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5年 20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5-08-15
文化
书评
人地关系
社会
旅游
区域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
1
曹小曙, 甄峰, 薛德升
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
城市走廊是城市系统的空间形式之一,在区域与城市发展及规划中由来已久。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巨型城市走廊开始显现。本文以基础设施带、区域发展核心及规划理念等几个方面阐述巨型城市走廊理念。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走廊为实例,探讨巨型城市走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划与管制。
2005 Vol. 20 (4): 1-4 [
摘要
] (
255
) [
HTML
1KB] [
PDF
292KB] (
1133
)
5
李团胜
沈阳市城市景观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分析了沈阳市5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景观及其演化情况,并分析了沈阳市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驱动因素。认为城市景观的演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化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和决策因素、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及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等。
2005 Vol. 20 (4): 5-8 [
摘要
] (
259
) [
HTML
1KB] [
PDF
340KB] (
1458
)
9
罗海明, 甄峰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划分研究——兼论中美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比较
本文运用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根据2002年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进行了重新划分。从划分的结果看,后者与前者相比发生较大变化。而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对这种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中美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为中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的修订提供参考。
2005 Vol. 20 (4): 9-14 [
摘要
] (
264
) [
HTML
1KB] [
PDF
1237KB] (
879
)
15
王亚文, 曹明明
西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全国和陕西省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78、1980、1985年和1990-2002年间各年西安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西安市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导致其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而且近年来由于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超载状态愈趋加重。因此,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2005 Vol. 20 (4): 15-17 [
摘要
] (
269
) [
HTML
1KB] [
PDF
268KB] (
915
)
18
严士清, 谢正磊, 张惠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模式的城市道路与人口的平衡分析
城市道路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许多地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但是收效甚微,关键在于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本文通过建立城市道路与人口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分析城市道路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2005 Vol. 20 (4): 18-20 [
摘要
] (
271
) [
HTML
1KB] [
PDF
192KB] (
1074
)
21
文嫮, 曾刚
从地方到全球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集群的升级研究
从"地方"到"全球"是近5年来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研究视角的新转向。本文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强调的"内生生长因素"集群发展观。并揭示现阶段"新区域主义"在产业集群发展出现新状况时,解释力的局限。由此,介绍了目前国际地理学界对"新区域主义"理论的置疑和再思考,同时引入国际上"重视外部资源、把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背景"的新集群发展观。并通过对全球价值链(ValueChains)分析框架的介绍,从理论上探讨国际产业集群研究新动态对中国集群研究的启示。
2005 Vol. 20 (4): 21-25,18 [
摘要
] (
201
) [
HTML
1KB] [
PDF
401KB] (
1113
)
26
王云龙
关于会展经济空间运动形式的分析——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为例
文章分析了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几个大城市的发展特征分析,会展经济的空间运动形式主要源于离散力和吸引力,会展经济的空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会展场馆的空间聚集与扩散,饭店、公司、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等会展经济的生产要素依此聚散。空间运动的路径是由大城市市区到市区外围地带,结果形成从中心到城市外围的合理布局。
2005 Vol. 20 (4): 26-29,14 [
摘要
] (
206
) [
HTML
1KB] [
PDF
538KB] (
1571
)
30
林耿, 李燕
历史文化因素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
论文通过考察历史区位和社会文化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商业区对商业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方式,并总结出其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特征。
2005 Vol. 20 (4): 30-33,4 [
摘要
] (
254
) [
HTML
1KB] [
PDF
372KB] (
3649
)
34
陆琪, 朱小舟
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助推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奥运会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不断增强的产业化。企业化促使奥运承办费用日益增长,同时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以及预期结果表明:现代城市为获得奥运会主办权而不断增强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 Vol. 20 (4): 34-36 [
摘要
] (
294
) [
HTML
1KB] [
PDF
239KB] (
2463
)
37
战金艳, 邓祥征, 岳天祥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乡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分析——安康地区的实例研究
基础设施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随服务对象的不同,基础设施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城市和乡村,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持续的文化、经济建设,而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关系分析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2005 Vol. 20 (4): 37-41 [
