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9年 34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9-06-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卢松, 张海, 饶小芳
西方乡村绅士化研究进展
绅士化概念自1990s年代被拓展应用到乡村地区的转型重构以来,引起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乡村领域一条卓有成效的研究路径,而国内相关研究甚少。针对此,本文在研读西方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内涵、原因和动力、影响和效应等方面对西方乡村绅士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然后从与城市绅士化的区别、与逆城市化的细微差异、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演变等方面开展了乡村绅士化研究述评。最后指出西方乡村绅士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尝试提出我国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乡村领域的研究视野和内容体系,为顺利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
2019 Vol. 34 (3): 1-6 [摘要] ( 192 ) [HTML 1KB] [ PDF 1250KB] ( 2365 )
7 叶琴, 曾刚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借助Citespace软件,回顾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经济地理学领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脉络、研究内容,明晰研究不足与研究方向。创新网络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①网络空间尺度方面,已有研究关注集群内与集群间网络、城市内与城市间网络(城市群网络)、跨国公司全球网络配置等问题;未来研究应从单一尺度向多尺度网络耦合研究转变,从单一网络向多重网络融合研究转变。②网络演化及其驱动因素方面,节点演变、多维邻近性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成为研究重点,未来应重视对产业和技术网络轨迹演变的研究。③网络结构及其对创新的影响方面,已有研究关注节点网络结构如何影响个体创新行为与创新结果,未来应深化整体网络结构和连接原因,以及网络组成对整体网络演化影响的研究。未来应加强对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国后发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强化计量方法的应用,例如块模型、社区发现等方法。
2019 Vol. 34 (3): 7-13,145 [摘要] ( 178 ) [HTML 1KB] [ PDF 5666KB] ( 1254 )
14 张博, 邓浩坤, 安宁, 朱竑
大数据背景下国内人文地理研究进展与方法审视
通过梳理人文地理领域杂志近年大数据文章解释其与大数据应用的关系,强调其应用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机遇和挑战:①大数据作为研究方法,不能代替传统人文地理研究范式,而是对现研究方法的补充。大数据和小数据需对话交流;②大数据本身是一种话语权,嵌入人文地理研究系统。保证人文地理学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大数据,需在批判角度审视和运用;③需关注大数据对于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影响;④运用大数据解读地理和空间过程复杂性的同时,应看到大数据应用对公共服务的潜力,思考其结果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
2019 Vol. 34 (3): 14-21,90 [摘要] ( 224 ) [HTML 1KB] [ PDF 1638KB] ( 1865 )
社会
22 康雷, 张文忠, 谌丽, 湛东升, 刘彩彩
北京市低收入社区社会融合的多维度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桎梏。基于北京市典型低收入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社会融合结构和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影响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调查城市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到心理融合、经济融合、环境融合、社区关系融合4个维度影响,社区关系融合、环境融合、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程度表现出依次降低的倾向,且居民的社会融合总体水平偏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低收入社区群体的社会融合主要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和住房因素的影响,不同维度社会融合程度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
2019 Vol. 34 (3): 22-29 [摘要] ( 227 ) [HTML 1KB] [ PDF 1539KB] ( 1268 )
30 王俊蓉, 张景秋
基于手机数据的北京城市女性职住关系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地理学的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015年12月1日工作日涵盖所有交通出行方式的手机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回转半径、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就业集聚区三个空间尺度分析北京城市女性职住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尺度影响女性职住关系特征,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女性职住关系特征不显著;与工作在中心城区的女性相比,郊区女性的职住地联系较紧密;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且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作地对女性就业者的吸引力更大。从工作地的角度探究女性职住关系特征,丰富了城市社会地理学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果为人性化城市空间建构和设施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2019 Vol. 34 (3): 30-36 [摘要] ( 231 ) [HTML 1KB] [ PDF 7252KB] ( 915 )
