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2年 37卷 6期
刊出日期 2022-12-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经济
旅游
区域
进展与动态
时空间行为专栏
进展与动态
1 李子枫, 薛德升
我国地理学关于跨国投资的研究进展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法与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地理学界关于跨国投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我国学界在投资时空演变格局、区位选择、驱动因素与效应等方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近年来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明显。目前中国已经从单纯的外资输入发展为引进与输出结合的双向投资结构,中国的对外投资是近 10年近年的热门话题。 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经历了从单一理论的借鉴到多理论的整合,视角更多元、内容更多样、方法更综合。空间视角下的计量分析方法和可视化表达是当前跨国投资研究较为热门的方法。未来的研究仍需理论创新,对西方主导的研究视角进行批判性思考,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2022 Vol. 37 (6): 1-11 [摘要] ( 131 ) [HTML 1KB] [ PDF 8335KB] ( 1076 )
12 黄维, 李凡, 杨俭波
西方舞蹈地理研究进展:从非表征争议到创意地理实践
作为早期非表征理论构建的主要场景,舞蹈是特定想法—行为的表达与实践,有助于探察身体动作在理解和创造表达上的潜能,而舞蹈正式进入文化地理学视域的时期也正好是非表征理论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的挑战接近成熟的关键时期。随着展演的身体成为分析对象以及编舞成为地理研究中新的非表征方法概念,舞蹈作为社会跨学科实践和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以非表征理论引发的诸多争议为基本背景,力求全面呈现如下两个转变过程:①舞蹈如何从关于身体、展演性、认同等地理学话题,逐渐演变为检测动作节奏、感觉、生成空间的地理实践和方法;②舞蹈地理研究经历如何从批判的舞蹈文化政治学,逐渐转向实践性的展演艺术与创意地理学。文章认为,非表征思想有望用于解决表征之外可能存在的开放性实践难题,丰富调节实践的情感维度,并拓展分析情感交缠的物质主义话语,而转变后的西方舞蹈地理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当代文化政治经济的情感属性、思考艺术影响下城市公共社区的差异化也就具有明确的启发价值。
2022 Vol. 37 (6): 12-19 [摘要] ( 124 ) [HTML 1KB] [ PDF 4353KB] ( 1133 )
20 石飞, 朱乐, 原榕
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进展
公共交通可达性拥有空间属性、时间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它是一种衡量区位价值的综合性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空间特征,同时对城市中生活的人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交通发展要求,减少环境负担,早日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创新公交都市规划与分析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对基于个人的、基于效用的、基于基础设施的和基于位置的可达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归纳了七种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分析方法,分别为:基于缓冲区的公共交通站点可达性、基于供需模型的公共交通面状可达性、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基于成本栅格法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基于成本栅格与网络分析的集成法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基于高性能图形数据库的公共交通高精度可达性、基于开放地图 API 的公共交通高精度可达性。 以期为我国未来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分析方法提供指引和借鉴。
2022 Vol. 37 (6): 20-29,46 [摘要] ( 133 ) [HTML 1KB] [ PDF 5079KB] ( 1492 )
时空间行为专栏
30 刘志林, 柴彦威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融合研究
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极化与社会融合问题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外文献多关注社区尺度上的社会融合特征及其地理环境要素,由此形成了基于居住空间视角的社会融合研究传统。但这一研究视角过于静态和片面,难以在个体移动性不断提高、日常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深刻揭示社会融合的动态过程以及地理环境要素的微观影响机理。本文在对城市社会融合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基于居住空间视角的社会融合研究存在的不足,构建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从微观层面的个体移动性与时空行为约束的视角,能够基于个体日常活动—移动行为更准确地刻画个体社会交往的动态地理情境,并从居民日常生活的时空约束、公共接触潜力、时空间行为策略等方面来识别地理环境要素影响社会融合的过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的可能研究议题与方法论发展方向,有助于推进中国城市社会融合研究的多元化和人本化。
2022 Vol. 37 (6): 30-38,117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3251KB] ( 1266 )
39 张雪, 柴彦威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
混合住房社区内的社会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异的新形式,是城市地理学者面临的新研究议题,也是在促进社会融合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居住区分异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平均化了“邻里效应”,无法揭示同一居住区内部的社会分异。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为揭示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本文首先回顾混合住房社区政策的起源、发展及学术界关于居住混合与社会融合关系的争议,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混合住房社区的研究进行综述,接着讨论了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透视社会分异问题的有效性,并基于已有研究进展构建了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混合住房社区社会分异的研究框架,以期为混合住房社区政策制定和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6): 39-46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3645KB] ( 988 )