摘要
] (
284
) [
HTML
1KB] [
PDF
456KB] (
1083
)
42
张兆曙
浙江农民的流动交易方式与其经济现代化——以浙江省义乌市后乐村为个案
通常的现代化命题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定位是外生现代化类型,因此外来模式和制度的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的输入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后乐村的经济发展实践却展示了另外一种图景: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是在流动交易的不断转换中实现的,流动的交易方式与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表明,流动的交易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的内生因素,后乐村的经济发展是流动的交易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行双重再生产的结果。
2005 Vol. 20 (4): 42-46 [
摘要
] (
277
) [
HTML
1KB] [
PDF
349KB] (
1155
)
区域
47
罗雅丽, 李同升
制度因素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文章通过剖析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关系的巨大变化,认识到目前城乡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进而分析了城乡一体化与政策制度的关系,探讨了制度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机制;之后分析了现有部分政策制度缺陷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阻碍作用,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创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所裨益。
2005 Vol. 20 (4): 47-50,86 [
摘要
] (
267
) [
HTML
1KB] [
PDF
425KB] (
1225
)
51
房艳刚, 刘继生
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机理与统筹发展
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最突出、最奇特的地区。本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城乡结构,然后从经济结构、居民收入与消费、城乡规模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城乡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最后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战略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
2005 Vol. 20 (4): 51-55 [
摘要
] (
261
) [
HTML
1KB] [
PDF
396KB] (
1372
)
56
张正栋, 周永章, 邓国军, 王树功, 丁建, 杨国华, 张林英, 陈庆秋
珠江河口区可持续发展崭新模式——建设生态河口研究
生态河口是河口区发展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分析珠江河口区面临的严重挑战和遇到的难得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河口是珠江三角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模式。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建设珠江生态河口的战略对策.以期为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种崭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
2005 Vol. 20 (4): 56-59,91 [
摘要
] (
255
) [
HTML
1KB] [
PDF
373KB] (
1195
)
60
张林, 佟宝全
从网站建设看中国网络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发展
基于SOHU.COM网站提供的中国区域网站建设基础数据,论文描述了中国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网站建设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高素质人才储备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网络利用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网络利用水平进行分类,相应指出提高区域网络利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005 Vol. 20 (4): 60-64 [
摘要
] (
213
) [
HTML
1KB] [
PDF
424KB] (
1032
)
旅游
65
聂献忠, 张捷, 刘泽华, 章锦河
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主题旅游集群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受追求规模经济、游客差异性偏好和要素集聚积极推动的影响。研究分析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扩张及其空间效应,有助于主题旅游集群区决策部门加强系统规划,通过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进步,通过政策环境的改善、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以及产业链延伸,从而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主题旅游集群。
2005 Vol. 20 (4): 65-68 [
摘要
] (
285
) [
HTML
1KB] [
PDF
314KB] (
1237
)
69
李松志, 李源, 陈烈, 肖佑兴
基于旅游调控规划的湖泊旅游环境评价研究——以云南高原湖泊为例
旅游环境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湖泊环境是湖滨开发旅游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随着旅游业成为云南主导产业,云南高原的主要湖泊都已开发为旅游区。本文对云南高原主要湖泊的水质、噪声、大气环境、垃圾处理、旅游容量利用强度和绿化率等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指标表明云南各主要湖滨旅游区的环境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目前主要湖滨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湖滨旅游度假区正日益成为湖泊污染的一大源头。本文通过资料对比分析,说明和验证了各主要湖泊湖滨旅游区环境效应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湖区旅游环境的调控规划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2005 Vol. 20 (4): 69-73,8 [
摘要
] (
262
) [
HTML
1KB] [
PDF
502KB] (
1068
)
74
杜海忠
旅游景区主题策划
主题策划是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旅游景区都应有其特定的主题。旅游规划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个旅游景区可供选择的主题线索非常多,如何提炼出既能体现景区资源特色,又能迎合旅游市场需求的主题类型是旅游景区开发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对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景区主题策划的模式,以指导旅游景区开发实践。
2005 Vol. 20 (4): 74-77 [
摘要
] (
349
) [
HTML
1KB] [
PDF
306KB] (
6169
)
78
梅林, 崔庠, 刘继生
论汽车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为例
汽车工业旅游资源具有融求知与审美于一身,集观光与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性。国外汽车工业旅游早已兴起并且发展迅速,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汽车工业旅游资源。本文论述了汽车工业旅游资源的内涵、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原则,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一汽"汽车旅游资源特点,提出"五大项目、四区、二线"的开发利用构想。本文认为我国汽车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只要开发得当,其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值得旅游部门和汽车企业深化挖掘。
