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4年 39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4-06-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方嘉雯, 贺灿飞
流动与重构:物流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
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企业间物质流的重要载体,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发展、运行和演化提供动力和通道,同时传统的空间等级逐渐被重构。基于此,本文融合“流空间”和“尺度重构”理论,梳理国内外关于物流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期探索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流空间”如何形成并重构传统基于资源要素禀赋发展起来的“场所空间”。文章首先探讨了“流空间”理论和“尺度重构”理论融合的可能性,接着分别从物流产业的三种发展形态(点、群、网)梳理了有关物流产业空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而言,基于点和群的物流研究仍然是“场所空间”的视角,基于网的物流研究开始尝试利用“流空间”理论的思想,并运用物流交易数据还原和识别“流空间”,并讨论对于“场所空间”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开始从国家战略规划的角度探讨“尺度重构”框架下物流枢纽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地位提升的作用,但并没有将物流枢纽作为“流空间”体系来分析。诚然,产业空间体系的形成和重构效应是需要时间和尺度上的对比跟踪的,考虑到现代物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微观案例加以支撑,未来研究一方面需要加强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需要充分挖掘数据和案例,探索物流产业空间自身的重构过程和对其他类型“场所空间”的重构机制。
2024 Vol. 39 (3): 1-12,24 [摘要] ( 33 ) [HTML 1KB] [ PDF 1903KB] ( 433 )
13 巴士奇, 陈瑛, 姚宇阳, 李淦
地理学视域下国内学界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在区域国别学被列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成为中国世界地理研究领域发展壮大的新领域。国内学界对SIDS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涉及到国际关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地理学视域下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地缘政治、经济互动与产业发展、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以及文化地理与社会建构 4 类议题。从研究方法看,质性研究突出,定量化手段单一局限,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分析优势仍有待深入挖掘。论文认为:SIDS研究是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国别学对话的重要媒介,尺度间关联是SIDS研究的主要视角,殖民历史是贯穿 SIDS 研究的基本线索。最后,汲取国际上对SIDS的研究经验与方法,基于地理学角度对国内学界的SIDS研究提出4点展望。
2024 Vol. 39 (3): 13-24 [摘要] ( 41 ) [HTML 1KB] [ PDF 3415KB] ( 486 )
社会
25 宋伟轩, 崔璨, 叶玲, 刘玮辰
大城市住房阶层及其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南京为例
中国城市房价快速攀升和住房市场分化背景下,住房资产既能反映家庭财富,也与住房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后代教育和阶层认同等关联密切,住房差异成为城市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的重要观测指标和评判依据。在借鉴与改进西方住房阶层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南京4015份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以住房数量与价值为聚类指标,将样本群体划分为多房阶层、改善阶层、刚需阶层和无房阶层等四类。分别从住房条件、家庭结构、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比较不同住房阶层差异化的社会属性与空间特征,提出单位制度、住房市场、宅地文化和空间作用的叠加,共同推动着中国大城市住房阶层的形成与分化。以地理思维将空间要素融入到传统住房阶层理论并开展实证探索,初步验证大城市住房阶层分化是客观存在且不断加剧的,它既是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果,也是社会空间不平衡的原因。住房阶层研究可以为观测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开辟一种微观视角和创新路径,也可以为缓解因住房差异导致的城市社会阶层固化风险等现实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2024 Vol. 39 (3): 25-35 [摘要] ( 63 ) [HTML 1KB] [ PDF 6582KB] ( 447 )
36 林家惠, 曾国军, 张小萱, 钟淑如
跨国移民的日常饮食实践及地理相遇分析:广州案例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广州跨国移民的日常饮食实践如何促成多元的地理相遇,以及这种相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跨国移民在不同的饮食空间与东道国社会产生互动,促进了多元的地理相遇,既带来不同民族身份之间社会融合的结果,也由于个体与东道国的社会文化差异加深了隔阂。跨国移民的日常饮食实践及地理相遇受到主体性因素的驱动、社会性因素的强化与地方性因素的支持,这三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跨国移民在东道国的日常饮食呈现出矛盾的行为表征。本文揭示了跨国移民与在地社会文化的微观互动过程,以饮食为线索的地理相遇分析对于理解移民与迁入地的社会文化互动提供了深入理解,对于促进在华移民的社会融入具有启发意义。
2024 Vol. 39 (3): 36-43 [摘要] ( 38 ) [HTML 1KB] [ PDF 1866KB] ( 369 )
44 毛小洪, 杨成凤, 阳港
