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0年 35卷 1期
刊出日期 2020-02-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李志刚, 刘达, 林赛南
中国城乡流动人口“回流”研究进展与述评
人口流动折射人地关系,在地理学"流动性"转向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研究尤其是中国流动人口回流的研究意义愈发凸显。本文以知网核心期刊文献为基础,进行计量分析,从主题、理论演变、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回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的主题包括:乡村发展、政策制度、社会问题、倾向选择、群体差异等,涉及回流人口基本特征、回流动力、回流时机、回流影响等关键问题,对回流空间的研究相对不足;已有研究重视人力资本、国家体制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较为缺少对于家庭、市场、社会维度的深入分析,研究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重视群体尺度研究,个体尺度的深入实证相对薄弱。未来应积极探索建立跨学科视角的流动人口回流研究框架,重视空间格局、回流机制、回流与城乡发展的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加强个体尺度的实证。
2020 Vol. 35 (1): 1-10,62 [
摘要
] (
221
) [
HTML
1KB] [
PDF
6854KB] (
1954
)
11
姚士谋, 徐丽婷, 郑涛, 马丽雅
中国城市群快速成长的机理与新理念——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本研究首先阐述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况及其发展现状,然后总结了其成长机理,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发展理念。长三角城市群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等国际背景下发育,同时又因其自身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不断发展的交通和信息技术以及国家和区域各项政策的推动等优势而迅速成长。然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其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因素。基于此,认为新时代长三角城市群应该遵循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理念,并采取相应发展措施,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向更高质量发展。
2020 Vol. 35 (1): 11-18 [
摘要
] (
172
) [
HTML
1KB] [
PDF
3484KB] (
1752
)
19
李紫晴, 袁媛, 梁璐, 牛通
国外女性贫困研究进展与启示——基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
男性和女性除了有生理性别差异,还有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社会性别差异,两者共同导致女性在健康、就业、教育、人际、资产等领域的相对弱势地位。近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女性贫困研究热度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研究仍在起步阶段。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地理学领域的女性贫困研究最新进展,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基于空间差异的女性贫困研究、基于社会剥夺的女性贫困研究,以及女性减贫的政策建议研究。基于研究热点与社会性别理论,本文提炼出女性贫困研究框架体系,并总结了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女性致贫解释机制,认为女性贫困是地区经济、文化与政治的折射。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女性贫困地理研究建议,以期为推进以性别为切入点的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2020 Vol. 35 (1): 19-27 [
摘要
] (
128
) [
HTML
1KB] [
PDF
9114KB] (
1765
)
社会
28
艾少伟, 周文凤, 罗冰, 田金超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地方认同的消解与重构
在城市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空间形态及功能的重大改变,需通过地方重构以维系少数民族地方特色及文化传承。开封善义堂回族社区案例研究发现,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地方形成以及地方认同建构,依赖于自身独特的居住环境及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社区由聚居转变为散居的地方变迁,对居民的地方感知及地方归属感具有重要影响。集中代表地方意义的独特空间,有助于地方及认同的重构。城市少数民族社区中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空间,对地方的建构及文化的传承具有关键作用。
2020 Vol. 35 (1): 28-35,122 [
摘要
] (
152
) [
HTML
1KB] [
PDF
2479KB] (
1253
)
36
唐文敏, 赵媛, 许昕, 崔盼盼, 夏四友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
运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研究2004-2017年中国31个省社会组织总数以及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三类社会组织的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社会组织总数及三种类型社会组织均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长率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回旋式变化。②社会组织的发展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格局,区域内部差异大且变化幅度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最大。③社会组织总数及三种类型的标准差椭圆均呈现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其中社会组织总数和社会团体的标准差椭圆具有南移倾向。④经济、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其发展还受相关政策及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
2020 Vol. 35 (1): 36-45 [
摘要
] (
237
) [
HTML
1KB] [
PDF
11775KB] (
873
)
文化
46
邓紫晗, 张敏
日常消费空间中的情绪产生与作用机制——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引入消费者行为学的"认知-情绪-行为"模型,并加入空间要素建立整体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消费空间中影响消费者情绪产生的因素以及情绪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研究表明,积极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到个人价值观的鲜明度、消费场所物质环境的宜人度和消费场所中社会交往的深度影响;消极情绪的产生主要受到个体经济地位和个人价值观的鲜明度影响;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均显著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会导致较高生活满意度的产生。本研究从情绪的角度阐释消费空间和人的关系,是从微观尺度上对情绪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同时也为城市消费空间研究与规划提供了人本主义的新视角。
