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3年 38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3-08-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钟韵, 秦嫣然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产业协同集聚研究进展
产业协同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内不同产业在区域中高度集中的现象,是产业发展至高级阶段,产业通过空间布局的关联反映其经济关联关系的一种新形态。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对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为推进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产业协同集聚及其所产生效应的研究进展,首先对产业协同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区分,着重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其后,对不同部门产业间的协同现象及形成机制进行梳理;进而,分别从经济效应和社会生态效应两个维度,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环境污染等方面阐述了产业协同集聚所产生的效应;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产业协同集聚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3 Vol. 38 (4): 1-8,120 [
摘要
] (
90
) [
HTML
1KB] [
PDF
1351KB] (
1588
)
9
黄幸, 刘圳, 谭一洺
西方跨国绅士化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进入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由跨国移民组成的跨国绅士化群体的流动速度和频率也大量增加,由此产生的跨国绅士化这一新兴绅士化类型开始引起了学者们较多的关注。本文针对西方跨国绅士化研究文献,从跨国绅士化概念的提出开始,系统整理和回顾了跨国绅士化现象的发展背景、现象特征、形成机制、社会效应、以及发展趋势,并指出跨国绅士化在其发展趋势中的正面效应是地区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在展望西方跨国绅士化的研究方法、实证案例、后效预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跨国绅士化研究应当注意中国语境下的概念衍生、发展程度、政府角色以及政策应对,从而构建基于中国语境及本土化的跨国绅士化研究框架。
2023 Vol. 38 (4): 9-16 [
摘要
] (
80
) [
HTML
1KB] [
PDF
1276KB] (
1121
)
17
马历, 龙花楼, 刘炳胜
“内生-外源”视角下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0 年底,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然而,由于存在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脱贫地区仍面临返贫风险。如何有效协同内生动力和外部资源,促进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本文在查阅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内生-外源”视角对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现有研究在乡村贫困的概念内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与反贫困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并呈现出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趋势。未来研究需重新审视、拓展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开展学科交叉与尺度综合研究,以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2023 Vol. 38 (4): 17-25,44 [
摘要
] (
81
) [
HTML
1KB] [
PDF
3396KB] (
806
)
26
张大钊, 赵振斌, 高杨
大数据表征下的旅游:研究视角与话题
大数据给旅游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但现有研究只是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工具去认识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现象,遮蔽了数据背后的社会生产过程和社会影响。在梳理与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及大数据改造了整个旅游现象,旅游大数据研究应将数据置于以行动者为导向的社会表征实践中,关注主体与地方以及主体之间的数据生产过程和功能,以揭示数据的意义、情感、身份、价值等。文章一方面探讨了游客社会表征与地方的关系如目的地形象、旅游产品等,另一方面考察了游客社会表征对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的影响。此外,文章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旅游经典理论如旅游凝视、阈限理论等进行了重新审视。旅游大数据重构了我们的知识构成、研究过程、思维方式,今后研究需综合运用旅游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加强对数据的社会情境和作用机制的理解,以拓展旅游大数据研究的边界和想象力。
2023 Vol. 38 (4): 26-33,130 [
摘要
] (
79
) [
HTML
1KB] [
PDF
1667KB] (
1089
)
34
肖杰, 乔家君, 朱乾坤
2013-2022年中国专业村研究进展与展望
