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1年 26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1-12-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经济
书评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保继刚, 梁增贤
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
在总结和评价已有城市旅游分析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与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新的分析框架强调了旅游供给层次和旅游城市等级的重要性,特别给定了层次与等级之间的重要程度,适用于比较城市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张力。本文以苏州、桂林和黄山为例,具体应用和检验了该分析框架,并解释了三市城市旅游发展方式的差异:苏州城市功能和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城市旅游向结构性增长方式转变;黄山单一的城市功能结构严重制约城市旅游向新的发展方式转变;桂林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具备城市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但仍需要在城市旅游核心要素和旅游形象上做相应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相应的基础条件,并不是所有旅游城市都具备。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式是多样化的,以旅游为单一核心产业的城市旅游发展方式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层次和等级的城市旅游供给分析框架,能够解释城市旅游发展演变,比较不同城市旅游发展的差异,为城市旅游发展方式的研究提供帮助。
2011 Vol. 26 (6): 1-9 [
摘要
] (
297
) [
HTML
1KB] [
PDF
802KB] (
1502
)
10
周尚意, 唐顺英, 戴俊骋
“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
地方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交叉时,"地方"则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了分析的基础。本文结合英美地理学刊物中若干涉及"地方"研究的文章,挖掘了地方的概念和内涵,以期对人文地理学诸分支提供学术支撑。本文的结论是:地方研究可支撑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的研究;支撑区域地理学地方营销和旅游地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支撑城市地理学公众参与式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支撑政治地理学的选区策略制定。因此,"地方"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其存在意义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学术营养,同时,文化地理学对地方的研究也可以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社会应用能力更强。
2011 Vol. 26 (6): 10-13,9 [
摘要
] (
370
) [
HTML
1KB] [
PDF
296KB] (
4118
)
14
汤茂林, 陆玭, 吴秀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及其养成
学术研究的市场化和实用化导向日益明显,彰显了市场经济对学术的明显影响。我们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初的那点理想主义精神几乎被市场经济一扫而光。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相当薄弱,除了商品经济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研究生教学的薄弱、功利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不大讲问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学术管理的学术导向,在学术评价中更大范围地引入同行评议制度,引导学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对学术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以增加问题意识,进而在此基础上作出原创性的发现。
2011 Vol. 26 (6): 14-18 [
摘要
] (
255
) [
HTML
1KB] [
PDF
292KB] (
1241
)
19
肖佑兴
国外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述评
论文介绍了国外旅游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状况,分别从旅游者、旅游地社区、旅游业以及全球化与地方互动的视角总结了国外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主要进展,评述了旅游者类型、旅游凝视、旅游者表演、旅游者阅读、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响应模式及其各种理论解释、文化环理论、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等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的贡献与不足,并指出了近年来国外旅游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具有流动性与表演性、社会文化生产与创造性破坏、非线性与复杂性等特点。
2011 Vol. 26 (6): 19-23 [
摘要
] (
286
) [
HTML
1KB] [
PDF
287KB] (
1559
)
24
崔国, 褚劲风, 王倩倩, 邹琳
国外创意旅游内涵研究
创意旅游从旅游活动发展伊始便在实践层面一直存在,但直到近几年才由理查德(Greg Richards)和瑞蒙德(Crispin Raymond)首先在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西方社会创意趋势(creative turn)的出现,并且逐渐蔓延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创意旅游因创意趋势被正式提出,因源于创意而具有天然的独特内涵,这也使得它与"传统的旅游形式"相区别,首先表现为创意旅游具有极强的"活动参与性"。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区别更多的表现为本质上的差别而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及形式上的改变。
2011 Vol. 26 (6): 24-28,33 [
摘要
] (
290
) [
HTML
1KB] [
PDF
443KB] (
1282
)
文化
29
韩西丽, Catharina Sternudd, 赵文强
城市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研究进展