47 王晓梦, 刘志林, 谭一洺
城市公共空间与移民跨群体融合研究——时空间行为视角的研究综述
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社会极化和社会排斥是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移民的跨群体社会融合已成为中国城市研究关注的新议题。城市规划和地理学者长期重视公共空间的社会融合效应,强调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改善群体间的包容态度、促进群体间融合。然而,持续增强的移动性使得本就存在争议的公共空间跨群体融合效应更加复杂。本文从时空间行为的视角出发,从时间、空间、行为三个维度,构建围绕公共空间的移民—本地居民跨群体融合效应综合分析框架。此框架整合空间、行为和时间三个维度,考虑个体活动与移动的连续性,构建多重空间情境下的活动—移动链,揭示公共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跨群体融合效应。在移动性增强的背景下,时空间行为视角的研究框架有助于理解人—地交互的社会融合效应,为包容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6): 47-55 [摘要] ( 140 ) [HTML 1KB] [ PDF 4611KB] ( 1121 )
56 谭一洺
民族视角下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时空间行为转向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以不同种族、民族为代表的多元社会群体,因其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存在诸多差异,群体间的空间分异与融合正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梳理了基于居住空间的国内外种族/民族社会空间研究,指出,在城市研究移动性转向的背景下,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正在突破传统的静态居住空间研究的局限而出现移动性转向,且在群体间行为差异、活动空间的种族/民族分异测度、少数族裔可达性劣势和混合地理学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民族视角的社会空间分异时空间行为研究框架,以期为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解读民族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空间融合提供新的视角。
2022 Vol. 37 (6): 56-63,128 [摘要] ( 107 ) [HTML 1KB] [ PDF 3131KB] ( 894 )
64 塔娜, 林书亭
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
社区内的日常活动空间共享有利于创造居民面对面的社会接触,进而增进理解、提升社区信任和社区融合。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共享—社会心理空间”的关系路径,揭示社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共享的研究意义;从结构、层级、尺度和载体四个角度构建居民社区活动空间共享的公共接触潜力分析框架;从社区和个体两个层级构建公共接触潜力测度方法,基于共同活动的联系衡量社区居民空间共享的广泛程度和频繁程度。在理论框架与指标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上海市郊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活动空间共享的社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研究指出,提升居民空间共享对建设充满人气的活力社区具有意义,能够为郊区社区生活圈建设和社区治理提供支持。
2022 Vol. 37 (6): 64-71,182 [摘要] ( 137 ) [HTML 1KB] [ PDF 3767KB] ( 1105 )
72 陈梓烽
基于时空行为大数据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本文对基于时空行为大数据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梳理了主要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已有研究利用手机数据、社交媒体数据、交通运行数据三类时空行为大数据,在多个方面推动了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进展,包括揭示了社会空间分异的多尺度动态性、实现了时空共存下个体社会环境暴露的精细化测量、丰富了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社会网络与主观认知视角;但这些研究大多止步于现象层面的关联性分析,缺少对社会空间分异深层次机制以及理论、政策外延的剖析。未来研究需充分挖掘时空行为大数据解读社会空间的潜力,通过深入理解社会空间分异的时间性、再思社会空间分异与社会融合的关系,拓展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外延。
2022 Vol. 37 (6): 72-80 [摘要] ( 111 ) [HTML 1KB] [ PDF 7072KB] ( 1007 )
文化
81 孔翔, 吴劲草, 赵弋徵
商品链视角下K-pop偶像的生产—消费政治研究
本文引入 Sack 的道德地理相关理论,从商品链中生产与消费节点的地方—道德维度,考察 Kpop 偶像商品链中生产与消费节点间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①新自由主义理念构建下的地理要素促进了K-pop偶像产业的高效运转,但阻碍了 K-pop练习生的差异化与多元化发展,因此具有消极的内在地理特征。②媒介营造了 K-pop 偶像后现代性的消费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空间情境、寻求认同以及创造意义的需求,但其对生产地事实的掩盖使得消费空间丧失了地方真实性与复杂性,呈现单一、割裂的内在地理特征。③K-pop偶像的生产与消费景观作为积极的工具道德地理景观促进了商品链的高效运作与循环,但其生产与消费互动具有消极的内在地理特征,不利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
2022 Vol. 37 (6): 81-87 [摘要] ( 154 ) [HTML 1KB] [ PDF 1490KB] ( 1577 )
88 王辉, 董皓平, 王琦
亚文化消费空间场所依赖维度探索性研究——以大连市泡泡玛特门店为例
