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
2015 Vol. 30 (3): 137-144,150 [
摘要
] (
337
) [
HTML
1KB] [
PDF
1770KB] (
3772
)
145
黄纯辉, 黎继子, 周兴建
游客出游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证
本文在目标导向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游客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种影响因素对出游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为系统性的进行影响游客出游意愿的因素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对经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有出游经历的游客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出游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积极的预期情感对出游欲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的预期情感对出游欲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游欲望对出游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015 Vol. 30 (3): 145-150 [
摘要
] (
388
) [
HTML
1KB] [
PDF
1641KB] (
1934
)
151
李如意, 李骊明
数字旅游在大线路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兼论丝绸之路信息驿站建设的意义
丝绸之路旅游属于典型的大线路旅游发展项目,由于绵长的丝路沿线发展不平衡和系统耦合水平较低,丝路旅游长期处于"市场前景看好,开发欲行不行"的状态。对此必须要从战略设计和技术创新的双重角度,去破解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功能耦合和协同发展的难题,借助数字旅游体系的建构,为丝路旅游系统嵌入一个信息化的引擎,从而实现发展模式转换和质的跃升。本文对旅游信息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并将数字旅游在大线路旅游开发中的功能进行了概括,结合丝绸之路四类旅游行为主体的诉求和四大关键环节的信息化任务,提出了丝绸之路信息驿站三级网络的建构创意,以及作为丝绸之路数字旅游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架构设计。
2015 Vol. 30 (3): 151-155 [
摘要
] (
326
) [
HTML
1KB] [
PDF
1648KB] (
989
)
156
胡文海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作用分析
利用1995年至2011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构成要素。根据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大小分析了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外汇收入对安徽省GDP的作用,并通过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对旅游总收入的弹性分析了旅游要素的效应。研究表明:①安徽旅游收入总体呈跨越式增长,旅游收入波动性比较明显,旅游收入构成上硬性收入(食、住、行、游)比重高,软性收入(购、娱)比重低。②旅游人次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入境旅游人次波动性较国内旅游人次强,入境旅游人次占总接待人次比重不高,只占1%左右。③无论是贡献率还是拉动率,国内旅游收入对安徽省GDP的影响相较于旅游外汇收入都具有绝对的优势。④旅游总收入对宾馆床位及旅行社数量变化的敏感性大。
2015 Vol. 30 (3): 156-160 [
摘要
] (
366
) [
HTML
1KB] [
PDF
1613KB] (
1191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