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4年 29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4-06-15

城市
文化
经济
书评
社会
旅游
乡村
专栏
进展与动态
专栏
1 甄峰, 秦萧, 王波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与应用实践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区域或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流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并使得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面临革新。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学科间的融合、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居民活动为主体的人本科学性,并构建了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总体框架。同时,也提出了大数据面向空间规划方法和技术、居民个体行为决策优化、企业运营决策、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方向。
2014 Vol. 29 (3): 1-6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686KB] ( 3197 )
7 龙瀛, 茅明睿, 毛其智, 沈振江, 张永平
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方法、数据和案例
以地块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并以城市活动主体作为模拟对象的精细化模拟是未来城市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本文重点对精细化城市模型的主流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基于主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ling,ABM)和传统的微观模拟(Microsimulation,MSM)这三种自下而上的微观模拟方法。之后结合精细化城市模型的高标准数据需求问题,对国际上通行的用于精细化模拟数据合成(population synthesis)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给出笔者近年来在精细化城市模拟方面的多项实践案例,最后提出了以GIS为平台,结合CA/ABM/MSM方法,构建我国精细化城市模型的框架体系和关键技术,以期支持我国大城市地区空间政策的制定和评估。
2014 Vol. 29 (3): 7-13 [摘要] ( 312 ) [HTML 1KB] [ PDF 1874KB] ( 3738 )
14 王波, 甄峰, 魏宗财
南京市区活动空间总体特征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人作为信息化的主体,随着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在网络中遗留的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大规模"痕迹"成为重要的研究数据,并开始被地理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借助新浪微博,引入位置服务签到大数据分析南京市区活动空间的总体特征通过与基于城镇人口的空间等级对比研究发现活动空间等级的依赖与极化并指出信息时代下距离的二重作用是导致空间极化的最主要原因。
2014 Vol. 29 (3): 14-21,55 [摘要] ( 323 ) [HTML 1KB] [ PDF 1755KB] ( 1392 )
进展与动态
22 刘俊, 黄秀波
空间思想演变视角下的西方滨海旅游研究
以往滨海旅游研究综述大多限于对所涉研究领域的横向分类,缺乏基于特定学科演进视角下的纵向考察。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演变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梳理西方滨海旅游研究的脉络。与空间思想流变过程对应的是,西方滨海旅游研究主题也经历了从"滨海旅游地空间模型与演化"到"滨海旅游空间文化解读与社会建构"再到"滨海旅游空间政治与权力景观"的过程,亦即从关注滨海旅游空间的物质性转变到社会性和政治性。借助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演变视角,可以厘清滨海旅游研究视角转换的内在逻辑,并能从空间的生产视角重新思考中国滨海旅游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为国内滨海旅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14 Vol. 29 (3): 22-27 [摘要] ( 196 ) [HTML 1KB] [ PDF 504KB] ( 1246 )
28 桑曼乘, 覃成林
国外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区域经济网络研究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国外区域经济学者将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逐渐开拓出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这个新领域,形成了解释区域经济现象和揭示区域经济规律的网络分析路径。目前,国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中的各类网络进行规范的定义和描述,研究这些网络的形成与演化,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网络效应,分析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网络中的流动和扩散。
2014 Vol. 29 (3): 28-34 [摘要] ( 258 ) [HTML 1KB] [ PDF 484KB] ( 1422 )
文化
35 钱俊希, 朱竑
“非正常”的文化标签下“同志”社会空间的生产——以广州市X公园“同志渔场”为例
性少数群体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是城市研究中的新兴话题。这类研究主要探讨"非主流"的社会身份如何通过对特定的社会空间的利用,引发空间意义的生产及社会关系的建构。本文以广州市X公园的"同志渔场"为案例,研究男同性恋者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与体验。研究认为,X公园的"同志渔场"不仅给性少数群体提供了性身份暂时解放的空间,亦是其不断体验自身"非正常"的身份标签的空间。同志的空间实践体现的不是对于主流的社会规范的抵抗。相反,他们的空间实践是明显地处在"非正常"这一身份标签的作用之下的。
2014 Vol. 29 (3): 35-43 [摘要] ( 457 ) [HTML 1KB] [ PDF 587KB] ( 6719 )
44 翁时秀
“想象的地理”与文学文本的地理学解读——基于知识脉络的一个审视
文学文本中隐藏着地理"密码",通过特定理论解读文学文本,地理学者可以窥见某些重要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地理问题。"想象的地理"理论是文学文本解读的重要工具,文章通过梳理依托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的英文地理文献,发现该理论的引入使文学文本的地理学分析逐渐产生后殖民主义分析流派,而地理学者在运用这一理论解读文学文本时,也从想象地理的异质性和物质性、想象地理的社会建构与重构、想象地理的地方特殊性和情境特殊性、想象地理与性别和性取向的关联等方面拓展了该理论,此外,地理学者还探讨了文学体裁对想象地理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知识脉络的梳理,文章冀图对中国地理学者解读文学文本提供一个借鉴。
