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2年 27卷 2期
刊出日期 2012-04-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新城市空间
进展与动态
城市
1
张京祥, 陈浩
基于空间再生产视角的西方城市空间更新解析
1970年代西方开启了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型过程,城市空间的更新变迁都打上了资本积累、资本增殖的烙印。文章将西方的城市更新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以空间再生产的视角揭示了城市更新的本质,指出1980年代以来鼓励公共-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空间再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文章归纳了西方城市更新的三种模式,并对其经济社会绩效进行了评估,深度解读了其动力机制。最后,文章提出了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基本判断。
2012 Vol. 27 (2): 1-5 [
摘要
] (
300
) [
HTML
1KB] [
PDF
312KB] (
3383
)
56
庞宇琦, 薛德升, 王德
流动商贩的分布特征及营业空间界面影响分析——以广州中山大道西路段为例
流动商贩的空间分布有较大的临时性和变化性,但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从空间上引导该非正规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已有从空间角度出发的非正规经济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广州中山大道西路段的流动商贩为典型案例,从空间的角度对流动商贩这种非正规经济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流动商贩的空间分布具有时间、空间和类型构成三个特征。影响其分布特征的空间界面因素包括界面用地性质、权属以及界面空间特征等,揭示流动摊贩空间集聚的根源,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2012 Vol. 27 (2): 56-61 [
摘要
] (
364
) [
HTML
1KB] [
PDF
1085KB] (
1966
)
62
南颖, 胡浩, 朱锋, 陈孝, 张冲冲
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研究——以延吉市为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大,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地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一定的分布形态,本文通过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的探讨,深化对延吉市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强化对中小城市环城游憩带研究方法的探索。通过回转半径、缓冲分析、成本路径、网络分析、圈层插值五种方法,对比分析延吉市环城游憩地的分布情况及最佳游憩半径等,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利弊和长短,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城游憩圈层结构研究的深入,环城游憩地圈层分析方法也会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
2012 Vol. 27 (2): 62-66 [
摘要
] (
564
) [
HTML
1KB] [
PDF
984KB] (
1559
)
67
陈昆仑, 薛德升, 王旭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广州五眼桥涌地区河涌环境演化研究——基于人类活动变迁的微观视角
在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元素。本研究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广州市五眼桥涌地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标图和深度访谈,结合相关的统计资料和历史文献,解析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河涌环境的演化过程及动力机制,并分析了人-河关系的演进。研究发现案例地的河涌环境在地貌形态和水环境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城市河涌环境演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社会生产层面和个人生活层面的人类活动变迁。案例地人与河涌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亲密和谐、对立隔离、重塑改善三个阶段。
2012 Vol. 27 (2): 67-72 [
摘要
] (
329
) [
HTML
1KB] [
PDF
821KB] (
1346
)
新城市空间
6
张汉
地域导向的党组织建构与中国新城市空间的治理——对宁波天一广场的个案研究
通过对宁波天一广场治理机制的个案研究发现,中国新城市空间的治理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建工作的一项地域性工程。在市场化改革与地方间竞争的背景下,地方党政机关极为关注基于行政辖区的地域性身份认同和利益,有意识的与非公有部门的经济精英共同塑造和强化地域性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并结成新形式的城市治理联盟。中共及其附属的群众组织的地方组织力量,通过地域导向的组织重构,加强了对非公有部门的控制力,填补了市场转型造成的新城市空间治理的真空,也加强了自身在新城市空间中的组织网络和治理能力。
2012 Vol. 27 (2): 6-11 [
摘要
] (
281
) [
HTML
1KB] [
PDF
340KB] (
1423
)
12
殷洁, 罗小龙
资本、权力与空间:“空间的生产”解析
全球化时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和权力是城市空间产生和演化的主要动力。它们分别展现了不同的作用范围、形式及效果:资本主要作用于物质的、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而权力主要作用于抽象的、政治-制度空间的生产。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本文将"空间的生产"理论与城市空间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转型中国语境下的解析,尝试提供一个研究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2 Vol. 27 (2): 12-16,11 [
摘要
] (
445
) [
HTML
1KB] [
PDF
402KB] (
5673
)
进展与动态
17
戴光全, 左平, 肖璐
1995至2010年中外节事研究的比较和启示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和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权威性和较大影响力的节事、旅游研究期刊中检索到的1995年至2010年间的554篇节事研究学术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及简单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关键词、研究方法、研究地域范围及研究者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探讨中外节事研究的异同、趋势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节事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2012 Vol. 27 (2): 17-25 [
摘要
] (
286
) [
HTML
1KB] [
PDF
1018KB] (
1405
)
26
刘丽娟, 李天元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现状与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逐步受到关注。本文在回顾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概念、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评估等五个方面对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并就其中存在的某些局限提出了一些见解,以供国人在相关研究中参考。
