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09年 24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9-02-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许学强, 李郇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三十年
本文以政策变化与城镇化演进关系为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特点与动力机制,认为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模式在中国城镇化研究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小城镇发展、城镇化路径以及城镇化主体的讨论,21世纪后,对农村城镇化的反思推动了珠三角城镇化研究的新视角向全球化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转化;本文进一步对珠三角城镇化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9 Vol. 24 (1): 1-6 [摘要] ( 246 ) [HTML 1KB] [ PDF 346KB] ( 3526 )
7 汤茂林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基于与美国研究生课程的比较和感知
扩招之后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质疑。这种质量下降的起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课程教学不规范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进行了个人思考,以期认清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参照被世界各地当作楷模的美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长处,提出了作者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编制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以讨论课为主、引导学生读书、拓宽视野和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而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差距,并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素质人才。
2009 Vol. 24 (1): 7-11 [摘要] ( 275 ) [HTML 1KB] [ PDF 346KB] ( 1325 )
12 王兆峰
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策略研究
生态位概念最早源于生态学,近年来其在社会与经济学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策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利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如何使我国旅游产业集群选择正确的生态位策略,明确其核心竞争力,摆脱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生态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产业集群生态位是其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利用自身条件占有区域资源的空间;并结合旅游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包括旅游资源生态位、集群管理生态位、集群环境生态位三个方面,其中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基础,集群管理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发展的动力,集群环境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发展的支撑条件。然后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的变迁特征,提出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旅游资源本身的条件、集群管理状况、区域社会条件、其他集群的竞争等都会导致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的扩充或压缩。最后针对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基于生态位理论提出生态位的泛化、特化与优化三种策略。
2009 Vol. 24 (1): 12-15,118 [摘要] ( 310 ) [HTML 1KB] [ PDF 348KB] ( 1142 )
16 冯卫红, 苗长虹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国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有三种不同的观点;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研究方法上注重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较多,但定量研究较为缺乏。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构建,还未形成鲜明的学科研究特色和方法,案例研究极为缺乏;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状况后,指出了我国未来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应重点关注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旅游产业集群的本地联系和外部联系、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2009 Vol. 24 (1): 16-21 [摘要] ( 230 ) [HTML 1KB] [ PDF 351KB] ( 2481 )
城市
22 罗震东, 朱查松, 张京祥
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趋势研究——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的实证
集聚-碎化态势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研究视角与方法,旨在分析并表达区域城镇经济、社会与空间的互动演化趋势。在借鉴美国大都市区碎化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中国都市区发展的特征,发展了均匀度指数等数学方法。对江苏沿江地区21世纪以来都市区域的集聚-碎化态势进行定量计算和多视角分析,认为作为长江三角洲北翼都市带的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总体空间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均匀化趋势,而治理结构则更趋集中或曰集权,这一矛盾无疑将直接影响都市区域未来的持续发展。
2009 Vol. 24 (1): 22-27,52 [摘要] ( 251 ) [HTML 1KB] [ PDF 574KB] ( 1010 )
社会
28 李伯华, 刘传明, 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
根据乡村的地域特征,构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判断矩阵,通过偏差矩阵,调整模糊判断矩阵,并检验矩阵的一致性,得出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居民的自身愿望与现实感知的差异程度来确定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突破口。从居民最关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入手,探讨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公共物品性质,认为政府的介入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有效途径。
