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0年 35卷 6期
刊出日期 2020-12-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郭文
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其研究范式再认识
神圣空间是中国传统村落重要的空间形态,但理论界对神圣空间时有“存续论”和“废弃论”的学术争议,对其内涵、类型、流动性发展趋势以及新的研究范式也缺乏深入解读,这对人们深入认知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带来了困惑和迷茫。通过文献梳理,认为:神圣空间的内涵是“空间+意义”的综合。在传统村落中空间形态有两类,一是具有明显可观察性的宗教信仰性神圣空间,二是一切不可让渡或不可化约的人文意义的神圣空间。在内容研究方面,学术界对第一类型的神圣空间研究着墨较多,但研究特点表现在对神圣空间“本身”进行阐释。对第二类型神圣空间建构性的解读属于新兴研究类型,研究主要将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看作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动态性实践的产物。在流动性视角下,学术界更注重对传统村落神圣空间与流动性互动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之间建构和生产的研究,认为“神圣空间作为文本”更符合新的社会事实及其推动下的研究议题。不同认知范式具有差异性,相互补充是人们整体认知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的基础,也对乡村振兴实践中传统村落文化的整理、挖掘以及塑造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引。
2020 Vol. 35 (6): 1-8 [摘要] ( 119 ) [HTML 1KB] [ PDF 1400KB] ( 1968 )
9 黄向
儿童与自然的人地关系研究:接触、认知与情感
自然可以对儿童身心、认同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在2015年后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话题:有关儿童与自然接触的研究,包括如何让普通的儿童和有特殊照顾需要的儿童更好的接触自然,以及影响儿童与自然接触的社会文化因素;儿童自然认知的研究,包括儿童的自然意象、校园自然和户外自然作为教育空间的相关研究;儿童自然情感的研究,包括儿童的自然体验、儿童与自然及中介的关系,自然对儿童情感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本文呼吁学界能更多关注中国情境下儿童人地关系。
2020 Vol. 35 (6): 9-17,75 [摘要] ( 163 ) [HTML 1KB] [ PDF 4260KB] ( 1672 )
18 刘斌, 杨钊
国外老年旅游研究进展与理论体系——兼论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老年旅游的思路框架
老年旅游的发展是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象之一,成为了旅游学、老年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老年旅游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尚处于现象描述等初期阶段,各学科关注度和研究深度较一般。本文以人文地理学科为背景,收集、整理并仔细分析了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主要文献,系统性的地总结了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进展脉络、线索、较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观点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介入状况。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目前国外老年旅游研究的不足,作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对老年旅游研究的适用性研判,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框架。一方面致力于解决现实的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是寻求人文地理学科在老年旅游研究中的深度介入,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0 Vol. 35 (6): 18-25,131 [摘要] ( 112 ) [HTML 1KB] [ PDF 3625KB] ( 1829 )
26 韩勇, 贺萌琳, 高军波, 郑茜
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
空间已成为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对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行阐述。总体上,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维度聚焦于资源和机会的非均衡配置及流动性障碍导致的边缘化过程。具体来讲,从邻里结构性特征中辨识潜在的被排斥主体,强调了社会排斥产生的物质基础;厘清不同尺度、不同空间类型下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相互作用机制,为消除空间隔离产生的社会排斥障碍提供实践基础。基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提出融贯社会空间隔离到社会空间融合的分析框架,为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2020 Vol. 35 (6): 26-34 [摘要] ( 130 ) [HTML 1KB] [ PDF 3021KB] ( 1571 )
社会
35 王权坤, 胡雪瑶, 艾少伟
