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17年 32卷 5期
刊出日期 2017-10-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经济
政治
社会
旅游
区域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李智, 张小林
中国地理学对乡村发展的多元视角研究及思考
乡村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多元化的观察视角。本研究从地理学出发,选取空间、转型、功能、制度四个视角,对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分别对四个视角下的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发现我国地理学研究呈现多元视角融合的趋势,且存在缺少多元理论指导、对城乡关系关注不足的共性问题。基于此,结合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最近成果及我国实情,尝试提出中国地理学对乡村未来发展研究的导向: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发展网络研究、加强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多元发展路径研究、推进城乡等值化理论指导下的乡村规划和管理研究。
2017 Vol. 32 (5): 1-8 [摘要] ( 988 ) [HTML 1KB] [ PDF 2441KB] ( 2005 )
9 陈浩, 张京祥, 李响宇
国家空间分异与国家空间视角的中国城市研究思路初探
中国城市研究的主流理论视角一直忽视国家的内部空间分异,国家空间理论的发展为从理论上重新审视国家的空间分异提供了的可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家空间视角的内涵及其在海外地理学研究中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中国城市内部的国家空间组织的独特性及国家空间重构实践的丰富性,指出这种理论视角在中国城市研究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基于中国城市的政治经济背景提出了中国化的国家空间概念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国家空间视角的重要城市研究议题及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局限性。
2017 Vol. 32 (5): 9-16 [摘要] ( 814 ) [HTML 1KB] [ PDF 2200KB] ( 1403 )
17 孙瑜康, 李国平, 袁薇薇, 孙铁山
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评述与展望
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空间特征之一。传统的基于经济学的创新研究框架忽视了空间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新地理学的兴起,对创新集聚的空间问题研究得到大力扩展和延伸。本文围绕创新活动在空间上是否集聚、在哪里集聚、如何集聚等问题,从集聚化、本地化和网络化三个方面对创新集聚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归纳总结出影响创新集聚的五种机制:知识溢出、服务共享、高技能劳动力匹配、不确定性和竞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化创新集聚空间特征研究、完善创新活动与区域及城市间的互动理论、推动对创新网络的测度与演化研究、加强创新集聚的微观机制及模型化工作等建议。
2017 Vol. 32 (5): 17-24 [摘要] ( 861 ) [HTML 1KB] [ PDF 3269KB] ( 1520 )
25 赵志峰, 杨振之
英文文献中文化价值观对旅游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化价值观塑造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进而影响旅游者的决策、消费和评价行为。研究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不但有助于目的地企业实现精准营销,而且也有助于主客双方增加彼此理解与认同。在系统收集和梳理英文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文献概况、研究内容、研究展望等角度进行了述评。研究时间上,2000年后该领域的文献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研究地域上,越来越多的研究选择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理论与方法上,多采用较为成熟的文化价值观理论与量表,以定量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上,涉及旅游前行为、旅游中行为和旅游后行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未来研究要不断完善文化价值观理论与量表;注重研究设计的合理性;重视研究方法的严谨性;拓展和深化研究内容。
2017 Vol. 32 (5): 25-32,112 [摘要] ( 701 ) [HTML 1KB] [ PDF 1422KB] ( 1629 )
文化
33 李蕾蕾, 任珺
城中村遗产价值——公共地理学视角与深圳案例
运用公共地理学方法,讨论城中村的文化遗产价值。文章考察了新老两代村民和四类不同租户构成的核心群体,对于城中村的认知、记忆和情感的差异与代际隔阂。研究发现,以深圳为案例的南方中国的城中村,出现原住民业主被大量外来租户逐步替代、导致传统宗族村落文化难以后继、并从"落脚城市"向"可居社区"成熟转变的发展趋势。城中村的文化遗产被识别为"半村半城"的混合型生活文化、以乡镇企业工业遗存和非正规经济为代表的生产文化、凝结移民草根之奋斗精神的理性文化,以及凸显城中村生命活体的感性文化等四个类型。文章认为城中村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代际)与地域空间的双重尺度提升,在公共地理学讨论平台,达成共识。
2017 Vol. 32 (5): 33-39,88 [摘要] ( 676 ) [HTML 1KB] [ PDF 2526KB] ( 2013 )
社会
40 袁媛, 古叶恒, 肖扬
中国城市的“中心-外围”贫困格局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采用全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数据(2008和2013年),基于划分的中心城区和外围县市共2839个空间单元,探讨中国城市贫困空间的新格局,并构建多层回归模型分析贫困影响因素。2013年,以区县为单元的贫困分布自东往西递增,呈现"中心-外围"格局。2008-2013年,全国层面的中心城区贫困集聚度有所下降,外围县市有所上升;区域层面的"中心-外围"贫困增长东西分异,东部大城市的中心贫困增长率普遍高于外围,而西部大城市则相反。模型显示,劳动力市场是影响中心城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外围县市的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对于中国的贫困地理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城乡统筹的实践依据。
