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4年 39卷 5期
刊出日期 2024-10-15

城市
文化
人口
经济
政治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乔文怡, 仲天泽, 黄贤金
1990年以来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特征和进展
本文在回溯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历程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近20年来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特征和主要议题。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研究响应国家政策,相关成果形成了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生态保护与指标构建、城乡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为核心,以国土空间管制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三区三线和“双评价”为重点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融合性持续显著,以理论架构、规划体系和技术方法探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及对重要战略的响应等较为常见。新时期的研究一方面需加快形成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双向反馈机制,同时还应重视如何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科学内涵和认知转化为管理实践,从而支撑和优化相关规划体系。
2024 Vol. 39 (5): 1-12,95 [摘要] ( 15 ) [HTML 1KB] [ PDF 0KB] ( 56 )
13 汪凡, 汪明峰, 张英浩, 匡爱平, 林娟
农村发展的数字转向研究综述
作为跨越空间障碍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信息通讯技术与农村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总结了信息通信技术在消除农村空间摩擦与虚拟障碍中发挥的中介和连通作用,归纳了数字技术在农村社会层面与经济层面的应用场景,并概括数字技术对农村人地关系变迁的影响。数字技术不仅增强了农村经济韧性与社会韧性,也改变了农村的空间韧性与生态韧性。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变革及其应用快速渗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数字农村研究必须紧跟新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前沿应用、数字技术与消费可及性,以及除电子商务外的其他技术融合议题应持续聚焦。
2024 Vol. 39 (5): 13-19,43 [摘要] ( 11 ) [HTML 1KB] [ PDF 1607KB] ( 269 )
20 胡晓亮, 刘冰, 张小林, 李庭筠
西方发达国家乡村经济转型的人文地理学透视
乡村经济转型是乡村转型发展的一个侧面,也是乡村重构与转型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人文地理学中的地方、尺度、空间等概念为工具,围绕“城市—乡村”“全球—地方”“集聚—分散”三个对立统一的词组展开论述,结合西方乡村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整体性论述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乡村经济转型的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范式预设了一个滞后与先进的阶段性秩序,并不能有效揭示乡村经济转型的本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经济转型应该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互作用的共时性的空间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了一个涵盖微观地方、中观区域(城乡间)、宏观全球(国家间)的跨尺度分析框架,以此关注各级尺度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及其在不同尺度之间传递的复杂性,为今后乡村经济转型的具体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4 Vol. 39 (5): 20-26 [摘要] ( 8 ) [HTML 1KB] [ PDF 0KB] ( 84 )
社会
27 陈浩然, 罗燊
机心存于胸中:数字劳动之中的工位束缚与空间化用
数字劳动重塑当代全球劳动秩序。以往的数字劳动批判大多集中于人的主体视角,忽略了地的空间视角。本文以办公工位之中的人—机—地三者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德国批判理论学者拉埃尔·耶姬(Rahel Jaeggi)的异化—化用概念和定性研究方法来展开相关理论及案例分析,以期深入理解当代数字劳动空间之中的内部结构及互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劳动空间之中,共有人类、机器和空间三个行动者,三者之间存在着多重耦合与解耦过程;电脑主导的工位束缚与员工主导的空间化用是数字劳动空间博弈的两个主要过程,日常异化与日常抵抗两股力量交织在数字劳动空间之中;数字劳动空间是数字劳动批判的重要角度,有利于从地的视角补充数字劳动之中的人地关系研究,探析数字劳工形式与数字劳动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的数字劳动空间批判是对数字劳动主体批判的议题拓展,是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视阈进一步探讨数字劳动的可能解放形式。
2024 Vol. 39 (5): 27-33,108 [摘要] ( 9 ) [HTML 1KB] [ PDF 0KB] ( 57 )
34 杨昀, 颜若笑
古城菜市场旅游化改造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以苏州双塔市集为例
菜市场旅游化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多主体发挥作用的复杂过程。文章以苏州双塔市集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多主体参与菜市场旅游化改造的价值共创的行为逻辑与内在机制。研究表明:①菜市场的旅游化改造是各主体通过动态多层次的服务交换与资源整合,在特定情境下共创价值的过程,政策响应与文化传承的价值主张构成价值共创的关键驱动因素。②五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行为过程遵循特定的制度逻辑,具有主动参与、多重互动、多元价值的特点。③依赖于多主体互动形成的有效制度安排,菜市场的旅游化改造成为松散耦合、互利共赢、动态演化的服务生态系统,不断激发新一轮的价值共创与服务创新,并带来持续的社会价值输出。研究结果为菜市场改造及城市有机更新提供经验参考,也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24 Vol. 39 (5): 34-43 [摘要] ( 11 ) [HTML 1KB] [ PDF 0KB] ( 71 )