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今,公共健康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问题。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城市建成区快速高密度蔓延,加之汽车入侵、城市结构及居住模式的改变,供儿童日常活动的户外公共空间越来越有限,儿童体质20年来持续下降,儿童能否在城市中健康成长成为维系中国家庭及整个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最具挑战的课题之一。文章对国内外户外环境中的儿童体力活动研究及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四个方面:(1)运用多种测量方法对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进行调查研究;(2)宏观尺度的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结构空间分异研究以及儿童游戏场地设计分析;(3)具体的户外环境因子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4)儿童对户外环境中的体力活动机会感知等四个方面。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城市户外环境中的儿童体力活动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包括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类型及体力活动强度影响、户外物理环境因子如温度、风速、日照等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儿童与父母对户外环境及活动机会感知差异以及儿童户外环境感知偏好研究等。
2011 Vol. 26 (6): 29-33 [
摘要
] (
450
) [
HTML
1KB] [
PDF
291KB] (
2377
)
34
高红岩
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研究
作为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电影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国内电影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影旅游的内涵和类型进行辨析,指出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影响电影旅游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组织成因,指出我国影视基地和影视城等电影旅游地理集聚体存在的产品多样化不足是影响集群网络形成的原因。电影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文化多样性上,而文化空间就成为电影旅游集群发展的重要维度。通过对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文化空间超越了地理空间与产业空间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在生产文化产品的同时,也不断生产着新的文化空间。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互动机制,这是电影旅游集群进行文化空间生产的关键,也是电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011 Vol. 26 (6): 34-39 [
摘要
] (
606
) [
HTML
1KB] [
PDF
366KB] (
2178
)
40
钱俊希, 钱丽芸, 朱竑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2011 Vol. 26 (6): 40-44 [
摘要
] (
546
) [
HTML
1KB] [
PDF
310KB] (
2573
)
45
岳辉, 李凡, 王彬
广东佛教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初探
在分析文献典籍的基础上,通过从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个角度对广东佛教文化景观的剖析比较,以解读广东佛教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异和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佛教早在汉代即已传入,后随交通线和区域开发进程演变。在传播时间上,珠三角地区佛教传入最早,粤北和粤东北次之,粤东南潮汕地区则最迟;在空间分布上,广东佛教呈现明显的空间的分异现象,将广东佛教文化划分为三大文化区:广府、客家和福佬佛教文化区,分别以广州、韶关和潮州为中心,并在佛教信徒数量和比例关系及寺院规模等层面存在明显差别;在佛教文化景观表现上,三大佛教文化区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佛教文化景观,突出地表现在佛教建筑风格、语言、音乐和民俗层面。而佛教文化景观的形成和演化深刻反映着广东对外交通条件、区域开发进程和水平及地理环境的差异。
2011 Vol. 26 (6): 45-50 [
摘要
] (
416
) [
HTML
1KB] [
PDF
533KB] (
2603
)
社会
51
董平
长三角沙上地区文化景观探讨
长江三角洲沙上地区是指由长江泥沙堆积形成的地区,即狭义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地区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景观特点,突出表现为典型的一字形村落空间布局特征。其特点有三:一为前后平阔,空间感好,使人心胸宽阔;二为家在坝上,门前垫土成场,俗称"场坎",高敞干燥,有利卫生;三为家家朝南成埭,有利接收阳光,户户屋前种植桃李,屋后栽种翠竹,宅基前后均有河流,取水方便,四周围以绿篱,自成格局,形成江南另一种小桥流水的沙上文化景观。语言和饮食等构成文化景观的软物质内容也非常有特色。
2011 Vol. 26 (6): 51-54 [
摘要
] (
275
) [
HTML
1KB] [
PDF
403KB] (
1175
)
55
王鹏飞, 申玉铭
多伦多华人超市的空间演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及案例分析对加拿大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空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华人超市从原先市中心的中国城向周边地区有明显扩散。多伦多华人超市的发展与加拿大华裔移民的增加有很大的联系。大量华人对中国食品的眷恋成为华人超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空间分布反映出华人生活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商业店铺租金、政府的税收制度等也促进了华人超市的发展及空间格局变化。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过分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而实现自我成功,缺少团结合作。因此,尽管华人超市在数量上已经与本地部分连锁超市旗鼓相当,但由于华人超市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华人超市更进一步的发展。
2011 Vol. 26 (6): 55-60 [
摘要
] (
327
) [
HTML
1KB] [
PDF
881KB] (
1684
)
61
梁汉媚, 方创琳
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
本文通过城市贫困家庭的收入情况、消费情况、社交情况以及城市贫困的社区分布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提出三条形成城市贫困的相互影响的机制链条,即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保障不完善和政府财政实力较弱以及人力资本偏低和市场需求高三方面引发城市贫困。并构建了城市贫困脱贫模式,分析了脱贫过程以及将"内外结合、标本兼治"作为脱贫模式的核心。得出了四个解决措施:一是加强政府反贫困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提高贫困主体自身素质,强化脱贫意识;三是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完善再就业服务;四是发展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事业,拓宽救助渠道。