在后现代消费时代,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消费空间建构的重要手段。其中亚文化以其有别于主流文化的文化特质,引导人们在消费空间中有着别样的空间实践,进而传递给人们独特的空间感知。本文借助场所依赖理论,以大连市 5 家泡泡玛特门店为例,通过开放式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形式的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获得一个由亚文化风格、文化审美、消费空间、休闲时间、社会交往五个维度组成的亚文化消费空间场所依赖理论模型。以期帮助人们更清晰的了解,具有不同身份认同的亚文化群体,在多样的文化消费模式下开展的空间实践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空间情感联系。
2022 Vol. 37 (6): 88-97 [摘要] ( 187 ) [HTML 1KB] [ PDF 5024KB] ( 1348 )
城市
98 欧钰斌, 薛德升
亚洲城市承办奥运会时的跨城联系异同——基于北京和东京夏季奥运会的比较研究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引发了又一轮体育全球化的讨论热潮,而相关领域内仍缺乏对同区域内奥运会引发城市联系差异性的探讨。本研究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引发的城市间联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两届奥运会的城市节点和城市联系均具有等级层次性;②区域性城市组团普遍存在,其中,东京奥运会时形成了以主办城市为核心的比 2008 年更大范围的洲际联系组团,体现了东京作为世界城市的巨大文化影响力。③疫情影响下,主办城市仍能通过探讨增设项目、获取区域转播权等手段提升奥运会及自身的影响力。该研究补充了现有的体育赛事型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为疫情影响下大型赛事的举办提出了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2 Vol. 37 (6): 98-108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20698KB] ( 630 )
109 曹钟茗, 甄峰, 李智轩, 罗桑扎西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时间活力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从时间维度诠释城市活力的概念,并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活动强度、活动混合度、活动联系强度三个维度测度城市活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日 24小时的城市活力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得出五种城市时间活力模式,并构建计量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对不同时间活力模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①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时间活力模式可分为高活力波动型、高活力稳定型、中活力波动型、中活力稳定型和低活力稳定型五类;②不同时间活力模式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高活力波动型时间活力模式多位于区域就业中心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中心附近;③影响因素方面,居住人口密度、年龄结构、经济水平、交通区位、功能性质、开发强度均对高活力波动/稳定型街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研究从时间维度扩展了城市活力的研究视角,可为探索城市时空间规划、保障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022 Vol. 37 (6): 109-117 [摘要] ( 124 ) [HTML 1KB] [ PDF 10194KB] ( 1078 )
118 韩会然, 许艺哲, 王文强, 许婉清, 陈秋宇, 杨成凤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保障老年人口享有积极与健康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幸福感和满意度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基于问卷抽样调查数据,以合肥市为研究案例地,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入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厘清客观建成环境、主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合肥市老年人对社区居住满意程度为比较满意,但不同个体属性的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户籍、性别等特征老年人的群体差异最突出,家庭结构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②主观建成环境要素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 0.81),社区治安情况、美观程度、交通通达性与社区娱乐设施等感知特征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但客观建成环境要素总体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呈弱负相关性。③社区邻里交往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在综合考虑主客观建成环境要素、社会交往等因素后,除性别和户籍、学历和收入外,部分个体特征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022 Vol. 37 (6): 118-128 [摘要] ( 106 ) [HTML 1KB] [ PDF 4967KB] ( 1343 )
区域
129 袁晓玲, 郭一霖, 王恒旭
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市发展质量测算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中国 2005—2018年 284 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借助 Dagum 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工具考察中国城市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城市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城市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后期乏力”和“东强西弱”的问题突出;②区域间差异是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 57.04%;③城市发展质量的绝对差距逐年缩小,各区域分布延展特征突出;④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调控力度的驱动力正逐渐增强。
2022 Vol. 37 (6): 129-138,170 [摘要] ( 158 ) [HTML 1KB] [ PDF 12983KB] ( 721 )
经济
