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1年 36卷 5期
刊出日期 2021-10-15

城市
文化
交通
社会
旅游
区域
进展与动态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市空间
进展与动态
1 王兴中, 李九全
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与发展见证——郭来喜先生学术思想与经历
2021 Vol. 36 (5): 1-3 [摘要] ( 90 ) [HTML 1KB] [ PDF 1044KB] ( 2227 )
4 姜炎鹏, 陈囿桦, 马仁锋
全球城市的研究脉络、理论论争与前沿领域
全球城市是控制和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型城市。系统梳理中外全球城市研究热点、理论争论及研究领域演化,比较东西方全球城市研究视角提出新国际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前沿及其可能范式。研究发现:①全球城市被分为超全球城市、新兴全球城市及全球城市国家三类,重点探讨了全球城市的起源与概念、成长机理与类型划分、规模—网络—等级和专业化分工等;②中国学界从引介世界城市概念及其识别指标、形成机制等领域逐渐转向全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比较与评价、培育策略等。③新全球化形势下全球城市研究应关注尺度(政治)与全球城市构建、动力、制度与培育实践导向三层次展望提出世界形势变革背景下全球城市研究重点。
2021 Vol. 36 (5): 4-14 [摘要] ( 277 ) [HTML 1KB] [ PDF 2563KB] ( 1322 )
15 姚冲, 甄峰, 席广亮
中国智慧城市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研究引起了城市科学、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在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智慧城市研究文献基础上,重点从智慧城市内涵、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影响因素、智慧城市逻辑框架、智慧城市行业应用等方面,梳理我国智慧城市研究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在智慧城市的跨学科研究、区域体系、影响因素与系统影响机理和新时代发展路径研究等方面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应着力加强智慧城市跨学科、智慧城市体系、智慧城市仿真模拟、智慧城市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及新时代智慧城市发展路径的探索。
2021 Vol. 36 (5): 15-23 [摘要] ( 186 ) [HTML 1KB] [ PDF 3555KB] ( 1529 )
24 侍非, 蒋志杰, 尹立杰, 唐天意, 徐海英
基于西方学生化理论建构的中国本土研究进展及思考
近20年来,学生化现象呈全球化趋势,与城市空间交互密切。西方城市地理学界最早关注学生化现象,并系统建构学生化理论。约10年前,该理论被引入中国,开始了本土化研究。鉴于助推学生化理论中国本土化建构的研究仍较少,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方学生化现象及其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阐释了针对学生化理论本土化思考的必要性及意义。随后,通过梳理西方学生化理论建构及其本土化研究,思考了中西方共同关注的理论焦点和研究理论框架,以及对研究中国学生化可能有益的研究方法。最后,文章探讨了基于中国国情的学生化概念界定思考的重要性。
2021 Vol. 36 (5): 24-31,62 [摘要] ( 101 ) [HTML 1KB] [ PDF 3560KB] ( 785 )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市空间
32 冯健
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城市空间专栏导论
2021 Vol. 36 (5): 32-33 [摘要] ( 81 ) [HTML 1KB] [ PDF 844KB] ( 710 )
34 冯健, 沈昕
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城市地理研究综述
信息通讯技术(ICT)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城市居民空间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活动空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智慧城市等方面对ICT与城市地理领域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ICT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协同城镇化发展,通过改变流动性、邻近性改变城镇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基于虚拟空间—实体空间,构建信息通讯技术背景下城市空间与居民空间行为作用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微观尺度聚焦居民个人空间行为的研究亟待开展,空间正义、社会公平、区域发展均衡等议题亟待关注,融合信息通讯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亟待发展。
2021 Vol. 36 (5): 34-43,91 [摘要] ( 85 ) [HTML 1KB] [ PDF 2539KB] ( 1018 )
44 陈晓雪, 冯健
Rein Ahas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方法创新与地理研究
本文对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Rein Ahas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方法创新与地理研究做了相对全面的梳理与综述。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的大规模普及,手机定位数据可以突破有限的时空框架,实现海量、客观、实时、准确和电子编码的数据收集,从而便于研究者发现人的时空间行为模式和规律。Ahas以社会定位法为主线,以手机定位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地理可视化为分析手段,不断地通过时空间行为和活动空间研究参与到旅游、通勤、交通、社会隔离和智慧城市等多样化的领域中。他的研究方法及经典案例有助于国内学者扩宽视野,更加深入理解这一新型数据源的使用特点和应用潜力,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理论与方法上的挖掘与探讨。
2021 Vol. 36 (5): 44-52 [摘要] ( 77 ) [HTML 1KB] [ PDF 8706KB] ( 709 )
53 张玮, 冯健