2012 Vol. 27 (2): 26-31 [
摘要
] (
262
) [
HTML
1KB] [
PDF
317KB] (
3952
)
32
马晓龙
区域旅游研究十年:进展与评价
采用文献信息分析的方法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区域旅游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产业、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系统与空间结构等五个方面。从内容上看,现有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路径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区域旅游在理论建构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而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存在过度主观性和过度注重数理技术的应用两种极端倾向。文章最后指出,区域旅游研究应在继续遵循服务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保持对固有研究传统传承的同时,积极寻求理论创新是推动区域旅游研究进步和区域旅游学术发展的必然。
2012 Vol. 27 (2): 32-37,150 [
摘要
] (
258
) [
HTML
1KB] [
PDF
376KB] (
1674
)
38
刘大千, 修春亮
国内外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评析
国外犯罪地理发展过程体现出内容体系不断完善、方法技术日益成熟、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三个显著特征。针对国外犯罪地理的具体内容,分别论述了犯罪制图的发展过程与犯罪热点辨识的方法演进,概括了国外犯罪地理领域影响最大的社会解组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进而简要的评析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及不足。文章接着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将我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归纳为理论初探、缓慢发展和微观转向三个阶段,并简述了每个阶段内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犯罪地理研究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2 Vol. 27 (2): 38-44 [
摘要
] (
326
) [
HTML
1KB] [
PDF
365KB] (
2281
)
文化
45
林若琪, 蔡运龙
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
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阐述了基于乡村发展多功能性和景观功能的概念。乡村多功能概念的兴起,为重新审视乡村地域自力发展带来一种机会,而乡村景观多功能可能是塑造乡村地域多功能的潜在动力和机制。构建乡村景观多功能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之生态功能和作为旅游和特色文化场所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传承历史之文化功能。对于现阶段转型中的乡村,应该妥善规划和运用并积极重塑景观的多重功能。通过乡村多功能和景观重塑之讨论,可以为乡村地域景观重塑规划实践策略提供一种新视角。
2012 Vol. 27 (2): 45-49 [
摘要
] (
368
) [
HTML
1KB] [
PDF
454KB] (
2778
)
50
陈岗
旅游吸引物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与体验真实性研究
把罗兰·巴特关于语言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运用到旅游研究中来,可以发现旅游吸引物符号实际上也包含一个双层表意结构。不同形式的能指和所指搭配形成了旅游吸引物符号系统。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揭示了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对不同类型旅游吸引物符号的能指(旅游客体)和所指(旅游者心理或行为模式)的不同真实性期待。本文在对不同类型旅游吸引物符号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概念体系:"客观主义"的真实性、"文化附会"的真实性、"主题文本"的真实性、"行为模式"的真实性、"享乐主义"的真实性以及"主客一体"的真实性。
2012 Vol. 27 (2): 50-55 [
摘要
] (
387
) [
HTML
1KB] [
PDF
489KB] (
1481
)
社会
73
古丽扎伯克力, 辛自强
基于地方依恋原理的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人群研究——以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
通过对25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访谈,探讨了他们在大巴扎这个社会微环境中的活动、地方依恋的形成及这种微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的意义。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大巴扎的依恋表现在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方面;通过在大巴扎从事的活动,大学生产生了归属感等积极情感,增加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大巴扎作为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微环境,对大学生的作用是以地方依恋为中介的,并表现在有效地管理情绪、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更好地适应环境上。本研究的启示是,地方依恋应该作为城市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应该保留其民族特性。
2012 Vol. 27 (2): 73-77,127 [
摘要
] (
303
) [
HTML
1KB] [
PDF
374KB] (
1609
)
78
张侃侃, 王兴中
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的原理研究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为目的,运用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理念分析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的公正性和客观可获性的内涵。构建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的模式,即阶层化居舍剥夺指数评价模式和阶层化社会区剥夺指数模式。阐述了基于"城市资源的配置是均等的"这一假设,结合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要素,提出了城市社区体系结构可获性评价的操作模式,以期构建完整的城市社区体系结构,提升城市社会空间的阶层可获性。
2012 Vol. 27 (2): 78-81,61 [
摘要
] (
303
) [
HTML
1KB] [
PDF
476KB] (
1128
)
乡村
82
乔家君, 汪海飞
欠发达区特色种植型村域经济发展时空变化——以河南省十里铺村为例
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对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村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十里铺村特色种植及其周边时空扩散为例,阐述欠发达农区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特色种植业的时空变化轨迹,形成"基地×农户"型村域经济发展模式。实地调查发现,十里铺村特色种植的时空变化阶段明显:受亲缘、区位、交通等影响,依次呈现出兴起、壮大、稳定的演变轨迹;空间上表现出初始的点状分布、快速扩散、稳定增长三个扩散阶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的产业体系提供一定借鉴。
2012 Vol. 27 (2): 82-86 [
摘要
] (
284
) [
HTML
1KB] [
PDF
631KB] (
1355
)
87
任慧子, 曹小曙, 李丹
