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作者中心
|
审稿中心
|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3年 38卷 6期
刊出日期 2023-12-15
城市
文化
书评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流动性专栏
流动性专栏
1
马凌, 罗加威, 李锦昊
空间流动与社会流动关系研究述评
本文聚焦移民的空间流动与社会流动关系,通过梳理国外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文献发现:①空间流动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空间流动不仅是空间的位移,也是社会生活的结构化维度,可能带来个体阶层变化以及宏观社会结构的改变;②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育、职业发展和居住驱动下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等三大方面:分别强调教育作为一种知识和文化资本积累对于阶层维护和代际传承的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职业流动与阶层地位改变的关系,以及居住流动下的邻里效应、资源分层与阶层分层。空间流动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呈现着多样化的特征,对两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移民的迁移动机,并为促进流动社会下的城市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2023 Vol. 38 (6): 1-7 [
摘要
] (
49
) [
HTML
1KB] [
PDF
1884KB] (
656
)
8
蔡晓梅, 萧千阅, 郭子萱
新流动范式背景下流动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新流动范式背景下,流动基础设施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热点。流动基础设施是指在流动准备期、流动进行期和流动后稳定期均能促进和制约流动者行为的所有相联系的技术、机构和行动者的集合系统。以主体的流动过程为线索,流动基础设施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出发与入境过程中的流动基础设施、停留与定居过程中的流动基础设施、非自愿流动情境下的流动基础设施和打破空间尺度的流动基础设施。未来流动基础设施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境内流动基础设施体系的研究与运用;采用数字化方式来描绘并解释全球流动基础设施的空间异质性;更多聚焦“线上流动基础设施”和“以人为流动基础设施”的研究;从社会治理视角来剖析流动基础设施的应用与发展。
2023 Vol. 38 (6): 8-14,114 [
摘要
] (
46
) [
HTML
1KB] [
PDF
2622KB] (
766
)
15
刘沛林, 刘瑞瑞, 邓运员, 李境阳, 周文龙
想象与流动:“第三空间”的旅游体验与地方意义建构——以凤凰古城短居旅游者为例
新流动性范式的提出使流动性研究不断关注各种流动现象以及流动背后所建构的意义。文章聚焦于短居旅游者这一特殊的流动类型,以凤凰古城为例,基于流动性视角,采取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扎根理论分析短居旅游者在流入地的地理想象与表征、旅游实践和地方意义的建构。研究发现:①短居旅游者“第三空间”的旅游体验通过其自身的想象与表征,以及旅游实践中对地理想象的践行两个途径实现。②短居旅游者通过个人经历对想象的凤凰古城加以实践,并通过异域体验和梦境追寻来实现旅游实践。③“流动与想象”的双重介入下,以及对“第三空间”旅游体验的践行,短居旅游者所建构的地方意义包含两个关键维度,即短居旅游者将凤凰解读为“边城”实现对现实生活的短暂逃离以及反身性思考下的自我诠释的过程。研究结论丰富了旅游流动性研究的内容和视角,对理解短居旅游者行为特征和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38 (6): 15-22,124 [
摘要
] (
45
) [
HTML
1KB] [
PDF
3754KB] (
929
)
23
曾国军, 李忠奇, 王龙杰, 徐雨晨, 钟淑如
流动群体饮食实践中的伦理变迁与身份协商——基于主体性、社会性、地方性的分析
流动性背景下,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迁移现象日益频繁,引致流动群体的饮食实践不断重塑,由此引发的饮食伦理及其所表征的身份认同问题已经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以“使用物—追踪物—感受物”为内在线索,主体性、社会性、地方性为三极,饮食伦理、身份认同为内核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上述三个视角出发,系统论述流动群体的具身饮食体验、社会互动以及地方情境在流动群体饮食伦理与身份认同的多样化动态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食物在流动群体饮食实践中的能动性,并细化阐述流动群体饮食伦理与身份认同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探索了“人—食物—地方”之间的多重社会文化内涵。最后展望了新文化地理学中流动群体饮食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重点议题与方向。
2023 Vol. 38 (6): 23-33 [
摘要
] (
53
) [
HTML
1KB] [
PDF
2345KB] (
629
)
34
常恩予, 张敏, 陈培培
居民流动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南京市的实证研究
在流动性增强且日益复杂化的现代社会中,流动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现有研究多从效用视角考虑居民实际发生的流动行为对幸福感的作用,缺乏从能力视角分析流动的能力和潜力如何影响幸福感。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引入Kaufmann提出的流动力概念,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流动力及其构成要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及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流动力显著影响居民幸福感,且对自我实现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享乐幸福感;在构成维度上,获取维度对于幸福感的贡献大于能力和安排维度,且获取维度更多地促进享乐幸福感,安排维度更多地促进自我实现幸福感;流动力和幸福感的关系中,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显著。本研究为评估流动能力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赋能提供了一个探索框架,对制定城市空间规划和居民福利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2023 Vol. 38 (6): 34-43,91 [