中国手机移动地图使用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手机移动地图作为一种新兴的地图形式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对居民出行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相关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当前居民对移动地图的使用情况、不同人群对移动地图的使用差异及移动地图的使用对居民出行特征的直接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了其背后的机理模型。一方面移动地图对出行的直接影响造成了信息化时代下居民出行的新特征。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性别,教育,区域的居民对移动地图的使用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或放大或削弱了个人属性对出行特征的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出行特征,改变了传统出行模式。最终,本文讨论了目前移动地图存在的问题及其在未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意见建议。
2021 Vol. 36 (5): 53-62 [摘要] ( 86 ) [HTML 1KB] [ PDF 6465KB] ( 1013 )
63 林文盛, 冯健
北京城中村居民“数字鸿沟”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远程医疗等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使学者们重新重视“数字鸿沟”现象,探讨“数字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的相互影响。文章以北京5个典型城中村为调研地,发现:移动互联网发展,4G网络普及和国产智能手机崛起缩小了城中村居民在设备接入上的鸿沟,但其上网技能还受到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影响。产生“数字鸿沟”的传统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仍然在起作用,一些新的因素如户籍、网龄、上网时长催化了其在网络内容利用上的差异,社会结构分层同样嵌入到其网络产品和内容选择中。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数字鸿沟”的理解,也帮助我们分析其他社会弱势群体遭遇“数字鸿沟”的可能性。
2021 Vol. 36 (5): 63-72 [摘要] ( 124 ) [HTML 1KB] [ PDF 2240KB] ( 1211 )
73 冯健, 郑黛
信息通讯技术对城中村女性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研究
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构。本研究利用北京城中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首先,通过归纳城中村女性居民网络活动特征,发现具有年轻、未在婚姻关系内、受教育水平高、经济状况较好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女性是进行上网活动的主体人群。其次,运用计量模型探究ICT影响下的城中村女性居民的活动空间,发现ICT不是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但能减小女性休闲娱乐活动空间的制约。此外,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随着ICT影响的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021 Vol. 36 (5): 73-82 [摘要] ( 80 ) [HTML 1KB] [ PDF 6836KB] ( 508 )
文化
83 江金波, 孙韶雄
怀旧情感对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
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从怀旧情感出发,以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以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4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怀旧情感并未对其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②游客怀旧情感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怀旧情感→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和“怀旧情感→感知价值→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两条间接路径实现;③感知价值在怀旧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存在单独中介效应。研究对历史文化型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有益探讨,并为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卫生环境提供了有意义的管理建议。
2021 Vol. 36 (5): 83-91 [摘要] ( 95 ) [HTML 1KB] [ PDF 2157KB] ( 1423 )
社会
92 王武林, 林瑶, 徐宗煌, 曾献君, 汪呈绚
2000—2018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危害评价及时空演变研究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K-Means聚类等方法,探讨了全球恐怖袭击事件的危害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发生频次最高的年份为2010年和2011年,地区为南亚、中东和北非,袭击类型为轰炸/爆炸,国家包括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等;②危害程度越高的恐怖袭击事件其集中化程度越高;一级、二级事件主要分布在中东和北非、南亚等地区,三级、四级和五级事件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东和北非及东南亚等地区;③空间上大致分为中东、中亚和南亚三大活跃区,菲律宾群岛等九大次级活跃区,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其他风险区。本文对理解恐怖主义特征以及全球共同抵制恐怖主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 Vol. 36 (5): 92-100 [摘要] ( 79 ) [HTML 1KB] [ PDF 35834KB] ( 606 )
101 王林, 杨棽
