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2年 37卷 4期
刊出日期 2022-08-15

城市
文化
人口
经济
书评
社会
旅游
区域
乡村
人口
进展与动态
饮食文化地理专栏
进展与动态
1 耿慧, 焦华富, 叶雷
都市圈一体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体化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调治理的新要求,由于其空间尺度不同,出现了区域一体化、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一体化等多个概念。都市圈是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单元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圈一体化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内部、区域与国家、区域与全球的协调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中国都市圈一体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结果表明:①一体化及都市圈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使得都市圈一体化在概念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②研究理论框架多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适配性限制了对都市圈一体化的机理研究。③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匮乏,高适配性的理论体系构建还有待加强。④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区域一体化实践的深入,都市圈一体化研究正面临制度、功能、生态、文化和关系等方面的转向。
2022 Vol. 37 (4): 1-9,86 [摘要] ( 137 ) [HTML 1KB] [ PDF 5345KB] ( 1249 )
10 王蓉, 欧阳红, 代美玲, 马晓龙
旅游地可持续生计:国际研究进展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系统梳理总结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进展,对我国未来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工具,对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相关外文文献进行归纳与评述,在辨析可持续生计概念及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评估、生计策略转型、结构与制度及生计结果五个方面总结了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适应性与恢复力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旅游地可持续生计与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的国际研究述评,文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我国旅游地可持续生计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2022 Vol. 37 (4): 10-21 [摘要] ( 204 ) [HTML 1KB] [ PDF 3101KB] ( 2207 )
饮食文化地理专栏
22 曾国军, 李忠奇, 陈铮, 周尚意
流动性视角下中国流行菜系的空间扩散格局及其文化地理逻辑
流动性的增强不但意味着人口、信息、资金流动强度增加,也意味着流动范围的扩大。在此背景下,以稳定的人口构成为基础的传统地域饮食文化区的边界也开始发生变化。同时,流动性也使多元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扩散的基础上展开了互动与交融。本研究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中国全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海量餐饮服务设施POI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目前的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并描述其特征,并从流动性视角阐释其形成与扩散的文化地理逻辑。研究发现,中国现流行的菜系主要包括川菜、湘菜、粤菜、东北菜、徽菜、云贵菜、西北菜、鲁菜;中国流行菜系的空间扩散格局具有差异明显、多中心发展的特点。其中,川菜、湘菜、粤菜数量多分布广;鲁菜、徽菜分布集中,扩散较少;东北菜、云贵菜、西北菜数量较少但分布范围广。这种流行菜系空间扩散格局背后的文化地理逻辑与流动性密不可分,人口、资金等的流动促使地方饮食文化在空间内扩散,同时也带来了地方饮食文化间的交融互构。
2022 Vol. 37 (4): 22-31,45 [摘要] ( 196 ) [HTML 1KB] [ PDF 26389KB] ( 934 )
32 戴俊骋
一“鲜”难求?地方流动对可持续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
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愈发受人重视,当前从关系主义视角的研究,偏重于与食物前向关联的“身体”,忽视了与食物后向关联的“地方”。本文选择福建省罗源县为案例研究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罗源饮食地理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究地方流动对地方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罗源从“海味、清鲜、笋糟、非标准”的闽菜系主导的地方饮食特征变为多元菜系并存的标准化饮食特点,原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鲜”变得一“鲜”难求。该变化是由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去地化”结构性因素与乡贤回家投资、三峡移民饮食跨地方迁移等“再地化”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本文提出地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个体的差异化感知,不能用生产—消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来替代个体对“可持续”的具身感知认同。