专业村“以专取胜、以特见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引擎,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 2013-2022年国内专业村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内容多元,包括专业村概念的再界定、演化规律、转型升级以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等;学科理论多重性,集成了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及其理论;研究方法多样,以定量化分析为主,地学分析和数理模型方法最常见。未来研究尚需加强:专业村韧性水平和适应能力研究,帮助理解专业村及其与专业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关系;对专业村解构与重构,准确定位专业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价值,优化乡村产业兴旺发展路径;关注专业村对乡村振兴的推动机理研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
2023 Vol. 38 (4): 34-44 [
摘要
] (
84
) [
HTML
1KB] [
PDF
1711KB] (
1062
)
文化
45
王兆峰, 黄曼丽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遗产地旅游者角色认同与实践研究
厘清旅游者角色认同与实践机制,对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有裨益。本文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遗产地,基于角色理论和场所精神,构建“角色-场所”研究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重走长征路”旅游者在场所中的认同与实践机制。研究发现:①角色情境由长征沿线持续性长征场所和流动性地方场所双重架构,场所精神由持续性长征精神和流动性地方精神交织构成;②角色实践呈现角色间互动和角色场所互动两种模式,旅游者与东道主、历史事件人物及自然生态空间的互动是主要的角色实践行为;③角色认同发生在角色与场所互动过程中,旅游者在互动实践中产生自我认同、国家认同与人类身份认同,人类身份认同来源于人类身份属性和场所刺激两方面。本文引入人类身份认同与流动性地方场所精神,拓展了红色旅游中的角色认同理论与场所精神,以期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2023 Vol. 38 (4): 45-54 [
摘要
] (
80
) [
HTML
1KB] [
PDF
5526KB] (
807
)
55
刘宏芳, 明庆忠, 韩璐, 王爱霞
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及发生过程探究
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出现的旅游“空间不正义”成为影响民族古镇发展的现实困境,也是其他古镇的一面“镜子”。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审视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并解读其发生过程。通过对喜洲、双廊等古镇的深度观察和访谈发现:地方性生产中的同质化景观生产、文化生产、生计方式生产及社会关系生产等变化而诱发了环境、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其发生过程为:①旅游城镇化中资本、权力、政策等可能引致空间不正义;②地方性生产通过空间资源分配、空间使用与权利所属等空间物化、资本化、权力化过程产生不均衡;③迎合旅游空间生产与消费地方性生产诱发效率与公平、保护与发展间发生矛盾;④空间利益分配环节催生“新贫困”等。科学规划和地方性理性生产是实现空间正义的有效途径,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各种调适机制是其基本策略。
2023 Vol. 38 (4): 55-61,155 [
摘要
] (
84
) [
HTML
1KB] [
PDF
3782KB] (
1003
)
社会
62
姜玉培, 甄峰, 张振龙
面向人本治理的社区生活圈休闲步行与环境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社区生活圈休闲步行与活动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对两者实际供需匹配状况的直接反映,并可能存在显著的社会分异,甚至不平等,但将生活圈内行为与环境协调作为整体目标,揭示人群内在属性驱动影响的研究鲜有涉及。基于此,本文构建相关理论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频率、单次持续时间、活动空间距离可从不同侧面构成评价休闲步行水平的重要维度,可达性、整洁性、可利用性、安全性能够从不同方面刻画活动环境质量。②不同个体间休闲步行与活动环境间的协调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即使 60% 左右居民能够在两者之间达到较高质量的协调,但仍有接近 37% 居民的协调水平低于平均水平。③中老年人群、退休人员、高学历者、超重者及邻里交往密切的居民更容易实现其休闲步行与活动环境之间较高水平的协调,而家庭人口较多、个人收入较高的居民在两者之间协调关系上往往处于较低水平。④最后,为促进社区生活圈高质量且充足均衡的休闲步行生活,提出致力于实现全民优质共享、供需灵活匹配的休闲步行与活动环境协调的治理策略。
2023 Vol. 38 (4): 62-71 [
摘要
] (
80
) [
HTML
1KB] [
PDF
7166KB] (
940
)
72
王爱, 付伟, 陆林, 夏永久