中国流动老年人口城市心理融入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运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融入意愿、心理距离、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老年人口城市心理融入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以及K均值聚类方法,对其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①中国流动老年人口城市心理融入水平整体较高,但其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呈现川渝、西北以及东北等地区较高,华南、中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滞后的分异格局。②流动老年人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受到其自身层面流动、家庭、户籍地、个体行为因素以及流入城市的公共服务共同影响,但不同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尺度差异。以此为依据,利用 K 均值聚类方法将其划分为家庭、户籍和行为因素主导区、健康服务因素主导区、行为因素主导区以及多因素共同作用区四大影响区域,为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2024 Vol. 39 (3): 44-53,114 [摘要] ( 27 ) [HTML 1KB] [ PDF 5187KB] ( 381 )
文化
54 嵇宸, 林耿
广州沙面地理想象中的话语建构——基于近代报业文本的视角
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本文检视了 1840—1949 年近代报业对广州沙面的话语表征。研究发现,早期媒体话语中沙面的地理想象不具指向性;1924年至1945年,中外矛盾被激化,沙面的空间形象被话语主体有目的地表征并他者化;1945年之后,随着新的阶级冲突出现和激化,社会内部和国家之间多种矛盾共同影响了沙面空间形象的转折与混杂化。沙面形象的他者化是以中文报业话语为表征、不同时期社会权力关系作用下多元主体的动态协商过程,是一种历史性的建构。研究拓展了对地理想象的动态性与社会建构之间关联性的理解,丰富了地理想象与媒体话语中多元生产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实践角度看,研究指出租界承载了城市的复杂记忆,对租界空间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社会历史的理解。
2024 Vol. 39 (3): 54-63,162 [摘要] ( 28 ) [HTML 1KB] [ PDF 2769KB] ( 263 )
64 张鹏飞, 虞虎, 徐琳琳
冰雪旅游场中身体的在场、互动与文化空间构建
冰雪旅游强调游客的身体素养与运动技能。以具身认知理论探索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功能,并从微观视角挖掘冰雪旅游场与游客的互动关系,系统阐述身体文化空间的形塑与迭代过程。研究提出:身体在冰雪旅游场中承担着场域认知、具身体验与文化空间塑造等多元功能,游客身体的“在场”成为实现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客观要求。同时,游客自然地将身体嵌入到冰雪旅游场,在冰雪旅游心理场与物理场的营造中创造性地发挥着调节作用。伴随冰雪旅游地“多层次历时性的积淀”,身体文化空间逐渐实现“身体文化节点—身体文化轴—身体文化场”的转变,在身体内源驱动与外在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推动冰雪旅游场中的身体文化空间向复杂化、多元化迭代演化。
2024 Vol. 39 (3): 64-71,112 [摘要] ( 34 ) [HTML 1KB] [ PDF 1761KB] ( 298 )
经济
72 蒋自然, 樊俊杰, 黎晨晟, 王霞, 杨修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
在信息技术驱动经济增长之际,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效率提升成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尝试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动态演化视角揭示中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嬗变规律,构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两条传导路径,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机理上进行空间效应阐释及其异质性特征检验。结果表明:①2011—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快速发展态势,而制造业生产效率则表现为波动上升的演化趋势,两者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②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地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对周围地区制造业生产同样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③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④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进一步检验发现传导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特征。
2024 Vol. 39 (3): 72-80,112 [摘要] ( 30 ) [HTML 1KB] [ PDF 2421KB] ( 430 )
81 冷硕峰, 席广亮, 甄峰, 刘翰阳
基于企业股权关联的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演变和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本文基于长三角数字经济企业股权关联数据,以地级市市区和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有向加权的数字经济产业投资网络。运用度中心性和中心势、社区分析等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2010—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网络演变特征,总结核心扩展、节点扩展、边缘扩展等空间扩展模式以及网络演化的起步、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研究发现:2010—2020年,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的极化过程逐渐减缓,网络逐渐趋于稳定和集中,呈现出“钻石+放射状”的空间结构,且其网络社区与行政边界耦合程度较高。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先后经历了以核心扩展为主和核心扩展与节点扩展并重的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等级扩散特征。
2024 Vol. 39 (3): 81-91,182 [摘要] ( 34 ) [HTML 1KB] [ PDF 4661KB] ( 234 )
92 蔡蓓蕾, 王茂军, 陈韵凌
经营户视角下北京近郊乡村旅游经营可持续性——以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例