身份、流动与权力:街头摊贩的空间实践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与秩序,建构于使用者利用空间并遇到相关主体的日常场景中。论文以空间实践为理论视角,搭建涵盖身份、流动、权力的分析框架,发掘开封小吃夜市摊贩的身份属性与流动特征,探寻边界和节奏同权力运作的关联。研究认为:①回族摊贩为夜市赋予民族特性和地方性特色,回族社区是塑造从业身份的引力场;②摊贩通过短距离流动将集体社会文化属性嵌入空间,造就夜市和清真寺的空间邻近关系;③夜市的正规性附着于空间边界,场所的可占据性呈现于时间节奏,反映出权力运作依赖于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与区位条件的差异性。空间实践能够为解释空间变迁中意义与秩序的形成逻辑提供理论框架,此案例分析可为公共空间的长效治理提供政策启迪。
2020 Vol. 35 (6): 35-43 [摘要] ( 131 ) [HTML 1KB] [ PDF 11959KB] ( 1106 )
44 纪小美
基于资本与场域理论的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研究
立足社会大转型语境,收集有关徽州建制与地名变更争议的网络素材,借鉴批判范式、结合场域与社会记忆理论、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对徽州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与内在机理进行阐释。发现:社会响应存在明显的社群差异。婺源第一次改隶时民间强烈反抗并起到效果,第二次改隶后为多数民众所认可。媒体人群体、专家学者、普通民众与地方政府对徽州更名与复名的看法不尽相同,语义网络结构差异显著,关注重点亦有所不同。政治权力、经济资本与社会记忆分别推动徽州地名场域的边界重构、式微让步及其与黄山地名场域的交融共存是徽州地名变迁的内在机理。
2020 Vol. 35 (6): 44-49,105 [摘要] ( 111 ) [HTML 1KB] [ PDF 5176KB] ( 1039 )
文化
50 陈晨, 程林
关中平原历史地名演变中的文化政治格局——基于批判地名学的研究
基于GIS技术,分析从夏到明清,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的演变规律。从景观表征和布尔迪厄符号权利视角,借鉴批判地名学研究理论,揭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演变过程中的文化政治格局。研究发现:①作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置换的高密度区域,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政治中心区,以及以潼关、陈仓(今宝鸡)为核心的军事中心区构成了政治权利空间斗争的中心;而零星分布于外围的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则体现出其作为政治权利空间斗争边缘区的历史稳定性。②统治阶层和群众围绕宫殿陵寝、官宦氏族、人物姓氏、意愿祈福及祭祀庙宇类地名展开命名博弈,各阶层均希望借助地名这一社会文化符号表达“自我”价值和愿望。③关中平原历史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名的命名与变更整体上呈现出去阶层意识形态、关注民生文化的特征。
2020 Vol. 35 (6): 50-56,84 [摘要] ( 173 ) [HTML 1KB] [ PDF 17409KB] ( 802 )
57 王婷, 吴必虎
基于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北京城市歌曲中地方意象特征研究
选择1949年以来以北京为主要描述对象的118首华语流行歌曲为研究素材,以歌词中的主要词汇构建共现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整体网络指标、节点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和社区检测分析。研究发现词汇共现网络呈现出“核心+半边缘+边缘”的圈层结构,以核心区词汇所呈现的物质空间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的意象元素认知为主,半边缘区词汇充分拓展地方意象内容,边缘区词汇进行具体歌曲的个性化表达。通过社区检测可以将北京城市歌曲中的地方意象归纳为强政治性、显地方性、高象征性、泛世俗性4类特征,在歌曲的演唱视角、歌词内容、曲调旋律、情感表达、创作话语权等方面得以体现,并且存在时间变化特征,从而反映了一定话语环境下地方意象的生产与变化。
2020 Vol. 35 (6): 57-65 [摘要] ( 117 ) [HTML 1KB] [ PDF 44218KB] ( 789 )
乡村
66 张军以, 王腊春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小农户振兴解析
小农户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利益与价值主体,也是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及形态建构主体。小农户振兴,即为适应当前乡村地域系统乃至城乡地域系统社会经济形态、地域结构—功能重构,通过对影响农户生计转型发展的内部要素和外缘要素的调控管理,实现小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及其与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文章基于小农户概念内涵,分析了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小农户振兴与城乡地域系统演化发展的联结关系,提出应根据地域差异,在明晰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和城乡地域系统类型、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发展特征与模式的前提下,按“村域—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不同尺度分区分类实施小农户振兴。重点关注小农户振兴与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乡村产业体系、乡村社会功能再组织化及乡村生态环境提质的耦合协同,加强小农户振兴与乡村资源管理、小农户振兴地域类型与特征、小农户振兴规划与政策、小农户振兴路径与模式等方面研究。
2020 Vol. 35 (6): 66-75 [摘要] ( 174 ) [HTML 1KB] [ PDF 8039KB] ( 1411 )
76 王勇, 朱雅琴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江南水乡古镇空间演化路径——以周庄古镇为例