37 张一诺, 路紫, Danai
泰国“变性女性”生存延续的地域性基础
无论泰国社会经济形态如何变化,各种身份的“变性女性”始终是其不可或缺的鲜明要素。在对其进行地域性基础的综合解释中人文地理学被赋予更多期望。本文回顾了“变性女性”地域性研究从生物学向社会学的演变,选取19名“变性女性”样本进行情景自传式深度访谈,开发出社会和产业2个影响范畴及其对应的6个主题:父母关爱/新浪漫关系、学校小群体特征、职业自我开发、旅游国际化、旅游地高收入非正式经济、女性主导模式,正面展示了泰国“变性女性”生存延续的地域性图景,将其归纳为一种社会和产业共同作用下的“程式化重复行为”概式,基此透视了人文地理学视阈下的时间主义内涵,即固定程式的强大作用及与时代相关的持续性,程式化强于变化。
2019 Vol. 34 (3): 37-43 [摘要] ( 155 ) [HTML 1KB] [ PDF 6330KB] ( 3782 )
文化
44 马凌, 朱竑, 王敏
重返“物质”: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消费研究及进展评述
随着物质地理研究的兴起,消费已成为新文化地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回顾了物质地理和消费间的关系,并对物质消费品及其品牌生产的地方性与跨地方性、物质消费中的文化政治及身体实践等相关研究议题进行了评述。新文化地理学“重返物质”倡导下的消费研究,强调以物为线索的“行为—主体—物质”的复杂关系和日常实践,有力拓展了传统“人—地”关系中对“物”维度的关注。同时,这也为消费研究提供了地理学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有利于理解物质流动和消费背后的全球—地方关系、文化经济和文化政治。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值得国内人文地理界关注和重视。
2019 Vol. 34 (3): 44-52,82 [摘要] ( 249 ) [HTML 1KB] [ PDF 1461KB] ( 2225 )
53 封丹, 朱竑, Werner Breitung
基于居民感知的跨界意义研究——以深港跨界居民为例
对于在边界两侧居住的居民,跨界流动、居民对边界另一侧的地方感、跨界的个人意义以及跨界的区域意义这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深港跨界居民的调查数据,构建了路径模型来分析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跨界频率对深港居民的地方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跨界频率对个人和区域意义的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对个人意义的感知影响是正向的,但对区域意义的感知影响却是负向的;地方感对边界的个人和区域意义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深港边界居民的实证研究,深化了对跨界流动意义的理解,以期为深港一体化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和借鉴。
2019 Vol. 34 (3): 53-60 [摘要] ( 252 ) [HTML 1KB] [ PDF 2688KB] ( 1267 )
61 曾敏, 林铭亮, 王敏
跨境流动背景下的女性空间实践与城市品牌构建研究:“红头巾”案例
“红头巾”作为中国近代女性跨境流动的典型案例,其影响不囿于“全球/地方”、“公共/私密”的空间尺度,还作用于城市尺度的实践,体现在“红头巾”符号被运用于城市品牌的宣传之中。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比“红头巾”作为城市品牌构建在新加坡和三水两地的空间实践过程,研究发现:新加坡赋予“红头巾”建国英雄的身份,融入城市建设史并与现代城市空间共同打造城市名片;三水则以坚韧的三水女性华侨符号构建当地文化品牌,但效果无法等同新加坡。女性在城市尺度的空间实践值得关注,女性的流动将重构地方文化并塑造区别于男性主导的城市气质,最终作为实践空间的地方文化符号,成为城市迈向全球城市的文化资本。
2019 Vol. 34 (3): 61-67 [摘要] ( 256 ) [HTML 1KB] [ PDF 1454KB] ( 1220 )
68 林煦丹, 陈晓亮
跨国教育流动中的刻板印象与身份建构——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例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人”和“人—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2019 Vol. 34 (3): 68-74 [摘要] ( 218 ) [HTML 1KB] [ PDF 1691KB] ( 1848 )
城市
75 王立, 邱川曦, 薛德升
世界城市全球化空间的演变与重塑模式——以柏林波茨坦广场为例
全球化空间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城市以及发展中的世界城市具有普遍意义的空间议题。运用问卷分析、半结构访谈及文本分析相互佐证的数据,借助三角验证法,对柏林波茨坦广场全球化空间的形成动力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①柏林波茨坦广场全球化空间形成的核心动力是跨国政治的作用,以一种历史层累的模式,不断杂糅、混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动力和世界性艺术文化设施集聚的文化动力。②不同时期全球政治局势、国家及城市发展历史、政府作用、城市重建是波茨坦广场全球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作用于波茨坦广场,综合了跨国政治、跨国经济、跨国文化的空间形态要素,引发波茨坦广场数次地景变迁与功能重组,最终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球化空间。③波茨坦广场的重建是其全球化空间重塑的关键环节,其空间重塑模式为由单一要素主导转向多种要素融合的国家主导发展模式。对中国世界城市全球化空间的建设与治理具有启示作用。
2019 Vol. 34 (3): 75-82 [摘要] ( 198 ) [HTML 1KB] [ PDF 5396KB] ( 2150 )
83 张学波, 宋金平, 陈丽娟, 孙峰华