摘要
] (
54
) [
HTML
1KB] [
PDF
4218KB] (
409
)
44
张昱辰
技术、身体与流动城市:流动性视角下上海地铁中的日常交往与空间实践
本文以流动性理论为视角,以上海地铁为个案,探讨地铁中介的日常交往和空间实践的意义。研究发现:乘客与运营者围绕规则不断展开互动与协商,将地铁塑造为“契约空间”。乘客在相遇中展开丰富的 “具身性交流”,将地铁转化为充满情感的流动“展演空间”。跟随乘客进入地铁的传播媒介,重塑了地铁的流动经验和社会关系与社交场景,推动着以“复合流动性”为基础的“混合空间”的生成。在人与交通技术的互构中,地铁被转化为有着独特节奏与意义的“流动城市”。研究为在身体、技术和空间关系中讨论城市交通的传播地理提供了具体思路。
2023 Vol. 38 (6): 44-54,170 [
摘要
] (
65
) [
HTML
1KB] [
PDF
1789KB] (
1177
)
进展与动态
55
蔡溢, 马茂丹, 杨洋, 龚子悦, 潘金玉
身体空间:旅游地空间研究的新视角
身体是空间等级的基础,其嵌套在社会权力关系的隐喻之中,是主体实践的基础。然而,与旅游者具身体验研究丰硕成果相比,学界对旅游地身体空间的探究还缺乏足够的学术跟进。本文对身体地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证回顾,系统梳理旅游领域身体研究进展,据此进行了研究展望。研究认为:身体地理需要直面并超越身心二元的影响,从结构和行动对立转向互构,并从方法论层面推动两者更为紧密的联系。同时,对旅游地身体空间的研究应从宏观的“身在空间”生产去透视微观的“身为空间”实践,并从微观构建宏观。后续研究应加强对旅游地社区居民这一核心利益群体的关注。研究对促进旅游学与身体地理的跨学科融合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
2023 Vol. 38 (6): 55-61 [
摘要
] (
69
) [
HTML
1KB] [
PDF
11610KB] (
482
)
社会
62
卢婷婷, 黄卉宁, 崔璨
社会空间分异视角下上海相对剥夺空间的影响机制研究
相对剥夺是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已推行大量居住混合政策作为相对剥夺社区的治理对策。但是,居住混合能否缓解空间的相对剥夺程度仍是国际学界的一个重要争议。本文基于社会空间分异的三维度理论视角,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上海 5432个社区的相对剥夺程度、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相对剥夺的空间分布呈现“高低高”的“三明治”格局,高剥夺空间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和边缘。②在控制社区人口学与地理因素后,居住混合程度仍与相对剥夺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③住房产权制度是社会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素,城中村、自然村和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典型的相对剥夺空间。本文认为社会空间治理政策应向相对剥夺程度较高的社区倾斜,通过居住混合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发展。
2023 Vol. 38 (6): 62-72 [
摘要
] (
70
) [
HTML
1KB] [
PDF
23190KB] (
546
)
73
周榕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异地养老时空演化及分异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异地养老对解决人口负增长所衍生的养老难题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构建异地养老发展的理论框架,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刻画了 2005—2020年长三角异地养老的时空演化格局,归纳了异地养老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揭示了其与环境、文化、社会因素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异地养老的整体发展方向表现为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特色化培育转型,高密度核心区也由上海“单极核心”分别向宁、杭南北两翼扩展。②可从环境舒适性、社会舒适性、文化舒适性 3 个维度综合识别异地养老的影响因子。其中,医疗资源和交通条件是长三角异地养老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社会开放度和自然风景次之,传统文化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双因子驱动力强于单因子作用,交互作用类型以双因子增强为主。③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具有空间异质性,环境舒适性、社会舒适性对安徽、江苏北部的影响较大,文化舒适性主要对浙江沿海地区和安徽北部地区产生影响。
2023 Vol. 38 (6): 73-81,159 [
摘要
] (
75
) [
HTML
1KB] [
PDF
20407KB] (
533
)
城市
82
高苹, 戚伟, 刘盛和, 刘振, 潘泽瀚
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长短期人口流的比较