基于15分钟生活圈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立足生活圈的视角,采用核密度和网络分析法探究合肥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格局及供给水平,剖析各类设施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匹配性,并提出设施配置的规划路径。研究表明:①各类设施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分布形态,圈层分布的分化特征突出。区际及不同类型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明显。②居民点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水平整体不高,区际尺度下各类设施的覆盖范围均表现为非均衡分布格局,公共服务配置水平亟需加强。③不同区域的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适配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四类设施的适配型生活圈占比均不高。④基于最小化设施模型模拟出各类设施的配置方案,实现居民点覆盖率和适配性的显著提升,夯实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匹配关系。
2023 Vol. 38 (4): 72-80 [
摘要
] (
76
) [
HTML
1KB] [
PDF
70835KB] (
668
)
城市
81
周佳林, 王德
北京市通勤人流的总体特征及典型区分析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从职住分布、通勤流向、距离时耗分布三方面总结北京市通勤空间格局的整体特征,进而划定具有代表性的职住类型区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的居住或就业密度并非完全由内向外递减,而是以高密度居住环带和点状就业中心呈现;通勤流向上形成“昌平-中关村”和“通州-CBD”两条长距离通勤带;由通州、大兴、昌平三个新城流向中心城区的通勤人数较高,而亦庄、通州和顺义也吸引了一部分中心城区居民反向通勤;西五环内和北五环外的的居民单位通勤距离耗时更多,表明此地居民面临更为严峻的通勤交通状况。此外,通过对比五种居住区与四种就业区中的人口通勤特征,亦发现了不同职住类型区域的通勤分布模式差异。
2023 Vol. 38 (4): 81-91,101 [
摘要
] (
77
) [
HTML
1KB] [
PDF
57338KB] (
740
)
92
管永康, 侯英裕, 薛义
居民主体视角下历史街区改造的空间生产——以天津老城厢“危旧房改造工程”为例
主流话语刻板化和单向度的形象认知,使得历史街区改造中原住居民的空间权力经常受到侵犯。以天津老城厢“危旧房改造工程”为案例,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关注历史街区改造前后居民的空间生产实践,分析驱动机制与问题根源。研究发现:①在即将拆迁的历史街区中,原住居民通过小规模的空间抵抗实践,建构了一个支持社会生活的表征空间,创造了与议程相悖的替代性意义。②异地搬迁后,居民身份转换遇到了阻碍,社会空间呈现出生产与生活双重异化的现象。③生产方式嬗变的驱动机制源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争夺与权力博弈,空间排斥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精英集团行动视角的局限,根本原因是结构性权力分配失衡。基于此,本文分别从理论指导、空间治理和方法策略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纠正城市空间生产导向的偏离。
2023 Vol. 38 (4): 92-101 [
摘要
] (
93
) [
HTML
1KB] [
PDF
11687KB] (
825
)
区域
102
赵林, 高晓彤, 吴殿廷
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与影响因素
基于绿色专利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 2006-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城市群内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多线程、多流向的复杂网络结构形态,随时间逐渐具有圈层结构特征,中原城市群对其他城市群的溢出最为显著。②地市间绿色技术创新关联网络存在较为森严的等级结构,网络稳定性有待增强,净溢出地区以中原城市群及省会城市为主,净受益地区集中于河西走廊与城市群外围地区,郑州和西安的中介作用明显。③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组团式分布于中原城市群与晋中城市群,边缘区分布于黄河“几字弯”中部及山东半岛。④地理空间邻近、科研经费投入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2023 Vol. 38 (4): 102-111 [
摘要
] (
95
) [
HTML
1KB] [
PDF
33417KB] (
614
)
112
黄志强, 甄峰, 席广亮, 李智轩
南京都市圈日常人口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铁路班次数据、网络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区县为研究单元,分析南京都市圈日常人口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并采用QAP回归分析法探究南京都市圈日常人口流动关联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发现:①南京都市圈各区县日常人口流动规模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人口流动网络“小世界”特征明显,城市行政边界对人口流动的阻碍仍较强;②在都市圈层面,交通可达性,网络信息联系以及就业机会、消费活力、公共服务吸引力等服务功能特征差异是区县间日常人口流动网络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而以往研究中经济水平、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等更大尺度下的传统人口流动驱动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研究旨在解析都市圈区县层面日常人口流动的内在机理,并为都市圈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2023 Vol. 38 (4): 112-120 [
摘要
] (
78
) [
HTML
1KB] [
PDF
27116KB] (
739
)
经济
121
宋志军
人文经济地理空间分数维的认知基础——兼论分形技术的应用