2017 Vol. 32 (5): 40-47 [摘要] ( 512 ) [HTML 1KB] [ PDF 6944KB] ( 1465 )
48 杨慧敏, 罗庆, 李小建
河南省县域贫困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地区的地理识别,是区域扶贫政策精准、有效实施的前提。以经济指标衡量河南省县域相对贫困程度,并借助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区位交通、历史基础4类变量16个影响因子对区域贫困状况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河南省县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县域多分布在豫西和豫东南,且区域内存在部分潜在贫困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居民储蓄水平、气温、湿度、到最近城市的距离、国道道路密度、期初经济水平7个因子对县域贫困程度影响显著。地区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在重视经济因素的减贫效应时,也应重视自然因素的致贫效应,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017 Vol. 32 (5): 48-55 [摘要] ( 987 ) [HTML 1KB] [ PDF 4019KB] ( 1480 )
政治
56 马学广, 李鲁奇
尺度政治中的空间重叠及其制度形态塑造研究——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
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借鉴依赖空间和交互空间分析思路,对基于共同利益而非对抗性的尺度政治过程进行分析。其中,深圳市对连续依赖空间的建构、汕尾市对依赖空间交互功能的挖掘、广东省在交互空间中的管制试验等分别定义了它们各自的依赖空间和交互空间,这些空间在多个尺度上相互重叠,并集中体现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一新的尺度和制度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动者依赖和交互空间的性质、行动者间的相对权力关系以及各自掌握的不同资源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合作区的组织架构、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等制度形态。
2017 Vol. 32 (5): 56-62 [摘要] ( 555 ) [HTML 1KB] [ PDF 3043KB] ( 1256 )
63 和智利, 孙俊, 潘玉君, 武友德
尺度政治与人民——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政治地理思想
文章通过阅读安东尼奥·葛兰西著作发现葛兰西的思想中渗透着政治与空间相互加强的观点,较早地发展了我们现在所称的尺度政治理论和人民地理思想。主要体现在:①葛兰西具有敏感的空间直觉,并在意大利经济和政治空间性、政治力量尺度性、消极革命尺度策略之间发现了"生产性的"空间政治力量;②葛兰西在狱前就完成了他的意大利空间政治构型,并在《狱中札记》中通过文化霸权理论加强了他的空间政治思想;③葛兰西在他的文化霸权理论和消极革命理论中均发现了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策略性,并把这种空间策略调整到了人民解放事业中;④葛兰西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有着一个"不断加强的空间政治"过程,并集中体现在与农民和其他阶级力量的联盟意见中。
2017 Vol. 32 (5): 63-68,75 [摘要] ( 579 ) [HTML 1KB] [ PDF 1983KB] ( 1844 )
城市
69 王立, 薛德升
世界城市跨国空间研究的分野与合流
世界城市内部多种跨国要素作用形成的跨国空间已经成为一类新空间类型和客观存在。在跨国经济、跨国社会、跨国文化、跨国主义生活方式等跨国要素的交互作用下,跨国空间的形成发展、演绎逻辑表现出多样化分野。具体表现为:跨国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化、不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和"生活"的博弈,地方和空间的割裂与相互渗透等。在此基础上,对跨国空间的研究理念、形成机制和价值体系三方面却存在着合流的趋向,共同指向了全球化时代国家管治模式、自由主义生活方式以及软性制度的改革。
2017 Vol. 32 (5): 69-75 [摘要] ( 741 ) [HTML 1KB] [ PDF 1502KB] ( 1288 )
76 张延吉, 张磊, 吴纳维
城市建成环境对流动商贩空间分布的影响——兼议摊贩疏导区的规划选址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景观,本文以北京朝阳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流动商贩和POI等大数据,探究城市建成环境对摊贩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高密度的消费需求是引致流动商贩集聚的首要原因,尤其是在正规商业较为缺乏的区域,流动商贩的高发态势尤为明显,政府管制没有也无法遏制这一非正规经济现象。②相较于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街区尺度的宜人性和城市功能的多样性更为显著地促进了商贩集聚,因此小巷支路是疏导区选址的理想场所。③不同用地类型对各时段的商贩空间分布具有差异化影响,可考虑在特定用地周边设置固定型、临时型等多种形式的疏导区,以实现各类城市功能的兼容并包。
2017 Vol. 32 (5): 76-82 [摘要] ( 478 ) [HTML 1KB] [ PDF 15910KB] ( 866 )
83 王翔宇, 王成新, 王波涛
基于结构视角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回顾中国最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土地资源的供给性短缺和需求剧增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和专家的共识。以山东省为例,基于区域结构、用地结构、城市规模结构的视角,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2000-2013年期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结果表明:①从空间结构看,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总体快于人口城镇化,并且鲁西北、鲁西南和半岛中部地区的城市用地人口绩效高于中部和胶东半岛东部地区。②从用地结构看,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绿地扩张所承载的人口绩效较低,仓储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偏高;③从城市规模结构看,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最高,20-50万规模城市最低,50万以上规模城市居中,且呈逐渐降低的态势。