2009 Vol. 24 (1): 28-32 [摘要] ( 229 ) [HTML 1KB] [ PDF 359KB] ( 3047 )
33 付磊, 唐子来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
基于第三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1982年和2000年的上海社会空间结构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82年上海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相对简单,市区和郊区各自具有较强的同质性;2000年社会空间结构则趋于复杂,异质性特征明显增强,各类社会区间的圈层分布成为主导模式,并呈现指状空间扩散特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能动者和结构两个层面揭示了上海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
2009 Vol. 24 (1): 33-40,57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925KB] ( 1382 )
文化
41 李凡, 朱竑
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GIS应用于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考古和文化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主要的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从中看出,GIS已经应用在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很多层面上,正日益成为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文章总结国外该领域发展的情况,结合国内研究的实际,认为国内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GIS应用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国内历史和文化地理学者应该重新认识GIS的作用,开发适合的GIS应用软件,搭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平台,积极争取将GIS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应用纳入到数字城市计划之中。
2009 Vol. 24 (1): 41-47 [摘要] ( 426 ) [HTML 1KB] [ PDF 419KB] ( 6173 )
48 薛熙明, 朱竑, 唐雪琼
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教堂为例
景观研究一直为国外文化地理学界所重视。作为宗教景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堂历来也是宗教地理研究的重点。教堂在城市中的时空演化可以直接反映城市宗教景观的形成与扩散机制。对广州基督教教堂历史时期空间布局的研究表明:从1842年开始,广州基督教教堂从十三行和南关一带逐渐向外拓展;建国前,原老城区、汉民路(今北京路)和河南(珠江南岸)北部已成为教堂集中区;在1960年代的教堂大联合之后,广州教堂的分布表现出收缩之势。教堂的空间布局主要受内在交通区位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同时,政治因素、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形态、宗教景观的空间集聚和竞争、城区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对其有一定制约或促进作用。而当今的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全球化,也对城市基督教教堂的空间格局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2009 Vol. 24 (1): 48-52 [摘要] ( 351 ) [HTML 1KB] [ PDF 416KB] ( 2644 )
53 卢天玲, 甘露
神圣与世俗:旅游背景下佛教寺院建筑功能及其空间转化与管理
传统文物寺院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寺院功能在神圣和世俗之间的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游客旅游和佛教徒朝圣之间、地方发展经济和文物保护之间、以及僧侣佛法修持和寺院世俗经营之间对寺院建筑空间利用需要上的对立。本文立足于传统寺院内部建筑神圣和世俗功能的空间分异,分析了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对寺院不同区域建筑的功能变化和要求的差异,将寺庙建筑功能区域划分为佛国象征区、僧人修行区及生活区、世俗接待区、寺庙外围区,并对各个区域的行为主体及行为时间进行调整,提出了一些建筑功能空间转化和管理的建议。
2009 Vol. 24 (1): 53-57 [摘要] ( 231 ) [HTML 1KB] [ PDF 262KB] ( 2754 )
区域
58 李松志
基于集群理论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时空演替机理研究
产业转移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重要课题。而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地域化的载体,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本表现形式。普遍的观点认为产业集群使产业产生区域粘性,阻碍产业转移。然而本文从集群发展与升级的角度,认为中国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佛山禅城的陶瓷集群在形成、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存在着产业的空间转移,并发现佛山禅城陶瓷业转移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两个阶段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前者为"蔓延式扩散"、后者为"跳跃式转移"。并对两个时段的陶瓷产业转移的机理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市场才是驱动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而政府只是起了助推作用。
2009 Vol. 24 (1): 58-62 [摘要] ( 291 ) [HTML 1KB] [ PDF 565KB] ( 1210 )
63 蔡砥, 滕丽, 林小慧
城乡一体化地区120急救医疗站点设施区位问题分析——以广东省鹤山市为例
120急救医疗服务的站点选址是基本的设施区位问题。本文以广东省鹤山市为例,开展了关于城乡一体化地区120急救医疗站点区位的优化研究。首先根据2006年鹤山市120呼叫数量的实际数据研究了公众个人满意度随距离的衰减关系;然后在不同的优化原则下构建了两个满意度优化模型;最后,分别假设不同的站点数量设置,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求解与比较。结果发现基于最小个人满意度最大化的模型II虽然在总满意度上表现不佳,但具有较好的公平性,且可以用较少的站点满足给定距离范围覆盖所有的镇。
2009 Vol. 24 (1): 63-66 [摘要] ( 258 ) [HTML 1KB] [ PDF 480KB] ( 951 )
经济
67 廖悲雨, 王铮, 隋文娟
中国受亚洲各区域的出口贸易溢出研究
出口导向型经济是日本制造、亚洲四小龙和中国之崛起这些亚洲经济奇迹的共同特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出口贸易的带动作用更加重要。本文采用1985-2005年中国、日本和亚洲其他区域的贸易数据,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分界点,利用模型分析中国与日本、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关系,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与亚洲各地区在出口贸易上的关系相互依赖,各方在贸易上的继续深化将会为这个国际分工体系建立一个各为有利的环境。
2009 Vol. 24 (1): 67-71 [摘要] ( 255 ) [HTML 1KB] [ PDF 331KB] ( 828 )
72 翟荣新, 刘彦随, 梁昊光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