文化
44 王芳, 邹馨仪, 牛方曲
城市民族文化景观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塑造——以呼和浩特大召寺为例
城市民族文化景观见证着民族城市的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也是连接居民与地方的情感纽带。本研究以典型的城市民族文化景观——呼和浩特大召寺为例,运用问卷调研、深入访谈、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民族文化景观的地方依恋效应。研究发现:居民对城市民族文化景观的属性感知是由文化氛围、区位环境、商业属性3个维度构成;居民对民族文化景观的属性感知会影响居民的景观认同,且感知的景观属性之间彼此相互作用;景观认同对于居民的地方依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居民地方依赖的影响大于地方认同。
2024 Vol. 39 (5): 44-52,82 [摘要] ( 12 ) [HTML 1KB] [ PDF 0KB] ( 70 )
城市
53 王丰龙, 蔡春燕, 武文杰
中国大城市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为例
出行满意度是交通地理研究的热点议题,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地理环境(尤其是工作地与沿途环境)对居民通勤满意度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广州市的问卷调查与地理兴趣点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因素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途环境和工作地环境对通勤满意度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居住地的地理环境对通勤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勤时间、通勤方式和沿途活动等因素对通勤满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尺度陷阱理论在交通研究中的应用,也对于提升大城市居民的通勤满意度具有政策启示。
2024 Vol. 39 (5): 53-63 [摘要] ( 10 ) [HTML 1KB] [ PDF 0KB] ( 40 )
64 孙庆颖, 罗小龙, 刘晓曼, 唐蜜
大都市区跨界边缘城市的演进机制与类型研究——以南京毗邻地区为例
跨区域要素流动的加快,促使位于大都市跨界地区的边缘城市成为大都市竞争力培育的前哨,文章以南京毗邻地区为例,对大都市区跨界边缘城市的生成、演化和重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首先,研究指出,南京跨界边缘城市的演进经历了生产要素扩散下的工业村镇、工业贴边发展的单一功能区、居住郊区化导向的新市镇,以及协同治理下的社会融合四个阶段,形成了一种以工业资本承接为先导,市场资本参与为支撑,社会资本融合为保障的独特发展路径。其次,中国的跨界边缘城市是在边缘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演化的,并形成产业型、居住型、综合性型等发展类型。最后,在理论层面讨论了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特殊性,以期为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供启示。
2024 Vol. 39 (5): 64-71 [摘要] ( 11 ) [HTML 1KB] [ PDF 0KB] ( 32 )
乡村
72 周敏, 王勇, 李广斌
从自治到共治:制度变迁视角下苏州传统村落空间治理逻辑
治理有效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制度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保护治理的基本要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采取史料搜集、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回溯苏州传统村落保护治理实践,揭示传统村落“制度变迁—治理转变”阶段演进特征及其空间治理效应。结果表明:①传统村落保护实践经历了“单向传导—双向并行—双向互馈”三个制度变迁阶段,并依次按照“一元自治—二元并治—多元共治”治理逻辑衍化。②在“制度变迁—治理转变”的作用路径下,苏州传统村落空间治理按照“空间资源保护—空间环境整治—空间功能更新”价值逻辑进阶。③应着力推动正式性与非正式性制度双向融合、内源式与外源式相结合的柔性化共治模式转型及其制度创新,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传统村落的善治。
2024 Vol. 39 (5): 72-82 [摘要] ( 9 ) [HTML 1KB] [ PDF 0KB] ( 71 )
83 叶露, 王慧宾, 汪德根, 陈同同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乡村空间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以苏州市叶山岛村为例
推动乡村空间系统性重构对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乡村多元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苏州市叶山岛村为样本,构建从微观主体适应性行为到宏观系统积木块拆封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空间的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叶山岛历经初变、剧变、徘徊、转向四个阶段,生活空间向阶层分异转变,生产空间向单一产业转型,生态空间向割裂衰退转化;②叶山岛空间演变过程涌现出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退化,联系中介的引导效应减弱,空间与行为互动模式的组织紊乱等深层次机制;③新时期乡村空间重构应转向复杂系统论,利用乡村空间系统中的结构、标识、模式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乡村重构策略。
2024 Vol. 39 (5): 83-95 [摘要] ( 15 ) [HTML 1KB] [ PDF 3226KB] ( 175 )
人口
96 李浩天, 薛德升, 黄耿志, 张沈圆