2005 Vol. 20 (4): 78-81 [
摘要
] (
312
) [
HTML
1KB] [
PDF
288KB] (
1046
)
82
苏勤, 曹有挥, 张宏霞, 吴萍
旅游者动机与行为类型研究——以世界遗产地西递为例
按利益追求和行为方式划分的下游细分市场能够对旅游者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分类,确定旅游地真实的细分市场结构,有助于改进旅游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针对性和效率,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西递为例,在对旅游者动机、利益追求和行为模式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聚类的方法,根据主导动机的不同将西递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专业型修学旅游者、探求型文化旅游者、发展型文化旅游者和消遣型文化旅游者,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者的人口社会属性、旅游行为及利益追求的基本特征。
2005 Vol. 20 (4): 82-86 [
摘要
] (
213
) [
HTML
1KB] [
PDF
438KB] (
3991
)
87
严汾, 蒙吉军
Logistic增长模型在游客流量预测中的应用——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
旅游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以效益为目标。游客流量的准确预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游客流量预测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系统,但这些方法大多针对于开发得比较成熟且具有一定的游客数据积累的景区。本文以贵州绥阳县双河溶洞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尝试将种群增长的Logistic曲线与景区的环境容量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其未来一定时段的游客流量,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对国内其它类似旅游景区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2005 Vol. 20 (4): 87-91 [
摘要
] (
272
) [
HTML
1KB] [
PDF
416KB] (
1950
)
92
王克西
关于陕西发展观光农业的研究
观光农业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本文结合陕西实际和观光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陕西发展观光农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
2005 Vol. 20 (4): 92-94 [
摘要
] (
285
) [
HTML
1KB] [
PDF
221KB] (
878
)
社会
95
卞显红, 张树夫, 王苏洁
旅游发展中居民态度与社区问题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
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区问题,这些社区问题与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所持的态度。该文以无锡市(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在详细的实地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衡量了马山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对社区问题的重要性感知,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可信度进行了分析。
2005 Vol. 20 (4): 95-101 [
摘要
] (
235
) [
HTML
1KB] [
PDF
645KB] (
1535
)
102
李开宇, 李九全, 魏清泉
对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经营的探讨
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中,社会文化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渐深刻。本文分析了社会文化要素对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经营的影响,认为城市经营必须重视对社会文化要素的经营。在分析了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经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经营的着力点。
2005 Vol. 20 (4): 102-105 [
摘要
] (
256
) [
HTML
1KB] [
PDF
314KB] (
1110
)
文化
106
梁璐, 许然, 潘秋玲
神话与宗教中理想景观的文化地理透视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理想景观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圈的不同,世界神话与宗教可划分为三种地域类型:中国式、希腊式和希伯莱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理想景观类型。理想景观是人们对于环境的选择和改造,它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双重作用,其中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潜在的、基础性的,而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和本质性的。不同的文化通过神话和宗教中的理想景观类型来表达自己的景观理想,又依据这些理想,通过地理回归在现实中使其物化,实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05 Vol. 20 (4): 106-109 [
摘要
] (
215
) [
HTML
1KB] [
PDF
314KB] (
1983
)
人地关系
110
方修琦, 牟神州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2005 Vol. 20 (4): 110-113 [
摘要
] (
319
) [
HTML
1KB] [
PDF
284KB] (
4312
)
114
王西安
试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对称性问题
针对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上日益被其他学科挤向边缘的现实危险,本文剖析后认为,根本的症结在于地理学对这一问题始终缺乏一个最能切合地理学学理特征的基本抽象范式。本文将人-地关系对置双方置于地理系统等级序列的框架内,从"分形论"、"界壳论"和"耗散结构论"的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审视,从而得出人-地关系的对称抽象原理。
2005 Vol. 20 (4): 114-118 [
摘要
] (
421
) [
HTML
1KB] [
PDF
358KB] (
1005
)
119
江金波
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
本文本着批判地吸收不同学科领域有关文化生态的理论和方法,在系统论与生态观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地理学研究文化生态学的优势,对文化生态学从基本概念到核心理论进行了重构,阐发了以文化生态系统为其研究对象、现代文化生态学的宏观、中观、微观研究领域观点。试图籍此完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并进一步增强其实践性。
2005 Vol. 20 (4): 119-124 [
摘要
] (
225
) [
HTML
1KB] [
PDF
427KB] (
3584
)
书评
125
田文祝, 柴彦威, 李平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动态——《人文地理学词典》评述
通过对约翰斯顿等人编著的《人文地理学词典》(第三版)的分析,揭示当今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动态,指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差距。
2005 Vol. 20 (4): 125-128 [
摘要
] (
305
) [
HTML
1KB] [
PDF
304KB] (
2432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