2022 Vol. 37 (4): 32-38,74 [摘要] ( 104 ) [HTML 1KB] [ PDF 4543KB] ( 1015 )
39 钟淑如, 王龙杰, 曾国军
跨越地理边界的地方性食物——以广州流动群体的饮食消费为例
地方性食物原本被定义成在清晰的地理边界内生产的食物,是“本地人”抵抗极端商品化食物系统的有力武器,但以地理边界为中心的视角压抑了消费者身体的积极作用,也忽视了作为“外来者”的流动群体的在地饮食体验。基于对广州流动群体的日常饮食消费的深入考察,本研究发现:流动群体对跨越地理边界的故乡食物和广州本地食物主动赋予丰富的地方性意涵,构筑日常饮食“流动的地方性”。基于身体与食物的关系视角,本研究认为身体接触食物的契合感受以及与食物提供者的信任关系奠定了流动群体建构地方性食物的基本途径。区别于反抗式的地方性食物运动,流动群体把地方性食物嵌入在地生活,凸显多重的日常意义,主要表现在突破食物知识困境,缓解饮食焦虑,以及增进身体和地方的亲密关系。
2022 Vol. 37 (4): 39-45 [摘要] ( 108 ) [HTML 1KB] [ PDF 1805KB] ( 1365 )
文化
46 王淑芳, 陈蒙, 刘玉立, 闫语欣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文化适应性研究——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
不同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得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嵌入东道国时产生了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冲突,出现“水土不服”的窘境,因此境外经贸合作区如何克服文化差异以更好地融入东道国成为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基于文化尊重、融合和创新等原则,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方面探讨合作区的文化适应性。研究发现:①合作区的文化适应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先识别文化类型,再明确各类文化的属性与特征,最后选择恰当的文化适应路径。合作区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有效适应,可以凝聚成推动其嵌入东道国“土壤”的文化合力,为合作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②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遵循求同尊异、创新融合的理念,在文化适应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属地化管理困难、制度文化有待优化等问题。
2022 Vol. 37 (4): 46-52,121 [摘要] ( 105 ) [HTML 1KB] [ PDF 6275KB] ( 1080 )
53 曾莉, 吕光耀, 安宁
艺术介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再生产研究
乡村景观研究多注重物质层面的讨论,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及其权力关系分析却不常见。本研究以全面生产理论为基础构筑了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框架,解读了艺术介入下白族村落双廊的乡村景观再生产过程。研究发现,双廊景观再生产过程是乡村发展趋于艺术化、现代化与旅游化的过程。艺术家以催化、牵引、调节等柔性作用方式介入其中,推动景观形态的重构;介入过程作用于景观的不同结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均有反馈;其实践涉及政府、居民、游客以及艺术家自身的愿景表达,促成了景观理想的主体间性。双廊的艺术乡建旅游发展之路,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参考作用。
2022 Vol. 37 (4): 53-64 [摘要] ( 99 ) [HTML 1KB] [ PDF 13728KB] ( 822 )
社会
65 宋宗员, 刘云刚, 安宁, 赵启康
跨国移民的地方感研究:以在穗非洲移民为例
本文从“地方感”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的城市感知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基于研究提出的五维地方感评价体系,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①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地方感的五个维度的评价中,呈现出“地方满意度>地方依赖>地方信任>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的总体特征;②在穗非洲移民的积极地方感主要是通过广州的物质和资源环境构建起来的;③在穗非洲移民的消极地方感则主要是通过地方信任、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等精神维度的交流形成的;④在穗非洲移民地方感的形成路径有积极地方感和消极地方感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很明显,有比较强的流变性。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中国的跨国移民及其地方感研究进行了拓展,为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2022 Vol. 37 (4): 65-74 [摘要] ( 135 ) [HTML 1KB] [ PDF 3052KB] ( 870 )
75 吴冲, 余压芳, 张建新
社会空间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地域功能结构研究——以关中5处大遗址区为例