2017 Vol. 32 (5): 83-88 [摘要] ( 458 ) [HTML 1KB] [ PDF 2666KB] ( 1191 )
89 王爱, 陆林, 包善驹, 朱其静
基于GWR模型的合肥居住地价影响因素研究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0-2014年居住用地的出让数据,运用地统计法、GWR模型等方法,对合肥市居住地价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合肥市居住地价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地价的峰值区分别以老城区、政务区天鹅湖及滨湖新区塘西河公园为中心呈现圈层式分布;②不同的地价影响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容积率对居住地价的贡献度空间差异最大,其次是宗地面积,主干路次之,交通站点对居住地价的贡献度最小;③厘清各影响因素对地价的作用机制,建立动态的数字地价模型,不仅能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重塑城市的空间结构,而且能为城市整体价值的发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2017 Vol. 32 (5): 89-97 [摘要] ( 659 ) [HTML 1KB] [ PDF 7593KB] ( 1282 )
区域
98 崔彩辉, 韩志刚, 苗长虹, 王兵, 刘钢军
河南省人口分布与乡镇可达性空间耦合特征
人口作为区域发展的内在因素,交通可达性提高将有利于促进人口或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考虑土地利用及地形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包含乡村道的交通网络数据集,应用改进的成本距离计算方法,分析河南省乡镇可达性及其分布特征;通过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叠加,揭示人口分布与可达性的空间耦合特征。结果表明:①各乡镇可达性总体呈现明显的圈层分布,可达性值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时段越短,内部差异越大,交通指向越明显。②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在各时间圈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达性与人口分布集聚产生作用的最大时间距离为1.5h。③人口与交通可达性的空间耦合呈现较明显的半环状分布,社会经济指向性明显。④交通可达性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
2017 Vol. 32 (5): 98-104,118 [摘要] ( 921 ) [HTML 1KB] [ PDF 19523KB] ( 932 )
经济
105 朱盼, 孙斌栋
中国城市的企业家精神——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
本文以每万人拥有的中小企业数量为代理变量,分析了中国城市企业家精神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整体提升的同时,地区差异也在扩大;空间自相关显著,集聚趋势不断增强;变化强度呈西减东增的趋势。互联网设施、人口多样性、沿海区位和资源环境压力、较高的女性比重、较少的政府干预和较低的国企占比和外资占比有促进作用;未发现集聚和房价的显著影响;而平均教育水平与企业家精神显著负相关,说明我国的创业类型、教育体制和内容还有待提升。
2017 Vol. 32 (5): 105-112 [摘要] ( 521 ) [HTML 1KB] [ PDF 16259KB] ( 778 )
113 于富喜, 薛伟贤, 韩勇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本文基于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视角,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在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基础上,通过估算资本存量,分析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的构成,并利用偏离-份额法研究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存在产业要素错配,第二产业成为杨凌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部门,而第一产业的要素投入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协调;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增长效应,而非配置效应,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张;资本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内部的作用,在杨凌示范区发展初期,产业要素配置结构对资本要素生产率起到了阻碍作用,但这一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2017 Vol. 32 (5): 113-118 [摘要] ( 448 ) [HTML 1KB] [ PDF 2010KB] ( 1078 )
119 肖龙, 侯景新, 肖叶甜
基于卡马格尼模型的有效城市规模研究——以中国81个城市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近年,最优城市规模的问题走到了研究的十字路口,美国学者理查德森指出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优的城市规模,而只存在依赖各种因素的有效城市规模。基于此观点及城市规模膨胀所引发的新一轮学术讨论,通过梳理城市规模研究领域内的已有文献成果,对新古典主义城市规模、最优城市规模、有效城市规模等主要研究范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效城市规模研究范式相比其他城市规模研究范式确实更具现实合理性,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进而,基于中国2012年81个样本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探讨了中国的有效城市规模情况,发现现阶段中国城市规模的有效性尚处于合理范围内,且同城市规模存在反向变化关系,表现出了大规模城市效率低于小规模城市的特征。
2017 Vol. 32 (5): 119-124 [摘要] ( 325 ) [HTML 1KB] [ PDF 2794KB] ( 1000 )
交通
125 赵鹏军, 孔璐