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分异与职住空间错位行业识别
城市就业空间分异与职住空间错位是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且存在密切联系的两项重要议题。分析了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分异特征,识别了对职住空间错位影响显著的行业。结果表明:①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分布产业高度具有显著的梯度性和圈层结构特征;②就业行业空间分布可分为四种类型:中心城区集中就业的高端商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区为主近郊区集聚就业的文化科技型服务业,近郊就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远郊就业为主的保障性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③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教育业等五大行业对北京都市区职住空间错位影响显著。
2019 Vol. 34 (3): 83-90 [摘要] ( 222 ) [HTML 1KB] [ PDF 13708KB] ( 796 )
91 唐琳, 冯长春, 肖亮, 郭永沛, 韩炜
北京市居民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及空间分异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租赁住房市场被严重边缘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彰显了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特征。住房租赁市场成为研究热点,而居民的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是其关键。本文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商品性租赁住房合为一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出发,客观评价不同人群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最低非住房消费标准、住房补贴比例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定义人均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用于评估不同人群的可支付能力。结合目前的租赁住房市场的供给情况,运用GIS软件分析居民可支付能力的空间特征,分析北京市现有租赁住房与居民租房可支付能力匹配情况,对于合理制定多层次租赁住房市场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2019 Vol. 34 (3): 91-98 [摘要] ( 182 ) [HTML 1KB] [ PDF 3871KB] ( 1001 )
区域
99 宗会明, 黄言
高速铁路对成渝城市群区域可达性和城市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
利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日常可达性指数、经济潜力指数与可达性系数四项指标,分析高铁对成渝城市群县域可达性的影响。同时,基于引力模型测算高铁开通前后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高铁对城市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成渝城市群的区域整体可达性水平,并表现出显著的“廊道效应”;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差异显著,高铁建设在显著改善部分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同时扩大了相对可达性水平的差距;高铁建设强化了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区的核心地位,且后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得到提升,但仍与双核心保持着极大的差距;城市轴带在高铁推动下发育成型,但成渝一小时交通圈并未有效衔接,中部地区呈现“塌陷”的局面。
2019 Vol. 34 (3): 99-107,127 [摘要] ( 164 ) [HTML 1KB] [ PDF 16829KB] ( 912 )
108 赖建波, 潘竟虎
基于腾讯迁徙数据的中国“春运”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
“腾讯迁徙”大数据基于位置服务,实时、动态、完整、系统地描述了用户日常出行活动的轨迹。通过采集“腾讯迁徙”数据平台中2018年春运期间中国3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逐日人口流动数据,分“节前、节中、节后”3个时间段,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人口流动的集散层级、集散体系分层集聚特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网络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腾讯迁徙大数据直观地揭示了春运期间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3个时段人口的净流入均呈现十字形骨架支撑的菱形分布,人流集散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与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与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和东部并联、西部串联的网络关联特征。人口流动网络局部具有较明显的“社区”结构特征,聚为3个大区级、5个跨区域级和1个地区级社区。
2019 Vol. 34 (3): 108-117 [摘要] ( 220 ) [HTML 1KB] [ PDF 25431KB] ( 1005 )
经济