江南水乡古镇是江南地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聚合体,而空间作为功能的载体,是古镇保护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以周庄古镇为例,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切入,解析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古镇空间演化的行动者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关键行动者意图、行动者网络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周庄古镇空间重构和演化。在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周庄镇政府为关键行动者,通过行政征召、专家带头征召等方式促成行动者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古镇商业空间沿河街生长,文化体验空间呈团块状散布;在休闲度假转型阶段,市场力量开始发挥更大作用,行动者网络重新调整,进一步推动古镇商业空间网状渗透,文化体验空间条块衍生。本文认为古镇空间的实践建构应高度重视原住民这一行动者的作用。
2020 Vol. 35 (6): 76-84 [摘要] ( 213 ) [HTML 1KB] [ PDF 23448KB] ( 903 )
城市
85 王雪微, 范大龙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测度及时空演变格局
基于复合指标视角,全面认识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是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从经济、社会、科教、设施、环境等5个维度出发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城市发展质量,分析2008—2018年城市发展质量时空演变格局。结果显示: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加速提升,但仍然存在差距,且各项城市发展质量呈现非均衡性;②上海市发展质量平均得分最高,三省一市平均得分差距不断缩小,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绝对收敛趋势;③城市发展质量平均中心经历了分散→集聚→分散的动态演化过程,其中经济发展质量平均中心位移最大,科教发展质量平均中心位移最小。移动轨迹大多呈现“先西后东、整体向西,先北后南、整体向北”,说明城市发展质量提升速度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
2020 Vol. 35 (6): 85-94,148 [摘要] ( 99 ) [HTML 1KB] [ PDF 11433KB] ( 994 )
95 雒占福, 高旭, 张永锋, 李兰
基于POI的城市影子教育机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兰州市主城区为例
影子教育作为普遍而又特殊的人文社会现象尚未引起空间科学的关注。本文基于POI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兰州市影子教育机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影子教育机构总体表现出“西疏东密”的河谷带状分布,并呈现“一主多次”的组团式空间结构;②内部差异较大且不同类型机构的分布特征不同,区位选择的尺度差异明显且集聚形态各异;③不同类型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功能型的专业化空间单元;④城市居住小区、商服环境、主流教育机构及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影子教育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由此驱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2020 Vol. 35 (6): 95-105 [摘要] ( 205 ) [HTML 1KB] [ PDF 21573KB] ( 1000 )
经济
106 钱力, 倪修凤
贫困人口扶贫政策获得感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视角,运用大别山片区微观调研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数理推导,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政策获得感进行综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物质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公平需求、能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均能对其扶贫政策获得感的提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位于需求层次高低两端的物质需求与能力需求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各维度正向促进作用在不同脱贫状态群体中差异性较大,能力需求对于已脱贫群体获得感提升的影响更为显著;大别山片区整体贫困人口扶贫政策获得感较高,各维度上指数得分差异性较小,但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距。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一些贫困人口扶贫政策获得感提升路径。
2020 Vol. 35 (6): 106-114 [摘要] ( 107 ) [HTML 1KB] [ PDF 3629KB] ( 1252 )
115 李凯, 王振振, 刘涛
西南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广西235个村庄的调查
