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人文地理  1996, Vol. 11 Issue (s1): 80-88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1996.s1.010
其他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成就
陈航, 张文尝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RESEARCH ACHIEVEMEMS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Chen Hang, Zhang Wenchang

全文: PDF (717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现代交通运输地理学在中国的真正传播和专门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当时在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带动下,通过全国有关地理学者的共同努力,才逐渐认识、创立与发展起来的,从发展过程的特点看,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1)初创与取得一定成就的时期(五、六十年代)
在50年代,我国地理学者一方面结合交通地理课程的开设与讲义的编写,对国外本学科发展动态作了许多介绍,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交通建设勘察与区域开发综合考察工作,对本学科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资料积累和总结。到6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建设和经济地理学的全面发展,我国有关交通运输地理研究的课题和范围也有所增加与扩大,此时研究内容主要有大宗货物货流分析、交通建设自然条件的评价与区划、运输与生产布局,产销区划,区域规划中的交通网布局规划等。其中前两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深度与较高水平。另外还编写出了《中国经济地理学论(运输地理部分)》等著作,这些都为我国早期本学科的初创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发展、逐步充实与取得明显成就的时期(八、九十年代)
自我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因而也大大促进了交通地理研究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研究的课题和任务愈来愈多,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在扩大,其中主要有综合交通网布局与规划、运输化问题、客货流与空间运输联系及区域、港口的发展布局与地域组合、港口与港市、城市交通规划和能源产销区划等等。在研究与分析方法上,系统论与数学计量等新方法广泛应用到本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理论总结提高方面,也已取得了明显成就,例如在交通运输作用和交通规划论方面,提出了运输化理论和交通旋进规划论的新观点;在客货流与空间运输联系方面,归纳提出了系统的评价指标、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增长、分布与交流四个基本规律,指出并论述了影响客流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路网客流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际对省级运输联系区划作了探索研究;在港口及其地域组合方面,提出了海港形成和发展变化均具有特定经济地理背景的观点,以及港口地域组合等新概念及其形成的机制原理和五个发展阶段的规律,还结合实际,对中国沿海港口地域组合进行了区划等等。从而使本学科的总体理论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基础上,还先后编写和出版了《交通运输地理学》、《中国交通运输地理》、《空间运输联系》等专著,填补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专著方面的某些空白。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陈航, 张文尝.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成就[J]. 人文地理, 1996, 11(s1): 80-88. Chen Hang, Zhang Wenchang. RESEARCH ACHIEVEMEMS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 1996, 11(s1): 80-88.
链接本文:  
http://rwdl.xisu.edu.cn/CN/10.13959/j.issn.1003-2398.1996.s1.010      或     http://rwdl.xisu.edu.cn/CN/Y1996/V11/Is1/80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