2020 Vol. 35 (1): 46-54,113 [
摘要
] (
134
) [
HTML
1KB] [
PDF
3339KB] (
1260
)
55
段圣奎, 苏勤, 张丽, 王金莲, 吴骁骁
第二居所居民对“家”的感知与认同研究
流动性语境下的"家"不再被视为稳定不变的概念,而是被不断建构的社会空间。第二居所赋予了传统社会中的"家"更丰富的动态内涵与独特的象征意义。文章以避暑旅游地重庆仙女山镇为例,研究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对"家"的空间想象与感知,及产生的特定认同。研究认为,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实现了对舒适空间的功能认同、对精英空间的社会认同及对家庭空间的情感认同,三者凸显出家的休闲属性、社会属性与日常属性的有机统一。第二居所表明了一种逃离现代性及满足休闲需求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规律性、重复性和循环性的生活方式,同时彰显出对身份、情感及真实性的渴望。第二居所的居住过程是家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与第一居所及流动空间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家"。
2020 Vol. 35 (1): 55-62 [
摘要
] (
141
) [
HTML
1KB] [
PDF
3255KB] (
1159
)
经济
63
王茂军, 邵静, 周小利, 曹田敏达, 张星
促进还是抑制: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对外援助效应
论文聚焦中国对非援助与对非直接投资的不确定性关系,将援助细分为社会基础设施援助、实物资本援助、经济基础设施援助、政府和民间社会援助四种类型,构建了援助与投资的解析模型;基于中国对非洲52个国家的援助项目数和直接投资项目数,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中国对非援助项目总量及各类型援助在对非直接投资项目中的作用。研究发现:①中国对非援助集中在东非、南非,援助项目总数、各类型援助项目数、对非直接投资项目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相似性。②中国对非援助类型结构相对均衡,对非援助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中发挥着先锋促进效应。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援助的促进效应强劲、稳定,且强度随分位数提高有浅U型变动特征;实物资本援助、社会基础设施援助的促进作用分别在对非直接投资项目少、中等数量下促进效果显著;政府和民间援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③友好城市关系、出口关系与双边政治关系分别仅在中国对非直接投资项目较少、中等规模、大规模情形下显著,空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④受援国人口规模的促进影响最清晰、最稳健;成本规避、资源寻求、受援国的投资环境质量和腐败状况的影响尚不清晰。中国在非投资有追随他国投资区位的倾向,但这一倾向仅在经济基础设施模型中显著。
2020 Vol. 35 (1): 63-75 [
摘要
] (
119
) [
HTML
1KB] [
PDF
7066KB] (
1772
)
76
鄢慧丽, 徐帆, 熊浩, 王雅茜
基于新经济地理“3D”框架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3D"(density,distance,division)框架理论,构建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分别以旅游经济地理集中度、时空距离及旅游联系诠释了旅游经济空间的密度、距离及整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刻画了旅游经济空间的T-3D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空间密度的数值差异明显,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南疏北密"的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空间距离总体较优,各城市间距离较近,且差异不大,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旅游经济空间整合表现为上海、杭州、苏州三足鼎立之势,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区域旅游发展特征。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旅游经济空间"T-3D"分析体系的有效性。
2020 Vol. 35 (1): 76-84 [
摘要
] (
133
) [
HTML
1KB] [
PDF
10702KB] (
880
)
区域
85
刘汉初, 周侃, 卢明华
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格局、集疏差异及影响机制——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
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利用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探究了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演化、产业集疏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且空间差距逐渐缩小,空间形态向成熟的产业带演进,产业空间分工表现出同质化特征;不同类型行业的空间集疏过程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资本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持续扩散趋势;地形和生态可占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产业空间形态具有基础性作用,地区经济技术是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临港区位和交通条件改善不断促进产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产业政策为工业空间调整提供了具体方向。研究结论可为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0 Vol. 35 (1): 85-94 [
摘要
] (
126
) [
HTML
1KB] [
PDF
11621KB] (
938
)
95
马双, 曾刚
多尺度视角下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格局及邻近性机理分析
借助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合作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国家、区际和省内三个尺度的城市创新网络结构进行刻画,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法对创新合作的邻近性机理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①全国城市创新网络的整体联系较弱,网络极化现象明显,空间结构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的放射型网络形态。区际城市创新网络的跨区域网络联系强于区内网络联系,东中西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异质性空间结构。省内城市创新网络的本地结网不足,内部联系强度低,空间形态普遍呈现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②回归结果证实了社会邻近、技术邻近对城市创新结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理邻近则呈现出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邻近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社会邻近,而地理邻近则需要通过社会邻近的调节效应对创新结网产生影响。