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产值比重是49.5:3.2:29.7:17.6,农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本文分析了农业结构系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性,发现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变动趋势和农业结构的变化率;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地区间农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未来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布局的主要依据。
2009 Vol. 24 (1): 72-75,66 [摘要] ( 250 ) [HTML 1KB] [ PDF 498KB] ( 1069 )
乡村
76 王武科, 李同升, 刘笑明
不同尺度下农业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实证研究——以中国果业协会果业技术扩散为例
目前,国内外对技术扩散的研究中时间维角度扩散研究较多,而空间维扩散研究相对薄弱。以中国果业协会为依托,通过对协会内果树系列技术成果采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行为分析的方法,从不同尺度对技术空间扩散进行透视,得出以下结论:①不同尺度下影响农业技术扩散和使用的因素相差较大。宏观尺度下影响果树系列技术扩散的主要因子为规模,中微观尺度下影响技术扩散的主要因子为距离;②随着空间尺度的缩减,技术扩散由明显的规模等级扩散向随距离增加扩散强度减弱的渐进扩散转化;③农业技术在空间扩散方向上具有"寻"的特征,即技术扩散总是在追求扩散效益最大化;④微观尺度的农户行为分析表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主要受农户本身对高收益的追求和外部因素对农户的影响两方面作用。
2009 Vol. 24 (1): 76-80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394KB] ( 1433 )
81 乔家君, 时慧娜, 吴殿廷
我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域经济类型探讨——以历届“中国十佳小康村”等55个村为例
以我国55个经济强村为对象,以行业为依据,对相对发达村域经济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发现:经济强村多由传统种植业转向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采矿业+制造业及其它等7种类型;不同类型样本村域在东中西地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如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型村域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地区,制造业类村域则呈现东中西递减的分布趋势等;东部村域经济整体实力、多元化程度等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村域所处区域环境刺激了村域经济的优势发展。
2009 Vol. 24 (1): 81-85 [摘要] ( 288 ) [HTML 1KB] [ PDF 348KB] ( 1286 )
旅游
86 赖斌, 杨丽娟
盐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挖掘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大英死海、自贡盐都为例
论文理清了盐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价值观演变的脉络。认为旅游产品化是实现盐文化潜在资源显性化的必然,主题挖掘已经成为盐文化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当然选择。选取了大英死海和自贡盐都作为两个典型案例,得出盐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显性市场价值在于文化性和娱乐性,其隐性市场价值是游客休闲体验性和社会文化生态性。最后基于后现代旅游语境下的"社会-游客"双核市场价值观,提出了深度开发策略。
2009 Vol. 24 (1): 86-89 [摘要] ( 284 ) [HTML 1KB] [ PDF 316KB] ( 2504 )
90 张述林, 阳佩玲
网络游戏旅游开发模型设计初探
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地理区位的弱化,传统地理学面临着如何在网络经济领域找到切入点的问题。本文以"天龙游"推出为契机,探讨网络游戏旅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此作为地理学的切入点和传统旅游产业的创新点之一。由于网络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不能同于传统资源的开发方式,所以本文尝试设计了一个新的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并重点阐述了该模型的应用流程。
2009 Vol. 24 (1): 90-92 [摘要] ( 240 ) [HTML 1KB] [ PDF 249KB] ( 1083 )
93 贾英, 孙根年
基于本底线和亲景度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客流量预测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是景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拟建或新建景区,目前尚无公认的较为科学的预测方法。本文采用以本底趋势线和游客亲景度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客流量进行预测。该方法以西安市为客源聚集地,建立国际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本地居民游憩3条本底趋势线,再结合游客对目的地的旅游偏好和亲景度,按高低两个方案分别计算出未来5-25年秦岭国家植物园的游客分流量。本研究为拟建景区客流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09 Vol. 24 (1): 93-97 [摘要] ( 252 ) [HTML 1KB] [ PDF 440KB] ( 1442 )
98 覃峭, 张林, 李丹枫
利用品牌延伸整合旅游产业链的模式研究
"旅游产业链"是旅游消费者获得旅游信息并决定进行某次旅行,经过空间移动,到最终实现旅游体验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因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消费涉及的企业分属不同的产业类型而形成的一种产业链接关系。旅游产业链的建设与优化对于微观旅游企业和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旅游产业链的建设与优化,就是要协调产业链上各要素,以实现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品牌延伸战略是企业界对品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新产品营销的常用策略,品牌延伸理论也发展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以品牌延伸理论为基础,从微观主体角度来分析旅游产业链优化整合的机制,包括优化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并阐述了大企业或者著名企业在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为旅游产业链的优化整合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模式与途径,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利用品牌延伸优化产业链的优化圈层、优化路径和优化模型。本文最后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提出旅游产业链优化的建议。
2009 Vol. 24 (1): 98-101 [摘要] ( 231 ) [HTML 1KB] [ PDF 318KB] ( 1331 )
