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1年 36卷 2期
刊出日期 2021-04-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进展与动态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
1 张文佳, 柴彦威
时空间行为研究前沿专栏序言

文章导读: 
 
2021 Vol. 36 (2): 1-2 [摘要] ( 199 ) [HTML 1KB] [ PDF 828KB] ( 1396 )
3 柴彦威, 陈梓烽
时空间行为调查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随着理论与方法体系不断完善,时空间行为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实践应用导向,同时也面临构建解释时空间行为的一般理论的使命,对研究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认为时空间行为调查在方法上与移动定位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内容上越来越重视个体行为的能动性以及行为的社会、环境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时空间行为调查的两个发展趋势:面向实践应用,融合时空间行为调查与大数据采集;面向理论构建,加强质性调查、开展追踪调查。同时,本文试图审视我国时空间行为调查的进展、优势及不足,为我国时空间行为调查的未来发展指出方向。
2021 Vol. 36 (2): 3-10 [摘要] ( 242 ) [HTML 1KB] [ PDF 2747KB] ( 1417 )
11 王丰龙
幸福地理学研究中的时空间尺度陷阱
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但是在近年兴起的关于幸福地理学研究中对尺度问题的讨论仍属空白。本文在借鉴此前地理学尺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幸福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别从现实尺度、分析尺度和实践尺度出发,系统反思了幸福感研究中的尺度陷阱。首先,对区域幸福感水平的度量需要选择汇总尺度和方法,影响幸福感的地理因素本身和地理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也有其特定尺度。第二,分析地理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时,既要合理处理研究结论的尺度变异性和不同时空间尺度上研究结论的整合问题,也要防止出现真实尺度与分析尺度之间出现错位。第三,个人会通过家庭内部成员间取舍、社会比较等尺度重构和尺度政治方式提升幸福感,而政府在试图改善居民幸福感时也需要选择合理的空间干预尺度。幸福感研究必须跳出各类尺度陷阱,探究影响幸福感的地理要素的真实尺度及合理的分析尺度,并妥善解决个人和政府在提升幸福感时面临的尺度政治争端。
2021 Vol. 36 (2): 11-19 [摘要] ( 153 ) [HTML 1KB] [ PDF 2577KB] ( 1102 )
20 张文佳, 王梅梅
交通拥堵治理的空间与基础设施政策综述
交通拥堵是制约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给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聚焦城市交通拥堵的结构性因素,系统归纳和综述了引导可持续出行行为的空间政策(如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政策)与基础设施供应侧政策(如道路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及其在交通拥堵治理上的理论探讨、学术争论焦点、实证分析及当前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等。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与基础设施策略对交通拥堵的缓解作用存在较大时空差异。理论与实证研究需要加强对城市土地、交通和经济等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并注重交通拥堵产生的时空间变化过程。
2021 Vol. 36 (2): 20-26 [摘要] ( 142 ) [HTML 1KB] [ PDF 1157KB] ( 1194 )
27 杨婕, 陶印华, 刘志林, 柴彦威
邻里效应视角下社区交往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北京市26个社区居民的多层次路径分析
本文基于2017年北京市居民日常活动与满意度调查数据,运用多层次路径分析方法,以社区及周边环境作为地理背景,探讨邻里环境、社区交往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后,社区建成环境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较弱,仅公园可达性显著正相关。然而,建成环境通过社区交往对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显著,尤其是公园和公共设施可达性的增强能够促进居民更为频繁的社会交往,维持更紧密的邻里关系,进而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此外,感知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暴露不仅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影响,也通过社区交往间接降低了生活满意度。因此,本文建议在社区规划决策过程中,纳入对社区交往和生活满意度的考量,同时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污染环境的治理。
2021 Vol. 36 (2): 27-34,54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4094KB] ( 1261 )
35 林书亭, 塔娜
转型期不同住房性质居民的职住关系演变——以上海郊区为例
从微观尺度检验不同住房性质居民职住关系的时空演变,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深层机制。利用问卷调查开展2000年以来上海郊区不同住房性质居民职住地变迁的时间地理学分析。研究发现:不同住房性质居民的职住关系变化呈现显著差异。“市场购房”居民多由中心城区向外迁移和郊区侧向迁移,职住距离上升,职住关系更加固定;“市场租房”居民多为郊区侧向迁移,职住距离降低,职住调整呈现协同性;“保障性住房”居民多由中心城区被动向近郊区迁移,平均住房迁移距离最长,职住距离上升。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迁居居民的职住距离变化受住房性质影响显著。“市场购房”居民的职住距离变化主要受经济能力制约,“市场租房”居民主要受出行能力制约和自己/家人通勤(上学)便捷度的组合制约,“保障性住房”居民还受到来自户籍制度的权威制约。就业地变迁居民的职住距离变化主要受到获取更好就业机会的能力制约和配偶工作地调动的组合制约。
2021 Vol. 36 (2): 35-45 [摘要] ( 285 ) [HTML 1KB] [ PDF 13985KB] ( 562 )
46 申悦, 李亮
年龄分层视角下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