2020 Vol. 35 (1): 95-103 [
摘要
] (
106
) [
HTML
1KB] [
PDF
14931KB] (
1434
)
城市
104
高苹, 席建超, 刘盛和
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市黄水镇案例实证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案例,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经历了传统社区的旅游化功能提升、第二居所为主导的度假功能扩展以及各种休闲组团的综合功能配套三个阶段。②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住宅用地尤其是第二居所用地。旅游商服用地也加速增长,传统商服用地也有所扩展,在空间上传统商服用地主要沿老街分布,旅游商服用地沿新街集聚。③旅游城镇化实质上是游客、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反复博弈的结果。研究也发现,以黄水镇为代表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化是一种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基础,实现"自发自觉"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多主体共治体系,形成"外向型"旅游服务业主导的理想化模式。
2020 Vol. 35 (1): 104-113 [
摘要
] (
95
) [
HTML
1KB] [
PDF
27460KB] (
842
)
114
曹晨, 甄峰, 汪侠, 姜玉培
基于健康视角的城市就业者通勤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中国城市出现的居住和就业"空间不匹配"现象,对就业者日常通勤时间和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就业者健康状况。依托南京市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数据,根据不同通勤方式身体活动量的大小将就业者的通勤模式分为积极通勤、公共交通通勤和机动车通勤三种,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就业者通勤模式的选择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就业者对自身健康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散步等健康行为显著影响通勤模式的选择;②通勤时间、加班等与工作相关的变量与就业者机动车通勤显著正相关,雨雪天气与积极通勤显著负相关;③个体社会经济属性中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规模以及是否拥有小汽车等显著影响通勤模式选择。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引导就业者选择更加积极和可持续的通勤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2020 Vol. 35 (1): 114-122 [
摘要
] (
195
) [
HTML
1KB] [
PDF
5009KB] (
1541
)
乡村
123
樊立惠, 蔺雪芹, 王鹏飞
农村空间商品化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农村空间商品化是农村空间生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其概念强调农村经济重构,以农村空间商品化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符合理论与实践要求。本文旨在:①梳理西方农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脉络以支撑农村空间商品化概念与路径探索研究;②基于农村空间商品化的概念、理论、实践,参考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模式,提出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多种实现路径;③讨论初级农产品生产等四条路径与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关系及其在全国的分布特征,并对纳入城市建设拓展区等三条路径的特征做了简要说明。
2020 Vol. 35 (1): 123-131 [
摘要
] (
232
) [
HTML
1KB] [
PDF
11701KB] (
977
)
旅游
132
李磊, 陆林, 孙小龙, 虞虎
高铁沿线旅游流网络结构及其互动关系研究——以合福高铁沿线地区为例
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合福高铁沿线城市和景区两个尺度上的旅游流网络结构和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合福高铁沿线旅游流网络规模大,覆盖面积广,但网络密度极低,具有显著的"中心-外围"结构;②合福高铁沿线核心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在网络中的功能突出、角色重要,其中高能级景区表现出较强的辐射效应,对周边节点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③合福高铁沿线旅游景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双核互动"和"单节点"三种合作关系,但网络中的合作关系受行政边界的屏蔽仍十分明显。
2020 Vol. 35 (1): 132-140 [
摘要
] (
171
) [
HTML
1KB] [
PDF
28090KB] (
834
)
141
钟士恩, 徐彩霞, 颜丙金, 黄佩红, 彭红松
从个体旅游到群体旅游:共同在场下的城市家庭亲子旅游行为研究
传统基于个体旅游视角构建的旅游理论和模型,无法有效阐释亲子旅游等"群体旅游"现象。理解游客需要将其放置到"生理因素-个体行为-交往-关系-组群-社会"的社会复杂性连续层面,及其在不同旅游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功能。通过研究城市家庭亲子旅游行为,以期回答"群体旅游"中个体成员内部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旅游活动成为家长精心组织和策划的,以"出去玩""见世面""涨知识"为鲜明主题,以加强儿童教育作为主要动机,以促进家庭关系作为次要动机的一种休闲安排,"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决策特征非常明显。通过神情专注和情感涉入,父母收获了"好的父母"的身份认同和"共同在场"带来的家庭意识。
2020 Vol. 35 (1): 141-149 [
摘要
] (
182
) [
HTML
1KB] [
PDF
5644KB] (
1387
)
150
李东晔, 黄震方, 叶滨鸿, 徐冬, 汤傅佳
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本文以深入挖掘慢文化内涵为基础,选取高淳国际慢城为案例地,对游客慢文化感知进行调查,构建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分析模型,探讨游客慢文化感知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慢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体现回归自然、社会节奏放缓、注重生命意义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生活状态与文化形态;②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存在四个维度,且呈现出慢文化氛围、慢文化产品、慢旅游经济性和慢旅游便捷度的递减关系,表明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相较于显性文化,更注重隐性文化;③游客个体因素和旅游感知距离对慢文化产品、慢文化氛围和慢旅游经济性有影响,感知刺激因素对慢文化产品有显著影响,但各影响因素对慢旅游便捷度感知无影响。
2020 Vol. 35 (1): 150-160 [
摘要
] (
171
) [
HTML
1KB] [
PDF
6019KB] (
137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