2011 Vol. 26 (6): 61-66 [
摘要
] (
260
) [
HTML
1KB] [
PDF
500KB] (
1171
)
城市
67
赵巧艳
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
在剖析现有研究忽视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互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框架内可以实现二者统一的观点。然后以龙胜金坑梯田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为调查对象,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很好地解释了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场域的变化提供了社会性别功能发挥的空间,不同的社会性别在不同的场域内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资本形式,通过相应的内在策略实践与外在偏好选择实现了不同资本功能的转换,资本功能的实现又生成并强化了惯习的形成,并最终表现为场域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
2011 Vol. 26 (6): 67-71 [
摘要
] (
241
) [
HTML
1KB] [
PDF
292KB] (
1846
)
72
代合治, 刘志刚, 于伟
城镇化测定方法的理论思考与案例研究
城镇化水平测定的核心是界定城镇地域和城镇人口,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地域和城镇人口界定标准经历了多次变化,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城镇地域和城镇人口的界定标准,并进行了评述。基于城镇化的内涵,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不打破行政区划、分政区层次、按照人口密度界定城镇地域的研究理念,其中,"区级"政区人口密度应超过2000人/km
2
,"镇街级"政区人口密度应超过3000人/km
2
,"村居级"政区人口密度应超过1000人/km
2
。在曲阜市、嘉祥县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测定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2011 Vol. 26 (6): 72-76 [
摘要
] (
281
) [
HTML
1KB] [
PDF
432KB] (
887
)
77
周蕾, 杨山, 陈升
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乡系统耦合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不断变化,测度城乡系统耦合(以耦合度表示)旨在揭示不同时期城乡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调控城乡互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无锡市为案例,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测度模型,对无锡市1979至2008年8个时期的城乡系统耦合程度进行测度,并分析耦合度变化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度变化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呈现拉平"S"型。在1990s初期以前耦合度较低,反映城乡系统较为独立发展;1990s初期以后耦合度快速提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进入21世纪耦合度缓慢上升趋于停滞,城市系统在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系统发展趋缓并呈下降趋势。伴随乡村系统发展速度的下降,城乡系统潜伏着二者不协调的危机,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以促进城乡系统良性互动。
2011 Vol. 26 (6): 77-82 [
摘要
] (
577
) [
HTML
1KB] [
PDF
751KB] (
1007
)
83
严若谷, 周素红, 闫小培
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的知识图谱演化
本文利用文献引文网络分析软件CiteSpace所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城市更新知识域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前十年的发展趋势与动向。通过对城市更新相关研究领域的建模和可视化过程的再现,分析城市更新研究中的热点词汇的出现阶段与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城市转型作为城市更新的产生原因和动力机制,其相关理论和研究学派对于构建城市更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绅士化现象是城市更新在社会空间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作用效果;而城市更新作为一项城市开发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引发了不同方面和维度的深入应用型研究。有关文化主导,去工业化背景下的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三个主题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成为城市更新研究的主要方向。
2011 Vol. 26 (6): 83-88 [
摘要
] (
320
) [
HTML
1KB] [
PDF
566KB] (
3410
)
乡村
89
蔡嘉璐, 王德, 朱玮
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消费者行为变化研究——2001年与2007年的比较
本文通过比较2001年与2007年消费者行为数据,揭示出6年间南京东路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变化。消费者属性的变化主要在于:消费者的年龄年轻化;居住地非本地化;整体收入水平略降低。消费者非空间活动的变化有:观光旅游休闲目的的消费者增多;路上时间明显缩短;消费者总体收入水平升高,但总开支降低;平均消费额降低,零消费比重增大,中高消费比例明显减少,年轻人的平均花费减少。消费者空间活动特征的变化主要在于:主要入口由原来的两个新增为三个;步行街西端总消费额和总人流密集的"三角区"消失,密集中心向中部转移;人均消费额的空间分布呈均质化态势;人均消费最高的地块从专业商店所在地块,转移到百货公司所在地块。本文最后通过变化系统分析图总结了消费者行为变化及其与宏观商业背景变化之间的关系。
2011 Vol. 26 (6): 89-97 [
摘要
] (
261
) [
HTML
1KB] [
PDF
1075KB] (
3430
)
98
乔家君, 刘嘉俊, 谢淼
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
通过对兰考县三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具备空心村的一般性特征,即人口空心化明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村庄用地外扩内空,且扩张呈现沿公路、占耕地的趋向;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一般处于萌芽阶段,表现在聚落形态上的空心尚不明显。可以用空间界面理论来解释村域空心化的驱动机理,居住空间分异。从农村地域的内核系统视角,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空心村的形成机理,主要受城市化、农户家庭收入、村民观念、土地利用制度、资金资源等因素制约与影响。
2011 Vol. 26 (6): 98-102,160 [
摘要
] (
299
) [
HTML
1KB] [
PDF
422KB] (
1214
)
区域
