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2年 37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2-06-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经济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杨效忠, 严星雨
生命哲学视野下旅游研究与实践方向的探索
近年来,旅游业已然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旅游研究却呈现出固化和乏味的态势。未来旅游研究应科学与哲学齐头并进,与生命哲学的结合,更是旅游研究顺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以生命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梳理为切入点,探索旅游生命观的形成,以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旅游概念与本质为整个研究体系的逻辑起点,分析生命哲学视域下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从矛盾论、价值论的视角逐步探讨未来旅游的研究与实践方向。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发现生命哲学下的旅游本质应是体察风景、体验生活与体悟生命的统合。人与自然共同构建生命共同体,科学旅游发展观应转向“以生命为本”,未来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延续。
2022 Vol. 37 (3): 1-6,162 [
摘要
] (
156
) [
HTML
1KB] [
PDF
2254KB] (
1044
)
7
叶原源, 刘玉亭
社区的邻里性本质:内涵、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社区作为社会与城市发展的践行单元,如何回归本质并形成可持续的驱动力,是社区发展的关键。基于相关研究总结,邻里性强调关系的联结、情感的认同与归属、内嵌着“我向”意识等,极具内化性特征,是社区本质的重要体现。为此,本研究结合广州15个社区的案例调研,通过因子分析法(EFA、CFA)来探究邻里性的因子结构,进而剖析现代城市语境下邻里性的深层内涵与特征,分析各类型社区的邻里性特征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回应相关的共同体本质理论,综合探讨邻里性的实践意义。研究总体认为,邻里性内含了“家园感”、“凝聚力”、“行动力”三大主因子,蕴含了丰富的内生驱动能量;社区应回归其邻里性本质,根据各类型社区的问题、特征与资源,培育社区自身的能量与资本,推动“内生驱动”式的良性发展。
2022 Vol. 37 (3): 7-20 [
摘要
] (
198
) [
HTML
1KB] [
PDF
39700KB] (
925
)
21
唐承财, 肖小月
境内外夜间旅游研究综述与展望
随着夜间经济推动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需要,夜间旅游现象日益普遍,并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境内外夜间旅游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研究发现,境外学者重点关注了夜间旅游开发的载体和体验类型、利益相关者及夜间旅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境内夜间旅游研究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学者们主要探究了夜间旅游概念特征、产品类型、发展动力及影响。境内外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居多且主要聚焦于城市地区,对夜间旅游发展演化规律、社会生态影响、服务管理等内容仍缺乏深入系统的探究。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研究区域是未来深化夜间旅游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022 Vol. 37 (3): 21-29,98 [
摘要
] (
194
) [
HTML
1KB] [
PDF
6500KB] (
3216
)
社会
30
后雪峰, 陶伟, 任建造
中国西南边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尺度分析——以瑞丽为例
边境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受到不同行动主体在多尺度空间上的话语和实践的影响,其成效关系着全国疫情防控成败的大局。本文以云南边境城市瑞丽为对象,运用网络文本分析和网络式访谈法,基于尺度概念化框架对瑞丽市边境新冠疫情防控进行尺度本体、尺度隐喻及尺度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在尺度本体上,国家、地方尺度实体推动疫情防控边界向内延伸,实现了物质边界的再生产;在尺度隐喻上,权力机关运用尺度话语展现疫情防控中的国家意志,极大凝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精神边界,进而削弱了物质边界对人们造成的障碍;在尺度实践上,政府自上而下的疫情管控政策层层下移和普通大众自下而上的防控措施层层上推建构了人、物一体的边界,形成了双重性的再边界化景观,有效发展和巩固了中国内向性边界。
2022 Vol. 37 (3): 30-38,117 [
摘要
] (
127
) [
HTML
1KB] [
PDF
8169KB] (
1247
)
39
向科衡, 俞越, 洪琴
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内在响应研究——以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为例
同性恋旅游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细分市场,而身份认同作为中国“同志”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的确认,在旅游体验的获得上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的响应研究以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为例,通过16位中国“同志”旅游者五天四夜的赴泰旅游日记的撰写,并结合后续通过3位日记撰写受访者和6位赴泰旅游的受访者的深度访谈逐字稿进行访谈,探讨中国“同志”赴泰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响应的内在关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同志”赴泰旅游体验是实现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具身性实践和反思,也是叙事性内容建构的过程,进而得出身份认同与旅游具身体验内在关联的叙事过程性空间模型。本研究将补足深化和拓宽亚洲“同志”的身份认同与具身体验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细分旅行者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2022 Vol. 37 (3): 39-49 [