重庆市公租房居民职住时空特征研究
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成效显著,住房困难人群安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乐业与否也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选取网络公示配租数据,探讨2015—2020年公租房配租居民就业空间分布以及职住分离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公租房居民就业少量分散于地铁站点以及公租房小区附近,多数居民就业分布在内外以内,呈中心大集聚、边缘小分散态势。②2015—2020年就业集聚于内环以内的态势未发生改变,局部变化受到了城市发展布局与配租数量的影响。③公租房居民通勤平均直线距离在14—17 km之间,距离经历小幅下降后持续上涨,居民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人群距离超过30 km,面临愈趋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④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在个体和社区层面上具有差异性,区位条件好的公租房小区居民职住分离程度较低,男性和收入较高的居民分离程度更高。
2021 Vol. 36 (5): 101-110 [摘要] ( 86 ) [HTML 1KB] [ PDF 26123KB] ( 555 )
城市
111 李康康, 杨东峰
城市建成环境如何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模型构建与大连实证
针对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关系研究中,较少定量刻画其与社会、心理要素交互作用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三者交互影响下的体力活动关系模型。研究发现:①老年人体力活动参与率整体不高,性别与家庭结构差异在活动表现形式上存在不同。②活动意向未能有效触发老年人体力活动,自我效能感是其重要参考因素;建成环境、社会资本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影响,由直接或间接通过自我效能感中介完成,心理健康作用则未显现。③家庭结构存在调节作用,建成环境单一要素对空巢老人体力活动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其对与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影响稳健。④社会资本是建成环境发挥空间干预老年人体力活动作用的重要前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更应采应取组合式干预策略。
2021 Vol. 36 (5): 111-120 [摘要] ( 87 ) [HTML 1KB] [ PDF 7546KB] ( 1041 )
121 崔璐明, 曲凌雁, 何丹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热点空间情绪感知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基于新浪微博数据,借助深度学习方法分析上海市情绪空间分布特征,期望构建一套基于社交媒体签到数据的深度学习空间情绪感知评价方法。研究发现:①上海市热门签到地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地铁沿线等区域。②积极情绪占比随着到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人们的情绪与活动空间类型高度相关。③高等院校场所与负面情绪相关的物质空间要素多与建筑相关,办公场所的空间使用者最关注通勤问题,交通枢纽空间的管理流程和服务水平诱发了较多负面情绪。研究发现对于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设计管理的决策者有着重要启示。
2021 Vol. 36 (5): 121-130,176 [摘要] ( 199 ) [HTML 1KB] [ PDF 57056KB] ( 793 )
交通
131 刘永乐, 张景秋
基于腾讯位置数据的中国城市居民航空出行时空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航空出行成为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城市格局。本文基于2019年4月28日—5月10日国内215个机场的腾讯定位请求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在工作日和五一假日两个场景下的航空出行时空特征,进而探究其与城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居民航空出行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部沿海高于内陆地区,且中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点;②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工作日,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更偏向“工作日优势型”,而中部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非区域中心城市更偏向“假日优势型”,并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下降、上升和波动的日变化,与工作日相比,五一假日提前2小时进入波动期,且居民假日航班时间选择更偏向在下午3点和晚上8点前后;③在工作日和假日两类场景下,所呈现的聚类等级分化与其所在城市规模之间关联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城市金字塔的规模等级分布特征。
2021 Vol. 36 (5): 131-137,147 [摘要] ( 241 ) [HTML 1KB] [ PDF 8195KB] ( 879 )
区域
138 陈家涛, 张坤鹏, 苗长虹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流域中下游绿色生产率时空分异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视角考察黄河流域中下游各地市2003—2018年间的经济发展质量。首先,对GTFP进行测度并与传统TFP比较分析;其次,对GTFP增长率的内在动力进行解构;最后,采用变异系数和回归分析检验GTFP的收敛趋势,并验证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GTFP较传统TFP表现出“中部塌陷”为特征的非均衡分布;②2003—2013年间,技术效率的提升是G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3年后技术前沿水平转变为主要动力;③在“追赶”效应下,各地市GTFP的差异呈缓慢缩小趋势;④该区域GTFP的提高受产业结构、财政科技投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2021 Vol. 36 (5): 138-147 [摘要] ( 222 ) [HTML 1KB] [ PDF 16472KB] ( 534 )