103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及其政策启示
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异及其价值提升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乡村地域多功能具有空间异质、时间变异等属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区域文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乡村地域功能的演进。在承载力范围内,乡村地域多功能间沿着"兼容性-拮抗作用-兼容性-协同作用"的路径演进。乡村地域多功能处于动态演化中,功能位"态"与"势"的差异将其演进过程划分为成长、兴盛、稳定和衰退四个阶段。乡村组成要素的分化整合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与功能演进的根本动力,导致了地域主导功能的变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内涵,以期为指导乡村"特质化"发展实践、有效提升乡村地域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2011 Vol. 26 (6): 103-106,132 [
摘要
] (
319
) [
HTML
1KB] [
PDF
487KB] (
2249
)
107
赵春雨, 苏勤, 徐波
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苏、山东、安徽三个样本村为例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行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流动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是目前研究的传统思路。从行为地理学视角,以就业感知行为、就业决策行为、就业行为、就业体验行为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江苏、山东、安徽的三个样本村为典型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和统计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行为类型主要有本地农业就业型、本地非农就业型、外地流动就业型三种类型,分析了各就业类型的空间行为特征: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对预期就业的环境感知都不强,感知强度与距离和生活环境关联密切;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空间类型劳动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普遍存在兼业现象,且从事的行业、部门也在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满意度以本地非农就业型为最高,其它两类满意度都较低。
2011 Vol. 26 (6): 107-113 [
摘要
] (
301
) [
HTML
1KB] [
PDF
576KB] (
1409
)
经济
114
黄晓军, 李诚固
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在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长春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对长春市内部空间单元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耦合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系统要素耦合的机制错综复杂,而且关系密切;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工业区和旧城区较大,商业区和城市边缘区较小的主要特征,城市内部空间单元可划分为高水平协调耦合、磨合耦合、拮抗耦合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城市内部空间单元的拮抗和低水平耦合区域比重较大,城市物质环境与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协调。
2011 Vol. 26 (6): 114-119 [
摘要
] (
1421
) [
HTML
1KB] [
PDF
684KB] (
1343
)
交通
120
陈凤桂, 张虹鸥, 陈伟莲, 周章伟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业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以广东为例
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石化产业还是钢铁工业,重心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亚太地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化区和钢铁生产基地。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消费市场广阔但供应相对不足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热点,但资源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围绕产业合理布局这一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产业集群生态位概念,在态势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生态位最高的一批产业集群所在地,因此得到产业发展区位选择的目标地。最后以广东省为例展开案例研究,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2011 Vol. 26 (6): 120-126 [
摘要
] (
311
) [
HTML
1KB] [
PDF
738KB] (
1334
)
旅游
127
刘奕, 贾元华, 税常峰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交通网络的发展是城镇体系空间完善的重要条件。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特点和经济社会布局,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是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城际交通网络布局与经济及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布局的关系基础上,结合交通网络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和拓扑结构的城际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方法,并结合湖北省城际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开展了实证研究,对该省2015年城际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模式进行了预测,并就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特征与城际经济社会空间联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2011 Vol. 26 (6): 127-132 [
摘要
] (
244
) [
HTML
1KB] [
PDF
537KB] (
1442
)
133
卢松, 潘蕙, 曹超轶
旅游地公共交通性能的游客感知研究——以黄山市为例