人文经济地理系统是复杂的开放巨系统,传统数理方法常无法描述其看似混乱的存在形式、运行过程。实际人文经济地理空间是社会经济系统相变、临界现象的终端表现,自身充满了非线性的特征和过程,所以分数维的空间形态是其本质性的系统属性。由此本文介绍了人文经济地理空间分数维的表现形式、认识过程、基本的数理描述,并对其度量方法--分形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应用“情境”、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而本文对人文经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数维及分形技术所进行的溯源和应用基础讨论,其目的就是要为科学描述人文经济地理空间的复杂性、合理利用分形技术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2023 Vol. 38 (4): 121-130 [
摘要
] (
92
) [
HTML
1KB] [
PDF
6648KB] (
986
)
131
邓志宏, 韦素琼, 游小珺, 陈进栋
跨区域资源整合视角下外源型农业产业集聚的根植机理——以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为例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促进区域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对于实现乡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演化和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外源型农业产业根植机理的分析框架,并聚焦漳平市永福镇台湾高山茶产业,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厘清其根植机理。研究发现:①在区域自然禀赋、历史基础等前提下,外部联系激发偶然事件的发生,为永福高山茶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区位机会窗口。②企业衍生(裂变衍生、关系衍生等)导致的集聚效应使永福高山茶产业逐渐在区域根植,而区域产业分叉引发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深化永福高山茶产业的根植。③永福高山茶产业在区域根植的过程中,“服务型”政府的支持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安排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外源型农业产业的根植过程同时是区域内外部资源整合的过程,其根植机理的阐释对区域间要素与资源市场的整合具有启示性意义。
2023 Vol. 38 (4): 131-138 [
摘要
] (
89
) [
HTML
1KB] [
PDF
2532KB] (
1164
)
乡村
139
刘少芳, 戴文远, 包雪艳, 黄万里, 武国胜
沿海发达区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以闽东南地区为例
推动乡村转型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闽东南地区2000、2010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构建乡村发展水平与转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尺度,分析 2000-2020年间研究区乡村发展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划分乡村发展与转型类型。研究表明:①20年间闽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均值由 0.1865上升至 0.5058,增加了 1.7倍,且其变化值后期高于前期;转型水平值处于0.3742-0.7111之间,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产业转型和人口转型贡献高于土地利用转型。②20年间研究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呈现“分散-集中-分散”的演化特征,而乡村转型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呈现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空间集聚性和差异性渐增。③综合乡村发展与转型评价结果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大类型区,9 个亚型区,其中存在 I
1
乡村低水平发展缓慢转型等“亚健康”类型区;针对该类型区需科学识别其发展转型的限制因素和现存问题,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治理策略,促进乡村振兴。
2023 Vol. 38 (4): 139-147 [
摘要
] (
82
) [
HTML
1KB] [
PDF
47173KB] (
624
)
148
刘鲁
多元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与空间重构研究——以北京怀柔北沟村为例
多元文化视角是理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渠道,文化比较亦成为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维。文章以北京怀柔渤海镇北沟村为例,探讨多元主体作用下旅游对乡村空间的重构作用,重新审视乡村旅游与多元文化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北沟村旅游发展受到基于不同文化的内外部精英的共同作用,本土精英的回流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不同文化性质的主体促进了乡村业态、空间组织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外来社会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协商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创新,形成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特征的旅游空间。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主体不断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多元文化融合,逐渐摆脱“我者”和“他者”的文化隔离。在共同诉求的驱动下,村集体、村民与外来经营者实现社会空间的融合,组成空间生产的“共同体”。研究以期为优化乡村旅游的组织形式、乡村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策略参考。