148 石若文
地方性环境立法与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研究
本文在测算2004—2017年区域层面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了地方政府环境立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全要素生产率面临严峻的下滑,尤其在2009—2014生产面全要素生年间更加明显,且东中西部区域间TFP指数分布情况在空间上呈“非线性”特征。地方环境立法对地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度的环境规制措施却不能显著推动经济质量的提升、实现波特效应。
2021 Vol. 36 (5): 148-156 [摘要] ( 87 ) [HTML 1KB] [ PDF 3014KB] ( 671 )
旅游
157 王钊, 李涛
中国入境旅游流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的时空耦合分析
以中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入境旅游流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耦合协调模型基础上,分析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全国各省市入境旅游“势—效”耦合协调度等级、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全国“势—效”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协调等级为中级协调。北京、上海、广东、陕西为优质协调省市,呈散点状分布;青海、甘肃、新疆、宁夏为轻度失调或严重失调省市;各省“势—效”耦合协调类型呈现出差异化的时间演化路径,以中短距离的反向迁移为主,迁移类型主要包括:HHt→LHt+1、HLt→HHt+1、LHt→LLt+1和LLt→LHt+1
2021 Vol. 36 (5): 157-166 [摘要] ( 82 ) [HTML 1KB] [ PDF 24871KB] ( 518 )
167 李勇, 陈晓婷, 刘沛林, 黄格
“认知—情感—整体”三维视角下的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湘江古镇群为例
以湘江古镇群互联网旅游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等方法,借助旅游地形象“认知—情感—整体”三维模型对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①游客对湘江古镇群的认知形象以自然、场所/地域和活动为主,非物质形态记忆重心由饮食文化向历史文化偏移,环境生态记忆由模糊山水环境生态向具象历史文化空间记忆发展。②游客对古镇旅游设施与饮食文化积极感知最为强烈,影响湘江古镇群的消极情感形象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门票价格贵、性价比不高等。③游客对湘江古镇群推荐与重游意愿普遍偏低,整体情感呈负性与正性情绪两极分化,正性情绪占比较高。
2021 Vol. 36 (5): 167-176 [摘要] ( 121 ) [HTML 1KB] [ PDF 36937KB] ( 779 )
177 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
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的城市周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生产研究——以西安地区清水头村为例
旅游消费文化的入侵导致了城市周边乡村发展中社会与空间的巨大变革,使其公共空间面临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缺失,进而出现异化。为深入剖析该类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本文引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其三元辩证法理论框架,以西安市长安区清水头村为例,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个层面对其进行解构,深入阐释城市周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和内在逻辑,最后从乡村公共空间生产的作用力、目标形态、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了相关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在地方政府空间表征过程中,其“使用价值”被压制,而“交换价值”被凸显,但是村民在表征空间过程中的“抵抗”态势并不明显,反而“内化”趋势更多。本文的机制分析和优化建议有助于引导城市周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优化社会生态的两重目的。
2021 Vol. 36 (5): 177-183 [摘要] ( 118 ) [HTML 1KB] [ PDF 4169KB] ( 927 )
184 谢双玉, 阴姣姣, 乔花芳, 鲁静, 李琳, 王安琦
恩施州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及其效应差异研究
为了回答如何判别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模式是否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等问题,提出了由区位—产业—文化组成的旅游扶贫资源多要素协同框架作为判别旅游扶贫模式的依据,以此为指导,利用访谈数据,将恩施州南部4县的2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划分为4种模式:优势景区依托模式、生态农业依托模式、民宿农家乐依托模式和民族文化依托模式。而后,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了不同模式扶贫村居民的旅游扶贫效应感知差异,结果发现:①不同旅游扶贫模式村居民对经济收益、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感知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旅游扶贫模式是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的因素;②与其他两种模式村相比,优势景区、生态农业依托模式村居民的旅游扶贫经济效益感知更高,同时经济、环境或社会成本感知也更高,表明旅游扶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最后,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工作改进的对策建议。
2021 Vol. 36 (5): 184-192 [摘要] ( 112 ) [HTML 1KB] [ PDF 7561KB] ( 823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