年龄是影响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从年龄分层视角出发探讨医疗资源可达性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居民的就医行为决策机理。本文以崇明岛为案例,利用一手调查数据,结合两步移动搜寻算法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和惯常就医距离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就医行为影响机理的差异。研究发现,医疗设施可达性对不同年龄群体就医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可达性对老年人的就医行为影响尤为显著;中年人同时受到空间因素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且性别差异较为突出;青年人更倾向于前往高等级的医疗机构就医。研究为面向不同群体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医疗资源配置策略以及引导居民的理性就医提供了依据。
2021 Vol. 36 (2): 46-54 [摘要] ( 158 ) [HTML 1KB] [ PDF 13020KB] ( 1047 )
55 谌丽, 解扬洋, 湛东升, 党云晓, 张文忠
北京中低收入社区育儿人群的服务设施需求研究
服务设施需求分析是建设社区生活圈和完整社区的基础。已有研究关注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配置或评价,对服务设施需求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缺少对育儿人群等细分人群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讨论在二孩政策和年轻人少子化观念影响下,社区应当给予育儿人群什么样的服务设施支持。基于2017年北京公平与包容调查问卷数据,本文采用有序多分类模型分析中低收入社区居民对教育、医疗等10类设施的需求偏好。结果显示育儿人群对各类设施的需求和访问频率都超出其他人群,且相关需求存在性别差异;二孩家庭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性强于独生子女家庭,且因子女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家庭需求也有所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育儿人群所需服务设施的分类体系,以期为精细化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2021 Vol. 36 (2): 55-62 [摘要] ( 148 ) [HTML 1KB] [ PDF 3138KB] ( 912 )
63 刘坚, 孟斌, 陈思宇, 湛东升, 陈喆
多源大数据下的北京市居民就餐活动与城市空间关系探究
融合了位置和文本信息的社交媒体数据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人类行为时空模式及规律提供了可能。本文构建了文本信息挖掘技术与空间分析有机结合的居民时空行为研究框架,利用2017年微博数据,采用BERT与Fast.AI结合的文本分类模型,结合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题挖掘,对北京居民日常就餐活动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与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居民就餐活动可以分为4类主题,即朋友聚餐类、日常餐饮类、普通餐饮类和特色餐饮类;四类主题就餐活动的热点区域大多分布在三环以内,形成了以工体—朝外—CBD商圈为中心的等级分布格局;居民就餐选择与餐饮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最强的一致性;结合城市POI等数据,发现居民日常就餐活动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空间同位模式。
2021 Vol. 36 (2): 63-72,183 [摘要] ( 159 ) [HTML 1KB] [ PDF 32613KB] ( 687 )
73 赵莹, 王嘉铭, 毛子丹
游客时空行为与保护教育感知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
传统的时空间行为研究建立在均质人、机械人的假设基础上。游客时空行为作为客观制约和主观选择的共同结果,对其展开研究时加入游客情感变化分析有助于理解行为环境与游客行为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关注游客时空行为过程中的保护教育感知,以香港海洋公园为案例地,展开游客时空行为跟踪调查和控制教育环境线路的实验组调查。分析发现:①游客行为分为正面解说型、负面解说型、正面互动型、负面互动型四类。其中,参观正面情绪的场馆会提升游客到访多类型教育场馆的积极性,体验互动活动则会延长游客在教育性场馆中停留的时长。②游客在不同情感环境下进行不同类型的行为活动,其保育感知水平会出现显著差异,正面互动型和负面解说型的游览行为会给游客带来保育感知的提升。③行为活动和空间环境对游客保育感知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知识层、态度层的变化,行为维度变化并不显著。
2021 Vol. 36 (2): 73-81 [摘要] ( 164 ) [HTML 1KB] [ PDF 11578KB] ( 623 )
进展与动态
82 许振宇, 张心馨, 曹蓉, 杨鹏鹏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韧性城市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聚集体,因其互联互通的复杂系统结构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外源风险因素扰动和内源结构变迁影响而表现出脆弱性,韧性城市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热点。分析国内外韧性城市作者机构合作状况、把握知识基础及研究热点、预测演化趋势,利于其理论进步与实践优化。论文运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方法,以2000—2019年间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为样本,绘制韧性城市研究的作者—机构聚类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及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获得的未来研究启示包括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与风险共担模式研究、区域经济韧性与演化地理的融合性研究、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韧性评价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新兴风险扰动下的城市韧性研究、全灾种城市韧性系统复杂演化机理研究。
2021 Vol. 36 (2): 82-90 [摘要] ( 276 ) [HTML 1KB] [ PDF 22590KB] ( 867 )
91 刘晓琼, 张瑜洋, 赵新正, 芮旸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1990—2020年WoS核心合集的文献计量分析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理念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乃至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厘清其内涵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计量分析和文献分析法,述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展望。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SARD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分为起步期(1991—1996年)、成长期(1997—2007年)、成熟期(2008—至今);近30年来,SARD研究总体特征如下:研究目标转向农户生计韧性提升与乡村振兴,研究视角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主题聚焦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内容趋向关注“再地方化”,研究空间尺度下沉至农场层面,研究方式强调参与式发展;国内SARD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多动力影响下的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多尺度下农业和农村多功能性的耦合研究,多利益攸关方参与下的SARD模式与路径研究,不同农区SARD协调机制和制度创新研究。