传承性视角下乡村聚落历史时空格局特征及演化研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在采用地名志及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解读连州市乡村聚落格局演化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连州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即已设立,后随南北交通线和区域开发进程演变,在时间上,可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以明清时期增长最快。在空间分布上,连州市乡村聚落具备空间传承性,连州镇是连州市乡村聚落增长的核心,各时期乡村聚落密度最大的乡镇均位于市域的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聚落密度较小者集中于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与东部高山区。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移民、交通、经济发展、民族构成等五个方面对连州市乡村聚落建立和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012 Vol. 27 (2): 87-91 [
摘要
] (
298
) [
HTML
1KB] [
PDF
620KB] (
1901
)
区域
92
丁志伟, 王发曾
城市-区域系统内涵与机理研究——从城市、城市体系、城市群到城市-区域系统
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论题,并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区域化、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日益复杂化。城市-区域系统理论用单元模型来诠释城市-区域系统的互动方式,用系统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并以加权voronio图来确定城市-区域系统单元的边界,从而把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个"一体化地域",由此提出了一个研究地域整合的新视角。在城市-区域系统视域下,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系统的互动核心;城市体系是系统的"骨架"并体现其组织结构;城市群是承担特殊功能的城市-区域系统,须提升其内聚力和外联度,从而达到城市与区域高效互动、综合发展之目的。论文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提出了基于核心组织、内聚组织、外联组织和区域支撑四方面的整合建议。
2012 Vol. 27 (2): 92-96 [
摘要
] (
1542
) [
HTML
1KB] [
PDF
594KB] (
2325
)
97
刘晨光, 李二玲, 覃成林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与演化研究
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指数,对中国2000-2008年31个省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整体变化及在大区上的空间差异进行了评价和原因探讨。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城乡增长率差异系数的降低,说明我国近些年的支农惠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发展逐步协调,而中部和东北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下降。东部城市和农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而西部是较低水平上的协调。东北地区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中部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度目前是最低的,变化较为复杂。
2012 Vol. 27 (2): 97-102 [
摘要
] (
308
) [
HTML
1KB] [
PDF
685KB] (
1237
)
103
贾百俊, 李建伟, 王旭红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沿线分布有众多的城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结合立地条件对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城镇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散点型、串珠型和网络型三种基本的空间分布形态,在分析研究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要素的时空组合基础上,提出了城镇空间演变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空间发展的差异性,中心城镇的游移性和城址变迁的宜居性,这对于指导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 Vol. 27 (2): 103-106 [
摘要
] (
327
) [
HTML
1KB] [
PDF
228KB] (
2488
)
经济
107
刘炜, 李郇
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的研究案例表明,非正式的制度和联系是区域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了经济地理学在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方面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发现"创新环境"、"非贸易相互依赖"、"地方传言"和"企业衍生"等理论虽然提出并探讨了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的属性和特征,却对这种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的分析相对较少,对其空间尺度的研究也过度集中于区域尺度。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系大部分仍以非正式联系为主,因此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与联系的形成原因、影响机制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2 Vol. 27 (2): 107-112 [
摘要
] (
291
) [
HTML
1KB] [
PDF
370KB] (
1970
)
113
靳诚, 陆玉麒
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
本文通过ESDA相关分析,以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描述了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总体自相关趋势在不断增加,高低集聚的格局不断加强,热点区域分布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一"字形到"二"字形,再到"Z"字形的演化过程。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发展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最后将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演化因素归结为4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交通条件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内在因素,而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政策则是区域经济格局演化的外在推手。
2012 Vol. 27 (2): 113-118 [
摘要
] (
288
) [
HTML
1KB] [
PDF
1070KB] (
1077
)
119
王培安, 罗卫华, 白永平
基于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聚集比较分析