摘要
] (
1796
) [
HTML
1KB] [
PDF
4233KB] (
6794
)
50
张馨元, 张强, 韩剑磊, 童茜
民宿与在地社区的互动与共生——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民宿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本身,从单一住宿功能向集住宿、审美、度假、在地体验等多功能转化,其与在地社区的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本研究基于四个典型民宿,对二者的互动及共生关系展开多案例研究。发现二者的四种互动模式:被动的社交式浅层互动、被动的参与式浅层互动、主动分享价值型深层互动、价值共创型深层互动。旅游小企业的投资动机在民宿行业表现为四种:生活方式保守型、生活方式进取型、私人商业型、联合商业型。在互动模式和民宿主投资动机的影响下,形成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等四种由低到高的共生关系。提出二者构建共生关系的建议。
2022 Vol. 37 (3): 50-59 [
摘要
] (
157
) [
HTML
1KB] [
PDF
2348KB] (
1884
)
文化
60
朱晓丹, 叶超
“理想的家就是普通的家”——上海流动儿童地方感的实证分析
流动儿童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和现实话题,但对其地方感学界缺乏关注。本文以上海市主要服务流动儿童的X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为例,综合运用感知地图、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流动儿童地方感的特征与形成机制。流动儿童地方感存在社区与上海、市区与郊区和对地方的态度三个维度的差异;流动儿童对家的认知包括认同、迷失和流动三种,流动儿童地方感是基于亲人、朋友和其他社会网络所建立的,涉及多地方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积极地方感;流动儿童地方感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受政府权力影响的X中心、家庭和学校,以及智能设备和自然环境是五个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地方感的因素,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也会重塑其地方感。从地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2 Vol. 37 (3): 60-71,109 [
摘要
] (
148
) [
HTML
1KB] [
PDF
19043KB] (
856
)
72
程国宇, 顾伟刚, 刘云刚
博物馆中的南海知识生产与地理想象
地理想象是通过文化媒介对特定地方的地理“现实”的转录与重构,而博物馆是达成地理想象的一个代表性媒介。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展品陈列的空间载体,其中还包含着地理知识的生产。本文以南海博物馆为例,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话语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南海”的呈现。研究表明,南海博物馆对南海的地理想象不仅是话语建构,同时也是一种国家领土主权在话语层面上的实践。地名、地物、地图、地景是南海地理想象的构建基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通过对“过去”资源的空间组织,构建了“南海”的地域想象、边界想象以及地缘想象。
2022 Vol. 37 (3): 72-80 [
摘要
] (
125
) [
HTML
1KB] [
PDF
8796KB] (
1054
)
81
丛艳国, Dexter Hunt, 魏立华, 黄铎, 左凯迪
文化适应背景下留学生的日常行为空间特征——以英国伯明翰市中国留学生为例
空间是文化适应的反映与表征,跨文化的社会学现象呈现了“人-地”关联研究的特征与脉络。本文对英国伯明翰市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文化适应”及“日常行为空间”等的相关调查,分析了该群体在居住、消费等行为的空间特征,并探讨了“文化适应”对“空间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留学生浅层的文化适应限定了活动空间,居住和日常消费就近在大学周边,中国城则成为周末通勤中心,对“住区与学校—中国城”以外的空间感知模糊。(2)人群分异明显,英国文化越融入,越喜欢光顾英式的空间;中国文化越坚守,对中国城越依恋。(3)空间的隔离性与重叠性加剧了对英国文化的疏离。无论是对中国城的更新、还是对大学周边的拓展,政府都需要寻求国际化的城市空间管制途径,加快留学生的文化适应。
2022 Vol. 37 (3): 81-87 [
摘要
] (
139
) [
HTML
1KB] [
PDF
21720KB] (
779
)
城市
88
曾鹏, 魏旭, 胡月, 段至诚
中国城市群发育与规划适配性的时空演变研究
文章导读:
以中国19个城市群及全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10—2019年中3个年份的相关数据,基于辐射场强模型,在识别城市群发育格局的基础上,将城市群发育情况与政府部门出台的城市群规划进行比较,归纳城市群发育与规划之间适配性的现状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9年,城市结节性指数具有与行政级别关系密切的梯度特征,少数国家级、区域级城市群在规划期内辐射扩散效果一般;总体来看,城市群发育与规划的适配性呈“东—中—西”依次减弱的空间格局,城市群发育范围虽呈扩张态势,但规划的城市群中仅有9个城市群被识别出来,其余规划的城市群仍不足以成为城市群;具体来看,区域差异明显的问题仍旧突出,识别出的城市群适配性虽逐年增强,但城市群核心城市发展、城市群发育等级、范围内城市数量等方面与城市群规划的适配性较差,具有参差不齐的特征。
2022 Vol. 37 (3): 88-98 [
摘要
] (
127
) [