118 白雪, 宋玉祥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标准差椭圆、ESDA-GWR和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单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有较大提升,从沿海向内陆阶梯状递减的趋势逐渐增强,并形成沿海向内陆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上表现出在东—西方向上先极化后分散,南—北方向上先分散后极化的演变特征;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虽强度有所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服务生产率、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产权结构、知识资本密度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提高产生正向影响,而工业化程度对其产生抑制作用,挤出效应明显。
2019 Vol. 34 (3): 118-127 [摘要] ( 212 ) [HTML 1KB] [ PDF 8592KB] ( 1037 )
128 吕可文, 袁丰, 高露, 赵建吉, 苗长虹
多元场和集群创新:河南省神垕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
通过考察多元场对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创造、流动及学习创新的影响发现:①场为主体的地理、社会及文化认知等临近等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经验意会及符号知识的获得、共享与传播,有利于思想的交流碰撞及创意萌生;②生产现场、地方关系场、地方社会场与临时性场在钧瓷的学习创新中发挥着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作用。生产场推动着集群知识积累和增进,地方关系场促进了行业知识、生产经验及家族核心知识的传播传承,地方社会场形成了地方共享知识信息,而临时场建立起外部通道联系,发挥着更新地方知识库的作用;③地方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以及地理—社会—文化等临近造就了外围地区文化创意经济的动力,但若未来本地知识更新的机制不够强大,则易产生发展锁定,这是需要未来引起关注的问题。
2019 Vol. 34 (3): 128-136 [摘要] ( 195 ) [HTML 1KB] [ PDF 3424KB] ( 1224 )
乡村
137 李进涛, 刘彦随, 杨园园, 蒋宁
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多维度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从综合系统—子系统—要素等三方面定量测度省域人口、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程度,深入剖析城镇化不同要素对农业与农村系统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影响更加明显,对农村生活系统影响的弹性系数大于1的地区比重分别为58.06%和64.52%;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负向影响较为明显,弹性系数小于0的地区比重分别为29.03%和38.71%;②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建成区比重对人均耕地面积、乡村劳动力比重和人均粮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业产值和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深入分析近30年省域城镇化对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等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9 Vol. 34 (3): 137-145 [摘要] ( 120 ) [HTML 1KB] [ PDF 4522KB] ( 1023 )
旅游
146 洪学婷, 张宏梅, 黄震方, 徐冬
旅游体验前后日常环境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大学生黄山旅游体验为例
明确日常生活中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个体环境责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将黄山旅游体验操作化为体验经历,以同一批次黄山旅游者游前、游后的环境责任行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Smart PLS软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游前和游后的日常环境责任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游前和游后数据均显示,日常环境责任行为不同维度均部分影响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但影响有限。②行为之间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影响。③旅游体验后的日常环境责任行为对具体地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略大于游前两者之间的影响,旅游体验可能会增强行为之间的正向影响。
2019 Vol. 34 (3): 146-153 [摘要] ( 138 ) [HTML 1KB] [ PDF 1426KB] ( 1354 )
154 周小凤, 张朝枝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的关系演变与互动机制
遗产化与旅游化已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动,历时性地理解两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发生的时空背景基本相同,但关键施动主体与客体不同,形成二者关系演变的基础;地方先后经历了“旅游化启蒙遗产化、遗产化与旅游化相互促进、旅游化阻碍遗产化、遗产化加快旅游化”四个阶段;其中,“摄影师”、“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大众传媒”、“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及外来商人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地方贫困”、“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等关键行动者分别依次发挥了主要作用,影响着二者关系的格局变化。
2019 Vol. 34 (3): 154-160 [摘要] ( 150 ) [HTML 1KB] [ PDF 3324KB] ( 1651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