2014 Vol. 29 (3): 44-49,160 [摘要] ( 375 ) [HTML 1KB] [ PDF 569KB] ( 1835 )
社会
50 罗秋菊, 陈可耀
社区居民参与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社会交换关系研究——以广州琶洲村村民为例
广州的琶洲地区是广州会展业的代表符号,琶洲村是会展业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城中村。本文以琶洲村村民为例,从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视角解析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居民的社会交换关系。研究显示:①城市会展业成为社区重要的社会交换关系变量,社区经济对会展业的依赖性增强。②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外来者的进入打破了原来社区交换关系的均衡与稳定,社区参与交换关系的网络呈多元化特征;社区居民之间的内部交换关系发生了变化,正经历竞争与分化的阶段。③社区居民不满足现有的外部交换关系,表现出对更高层次交换关系的热切期盼。
2014 Vol. 29 (3): 50-55 [摘要] ( 276 ) [HTML 1KB] [ PDF 738KB] ( 1155 )
56 古杰, 周素红, 闫小培
生命历程视角下广州市居民日常出行的时空路径分析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生命历程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旨在消弭宏观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命成长之间的鸿沟,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生命历程展示了年龄在居民日常出行特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广州市居民出行日志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处于不同生命历程阶段中广州市居民的日常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居民的出行距离、花费时间和出行起始时间三个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生命历程特征,其中出现距离和花费时间随年龄变化呈现明显的"M"型曲线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以结婚和生小孩两个家庭性节点事件和住房体制改革等社会性节点事件为例,对出行生命历程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2014 Vol. 29 (3): 56-62 [摘要] ( 262 ) [HTML 1KB] [ PDF 751KB] ( 1403 )
63 周培勤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人地关系——国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进展和启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主义思潮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相结合,致力于揭示和消除"男造环境"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女性在空间和地方使用上面临的种种限制,从而开始了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本文对国外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探究这一学科兴起的具体学术渊源,分析和评价它的主要的研究路径和成果。论文最后从三个方面展望在当下中国发展这一学术领域的前景,认为它将会有助于:①拓展性别分析的交叉性;②实践女性主义知识生产的位置理论;③为性别主流化提供政策依据。
2014 Vol. 29 (3): 63-68 [摘要] ( 219 ) [HTML 1KB] [ PDF 488KB] ( 2780 )
城市
69 刘承良, 余瑞林, 段德忠
1989—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通达性的空间演化及对称性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县域尺度,计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规律:县域通达性演化保持时间惯性,空间分布整体遵循良好的指数律,空间极化程度保持连续,通达性极值的县域分布具有空间惰性;县域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呈中心-外围的环状分异,局部出现一定变形,具有强空间集聚性,形成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县域通达性的这种空间变化受其自然环境"刻画"明显,呈现"反自然梯度"格局,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但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经济"牵引"强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县域通达性与自然-人文地理系统保持空间共轭协同,遵循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县域通达性分布遵循中心地原理,与城乡节点体系的靶形分布一致;通达性空间供给与人口和经济需求保持密切耦合,与地形地貌分布具有宏观上的对应性和一致性,空间呈现协同共轭的">"型结构。
2014 Vol. 29 (3): 69-75 [摘要] ( 244 ) [HTML 1KB] [ PDF 1875KB] ( 1022 )
76 胡娟, 朱丽霞, 罗静
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及评价
基于武汉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问卷调查,利用ArcGIS工具,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构建总量职住比、独立系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以向心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口和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城市居住以中央活动区为中心呈现出向外居住用地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就业表现出向心集聚的单中心结构,次级就业中心还未形成,但就业聚集区开始向外扩散;虽然武汉市具有形成多中心结构的地理基础,但当前单中心城市结构特征明显;城市通勤以步行和传统公共交通为主,大多组团通勤都发生在邻近组团内;主城区职住失衡状况不明显;新城组群独立性较强,与中心城区联系松散。
2014 Vol. 29 (3): 76-82 [摘要] ( 233 ) [HTML 1KB] [ PDF 1504KB] ( 1635 )
83 魏冶, 修春亮, 王绮
空间联系视角的沈阳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研究
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借鉴国际著名团队POLYNET的研究经验并加以改良,进行了空间联系视角的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分析。分别从人口密度分布、就业-居住空间联系网络与企业空间组织网络三个维度来识别沈阳市的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综合分析这些"中心"得出四点结论:①城市核心区就业与居住中心构成十字交叉的内循环结构;②浑南新区次中心特征颇具雏形;③外围人口中心、就业中心与产业中心错位发展;④沈阳市呈现不均衡的多中心结构特征。