从节点、流量、首位联系、社区结构四个层面对中国长短期人口流动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长短期流动人口均倾向于向少数城市集聚,当考虑网络方向时,城市节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角色;②长短期人口流均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半壁,但长期人口流主要由欠发达城市迁往发达城市,短期人口流主要发生在发达城市间;③两个网络的首位联系均表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征,但长期人口流动网络以邻近连接为主,短期人口流动网络以择优连接为主;④两个网络均具有明显的社区结构,但长期人口流动网络以组团式的跨省邻近组合型为主,短期人口流动网络以飞地式的跨省跳跃组合型为主。
2023 Vol. 38 (6): 82-91 [
摘要
] (
57
) [
HTML
1KB] [
PDF
32119KB] (
611
)
92
王雪妃, 吴晓, 彭程遥, 董雨萌
现代与历史城市要素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现代与历史城市要素具有复杂的关联性,其关联在空间中有何规律?其中诠释了怎样的内在机制?以南京市为例,从“现代—历史”双侧视角探究了现代与历史城市要素在个体—单元—整体维度的空间关联性,发现两者关联性在不同维度和不同设施类别上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分异,反映出显著的个体互动、单元适配和整体依存规律。进而分析形成机制可以发现,两者关联性受自然地理格局及自然演化、城市结构与功能布局的演变、当代城市规划与遗产保护理念及思想的深刻影响。由此提出,现代语境下历史资源保护需明确历史资源与现代城市空间的耦合形态和关联逻辑,着重缓解强互动、强依存区域的压力过载,优化弱适配区域的缺口和不足。
2023 Vol. 38 (6): 92-101 [
摘要
] (
58
) [
HTML
1KB] [
PDF
9408KB] (
894
)
102
刘贺, 李雪铭, 宫一路, 关莹莹
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综合测度、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诊断——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中小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提升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有利于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相关理论,构建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评价体系,分析2005—2020年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研究发现:①2005—2020 年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形”空间分布结构;②人居环境吸引力经历了从随机到集聚的演变过程,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③限制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人居环境吸引力提升的主要准则层是生活环境、人口环境和自然环境,要素层方面,医疗条件逐渐成为主要障碍因子。
2023 Vol. 38 (6): 102-114 [
摘要
] (
63
) [
HTML
1KB] [
PDF
20991KB] (
448
)
乡村
115
李伯华, 易韵, 窦银娣, 刘沛林
城乡融合、价值重拾与文化适应: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与保护迎来关键时期。但发展过程中村落主体对文化遗产价值感知的缺失以及城乡文化碰撞衍生一系列文化适应问题。基于此,从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生活故事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村落居民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实践中的价值重拾与文化适应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城乡融合语境下,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是城市要素注入和多元主体融合合作的结果。②在居民对遗产价值认知不足的现实前提下,宏观和微观层面因素共同促使他们重拾文化遗产价值,价值认同是居民展开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实践的重要动力。③村落居民的文化适应不仅是一个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和自身意义建构的过程,还是一个涉及转变前、适应阶段、转变后的动态复杂过程。
2023 Vol. 38 (6): 115-124 [
摘要
] (
75
) [
HTML
1KB] [
PDF
5647KB] (
939
)
125
陈丹祺, 杨新海, 孙嘉麟, 刘宇舒
城镇化演进过程中的乡村价值再认知
城镇化进程中人类对乡村价值的认知不断发生变化,正确认知乡村价值将引导乡村选择合适的政策并开展健康有效的建设实践。本文立足于乡村价值的原生性与动态性属性,梳理了城镇化进程中人类对乡村价值特征、内涵以及重点的认知。针对新型城镇化时期特点,构建了“全域全要素”的乡村价值再认知框架,明确了“乡村地域—村域—居民点”空间层级以及“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空间”价值类型,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价值认知需构建空间层级间的纵向衔接关系并厘清价值类型间的横向关联关系。基于乡村价值再认知,提出乡村发展建议,以期实现乡村价值全域激活、乡村全面振兴。
2023 Vol. 38 (6): 125-135 [
摘要
] (
61
) [
HTML
1KB] [
PDF
18523KB] (
457
)
文化
136
宋同文, 杨豪中
基于景观基因图谱的延安革命旧址色彩可识别性研究
景观基因是识别一个文化景观区别于另一个文化景观的本质所在。景观色彩是文化景观重要的视觉表征,对文化景观基因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延安市革命旧址景区整体色彩面貌为对象,运用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方法,对延安旧址景区风貌的可识别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延安革命旧址景观基因色彩体系。结果显示:延安市革命旧址景观色彩基因呈现出整体性、地域性和可识别性,色彩意象中蕴含的红色革命文化、黄土风情文化和厚重历史文化,让景区景观色彩基因有机更新,从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研究可深化和拓展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景区景观基因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并在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3 Vol. 38 (6): 136-147 [