聚集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聚集定位问题又是深入分析聚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聚集具有高度的尺度敏感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时,尺度选择容易受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且空间自相关方法也未考虑聚集的时间特征。与之相比,Kulldorff等学者提出的扫描统计量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研究探索性地选用浙江省各市、县工业从业人口的聚集问题,从尺度选择、尺度转换和时空融合三个方面,比较了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在探测聚集问题上的差异性,进而证实了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为选择尺度的偏倚问题,实现了尺度推绎、转换的自动化,而且更加有利地融合了立体、动态、多尺度的时空分析优势。
2012 Vol. 27 (2): 119-127 [
摘要
] (
293
) [
HTML
1KB] [
PDF
1329KB] (
5437
)
旅游
128
旺姆, 吴必虎
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
历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价值,在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是历史地段发展一直面临的挑战。拉萨市八廓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代表着藏族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与特色,同时也是西藏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本文以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旅游开发影响与居民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积极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但是旅游对历史街区的具体作用,尤其是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表现是存在分异的,由此也形成了居民态度的差异。
2012 Vol. 27 (2): 128-133 [
摘要
] (
281
) [
HTML
1KB] [
PDF
460KB] (
2666
)
134
王灵恩, 成升魁, 钟林生
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自驾车旅游的开发对旅游资源具有特殊要求,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应用到自驾车旅游开发中表现出局限性。基于自驾车旅游开发的视角,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吸引力、资源环境条件、配套设施状况、客源市场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尝试建立了新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最后以伊春市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伊春市22个典型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与分析。通过创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文章期望为自驾车旅游开发提供指导,并为其它专项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2012 Vol. 27 (2): 134-139,31 [
摘要
] (
405
) [
HTML
1KB] [
PDF
880KB] (
1034
)
140
张凌云, 杨晶晶
隔离与融合:新疆喀纳斯景区旅游规划中的利益博弈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区对于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项目计划和制度安排,因此,在旅游规划编制以及落实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相关利益方的博弈。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未被工业化的社会形态和结构成为一种稀缺的吸引物,旅游业成为当地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经济产业。但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往往被忽视。新疆喀纳斯旅游规划应用了居民区与旅游区相隔离的战略,在达到了功能分区的目的的同时也引起了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引发了我们对于编制旅游规划的程序和实体改革方向的思考。
2012 Vol. 27 (2): 140-144 [
摘要
] (
401
) [
HTML
1KB] [
PDF
298KB] (
2177
)
145
闻飞, 王娟
中国热点旅游城市旅游国际化水平定量评价研究
从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国际旅游业发展环境两大方面入手,构建了4层3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了中国27座热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国际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将中国热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国际化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最后分析了各城市旅游国际水平的优劣势和提升方向。
2012 Vol. 27 (2): 145-150 [
摘要
] (
428
) [
HTML
1KB] [
PDF
458KB] (
1217
)
151
李东和, 孟影
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研究——以黄山市徽州古民居为例
以古民居的保护为目的,以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旅游业态新模式为关注点,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基于保护和利用两种不同的维度,构建了徽州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象限模型,提出了原址保护观光利用、原址保护功能转换利用、异地搬迁观光利用、异地搬迁整合利用等四种模式,并对其基本内涵分别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原址利用、扩大利用、转换利用、主题利用四个方面,对未来徽州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并希冀对其他类型古民居的保护和旅游利用有着借鉴作用。
2012 Vol. 27 (2): 151-155 [
摘要
] (
479
) [
HTML
1KB] [
PDF
450KB] (
1802
)
156
刘云刚
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的探索
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课程体系。目前中国约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文地理学专业,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形成了多种人文地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由此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也千差万别。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山大学实施人文地理学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调整的研究实践,在对比探讨国内外各代表院校人文地理学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就业形势、历史传统、师资情况,提出了以"宽基础、强专业、重实践"为基本导向,以"突出精品、减量增效、资源共享、彰显个性、完善体系"为基本原则的课程改革计划,对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出了基于实践的规范建议。希望此经验有助于国内各院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2012 Vol. 27 (2): 156-160 [
摘要
] (
441
) [
HTML
1KB] [
PDF
776KB] (
1763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