2014 Vol. 29 (3): 83-88 [摘要] ( 259 ) [HTML 1KB] [ PDF 932KB] ( 1444 )
89 凌筱舒, 王立, 薛德升
江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其分异研究
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等城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构建了城镇化水平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江西省2001年和2010年各县(市)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江西各县(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自2001年以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变异程度减小,但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拉大,极化趋势显著;②江西省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从北向南呈现由高向低的梯度变化规律;县域城镇化水平高和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全省的西北、东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空间形态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梯度变化的圈层式结构;③江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是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及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的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4 Vol. 29 (3): 89-94 [摘要] ( 274 ) [HTML 1KB] [ PDF 1322KB] ( 1181 )
乡村
95 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李莉, 张洁, 曾山山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及调控模式研究
本文在中部六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50个村529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聚居形态、聚居空间、聚居功能、聚居主体以及聚居设施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密度不均,规模各异,形态多样,总体分布较散;住宅占地面积较大,一户多宅现象明显,农户集中居住意愿强;生产生活形态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劳务输出+传统农业"型村庄依然占主体;农户兼业行为增加,幸福感增强,但新型社会问题显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针对其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即转型升级模式、整治更新模式、保护控制模式、迁并转移模式,并深入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模式的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机制、调控路径差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村,应选择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2014 Vol. 29 (3): 95-102 [摘要] ( 531 ) [HTML 1KB] [ PDF 1215KB] ( 1205 )
经济
103 关伟, 王春明
沈阳经济区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轨迹分析
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其区域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区域自1992年以来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该地区经济发展县际差异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就其演化的机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经济重心主要介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和辽阳市灯塔县之间,基本接近几何中心,并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减弱。19年来,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先由东北向西南移动,再由西南向东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政策等显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区域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2014 Vol. 29 (3): 103-108 [摘要] ( 244 ) [HTML 1KB] [ PDF 856KB] ( 1422 )
109 朱纪广, 李二玲, 史焱文, 王晓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共同演化分析——以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30多年的纵向发展演化实例,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微观基础(农户、企业)、中观尺度的产业网络和宏观尺度的外部环境(制度、技术和空间)如何共同演化并决定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变。研究发现:①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其内部基本行为主体农户与企业、产业网络、技术、制度和地域空间的演变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演化,特定的影响因素与集群网络交互作用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②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网络、技术、空间和制度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协同演化特征,微观主体的组织创新是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宏观环境变化及地域空间演变是微观变化的综合。③在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个别农户和企业的成功示范,又要重视地理邻近效应对整个产业网络、技术、惯例形成和空间再造的作用。本研究结论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管理实践和集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 Vol. 29 (3): 109-114 [摘要] ( 257 ) [HTML 1KB] [ PDF 964KB] ( 1051 )
115 蔡一帆, 童昕