大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经营呈多主体参与、多业态融合特征,明确不同经营主体的发展短板、角色定位和可持续性差异,有助于确定政府帮扶对象和施力点,推动乡村振兴。本文以莲花池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获取数据,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剖析了乡村旅游经营群体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①经营者可持续性表现出青年人高于老年人、外来人高于本地人,年龄和来源的显性差异,隐含着经营意愿和资本实力的内在区别。②经营业态与用工方式、运营方式具有对应性,民宿雇工生产、网络运营,农家乐自我雇佣、线下主导,前者经营方式可持续性普遍高于后者。③宅院的空间质量和更新能力,与旅游经营能否免于淘汰或实现晋级挂钩。宅院空间再生产过程体现出家空间与经营场所、礼制秩序与资本逻辑的博弈。④群体Ⅰ、Ⅱ、Ⅲ的经营组合分别为“外来青年人—民宿—资本化生产宅院”、“本地中年人—农家乐—半资本化生产宅院”、“本地老年人—半经营农家乐—渐趋生活化宅院”,对应高、中、低的经营收益,形成了群体Ⅰ>群体Ⅱ>群体Ⅲ的总体可持续性差异。
2024 Vol. 39 (3): 92-104 [摘要] ( 40 ) [HTML 1KB] [ PDF 4765KB] ( 403 )
城市
105 王言言, 孙斌栋, 张婷麟
城市规模分布中的最大城市规模塌陷现象研究
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最大城市规模相对整体城市规模分布塌陷的深入分析严重缺乏。本文使用 1975—2015年全球人类定居区图层的人口和建成区数据,采用一致的城市定义,对 100 多个国家的国家最大城市规模塌陷的程度、原因以及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国家存在最大城市规模塌陷的现象,且随最大城市规模增加,塌陷程度先减弱后增强,反映了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此消彼长;先进交通技术的应用可以抵消集聚不经济力量进而减弱最大城市的塌陷程度,但随着城市规模持续增长,超过了交通设施的承载力,城市规模塌陷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强。研究发现支持了最大城市规模塌陷是源于集聚不经济的存在以及一定时期内大城市技术经济和管理能力限制的假说。
2024 Vol. 39 (3): 105-112 [摘要] ( 36 ) [HTML 1KB] [ PDF 2075KB] ( 325 )
113 戴靓, 王瑞霖, 曹湛, 丁子军, 郑慧彬
中国城市信息网络的主干结构与影响机制
本文通过2019年336个城市间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中国城市信息网络,采用差别化过滤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其主干结构特征与内外生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信息网络具有高密度、多尺度和异构性,基于差别化过滤法提取的主干网络清晰展现了信息流的地域差异和全局特征。国家级城市群之间形成距离衰减弱、空间跨度大、多元扁平化的信息流通道,并对东北和西南城市形成一定的邻近辐射;成都、重庆、西安形成三角聚合效应;新疆、西藏的信息流较为地域化和边缘化。行政等级、信息化水平、旅游热度能促进城际信息流动,省界效应突出。网络内生的择优连接和关系闭合机制也至关重要,但择优连接强于关系闭合,促使网络向层级性的组团化发展。
2024 Vol. 39 (3): 113-122 [摘要] ( 37 ) [HTML 1KB] [ PDF 3138KB] ( 404 )
乡村
123 黄世臻, 刘玉亭, 安月辉
基于资本分析的在地村民“家实践”研究——以XZ村为例
“家”是表征地方感知的空间,过往研究普遍在流动、重构等议题中谈及村民的家。事实上,中国村民具备摆脱刻板印象的潜质,本文观测其扎根地方并建构家空间的过程,即在地村民的家实践。研究以 XZ 村为例,基于经济和社会资本分析探寻村民对家的认知、建构家的能力,探索“传统—现代”家实践的路径。发现:①家情感蕴含在地村民最根本的共识,传统的家象征其对宗族社会中交往模式和场所格局的维系,现代的家则凸显其对原子化社会关系与商品化空间资产的偏好。②村民拥有关系、信任等社会资本和集体产权、金钱等经济资本,从而具备家实践的能力。③传统和现代家情感交织并驱动村民实现资本的向外博弈和内部转换,最终建构其独有的家空间。研究跳脱西方城市中心主义范式,搭建本土化和系统性的框架以完善家研究,可为中国式城乡现代化推进乡村社区良性转型提供参考。
2024 Vol. 39 (3): 123-131 [摘要] ( 25 ) [HTML 1KB] [ PDF 5905KB] ( 358 )
132 何田, 郎雨, 青丽波, 刘愿理, 廖和平
乡村振兴视角下脱贫地区农村劳动力回流多维特征及形成机理——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本文利用重庆市奉节县 390 个行政村(社区)调查数据及 5180 份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问卷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回流多维特征,运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个体和村域层面识别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内外源因素,并探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农村回流劳动力个体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赡养抚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②村域劳动力回流水平整体偏低,县域中部和南部较高,北部和中南部回流较低,表现出回流水平等级越高,空间集聚越不明显。③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内生性因素影响个体的回流能力和发展动力,而外源性因素决定劳动力的发展机会、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
2024 Vol. 39 (3): 132-141 [摘要] ( 24 ) [HTML 1KB] [ PDF 3794KB] ( 356 )
142 刘红霞, 杨建林
中国乡村众创空间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乡村众创空间是乡村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文章从生态位态势视角梳理出乡村众创空间的类型,并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乡村众创空间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乡村众创空间可分为涉农企业资源共享类、产业园区服务供给类、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类、专业性孵化器孵化类、创业平台活动聚合类、村域开放协同互助类6种类型。②中国乡村众创空间呈集聚型分布,表现为高密度分布在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呈现东密西疏、北多南少的特征,且各类型乡村众创空间地域分异显著。③中国乡村众创空间分布受到信息化基础、社会资本、政府支持、区域开放程度、乡村资源禀赋、乡村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支撑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类型乡村众创空间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素之间存在协同增强效应,其中社会资本与乡村资源禀赋的交互作用是首要因素组合。