HTML
1KB] [
PDF
21184KB] (
709
)
99
韩增林, 论宇超, 刘天宝
城市设施环境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
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身体形态肥胖化。论文以BMI指数衡量学生体质健康,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校内、通学以及社区服务设施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异质性影响。发现:(1)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社区分异明显,超重低风险和未超重高风险社区围绕超重高风险社区集聚。(2)能量摄入型设施分布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少,能量消耗型设施表现出相反的特征,道路网密度向中心集聚,医疗设施呈离散分布。(3)学校人均绿地面积,通学距离、道路网密度,公交站、西餐厅、休憩设施、零售设施、医疗设施可达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在中心区与边缘区具有异质性。
2022 Vol. 37 (3): 99-109 [
摘要
] (
119
) [
HTML
1KB] [
PDF
40528KB] (
905
)
110
吴金群, 巢飞
空间生产视角下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三元互动逻辑
在空间生产的视角下,行政区划调整不仅包括地域层面上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划分,而且包括尺度层面上对社会关系和制度结构的系统重塑。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行动和权力、资本、权利的三重逻辑整合起来,可以为分析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一个全新的工具。在实践中,合作与互制是政府(权力)和市场(资本)的互动逻辑,监督与回应是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利)的互动逻辑,嵌入与互渗是市场(资本)和社会(权利)的互动逻辑。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不仅是政府、市场、社会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而且会不断重塑三类主体自身以及相互关系。
2022 Vol. 37 (3): 110-117 [
摘要
] (
128
) [
HTML
1KB] [
PDF
1743KB] (
1125
)
乡村
118
覃小华, 李星明, 陈伟, 张祥
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地域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文章导读: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形态,整体体现出以黔东南、滇西、湘西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格局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三批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重心向西方向迁移,分布总体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变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多个高密度核心区”向“一核多点”结构形态再到多核驱动的“多地开花式”演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冷热极化现象显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分布状况、文化服务环境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格局优化及振兴发展的建议。
2022 Vol. 37 (3): 118-130 [
摘要
] (
122
) [
HTML
1KB] [
PDF
43278KB] (
863
)
131
王效梅, 李繁荣, 王晓东
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山西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文章导读: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在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思想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结合山西乡村振兴实践面临的困境,对乡村振兴微观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的重要驱动因素。从人才、文化、组织、产业、生态等方面探索制度和各类要素的城乡融合发展具体路径,调整乡域系统人地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可以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2022 Vol. 37 (3): 131-139 [
摘要
] (
141
) [
HTML
1KB] [
PDF
5569KB] (
1402
)
经济
140
尹上岗, 杨山, 朱奕衡
经济发展与住宅市场异速增长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住宅具有重要的社会稳定功能,其市场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本文以GDP表征经济发展,住宅价格和租金表征住宅市场发展状况,利用空间变差函数、异速增长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探究2008—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者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机理。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规模、住宅价格和住宅租金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呈现出“一极多核”形态。(2)在纵向和横向异速上,经济规模—住宅价格、经济规模—住宅租金均以负异速增长为主,前者异速增长系数多高于后者。(3)在影响三者异速增长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财政投入水平、城市人口规模、设施供给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规模与住宅市场异速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人口、社会和行政等因素影响的差异性,在预期因素的催化下,使经济规模—住宅价格异速增长高于经济规模—住宅租金。