新时期国家大力推进遗产“活化”与遗产旅游,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过程既影响区域空间功能重构又涉及深刻的社会关系调整。研究选取大遗址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关中地区中5处大遗址区为案例,从社会与空间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采取因子生态分析划定社会区,以“社会—空间”综合交互视角解析乡村地域功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存在文保限制因子、旅游带动因子、工业与商贸因子等8个主因子,各主因子空间分布体现典型的分异特征,并呈现出6种功能属性的片区。其地域功能结构特征表现为:①保护区划产生圈层式地域功能格局,②高附加值功能空间沿交通线嵌入,③核心与边缘区功能构成与遗址影响力及城乡区位相关,④各功能片区并未形成产业联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大遗址区乡村非均衡发展成因及优化路径。
2022 Vol. 37 (4): 75-86 [摘要] ( 118 ) [HTML 1KB] [ PDF 45823KB] ( 752 )
87 张一诺, 路紫, 张宇辰, 冯富晶
基于社交网络的个人.com社区行动者行为空间及其未来
社交网络应用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空间重新分配。本文旨在从一些细微迹象中透视个人.com社区行动者行为空间的形成及其组织形式并感知其未来变化趋势。研究认为:社交网络提供的精益性和异步性信息交互引领个人.com社区行动者行为空间形成、更新和融汇,这是一个与现实地理社区相联系并向虚拟社区理性跳跃和空间系统重构的过程;个人.com社区行动者行为空间源于自我呈现并由受众“第二度可见”所决定,它是由若干特殊空间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交网络赋予草民行动者个人权力从而使其成为未来行为空间再塑造的决定性力量。基此提出社交网络背景下个人.com社区行动者行为空间存续的三个基本观点:信息方式转变、生活需求新维度产生和网络价值等效兑现。
2022 Vol. 37 (4): 87-94 [摘要] ( 105 ) [HTML 1KB] [ PDF 5701KB] ( 1116 )
城市
95 郭燕, 张志斌, 陈龙, 马晓敏, 赵学伟
河谷型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特征及社会效应——以兰州市为例
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有效途径。以兰州市为例,借助步行指数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和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指标体系,对兰州市河谷地区1221个居住小区生活空间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城市综合生活空间质量整体偏低,呈“一主两次”的多核组团式空间结构,且具有“东高西低”的不均衡特征。②舒适性空间呈“高值—分散、低值—集中”;便利性空间呈多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健康性空间呈“中间高,两头低,高值偏东”格局;安全性空间呈河谷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社会性空间呈河谷中心高度集聚、边缘低值集中连片分布。③生活空间质量以中等质量生活空间、较低生活质量空间、低质量生活空间为主,较高生活质量次之,高质量生活空间最少。④兰州市生活空间质量分异产生了居民住房不平等与居住分异、资源配置失衡与空间剥夺、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隔离,以及居住区有机更新和空间重构等社会效应。
2022 Vol. 37 (4): 95-104 [摘要] ( 92 ) [HTML 1KB] [ PDF 20901KB] ( 722 )
105 钱欣彤, 席广亮, 甄峰
线上和线下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及其协调关系——以生鲜果蔬店铺为例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零售”得到蓬勃发展,提供当日配送服务的“新零售”深刻影响了城市生活服务的可获取性和时空可达性。本文以南京中心城区为例,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提供当日配送生鲜果蔬服务的店铺和传统生鲜果蔬实体店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线上和线下生鲜果蔬店铺的可达性及空间协调关系。研究发现,线上生活服务遵循技术扩散假说,强化了中心城区的生活服务集聚,同时线上生活服务集聚和可达性仍受实体地理空间约束;线上生活服务有悖于效率假说,对传统生活服务的空间分异具有加强作用,整体上没有提高生活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空间公平性。研究结果可为新零售影响下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2 Vol. 37 (4): 105-112 [摘要] ( 113 ) [HTML 1KB] [ PDF 53434KB] ( 798 )
区域
113 伊苒, 薛德升, 王波
1999—2019年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基于政府门户网站新闻报道的分析
本文基于广东省和珠江三角洲9市政府门户网站,采集标题中含珠江三角洲以及3大都市圈(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的新闻报道数据,并根据新闻主题归类到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和制度4个维度,分析1999—2019年珠三角及3大都市圈一体化在4个维度的动态化进程。研究发现:①区域规划编制促进一体化进程推进。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新闻报道数量受历版区域规划演进的影响;②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维度差异。其中,珠三角一体化一直关注基础设施和制度维度,并呈现对社会维度的转向;3大都市圈一体化则在4个维度不尽相同,反映政府在区域一体化的不同诉求。③不同层级政府对珠三角和3大都市圈一体化的关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东省政府更关注珠三角一体化,而各市政府更关注各自都市圈一体化。
2022 Vol. 37 (4): 113-121 [摘要] ( 103 ) [HTML 1KB] [ PDF 13728KB] ( 739 )
122 苏海洋, 陈朝隆