2021 Vol. 36 (2): 91-101 [摘要] ( 207 ) [HTML 1KB] [ PDF 38741KB] ( 1216 )
102 熊鹰, 许方政, 刘丹, 魏晓, 侯珂伦
中国农村社区研究进展及展望
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机载体。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研究的热点领域及相关成果,基于CiteSpace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农村社区研究在理论构建、治理体系、建设模式、规划策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理论总结升华不够、治理体系较为单一、过程机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对复杂性科学方法和大数据的运用不足等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农村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农村社区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模式、农村社区治理技术手段创新、大数据及空间分析方法的融合等。本文立足当前农村社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加强农村社区的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以及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2021 Vol. 36 (2): 102-109 [摘要] ( 289 ) [HTML 1KB] [ PDF 10656KB] ( 727 )
社会
110 李梦程, 王成新, 薛明月, 王瑞莉, 周慧敏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基于百度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变差函数分析我国居民对疫情关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机理,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2020年1月16日—2月26日,全国范围内疫情的网络关注度呈先升后降的“倒V型”演变趋势,武汉“封城日”是其重要的时间拐点。②新冠肺炎疫情网络关注度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明显;局部冷热点分布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空间分异格局。③东—西方向为疫情网络关注度在空间分异上的主要方向。④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人口密度、疫情传播路径、实时疫情和地理区位共同影响着疫情网络关注度的时空演变格局。
2021 Vol. 36 (2): 110-119,154 [摘要] ( 178 ) [HTML 1KB] [ PDF 26553KB] ( 644 )
120 肖宝玉, 朱宇, 林李月
多维耦合视角下的流动人口主观社会融入研究——以福厦泉城市群为例
利用福厦泉城市群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多维耦合的视角评价了流动人口主观社会融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主观社会融入度总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协调度较低;融入意愿和融入体验的融入度及其协调度较高,观念习惯和身份认同的融入度及其协调度较低;②户籍制度的障碍作用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淡化;来自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社会网络、生计资本/困难分别具有正反方向的影响;30岁以下、未婚、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及短距离、长时段、家庭化的迁移模式增强了主观融入度及其协调度。研究认为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软硬条件,从城乡一体化视角促进流动人口多尺度、多维度耦合协调的社会融入。
2021 Vol. 36 (2): 120-126 [摘要] ( 116 ) [HTML 1KB] [ PDF 1684KB] ( 858 )
文化
127 成志芬, 周尚意
历史文化街区表征与非表征之间的关联——以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意义变化分析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建筑实体要素保护好,蕴含文化意义传承差的现象。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街区作为景观,分析建筑使用形式和使用者变化后,景观意义的传承情况。本文以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为景观对象,采用表征、非表征理论,调查当地居民对建筑实体体现意义的理解,及其具身的、实践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该区表征文化主要是建筑实体体现的传统礼俗、吉祥寓意与励志、伦理教化文化。第二,如今居民对表征文化的意义并不完全理解,说明实体保护与意义传承有分离。第三,如今居民的非表征文化与传统礼俗文化的和谐、秩序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其尚未在形式上固定下来,但却说明既要保护表征文化,也要看到非表征对表征文化的创新。
2021 Vol. 36 (2): 127-135 [摘要] ( 323 ) [HTML 1KB] [ PDF 32685KB] ( 708 )
城市
136 端木一博, 柴彦威
北京市就业者日常活动的时间利用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7年调研数据的对比
时间利用作为了解人类活动与生活安排的重要维度,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以往的时间利用研究从个体行为的角度透视了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然而少有利用交叉数据在不同年份对居民的时间利用模式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在北京进行的两次活动—出行日志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近10年来北京市就业者时间利用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住房来源等因素对时间利用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十年前有所减弱。本文从时间利用模式的角度解读了北京就业者日常生活的变化,为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提供参考。