以黄山市为案例,研究了旅游地公共交通性能感知维度及其游客满意度水平。结果显示:(1)利用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各要素的重要性评价数据,得出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的维度由"公共交通的时间性"、"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公共交通的合理性"、"公共交通的安全性"等构成。(2)在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的满意度评价上,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18个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均在3.4以上,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整体满意度也为3.66;从维度上看,"公共交通的安全性"评价最高(均值为3.81),其次是"公共交通的时间性"(3.6),"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公共交通的合理性"分别为3.57和3.5;同时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时间性"和"公共交通的便捷性"2个维度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整体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3)分析得到游客对黄山市公共交通性能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的IPA方格图,包括优势区(含8个公共交通性能要素)、弥补区(含3个要素)、忽略区(含6个要素)、保持区(含1个要素)。
2011 Vol. 26 (6): 133-137,159 [
摘要
] (
298
) [
HTML
1KB] [
PDF
460KB] (
1428
)
138
李耀, 王新新
消费者行为视角下的休闲研究:文献述评
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休闲消费行为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但是目前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休闲研究还很少且比较分散。鉴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行为视角出发,对国外休闲动机、休闲行为和休闲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系统地回答了休闲消费者为什么参与休闲活动、休闲消费者如何选择休闲活动、休闲行为如何变化、休闲消费者如何评价休闲活动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休闲产品开发、休闲产业发展趋势、休闲服务质量提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对国内休闲研究的指导意义。
2011 Vol. 26 (6): 138-143 [
摘要
] (
299
) [
HTML
1KB] [
PDF
489KB] (
2126
)
144
万绪才, 钟静, 张钟方, 赵君
大城市居民对城郊乡村旅游地的感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本文依据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运用基于现代统计软件SPSS的统计分析法,以南京市为例,研究了大城市居民对城郊乡村旅游地的感知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感知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差异性、总体印象与各要素评价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总体印象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探寻它与各要素评价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表明,有关城郊乡村旅游地的感知与评价水平不高,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差异性不尽相同,总体印象与各具体要素评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乡村风光、餐饮、旅游服务和住宿四个方面的感知评价对总体印象影响较大。
2011 Vol. 26 (6): 144-148 [
摘要
] (
330
) [
HTML
1KB] [
PDF
406KB] (
1009
)
149
毛小岗, 宋金平
旅游动机与旅游者重游意向的关系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
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以及哪些动机影响旅游者再一次重游行为,是旅游地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旅游动机出发,开发设计旅游测量问卷,以网上调查为手段,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重游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问卷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首先提炼出了六项旅游动机公因子;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旅游动机与旅游重游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旅游动机确实影响旅游者的重游决策,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动机都会使旅游者产生重游意向。在所提炼的六项旅游动机公因子中,"休闲度假动机"和"学习提高动机"对旅游者的重游意向有着正向影响,重游概率随着这两个动机的提高而增大;"探新求异动机"与"获取声望动机"对旅游者的重游意向有负面影响,重游概率随着两方面动机的增高而减小;而"感情交流动机"与"外界刺激动机"与旅游者重游意向没有显著影响。
2011 Vol. 26 (6): 149-154 [
摘要
] (
317
) [
HTML
1KB] [
PDF
573KB] (
2959
)
155
胡炜霞
景观生态视角下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协调规划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在景区周边环境涌现出许多与景区不协调问题的同时,旅游者对景区周边环境的要求却在提高,因此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适应当前旅游的发展。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岛屿生物地理学、景观连接度、景观对比度和中度干扰基本理论,以平遥古城作为案例,对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间协调规划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景区周边环境应从维持稳定性的集中与分散结合、加大连接度和利用异质性和发挥场效用的延展文化意境、体现地域特色和互利共生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2011 Vol. 26 (6): 155-159 [
摘要
] (
287
) [
HTML
1KB] [
PDF
314KB] (
1888
)
书评
160
方创琳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书评
南京大学罗小龙博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管治》一书近日已有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近年来中国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2011 Vol. 26 (6): 160-160 [
摘要
] (
265
) [
HTML
1KB] [
PDF
100KB] (
838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