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人文地理  2010, Vol. 25 Issue (5): 160-160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5.016
书评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中国资源环境经济学又一部力著问世——《中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测度及补偿》书评
李九全
西安外国语大学 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西安 710128
A SIGNIFICANT WORK ON CHINES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A Review on “The Measure of the Value Los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on-renewable Resource and Its Compensation in China”
LI Jiu-quan
School of Tourism &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全文: PDF (102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西安交通大学李国平教授的《中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测度及补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是我国能源资源经济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这是李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共12章,约30万字。该书从理论到实践分析了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外部成本测度方法做出改进,测度了中国及陕西省1981-2000年和1990-2007年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折耗,分别利用假设市场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和直接市场法(Market Valuation Method,MVM)对陕北地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和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了测算,运用效益转移法分别评估了煤炭开发、石油开发中环境价值损失以及资源开发环境价值损失的跨区域影响,对非再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使用者成本损失与价值补偿进行了科学核算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使用者成本内部化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模式以及在使用者成本内部化和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这些内容都是至今我国其他相关成果没有涉及的资源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可喜的是,李国平教授没有回避困难,从问题出发,拓展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使用客观数据说话,对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及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给专家学者、相关政策制定者和读者奉献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观点。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李九全. 中国资源环境经济学又一部力著问世——《中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测度及补偿》书评[J]. 人文地理, 2010, 25(5): 160-160. LI Jiu-quan. A SIGNIFICANT WORK ON CHINES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A Review on “The Measure of the Value Loss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on-renewable Resource and Its Compensation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 2010, 25(5): 160-160.
链接本文:  
http://rwdl.xisu.edu.cn/CN/10.13959/j.issn.1003-2398.2010.05.016      或     http://rwdl.xisu.edu.cn/CN/Y2010/V25/I5/160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