摘要
] (
62
) [
HTML
1KB] [
PDF
65958KB] (
348
)
旅游
148
章坤, 谢朝武, 章屹祯
中国赴东盟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强度:时空分异、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
利用收敛指数、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中国赴东盟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强度的时空分异、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2011—2019 年中国赴东盟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强度呈收敛趋势,高集群强度国家单元呈扩展态势。②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强度类型转移具有空间锁定、梯度变化、转移模式丰富的特征。③人员规模压力、交通设施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对事件集群强度有明显抬升作用,社会安全风险通过对旅游流的“挤出”效应发挥着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安全管理能力对集群强度具有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
2023 Vol. 38 (6): 148-159 [
摘要
] (
60
) [
HTML
1KB] [
PDF
29920KB] (
479
)
160
史鹏飞, 明庆忠
移动与停泊:山地徒步旅游的移动性实践
在身体的、非表征的理论转向下,新移动性范式中移动/停泊辩证范畴的引入对山地徒步旅游体验研究纵深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典型山地徒步旅游案例——雨崩徒步的用户生成内容为分析资料,对山地徒步旅游移动性实践中移动与停泊的内涵及二者间的转换问题进行了阐释性研究。研究发现:山地徒步旅游移动性实践是具身化的移动/停泊连续转换过程;移动包括随意性移动和目的性移动,停泊包括支撑性停泊和享乐性停泊。移动与停泊构建起一个斑驳陆离的转换空间,生成了兼容高峰与日常的具身体验;山地非功用性特质和修复性功能共同作用下的情感连带及身体“唤起—阈限—更新”的仪式过程是移动/停泊连续转换的动力,现代性侵蚀和工具性依赖则构成其转换障碍。
2023 Vol. 38 (6): 160-170 [
摘要
] (
47
) [
HTML
1KB] [
PDF
2057KB] (
571
)
171
赖菲菲, 谢朝武, 黄锐
城市韧性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城市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韧性水平对于推动形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扰沌理论、新发展理念等构建了城市韧性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 2010—2019 年长江经济带 108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指标测算。同时,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城市韧性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非线性门槛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的城市韧性水平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非均衡性的空间分布特征;②城市韧性水平显著促进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组能力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最大,恢复能力影响效果最小;③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的城市韧性水平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表现出正向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而长江上游地区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
2023 Vol. 38 (6): 171-181,191 [
摘要
] (
53
) [
HTML
1KB] [
PDF
25696KB] (
407
)
182
薛晨璐, 靳诚, 徐菁
新冠疫情时期国内旅游网络关注格局变化与影响路径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本文基于 2019至 2021年第二季度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三个阶段的国内旅游网络关注矩阵,探索疫情发生前后旅游网络关注格局变化,分析疫情对旅游网络关注的影响路径:疫情发生后,①旅游网络关注规模大幅下降,远距离与跨省流动倾向减小。随着防疫工作常态化,规模有所回升。旅游网络关注格局仍保持东南高规模主导核心、西北低规模边缘地区,核心边缘间联系减弱。②旅游网络关注矩阵密度大幅下降、地区集群性增强,大部分地区保持原有旅游地功能。③新冠疫情通过安全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两条路径直接冲击与间接调整旅游网络关注格局。
2023 Vol. 38 (6): 182-190 [
摘要
] (
41
) [
HTML
1KB] [
PDF
16010KB] (
419
)
书评
191
周素红
《城市时空行为调查方法》书评
2023 Vol. 38 (6): 191-191 [
摘要
] (
46
) [
HTML
1KB] [
PDF
957KB] (
856
)
192
黄贤金
《人地系统导论》:一本引领地理科学新视野的教材
2023 Vol. 38 (6): 192-192 [
摘要
] (
52
) [
HTML
1KB] [
PDF
876KB] (
897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