全球价值链下的文化产业升级:以大芬村为例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大芬村实现了从生产行画的城中村到结合复制与创意的综合性油画生产基地的产业成功转型。本文分析了此案例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动力机制的演变对产业链与产业结构、雇佣关系与劳动者身份、进而对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与影响。本文指出,正是这种介于普通手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身份认同的焦虑,其中所蕴含的劳动者自我价值的认同,终而成为顺应市场需求变动中的实现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最后讨论了大芬村文化产业升级案例之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与转型的意义,以及地方性在此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4 Vol. 29 (3): 115-120 [摘要] ( 213 ) [HTML 1KB] [ PDF 523KB] ( 1719 )
旅游
121 孙根年, 杨亚丽
2.0版中国旅游恩格尔系数构建及时空变化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为测度新消费观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本文基于精神消费及广义旅游,提出了2.0版旅游恩格尔系数,依据1990-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11年31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对经济高速增长期城乡居民精神消费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差异进行定量测度,发现其与恩格尔系数呈较强的反相关性,可作为恩格尔系数的替代指标。最后,据1994-2011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需求数据,从广义旅游看狭义旅游,分析了旅游恩格尔系数与国内旅游需求的关系,为科学分析和促进国内旅游发展提供新的依据。
2014 Vol. 29 (3): 121-127 [摘要] ( 342 ) [HTML 1KB] [ PDF 894KB] ( 1127 )
128 吴普, 周志斌, 慕建利
避暑旅游指数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气候变暖背景下避暑旅游成为夏季旅游市场的主旋律。地方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在培育避暑旅游目的地时应从何入,手旅游者如何能够准确地做出避暑旅游决策等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舒适凉爽的夏季气候条件只是避暑旅游的最基本条件,创新性地提出应侧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引入旅游休闲度、游客满意度和综合风险度等指标。避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目的地避暑旅游条件评估提供了理论框架,有助于游客准确地做出避暑旅游决策,同时也为目的地避暑旅游发展与提升提供一个具操作性的管理工具。
2014 Vol. 29 (3): 128-134 [摘要] ( 251 ) [HTML 1KB] [ PDF 559KB] ( 1742 )
135 赵中华, 王春雷, 全华
公私合作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阿姆斯特丹和上海的案例比较
开展公私合作是协作型目的地营销组织的主要手段,也是旅游目的地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Wang和Fesnmaier于2007年提出的"目的地联合营销的组织分析框架"为基础,按照"先决条件-合作动机-发展阶段-营销效果"的思路,对阿姆斯特丹和上海两个城市进行了案例比较分析,研究了公私合作在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治理理论,提出了一个融多主体、全过程和混合目标于一体的新的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分析模型。
2014 Vol. 29 (3): 135-142 [摘要] ( 283 ) [HTML 1KB] [ PDF 721KB] ( 1408 )
143 李薇薇, 白凯, 张春晖
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的构成及其对游客行为的影响研究还处于浅层次发展阶段。为此,本研究基于前期成果,采取"审视-批判-借鉴-验证"的研究思路,以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实证调查地,探索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为此本文两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期获得更为深入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①已有研究的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维度命名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纠正检验,得知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整体构成对游客行为意图存在正向显著影响;②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各维度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维度中景观呈现特征与审美体验特征对游客行为意图具有正向影响,而科学探究特征对游客行为意图影响不显著。
2014 Vol. 29 (3): 143-149 [摘要] ( 363 ) [HTML 1KB] [ PDF 840KB] ( 1295 )
150 郑荣娟, 白凯, 马耀峰
基于旅华美国游客手绘认知地图的中国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手绘认知地图是典型的非结构化的研究方法,以旅游为主题的手绘认知地图能够深入的探索旅游者对目的地人、地方或事物所持有的意象,尤其在跨文化的研究中独具意义.本研究通过客流跟踪的调研方式,获得了我国八个主要入境旅游城市美国团队游客的手绘认知地图。在此资料基础上从空间认知元素和空间认知结构两方面对跨文化旅游者目的地意象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相对于居民城市意象的共性和个性。最后,发现跨文化旅游者目的地意象认知元素因旅游主题性而超越了城市的一般物质形态,空间认知符号化特征显著,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尺度差异。
2014 Vol. 29 (3): 150-158 [摘要] ( 331 ) [HTML 1KB] [ PDF 1177KB] ( 1439 )
书评
159 陆大道
人文地理与国外见闻之创新思维——评议《跨越五大洲》新书
人文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球上人类社会地理空间性的有机结合,而且探索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时间性的有机时段演化。我国人文地理学大师胡焕庸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将人文地理学称之为"动感发展的科学"。人受地之影响,地也受人之影响,人的意志、智力与才能与我们成长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美景密切攸关。
2014 Vol. 29 (3): 159-160 [摘要] ( 260 ) [HTML 1KB] [ PDF 285KB] ( 961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