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1年 36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1-06-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1 陆大道
关于我国核电发展与设立核电站布局“禁区”的思考

文章导读: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核电站近十多年来呈现出大规模发展的态势。认为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需要在全国部分人口与经济密集、大中城市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核电布局的“禁区”。渤海沿岸是国家的政治核心与经济枢纽,渤海及其附近区域核污染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分析了渤海沿岸地带核电站发展的情况,并且认为渤海沿岸地带应该成为国家最主要的核电“禁区”,根据我国核电站发展的态势,建议在“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对近十年来的能源政策进行调整,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与国家利益,审视其可行性与合理性。在“核电绝对安全”的神话一再被破灭的情况下,重新调整核电发展方针,实行总量控制乃至逐步减少。
2021 Vol. 36 (3): 1-4,86 [摘要] ( 112 ) [HTML 1KB] [ PDF 1368KB] ( 1468 )
进展与动态
5 黄幸, 刘玉亭
中国绅士化研究的本土实践:特征、议题与展望

文章导读: 
针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文献,系统回顾与整理其特征与议题,有以下发现:①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逐渐被关注并重视,案例地区主要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扩展到东北及西部重要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等;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②研究内容涉及多类绅士化现象、绅士化与公共政策、绅士化群体与文化驱动、绅士化与多种城市现象、绅士化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影响以及教育驱动的绅士化等六大议题;③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研究注重与中国语境和特殊制度及城市现象的结合,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仍存在“有广度,轻深度”的问题。随着我国学界对绅士化议题关注热度逐渐升温,期望中国绅士化研究能瞄准国际前沿与国内需求,构建属于中国语境的理论框架与话语体系。
2021 Vol. 36 (3): 5-14,36 [摘要] ( 150 ) [HTML 1KB] [ PDF 3454KB] ( 2878 )
15 黄耿志, 周进
国外社会升级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升级研究的兴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升级不能产生相应的社会升级,是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之“体面劳动与经济增长”目标的响应。为弥补国内地理学偏重经济升级而忽视社会升级的研究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国际上社会升级研究的主要进展,对其概念、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议题开展了分析。认为当前社会升级研究方兴未艾,对“社会升级如何发生”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国内地理研究应重点关注社会升级的区域格局、驱动因素的地域耦合以及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升级,探索有利于社会升级的地域因素和制度安排,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扶贫战略、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021 Vol. 36 (3): 15-23,107 [摘要] ( 120 ) [HTML 1KB] [ PDF 2400KB] ( 951 )
经济
24 贺灿飞, 吴婉金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地理网络演化
华人网络与文化距离对中国食品行业贸易地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首先展示中国各省份食品贸易地理网络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东部省份以东亚和北美为主要出口目的地,中西部省份贸易网络的空间不均衡性较强,且各省份食品出口均有贸易联系强化和目的国多样化特征。其次,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华人网络和文化距离如何影响中国各省份食品出口贸易网络动态演化。进一步地,将中国各省份食品出口增长分解为目的国扩张、出口额增长和比较优势扩展这三个维度以考察其作用差异。实证结果显示:①华人网络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各省份食品出口额增长,但对出口目的国扩张具有负向影响;②文化距离对中国各省份食品出口贸易网络演化的出口额增长和比较优势扩展起负向作用,对目的国扩张的影响则不显著;③文化距离在华人网络对食品贸易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华人网络能够削弱文化距离对我国各省份食品出口额增长的负效应,从而间接地推动我国食品贸易发展。
2021 Vol. 36 (3): 24-36 [摘要] ( 189 ) [HTML 1KB] [ PDF 37011KB] ( 731 )
社会
37 刘涛, 彭荣熙, 曹广忠
流动人口居留稳定性的群体分异与空间格局
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居留稳定性的总体特征、群体分异和空间差异性,并对流动人口居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我国跨市流动人口在当前城市的平均居住时间约为5年,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与老一代并没有显著差异,从事工业行业的流动人口居留稳定性明显低于各类服务业从业者;②省内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低于省际流动人口,且有更大的可能离开当前城市,转向省际流动;③城市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居留稳定性在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依然是吸引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但公共服务、住房市场和环境等城市宜居性因素对提高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更为重要。
2021 Vol. 36 (3): 37-46 [摘要] ( 144 ) [HTML 1KB] [ PDF 5336KB] ( 1041 )