TOD对北京市居民通勤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TOD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同时对于促进绿色交通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术界对TOD的交通影响研究仍然存在争论。本文以北京为例,通过实际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地铁站周边居住居民的通勤出行方式进行了研究。在控制了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和出行距离等因素的情况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混合度、接驳公交服务、模式通勤时效等对居民通勤出行方式具有显著影响。高土地混合度和便捷交通接驳服务能够提高居民选择公交或非机动出行的比例;由于各模式时效差异,长距离通勤的居民更加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同时,TOD模式能够提高需求出行导向的居民绿色通勤的可能性。
2017 Vol. 32 (5): 125-131 [摘要] ( 452 ) [HTML 1KB] [ PDF 2486KB] ( 1872 )
132 蒋华雄, 蔡宏钰, 孟晓晨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交通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铁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必将对城市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修正市场潜力模型分析高铁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总体上,高铁提升了城市服务业的比重,降低了城市制造业的比重;制造业型城市和服务业型城市的服务业比重都得到提升,制造业比重都下降;从单个城市来看,高铁提升了大多数制造业型城市和大多数服务业型城市服务业的比重。②对于制造业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高铁主要促进该类城市一般服务业比重的提升;对于服务业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强化,高铁主要促进这些城市高端服务业比重的提升。③高铁的开通增强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
2017 Vol. 32 (5): 132-138 [摘要] ( 683 ) [HTML 1KB] [ PDF 4165KB] ( 1673 )
旅游
139 王群, 陆林, 杨兴柱
游地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与影响因子分析——以千岛湖为例
人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旅游地社区恢复力提高是旅游地可持续治理的关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从治理、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4个维度建立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模型,定量测度千岛湖社区认知恢复力,识别脆弱性及应对能力认知对社区恢复力的复杂影响。结果表明:①社区恢复力认知可提取8个因子,政府治理在社区恢复力中的作用最为显著,是社区恢复力提高的主导力量。②千岛湖恢复力认知综合平均值为2.4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子系统恢复力认知值最高,生态和经济子系统恢复力认知值最低,系统发展应关注生态资本的积累与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稳定性。③社区脆弱性、个体和政府应对能力的各变量对社区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政府应对能力对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的影响相对最强,个体应对能力对多数恢复力认知维度未产生明显影响。需进一步发挥个体作用,促进个体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提高社区恢复力。
2017 Vol. 32 (5): 139-146 [摘要] ( 401 ) [HTML 1KB] [ PDF 3104KB] ( 1180 )
147 江燕玲, 潘卓, 潘美含
农用地多功能视角下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引导决策研究——基于重庆城郊25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
通过解构农用地多功能性与乡村旅游辩证关系,设计了"农用地多功能性-村域乡村旅运营模式"联动引导决策体系,并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5个行政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农户自助式微型运营模式"的区域乡镇企业和产业集聚程度较高;采用"集体经济自营型运营模式"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地多功能性明显;采用"承包经营流转型运营模式"的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采用"多元股份合营型运营模式"的区域集体经济发达、农地多功能性显著。研究显示,通过农用地多功能性与主导功能评价对乡村旅运营模式引导决策,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决策过程缺乏定量数据支撑和量化方法画的缺陷。
2017 Vol. 32 (5): 147-153 [摘要] ( 368 ) [HTML 1KB] [ PDF 2023KB] ( 1343 )
154 吕兴洋, 宋慧林, 金媛媛
信息过载情境下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研究——热门形象与长尾形象的差异化作用分析
借助网络,旅游者能够获得丰富的目的地属性信息,形成的引致形象更为丰满。本文采用情境实验法,检验了信息过载情境下引致形象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属性信息过载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目的地长尾形象信息的选择性记忆,而目的地热门形象仍能被普遍记住;②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过程中,目的地的热门形象依旧起着决定性作用,即USP依然是有效的营销策略;③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新生成的引致形象长尾部分对旅游者决策的影响受到引致形象热门部分的调节,即引致形象长尾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对旅游者决策有所影响。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决策理论、指导DMO目的地营销工作的开展。
2017 Vol. 32 (5): 154-160 [摘要] ( 424 ) [HTML 1KB] [ PDF 1646KB] ( 1251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