2023 Vol. 38 (4): 148-155 [
摘要
] (
85
) [
HTML
1KB] [
PDF
3322KB] (
1179
)
旅游
156
舒伯阳, 冯婉怡, 吴文秀, 鄢方卫
区域合作与旅游流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旅游合作网络及客流效应研究
区域合作是旅游目的地之间通过整合社会资本与市场资源,激发内需潜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基于 2003-2021年间长三角城市群政府间旅游合作协议,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旅游合作的两阶段关系网络模型,分析城市群内部旅游合作演化规律,并从旅游流层面对合作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合作网络结构正在由扁平化向立体化升级;②城市间合作行为由“广泛合作”转向“地缘合作”,合作关系融入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在都市圈规划基础上呈集聚性发展;③通过削弱城市间交通、市场及行政壁垒,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影响了区域内旅游流时空分布,且不同合作模式存在差异化影响。
2023 Vol. 38 (4): 156-164 [
摘要
] (
81
) [
HTML
1KB] [
PDF
25302KB] (
837
)
165
邹君, 张珍, 杨立国, 潘颖, 邹思勤
旅游古镇的消费性传承:特征、机制与效果测度
旅游消费与文化传承密切联姻,在消费不断上升的巨大需求和加强文化传承的政策导向背景下,二者可以共建话语体系。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出消费性传承概念、分析其特征、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文化消费性传承指数用以量化区域旅游商品消费中的文化传承效果。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以南岳古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消费带来的文化传承效应便是“消费性传承”。消费性传承有五个特征:长期性、对立性、泛化性、脆弱性、引领性。②消费性传承机制由符号驱动、心理聚合以及供需博弈组成。③南岳古镇旅游消费的文化传承效果一般,旅游商品存在文化缺失和文化刺激不足问题。10种主要旅游商品中,香支的消费性传承得分最高,南岳素食豆腐的得分最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量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古镇旅游商品开发和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3 Vol. 38 (4): 165-175 [
摘要
] (
71
) [
HTML
1KB] [
PDF
4296KB] (
836
)
176
纪颖超, 殷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综合评估与动因甄别
科学探究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对沿线国家应对外界挑战与提升受损恢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测度旅游合作联系、建构韧性评估体系,从“整体-局部”尺度揭示沿线国家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的演化特征,诊断其障碍因子,利用空间面板回归甄别关键动因。研究发现:①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呈趋好态势、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中国-东盟-东亚、西亚、中东欧网络结构韧性呈递增趋势,南亚、独联体网络结构韧性相对稳定。②鲁棒性、传递性与层级性是网络结构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③多元网络的结构韧性共同影响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安全、治理和经济等差异网络的结构韧性起促进作用,而消费水平差异网络的结构韧性则起抑制作用。
2023 Vol. 38 (4): 176-185 [
摘要
] (
82
) [
HTML
1KB] [
PDF
1663KB] (
1234
)
186
李鹏, 曹慧玲, 田思雨
旅游移民驱动的旅游地地方塑造机制——以江西明月山温汤镇为例
在中国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以追求健康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旅游移民正日益成为深刻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行动者。文章以江西明月山温汤镇为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对温汤镇旅游移民驱动的地方塑造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通过建构“新温汤人”的身份认同,旅游移民表明了自身与游客的区别,建立了地方的归属感,并实现了“新温汤”的地方意义再生产。旅游移民在推动地方塑造的过程中与目的地多元主体在温泉资源利用、社区治理、空间使用和城市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通过正式的“新温汤人党支部”和非正式的“志愿者协会”两种协商机制进行矛盾调解,进而主导了地方塑造的过程。研究深化了中国流动性背景下旅游移民与旅游目的地地方塑造之间关系的理论。
2023 Vol. 38 (4): 186-192 [
摘要
] (
77
) [
HTML
1KB] [
PDF
3471KB] (
915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