47 常建霞, 李君轶
新冠肺炎疫情和公众焦虑情绪的时空分异研究——基于微博数据的分析
采集河南省17个地市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微博数据,利用微博数据分析疫情期间公众焦虑情绪及其时空分异。研究结果发现:公众的焦虑情绪波动幅度与疫情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疫情初期,公众对疫情数据的变化敏感,新增确诊人数的小幅增加和下降均能引起公众焦虑情绪的大幅攀升和下跌,疫情态势稳定向好时,焦虑情绪波动幅度逐渐趋稳;在疫情初期和末期,焦虑情绪与新增确诊人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疫情中间两个阶段,焦虑情绪变化滞后于疫情变化1—3天;疫情的发生发展会触发公众焦虑情绪,但焦虑情绪不会随着疫情的稳定而消失,而随着疫情的发展被放大,并转移到日常生活的焦虑上;焦虑情绪的空间分布受到区位、经济联系、人口流动、疫情应对措施等共同影响。
2021 Vol. 36 (3): 47-57,166 [摘要] ( 167 ) [HTML 1KB] [ PDF 28176KB] ( 743 )
58 薛淑艳, 李钢, 王会娟, 付莹, 刘玲
被拐儿童生命历程变迁与原生家庭融入研究——基于寻亲成功案例的实证
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迁与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境遇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寻亲成功后的被拐儿童及其家乡社会网络成员,以生命历程理论为指导,揭示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化,考察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主要经历被拐、被收养、寻亲与寻亲成功4个重大生命事件。被拐儿童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主要有主动融入型、自主选择型与犹豫隔离型3种。被拐儿童的生命历程变迁、所遭受的心理创伤与家庭网络成员的社会反应对寻亲成功后的原生家庭融入具有重要影响。
2021 Vol. 36 (3): 58-66 [摘要] ( 158 ) [HTML 1KB] [ PDF 3826KB] ( 1391 )
67 陈祁琪, 陈淳, 朱竑
高校单位社区空间的儿童友好性研究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单位社区转型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获取行为注记及问卷数据,探讨广州市H高校单位社区儿童活动空间特征及社区对儿童活动的影响,结合空间满意度及友好度评价,分析了高校单位社区与儿童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高校公共活动区为儿童活动集聚地,社区建成环境及社会环境对活动有积极或消极影响;②社区绿化好、安全性高及伙伴多的属性分别满足家长与儿童需求,活动聚集与友好度正相关反映儿童选择空间的能动性;③单位社区内外融合的儿童活动打破空间和年龄隔阂,增强友好性。研究希冀为城市儿童友好社区实践提供启示。
2021 Vol. 36 (3): 67-75 [摘要] ( 163 ) [HTML 1KB] [ PDF 10293KB] ( 650 )
文化
76 程圩, 张澄
中国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
提升文化遗产竞争力,谋求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话语权,无疑是当今国家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文化遗产生产力、文化遗产消费力、文化遗产支撑力、文化遗产传播力、文化遗产管理力以及文化遗产创新力六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对文化遗产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并对我国31个省域文化遗产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各省市区之间的文化遗产竞争力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相比之下,贵州、上海跃升最为明显,而西藏、重庆下降幅度最为显著。最后,本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文化遗产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21 Vol. 36 (3): 76-86 [摘要] ( 136 ) [HTML 1KB] [ PDF 9239KB] ( 1151 )
87 郭新茹, 陈天宇
地理集聚能否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的检验
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地理集聚能否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地理集聚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地理集聚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MAR外部性实现,对邻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实现,而Jacobs外部性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②地理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西、中部地区。③地理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其中,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Jacobs外部性对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
2021 Vol. 36 (3): 87-96 [摘要] ( 120 ) [HTML 1KB] [ PDF 4241KB] ( 1521 )
城市
97 孙飞翔, 吕拉昌
城市紧凑度对中国城市创新的影响
城市空间特征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地理的重要研究议题。论文构建了城市紧凑度与城市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并选取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空间单元,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连通性和交通通达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紧凑度指数,对2010年中国城市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中国城市紧凑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方法,对紧凑城市发展与中国城市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紧凑度指数与城市规模等级呈现出正相关性,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城市紧凑度指数越高;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紧凑度指数相对较高,中部和西部城市紧凑度指数相对较低。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下,城市紧凑度对中国城市创新均存在正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紧凑度指数越高,城市创新产出越高;城市紧凑度对城市创新产出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从东到西,城市紧凑度提高带来的创新产出增长依次降低。