2024 Vol. 39 (3): 142-150 [摘要] ( 35 ) [HTML 1KB] [ PDF 4666KB] ( 407 )
旅游
151 吴晋峰, 周靖超, 石晓腾, 王子豪
一种测量接收形象与投射形象一致性的新方法
正确测量旅游者接收形象与 DMO 投射形象的一致性是提升目的地形象营销效果的客观需要。采用演绎法探索测量接收—投射形象一致性的新方法,并应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论为:①用属性匹配度、维度匹配度和整体匹配度计算公式定量测评旅游者接收形象与 DMO 投射形象一致性是可行的;②属性匹配度计算旗帜图、维度匹配度计算扇形图和整体匹配度计算蜗牛图可帮助 DMO 直观准确认识目的地形象建设和形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③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旅游者熟悉度是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效果的关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改善旅游目的地市场认知形象的捷径。本研究为开展旅游形象市场营销效果测评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方法。
2024 Vol. 39 (3): 151-162 [摘要] ( 32 ) [HTML 1KB] [ PDF 4547KB] ( 423 )
163 孟凯, 王强
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过程:一种“拼装”的新视角
以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现实与理论问题出发,引入后结构主义的“拼装”视角科学研究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拼装过程及其逻辑。首先,在阐释拼装理论内涵基础上对该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其次,科学分析了“乡村旅游地生计拼装”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拼装视角探讨了在“欲望”积极性生产力驱动下转型起步期、参与期、发展期、衰退或复苏期乡村旅游地发生“领域化”“去领域化”“再领域化”的生计福祉性拼装空间进程及其关系逻辑。拼装视角的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过程及其逻辑的科学分析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启示与参考。
2024 Vol. 39 (3): 163-171 [摘要] ( 28 ) [HTML 1KB] [ PDF 1904KB] ( 321 )
172 赵金金, 刘博
求同还是存异?地方认同与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研究
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是目的地营销和管理实践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游客个性化体验需求和构建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这一“双赢”局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形成机制尚无确切共识。将黄山景区作为案例地,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模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地方认同对于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的“过犹不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认同对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具有倒U型影响;②地方认同对旅游涉入具有倒U型影响,且旅游涉入在地方认同与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③恢复性环境感知调节了地方认同与旅游涉入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了地方认同通过旅游涉入间接影响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的效应。基于此,研究结论有效补充和完善了地方认同作用机制的讨论,为进一步提升旅游者价值共创行为的解释力与预测力提供可能性,也为旅游目的地营销人员针对地方认同的精准营销措施的设计给予了决策参考和方法指导。
2024 Vol. 39 (3): 172-182 [摘要] ( 37 ) [HTML 1KB] [ PDF 1754KB] ( 453 )
183 李东, 徐晓亮, 刘旭义, 关靖云
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量表研究:基于目的地居民视角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党中央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但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量表开发与检验的相关研究存在维度不明确、内容不全面、方法不规范等问题。鉴于此,以喀什噶尔古城景区为例,从目的地居民感知视角出发,以景区内外居民为研究对象,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采用文献回顾、定性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收集生成初始题项,对调研所获得的 447 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包含 17 个题项、3 个维度的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量表,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量表的稳定性。研究结论丰富了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研究,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也为充分发挥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提供指导。
2024 Vol. 39 (3): 183-192 [摘要] ( 36 ) [HTML 1KB] [ PDF 1726KB] ( 432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