102 雷平, 施祖麟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旅游产业边界界定的基础。基于旅游需求不仅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也与"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发展水平相关的产业特征,本文对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与程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多变量序列分量方差分析模型,通过对1984年至2005年相关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本文发现当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变化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影响;餐饮、零售产业对国内旅游推动较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内旅游几乎没有影响;当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内旅游需求增长贡献有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消费结构中旅游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还低于生活水平改善速度,我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国内旅游高速增长阶段。
2009 Vol. 24 (1): 102-105 [摘要] ( 239 ) [HTML 1KB] [ PDF 304KB] ( 3230 )
106 何小东, 孙鹏
中国区域性旅游障碍研究探析
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是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纵深发展的必然成果,其关键在于消除区域性的"旅游障碍"。然而当前国内对区域旅游障碍的研究却较少有。从研究分析来看,行之不畅不爽、信息不对称、服务疲软、管理的地方化倾向是区域性旅游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以为,区域性旅游障碍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地方政府行为质量、市场诚信发育程度、信息交流技术平台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消除区域性旅游障碍,必须切实提高地方政府组织区域旅游经济的行政作为质量,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进诚信建设,提高旅游企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完善区域间旅游交通的便捷性与信息交流的技术平台,促进中国区域旅游和谐发展。
2009 Vol. 24 (1): 106-109,47 [摘要] ( 222 ) [HTML 1KB] [ PDF 345KB] ( 1247 )
110 鲁小波, 李悦铮, 陈晓颖
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开发探析
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在近代饱受日俄帝国主义侵略,所以遗留了很多的殖民遗迹。但是,由于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我们民族的耻辱历史,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本文首先从6个方面论述了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开发的理由;然后,又论述了东北地区殖民遗迹旅游开发的潜力、现状以及空间分布;第三部分,提出了3种殖民遗迹旅游开发的模式和3条主体线路;最后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开发"正创意"的活动来开发东北地区殖民遗迹这些"负遗产"。
2009 Vol. 24 (1): 110-113 [摘要] ( 265 ) [HTML 1KB] [ PDF 370KB] ( 1562 )
114 翁钢民, 李胜芬
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路径分析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环境管理的粗放型及短期化倾向,导致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使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作为描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系统能够承受旅游活动强度的量值,旅游环境承载力既是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又是判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深入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实现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基本路径:建立自然环境系统的维护机制、发展经济环境系统的保障机制、建设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机制以及完善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配套机制,这为控制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拓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2009 Vol. 24 (1): 114-118 [摘要] ( 242 ) [HTML 1KB] [ PDF 361KB] ( 1049 )
119 张羽, 刘妮
延安清凉山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事业所形成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在红色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清凉山承载着中国革命战争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厚重历史,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发展清凉山红色旅游,须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机制,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要以新闻传播行业及其高校为依托,开拓客源市场;活化清凉山红色旅游资源,强化游客精神体验等。
2009 Vol. 24 (1): 119-122,80 [摘要] ( 247 ) [HTML 1KB] [ PDF 382KB] ( 1408 )
123 郑芳, 侯迎, 王乃昂, 张春慧, 黄银洲
多目的地ZTCM在旅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嘉峪关市为例
在旅行费用法(TCM)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基础上,考虑游客出游时对于多个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及旅行时间机会成本等问题,提出了多目的地ZTCM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以及评估流程,并以嘉峪关市为例,对其国内旅游客源地划分为39个出游小区选定11个旅游目的地出游组合,利用门票价格及居民消费水平等指标计算各出游组合中嘉峪关市所占的旅游价值比例,对其进行合理的游憩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嘉峪关市2006年的旅游价值为7.384762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为6.227939亿元,海外旅游价值为1.156823亿元,与当年旅游收入4.62673亿元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嘉峪关市发展旅游的潜力比较大。此外,还对多目的地ZTCM的可行性以及评估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
2009 Vol. 24 (1): 123-128 [摘要] ( 409 ) [HTML 1KB] [ PDF 1777KB] ( 1010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