2000—2020年中国就业人口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国就业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转变。本文基于人口普查分县数据,揭示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就业人口变化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就业人口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保持增长的县大幅减少。就业人口收缩区包括片段收缩、持续收缩和无收缩三类,片段收缩区约占全国一半区域,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持续收缩区约占1/3,主要分布在三大经济带交界;无收缩区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以及三大城市群。就业人口缩减区的产业缩减强度呈第一、二、三产业递减特点。模型显示,高工资水平、高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比、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抑制就业人口收缩,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则促进收缩发生。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当前经济转变下中国就业地理格局演变,为应对就业问题和制定政策提供研究基础。
2024 Vol. 39 (5): 96-108 [摘要] ( 7 ) [HTML 1KB] [ PDF 0KB] ( 43 )
经济
109 吴孔森, 孔冬艳, 杨新军
农户生计结果多尺度影响因素及交互效应——以黄土高原佳县为例
以黄土高原佳县为例,基于区位论和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研究框架,利用多层次线性模型,从农户与乡村两个尺度出发,对农户生计结果的多尺度影响因素及交互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①研究区农户生计结果整体呈现出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的特点;②在农户层面,劳动能力、教育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生产生活资料和社会连结对农户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在村域层面,坡度、距河流距离、外部衔接距离和距县城距离对农户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④农户生计资本与乡村区位条件等不同尺度因素交互对生计结果影响效应大于单尺度因素,地形条件与生计资本,特别是与社会资本交互影响效应较为广泛;交通条件和位置条件与生计资本交互影响效应则相对较弱。
2024 Vol. 39 (5): 109-118 [摘要] ( 10 ) [HTML 1KB] [ PDF 0KB] ( 27 )
119 陈龙, 张志斌, 王晓琪, 董建红, 吴志祥
农业劳动力代际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研究——以黄土高原地区陇西县为例
农业生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以陇西县为例,基于1267份问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代际变迁影响农业生产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陇西县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40—49岁农业劳动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过渡群体,40岁以下对农业生产产生消极影响,50岁以上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影响。各影响因子中,60岁以下劳动者的性别差异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女性对农业生产的正向作用大于男性。目前主要工作以60岁为界限,以上劳动者对农业生产有正向作用,以下劳动者对农业生产有负向作用。土地依恋在70岁以上群体和50—59岁的女性劳动者中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显著。影响机理方面,人地关系、人口迁移、教育与技能培训以及自然条件等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农业生产水平的下降产生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提出劳动力代际变迁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效应及解决对策,为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2024 Vol. 39 (5): 119-128 [摘要] ( 11 ) [HTML 1KB] [ PDF 0KB] ( 72 )
区域
129 张贺林, 栾雨芃, 邓悦, 姜超, 贺日兴
中国污染环境犯罪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加强污染环境犯罪的系统研究,可为区域环境治理及犯罪打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地理空间视角,针对国内282个地市州2014—2020年的年际污染环境犯罪数据,综合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我国污染环境犯罪的时空分布格局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19年国内污染环境犯罪案发数量逐年增多且地区差异逐渐减弱、离散度增高,2020年案发数量降低,地区差异有所提高,离散度降低;②我国污染环境犯罪多发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整体呈现出“四中心一带”扩散型分布特点,并在这些高值区及周边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③城市污染环境犯罪案发数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二产从业人员比重和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成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部、省级环保执法部门加强对环境污染重点地区的监管与督导提供决策支持。
2024 Vol. 39 (5): 129-137 [摘要] ( 11 ) [HTML 1KB] [ PDF 0KB] ( 26 )
138 许瑜, 郑方宜
科技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