基于精准识别的一手调查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西南连片特困地区235个村庄乡村旅游的整体减贫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交通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旅游就业参与等不同开发环节对减贫效果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减贫效应明显,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以及旅游就业参与等不同开发环节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有助于贫困户脱贫增收,针对不同开发环节的具体问题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
2020 Vol. 35 (6): 115-121 [摘要] ( 230 ) [HTML 1KB] [ PDF 12158KB] ( 826 )
旅游
122 黎洁, 党佩英, 任林静
乡村旅游对贫困山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
在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户多维贫困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陕西4市22个乡村旅游扶贫村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贫困山区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多维贫困程度越深,农户参与旅游比例越低,乡村旅游不具有天然益贫性;参与旅游能够显著减缓农户的多维贫困。从单维贫困看,乡村旅游对调查地农户的经济、教育、生活水平和权利维度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中对生活水平的减贫效应最大,健康维度效应不显著;参与和未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在多维贫困以及经济、生活水平维度的减贫影响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教育、健康、权利维度的减贫影响因素差异不大。据此,从乡村旅游经营、精准帮扶、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0 Vol. 35 (6): 122-131 [摘要] ( 91 ) [HTML 1KB] [ PDF 2423KB] ( 1084 )
132 樊晓霞, 刘敏, 冯卫红, 侯志华, 贾宇平
山西省转型期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机制
以山西省转型期旅游发展为例,选取2005、2011和2017年17项指标构建城市旅游发展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基于改进场强模型,借助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①旅游场强高值区范围扩大、逐步形成叶脉状网络空间形态,突破了早期“人”形格局限制;②各地市旅游场强前期整体上升,后期集中在大西高铁沿线,城市绝对差异增加,高级别场强类型主要以太原市为中心向边缘扩散演替;③旅游场强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时序性特征,主导因子经历了二元、三元主导和多元共同作用阶段,对于旅游产业后发省份构建区域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020 Vol. 35 (6): 132-139 [摘要] ( 93 ) [HTML 1KB] [ PDF 20215KB] ( 695 )
140 陈品宇, 孔翔, 袁超, 吴栋
日游黄山,夜泊黎阳:黄山市黎阳in巷旅游街区的地方营造研究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生产与再生产“地方”的主要力量。本文以黄山市黎阳in巷旅游街区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地方营造的策略以及游客和居民的响应。研究发现:开发商兼运营商在地方营造中,既保留和移植了传统徽派建筑和其它徽文化元素,也植入了现代化的建筑语言和有机更新街巷的氛围;同时,借助微信、影视媒体和博客等视觉媒介,展现愉悦、热闹的地方氛围,塑造游客的感知和期待;此外,还在节事活动展演中,融合了时尚文化与徽州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从响应来看,游客对黎阳in巷表现出地方性与无地方性的两面交织;原住民则由于空间置换产生了地方的流离失落感。研究深化了地方营造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理解当代旅游目的地的动态变化。
2020 Vol. 35 (6): 140-148 [摘要] ( 127 ) [HTML 1KB] [ PDF 13078KB] ( 871 )
149 许娟, 程励
复杂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满意度研究
社区对旅游的满意度评价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测维度。而对满意度影响的相关研究通常采用线性因果模型展开,对其复杂性关系研究不足。本文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构建了以人口统计学、旅游共享感知、社区归属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居民旅游满意度复杂理论模型。选取成都市三道堰所辖惠里社区和青杠树村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18条高旅游满意度和13条低旅游满意度因果组合路径,发现高水平和低水平旅游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其在不同的旅游满意度预测中可能产生正向、负向影响或不出现,并且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导致高或低水平居民旅游满意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因素组合可以实现旅游满意度的高分或低分。
2020 Vol. 35 (6): 149-160 [摘要] ( 113 ) [HTML 1KB] [ PDF 5187KB] ( 434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