2022 Vol. 37 (3): 140-150 [
摘要
] (
112
) [
HTML
1KB] [
PDF
24686KB] (
644
)
151
唐健雄, 李春艳, 孙桥, 孙婧瑶
基于扎根理论的酒店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数字化转型能够为酒店适应移动互联网连接的新环境、实现降本增效提供新的方向,因此,加强酒店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对11家实施数字化转型酒店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酒店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变化是酒店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因素,酒店资源、企业家精神、员工参与程度、酒店能力和战略规划是内在驱动力。其作用机制为:酒店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且依托自身资源基础和能力要素制定符合酒店发展方向的战略规划,并通过员工参与程度这一中介保障战略的有效实施。企业家精神调节酒店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做出战略规划的过程,且对员工参与程度有正向示范效应。
2022 Vol. 37 (3): 151-162 [
摘要
] (
156
) [
HTML
1KB] [
PDF
3546KB] (
1795
)
交通
163
吴威, 唐昭沛, 梁双波, 曹有挥
空间扩容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陆路交通联系时空演化
城市群空间扩容有赖于城市间交通联系的强化。文章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由16个设区市扩容至26个设区市,各单元经由陆路交通与中心城市及设区市市区的交通联系时空演化。结果显示:(1)空间扩容引致公路通达时间有所增长,但趋于均衡化发展。(2)扩容后普速铁路网络通达时间明显增加,尽管连通度有所提升,但连通强度明显下降;高铁网络通达时间显著低于普铁网络,且连接指数显著高于普铁网络,中心城市在高铁网络中优势突出。(3)主要得益于高速铁路发展,扩容后陆路可达性及其均衡性均有所提升,交通发展很好地支撑了城市群扩容;受城市群扩容及陆路交通发展的共同作用,可达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长江的阻隔效应更为明显。
2022 Vol. 37 (3): 163-171,182 [
摘要
] (
117
) [
HTML
1KB] [
PDF
24711KB] (
734
)
旅游
172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绩效”二元视角下高速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TOPSIS法和Super-SBM DEA模型分别测算高速交通优势度和旅游绩效,综合运用双变量LISA方法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旅游绩效影响的空间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三角高速交通优势度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两翼低”空间格局,且趋向相对均衡化态势。(2)旅游规模高值区集中于省会城市及高速交通干线附近;旅游效率高、较高值区沿“沪宁合—沪杭—杭甬”交通干线分布明显。(3)长三角高速交通对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规模、旅游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驱动效应;高速交通对旅游规模正向影响的直接和间接边际效应系数均大于旅游效率,这与高速交通的“双刃性”、“虹吸效应”及“错配效应”相关。(4)经济实力、旅游资源、产业机构高级化等对本地旅游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旅游资源、人力资本对邻近地区旅游绩效呈现负向外部性。
2022 Vol. 37 (3): 172-182 [
摘要
] (
105
) [
HTML
1KB] [
PDF
13071KB] (
802
)
183
韩慧林, 邹统钎
目的地制度性行为对目的地品牌资产的作用路径研究——来自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市场证据
在旅游消费升级驱动下,目的地品牌化日益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制度理论,从游客的全新视角探究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目的地的相关制度性行为如何影响目的地品牌资产。数据显示,旅游目的地不但可以通过制度性行为正向影响目的地品牌资产,还会通过品牌合理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品牌资产;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不同于一般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适用机制,目的地制度性行为效应的大小独立于目的地熟悉度的高低,目的地熟悉度并不是目的地制度性行为发挥效应的外部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展现了制度效力对目的地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还能进一步丰富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并为目的地营销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2 Vol. 37 (3): 183-192 [
摘要
] (
113
) [
HTML
1KB] [
PDF
1903KB] (
1278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