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人才集聚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科技人才集聚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均衡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科技人才集聚可以显著推动本区域可持续发展,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溢出效应存在地区和人才集聚类型异质性,且不同地区需要集聚的人才类型也存在差异;科技人才集聚效果存在最优区间,集聚超过一定规模时反而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024 Vol. 39 (5): 138-148 [摘要] ( 7 ) [HTML 1KB] [ PDF 0KB] ( 50 )
政治
149 孙骜, 刘云刚
美国原住民领土治理形式的调整: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创建与重组
印第安人保留地是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对印第安人实行治理而划定的领土空间,其变化的实质是美国联邦政府调整领土的治理形式,用以削弱印第安人享有的主权。本文对领土治理形式调整进行了理论化梳理。具体而言,国家是领土治理形式调整的主体;领土治理形式调整主要有赋予政策性地位、调整政策性地位以及消除政策性地位三种类型;领土治理形式调整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目的。基于上述框架,本文的结论:第一,美国是印第安人保留地领土治理形式调整的主体。第二,在这种调整下,印第安人保留地经历了创建和重组两个时期。第三,印第安人保留地领土治理形式的调整是为了削弱保留地享有的主权权力。因此,国家可以采用灵活的领土治理形式,实现国家领土的高效利用。其中,重点关注国土开发战略、国土空间规划、行政区划调整等空间战略或规划。
2024 Vol. 39 (5): 149-157 [摘要] ( 7 ) [HTML 1KB] [ PDF 0KB] ( 23 )
旅游
158 韩秋晨, 乌铁红, 伊如汗, 王晶
行随境迁:草原旅游情境游客环境感知与亲环境行为研究
伴随着草原旅游的蓬勃发展,众多游客到访干扰着脆弱的草原环境,亟待引导游客提升环境感知、践行亲环境行为。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利用扎根理论对游客网络文本展开质性研究,挖掘游客在草原自然与人文旅游情境中的环境感知与亲环境行为。研究发现:①游客环境感知由环境认知与环境情感构成,其中环境认知包括环境知识与环境教育;环境情感涵盖行为舒适感、行为赞赏感、环境敬畏感、环境热爱感、行为愧疚感、行为厌恶感、环境担忧感;②随着游客在草原自然与人文旅游情境中流动,呈现遵守型、适应型、消费型和友善型四类亲环境行为表现。研究丰富延展了游客环境感知与亲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可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照。
2024 Vol. 39 (5): 158-166 [摘要] ( 10 ) [HTML 1KB] [ PDF 0KB] ( 43 )
167 庞闻, 马耀峰, 李丹
中国省域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关系和影响因素研究
推动旅游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区划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SU曲线”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探讨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和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省域旅游经济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稳步增长态势且具有“东强西弱”空间特征;②系统耦合协调度良性增长,但存在局部衰退可能;③系统耦合协调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经济、旅游规模和社会民生指标;④提升省域旅游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走因地制宜、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4 Vol. 39 (5): 167-175 [摘要] ( 10 ) [HTML 1KB] [ PDF 0KB] ( 69 )
176 康菘园, 苏伟锋
乡村旅游外来创业者身份类型建构
对乡村旅游外来创业者进行身份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群体并为外部资本介入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以叙事身份理论为基础,选取福建省龙潭村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实地观察和生活故事访谈方法对乡村旅游外来创业者进行身份建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心理动机与地方互动两个维度分别对应产生“理性—感性”“融入—脱离”的连续体,这两个连续体主导着外来创业者的身份建构过程。研究进一步提出一个包括四种身份定位的乡村旅游外来创业者类型解释框架,将四种类型分别概念化为“地方建设者”、“精致敛财者”、“极致生活者”和“地方依恋者”。研究对地方政府理解乡村旅游外来创业者群体角色作用以及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24 Vol. 39 (5): 176-183 [摘要] ( 17 ) [HTML 1KB] [ PDF 0KB] ( 73 )
184 赵静, 郭佩云, 汪辉
黄河流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三者关系对于区域发展意义重大。基于2007—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法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者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制约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发展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发展水平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现递增的阶梯式变化过程;耦合协调度由轻度失调发展至轻度协调,受疫情影响又跌落至勉强协调,耦合协调度等级表现为东南部>中部>西北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受文旅融合程度、旅游服务质量、资源配置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的综合影响。
2024 Vol. 39 (5): 184-192 [摘要] ( 13 ) [HTML 1KB] [ PDF 0KB] ( 28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