2021 Vol. 36 (3): 97-107 [摘要] ( 156 ) [HTML 1KB] [ PDF 3542KB] ( 1429 )
108 张浩哲, 杨庆媛
中国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依据人口统计数据与NPP-VIIR夜间灯光影像识别出2013—2017年中国收缩城市,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2013—2017年,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降低了1.44%,且各年份均低于增长城市与全部城市。实现土地有效利用的收缩城市占比较小,大多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中低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②东北、东部、中部、西北与西南地区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③人均外商直接投资、人均GDP、城市经济地位、非农产业占比、产业高级化水平、政府作用、医疗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市场化水平、每万人大学生数对收缩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城市登记失业率具有消极影响。
2021 Vol. 36 (3): 108-116 [摘要] ( 135 ) [HTML 1KB] [ PDF 9975KB] ( 1350 )
区域
117 黄晶, 薛东前, 马蓓蓓, 宋永永
黄土高原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
乡村地域系统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黄土高原县域乡村数据,以人口、土地、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1990—2015年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发现:①乡村地域人口和耕地不断减少、产业发展缓慢,人—地—业系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本底较好的平原、盆地、谷地为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高值区。②乡村地域人—地—业系统总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状态,协调水平呈“倒N型”降低趋势;协调区范围逐渐收缩;失调和濒临失调区范围逐渐扩大;协调水平降低区总占比高达87.98%,提高区总占比仅为10.27%,空间上呈现“分散、集中、连片消失”的阶段演变特征。③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演变格局是城镇化发展、农牧业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乡村地域经历“高强度农牧业活动、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生态政策调控凸显、城镇化影响显著、农业去中心化加剧”等演变后人—地—业协调发展水平普遍降低。结果启示通过社会治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实现产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黄土高原乡村地域提高人—地—业协调水平的关键。
2021 Vol. 36 (3): 117-128 [摘要] ( 146 ) [HTML 1KB] [ PDF 45310KB] ( 770 )
129 孙伟, 田秀琴, 闫东升, 吴加伟, 王玥
乡村产业地域分异格局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典型区域为例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东山—茅山”样带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乡村产业POI数据,利用圈层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乡村产业及其多样性分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旅、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开始在乡村布局,在近郊区和乡镇中心周边组团集聚、沿交通放射布局特征明显,总体上呈现“距离衰减”趋势,且不同产业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分类研究发现,乡村产业呈现多样性特征,且区域分异格局明显,其中近郊区及乡镇中心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产业多样性较为明显;而远郊区及镇域边缘区产业类型相对单一,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结合实地调研与已有研究成果的探讨发现,乡村产业多样性格局演变是资源禀赋、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1 Vol. 36 (3): 129-137 [摘要] ( 123 ) [HTML 1KB] [ PDF 31938KB] ( 989 )
乡村
138 张荣天, 张小林, 陆建飞, 李传武
我国乡村转型发展时空分异格局与影响机制分析
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揭示我国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现实意义。以我国省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乡村转型发展内涵特征解读,从人口—土地—产业—社会维度上构建乡村转型发展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模型、ESDA模型、时空跃迁分析及GWR模型等方法研究我国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异质性。研究表明:①1998年以来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乡村转型发展水平上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及长江中游等地域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研究期间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全局上表现出俱乐部趋同空间分布格局,乡村转型发展局部空间LISA模式稳定,表现为一定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③资源禀赋、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交通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乡村转型发展时空分异与演化,其中城市化、工业化因素对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强烈,资源禀赋、农业现代化对于中部、华北及东北地区乡村转型发展具有局部优势效应,而交通条件对西南、西北地区等乡村转型发展表现出较弱的驱动影响。