139 陈枳宇, 曹卫东, 魏海鹏, 王雪微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双循环”发展大背景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 2009—2019年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十年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其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五个子系统均呈向好发展趋势。②近十年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从五个子系统来看,创新发展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开放发展呈“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共享发展呈“南高北低”空间分布格局,协调发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绿色发展空间分布格局不断演变。③当前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主要受多个复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创新发展滞后是限制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最为关键的因素。④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主要受人口集聚、城镇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本研究尝试推进新发展理念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测度研究,为后续促进区域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2 Vol. 37 (6): 139-149 [摘要] ( 145 ) [HTML 1KB] [ PDF 26350KB] ( 740 )
150 金万富, 杜德胜, 刘松, 周春山
广州城市产业用地供应规模和结构时空特征及机制
根据 2007—2020 年广州土地供应结果,利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城市产业供地规模和结构时空特征及机制。研究发现:①供地规模和存量用地占比上升,供地向重点开发区集聚。②第二产业供地比重下降,制造业下降明显。③第三产业供地比重上升,流通和社会公共需求服务部门上升明显。④46种行业供地比重变化可分持续下降、持续上升、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波动类型。⑤各圈层供地结构存在差异,但均以房地产为主。⑥供地组合可分 5大类,10个亚类,以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为主。⑦供地受政策工具、土地市场、集聚扩散、产业互动、产业生命周期和特殊城市本底等方面影响。
2022 Vol. 37 (6): 150-160 [摘要] ( 135 ) [HTML 1KB] [ PDF 41694KB] ( 694 )
交通
161 张雪洁, 王成新, 王博洋, 陈延斌
交通路网中心性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研究——以青岛市中心城区为例
采取青岛市交通路网矢量数据和 POI 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多中心性评价模型,从中心性角度解析了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与土地利用强度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青岛市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的临近中心性与直线中心性结构呈现“中心—外围”模式,中介中心性具有显著的点轴模式;商业、公共服务以及居住用地布局均呈现多中心结构;交通路网中心性与土地利用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具有空间异质性;商业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与交通路网中心性的相关性高于居住用地。研究揭示了交通路网与土地利用强度之间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022 Vol. 37 (6): 161-170 [摘要] ( 105 ) [HTML 1KB] [ PDF 25819KB] ( 670 )
171 张听雨, 吕迪, 赵鹏军
基于居民出行大数据的我国都市圈识别及其分布格局
都市圈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还存在争议,本文梳理了都市圈的概念和内涵,采用手机信令出行数据识别了全国都市圈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都市圈仍处于发育阶段,当出行率阈值为 1% 时全国识别出 27个都市圈。都市圈的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圈数量多、分布密集,如东部沿海和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圈域出行距离影响了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和圈内联系程度,圈域出行规模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外围城市向中心城市的出行率与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呈正相关,且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2022 Vol. 37 (6): 171-182 [摘要] ( 143 ) [HTML 1KB] [ PDF 5724KB] ( 1204 )
旅游
183 韩磊, 谢双玉
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机理
城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是城市功能转型的典型代表。运用实地调研、访谈、批判性语篇分析等方法,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建立起贯穿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全过程的解构思路,从“规训者—反规训者”视角分析了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生产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①武汉市滨水公共游憩空间的生产是规训者与反规训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经历了由空间的表征主导的“游憩化规划”阶段,由空间的实践主导的“水岸重塑”阶段和由表征的空间主导的“流动秩序实践”阶段;②多元利益主体在不同阶段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趋同性空间再造和自下而上的异质性空间实践,但政府始终主导着空间生产过程,保障了其游憩化、公益性方向。
2022 Vol. 37 (6): 183-192 [摘要] ( 114 ) [HTML 1KB] [ PDF 4816KB] ( 995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