2021 Vol. 36 (2): 136-145 [摘要] ( 147 ) [HTML 1KB] [ PDF 16537KB] ( 552 )
经济
146 胡国建, 陆玉麒, 吴小影, 李恩康
基于企业间联系视角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本文首先梳理不同种类的企业联系及其在构建城市网络中的优缺点,然后基于2013—2018年上市公司的大宗交易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网络,从企业间的资金联系分析城市网络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13—2018年,共有105个城市参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的构建,资金进出量前10名城市约占资金总流量的70%。城市网络中大部分城市的资金出量高于资金入量,说明资金流具有向少数城市集聚的特征。②从节点数量、边数和边均强度来看,2013—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的结构经历了低—高—低的发展变化。上海是城市网络的绝对核心,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武汉、重庆和成都等城市承担着区域中心的功能。③长三角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相对发达,联系紧密,群内城市之间的资金总流量占长江经济带总流量的53.13%。相比之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城市网络结构欠发达。
2021 Vol. 36 (2): 146-154 [摘要] ( 147 ) [HTML 1KB] [ PDF 20924KB] ( 699 )
旅游
155 马晓龙, 陈泠静, 魏楠, 张丽甜
中国及周边国家出境旅游市场互动格局动态研究
研究国家间出境旅游市场作用关系是经略周边的重要手段,对国家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亚太地区的22个国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1995年、2005年、2017年数据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国在出境旅游市场互动中的特征变迁进行刻画。结果显示:23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整体互动水平不断提升。时间截面上,各国的国际地位两级分化;动态性角度,市场引领者经历由印度到中国,再到俄罗斯等四国的转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先上升后下降。研究认为,中国的地位上升是经济发展和出境政策宽松化的结果;而地位下降是出境客流集中、缺乏广泛交流所导致。因此,合理引导出境旅游客流分配,对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2021 Vol. 36 (2): 155-163 [摘要] ( 114 ) [HTML 1KB] [ PDF 4862KB] ( 1071 )
164 史鹏飞, 明庆忠, 韩剑磊, 骆登山
山地旅游的非功用性体验研究——基于云南玉龙雪山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
在旅游个性化、情感化、精神性消费渐成趋势背景下,具有丰富非功用性特质的山地旅游迎来发展新机遇。在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这一新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玉龙雪山案例地网络游记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洞察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发展过程及实现方式等。研究表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是在山地旅游场的精神导引下、在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中深刻融入山地情境,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达成自我成就的内在体验过程;精神导引、情绪反应、情感表白、自我洗礼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形成发展的主要过程;感知填充、意义生产、关系建构等3种体验方式在整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过程中融合贯穿,诠释了自我成就的体验价值。
2021 Vol. 36 (2): 164-174 [摘要] ( 131 ) [HTML 1KB] [ PDF 4173KB] ( 1587 )
175 刘亚晶, 罗静, 孙建伟, 田野, 崔家兴, 曾菊新
2018年湖北省旅游供需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A级景区为例
以湖北省内A级景区和客源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系统探究旅游供需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湖北省旅游供需要素具有较强的集聚分布态势,供需状况整体较差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资源和人口指向性;②客源密集的江汉平原腹地和交通不便、高等级景区稀疏的外围边缘山区供需联系强度较低,高等级景区集聚的区域供需联系强度较高,两极分异明显;③搜索半径增大时联系强度低值区范围逐渐缩小,高值区范围沿城镇和交通干道扩张并呈带状连片趋势;④湖北省旅游供需错配现象较为严重,客源密集区缺少高等级旅游资源,质量较好的旅游景区又未紧密联系客源,景区等级、客源地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旅游供需的空间结构影响较大。
2021 Vol. 36 (2): 175-183 [摘要] ( 114 ) [HTML 1KB] [ PDF 38046KB] ( 645 )
184 卢东, 曾小桥, 徐国伟
基于扎根理论的共享住宿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共享住宿是在共享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住宿模式,现已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但目前针对我国文化和市场条件下的共享住宿选择意愿还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对26位国内共享住宿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0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了共享住宿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产品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平台能力和多样性作为拉力因素,本真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个人知识作为推力因素,共同刺激消费者产生享乐、信任及感知有用的心理感受,并由此决定其消费意愿和推荐意愿。研究结果对理解消费者选择共享住宿的原因具有理论意义,对共享住宿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2021 Vol. 36 (2): 184-192 [摘要] ( 125 ) [HTML 1KB] [ PDF 3209KB] ( 1096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