2021 Vol. 36 (3): 138-147 [摘要] ( 126 ) [HTML 1KB] [ PDF 25330KB] ( 980 )
148 赵美风, 汪德根
基于村域微尺度的人口流动类型空间分异及作用机理——以云南玉龙县为例
村域微尺度人口流动过程对县级单元就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影响凸显。以云南玉龙县为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基本空间单元,深入剖析人口流动村域类型空间分异特征,识别人口流动村域类型空间分异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玉龙县村域人口流动特征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具体表现在人口流动强度和人口流动活跃度两个方面;②玉龙县人口流动空间结构整体呈“圈层+扇形”模式:第一个圈层是净流入活跃型行政村,第二个圈层是非活跃型行政村,第三个圈层是非活跃型和净流出活跃型的混合行政村;③人口流动村域类型分异格局是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 Vol. 36 (3): 148-156 [摘要] ( 118 ) [HTML 1KB] [ PDF 26290KB] ( 603 )
旅游
157 汪丽, 曹小曙, 胡玲玲
景点可达性对不同出游时间游客流动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景点可达性是实现游客流动的先决条件,受到旅游可利用时间的影响和制约,游客流动亦表现出明显的出游时间异质性,探讨出游时间制约下景点可达性如何影响游客流动,对于进一步深化厘清旅游目的地发展机制,完善旅游交通配置和布局,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旅游城市西安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百度出行实时数据、网络游记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运用QAP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景点可达性对不同出游时间游客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成本、高等级景点集聚性均是影响游客流动规模的重要因素,影响程度随着出游时间的约束变化而不同。②游客选择景点更重视公交可达性,且公交可达性的影响程度在三日游及以上中表现最为重要,其后依次为一日游、二日游。③典型路径和高频景点的感知可达性水平均较高,均显现出公交可达性水平相比私家车感知更好,停车困难是私家车出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路况有待改善也是典型路径和高频景点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1 Vol. 36 (3): 157-166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15611KB] ( 641 )
167 杨金华, 章锦河, 储光
新冠疫情下旅游品质感知与幸福感增强逻辑——基于衡阳居民本地出游的调查及主体间性自省
新冠疫情背景下,如何改善居民周边出游质量及生活品质,增强旅游幸福感是亟待回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对衡阳居民本地出游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旅游品质感知的现状,结果表明:衡阳旅游品质感知处于中等水平;旅游品质感知存在人口统计差异,其中已婚居民、居住时间长的居民对本地旅游品质评价更高;旅游时间、旅游功能、旅游满意度三个方面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幸福感不应专属外来游客,更应惠及本地居民,本地居民(主体)—共在的旅游场域(中介)—外来游客(主体)构成的主体间性逻辑框架是增强旅游幸福感的新路径。该框架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有助于旅游幸福感的理论自省,也有助于指导地方旅游实践。
2021 Vol. 36 (3): 167-174 [摘要] ( 127 ) [HTML 1KB] [ PDF 2068KB] ( 1202 )
175 李志鹏, 白凯, 王晓娜
拉萨八廓街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研究
地方融入是地方理论的延展和应用领域,其本土化实践与理论研究还有待推进。本文以拉萨八廓街的旅游劳工移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结合四层一体分析框架,探索该群体的地方融入现状和过程。研究表明:①拉萨八廓街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过程可划分为自评、动机、实践和依恋4个阶段;②拉萨的社会氛围体现在对外的高度包容性,是旅游劳工移民完成“生计融入”至“社会融入”跳跃的踏板;③旅游劳工移民对地方文化、符号认知流于浅表,导致其地方建构中自我发展维度缺失;④拉萨八廓街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存在“逆向”模式。本文初步分析了旅游劳工移民在拉萨八廓街的地方融入现状和过程,对民族旅游地区劳工移民研究和地方融入实践有一定的科学参照价值。
2021 Vol. 36 (3): 175-184 [摘要] ( 123 ) [HTML 1KB] [ PDF 7876KB] ( 805 )
185 党宁, 肖荟, 李文明
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情感与认知的双重视角
现有游客亲环境行为驱动因素研究大多从游客认知层面进行,鲜有对情感层面的探究,尚未明确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价值与机理,导致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度有限。为解析认知、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6个景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现场与线上调研,引入心理契约和自然共情概念,尝试构建“情感—认知”双维度的模型框架,借助AMOS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验证了“情感”和“认知”双因素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理,发现表征情感维度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和“自然共情”可以有效地促进游客亲环境行为。研究结论丰富了游客亲环境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的视角和内容,对引导游客亲环境行为以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2021 Vol. 36 (3): 185-192 [摘要] ( 187 ) [HTML 1KB] [ PDF 1871KB] ( 2382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