联系与竞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共生空间若干问题研究
首次从旅游领域将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到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中,对城市群旅游共生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引力模型、欧氏距离模型和共生系统分类法,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旅游共生空间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群旅游共生组织模式基本处于由间歇共生向连续共生的正向演化阶段,空间呈现“2+3+4+2”城市群旅游共生层级体系,形成了三大旅游共生城市组团。城市群旅游共生行为模式大都处于由竞争共生向互惠共生的正向演化阶段,港澳广莞和佛惠中分别为主要互补与竞争节点,出现正向、稳定、逆向、往复、随机无序等五种演化路径分异。城市群旅游共生系统表现为初级旅游共生关系单一且稳定,中级旅游共生关系混沌且随机,高级旅游共生关系分异且稳定的规律。
2022 Vol. 37 (4): 122-131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7537KB] ( 939 )
经济
132 初楠臣, 吴相利, 张平宇, 张鹏, 王颖, 徐爽
跨国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以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例
以中国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等级、经济联系强度、地缘经济匹配等研究中俄跨国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格局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9年,①俄远东繁荣的经济区与停滞的落后区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一级经济区位于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萨哈林(库页)州,二级经济区分布在阿穆尔州、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三级经济区包含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犹太自治州、楚科奇自治区。②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区的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同其毗邻东向的滨海边疆区,北向的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的经济联系量最多。空间上,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不同地区(南部>西部>东北部)经济联系差异较大,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③中国东北三省与俄远东多数联邦主体隶属于地缘经济互补型,表现出距离越近的联邦主体、竞争关系较强,距离越远的联邦主体、互补关系较强的态势。
2022 Vol. 37 (4): 132-140 [摘要] ( 101 ) [HTML 1KB] [ PDF 4408KB] ( 2179 )
141 马筱倩, 孙伟, 闫东升
区域一体化的人口增长与集散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城市群一体化深化过程中,如何引导人口布局优化,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基于长三角1990—2017年城市尺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检验一体化的城市人口增长效应,并初步探讨相关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人口更快增长,且城市就业人口规模越大、人口集聚效应越显著。②总体效应的显著性,并不能掩盖一体化过程中人口集聚效应的异质性,一方面随着加入协调会时间的推进,不同阶段效应由正转负,另一方面存在不同批次间效应先增长后下降的差异。③一体化过程中要素集聚带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是城市人口更快增长的关键动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模型验证了这一假设。
2022 Vol. 37 (4): 141-148,191 [摘要] ( 92 ) [HTML 1KB] [ PDF 2686KB] ( 1359 )
人口
149 段成荣, 盛丹阳, 刘涛
人口流动对边境地区人口安全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本文关注我国边境人口变动和人口流动状况,着重分析了人口流动对边境人口安全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边境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边境县域人口总体规模稳中略降,人口增速和增量持续减少;②人口净流出已逐步成为边境人口变动主要因素;③边境人口变动与流动影响程度有明显区域差异。外流风险型地区已出现明显的人口负增长和外流,人口安全缺乏数量和质量保障;相对稳定型地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但其人口净流出水平正不断提高,有向外流风险型转变的趋势;相对封闭增长型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但流动性较弱。各类边境地区人口流出流入呈现不同特征,并受到经济、教育、城镇化、民族、政策等不同因素影响。
2022 Vol. 37 (4): 149-157 [摘要] ( 134 ) [HTML 1KB] [ PDF 8519KB] ( 1792 )
乡村
158 何田, 廖和平, 孙平军, 师满江, 青丽波, 刘愿理
西南喀斯特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云南省永善县为例
本文利用2016—2019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数量和素质两个层面探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空格局,基于转入地视角识别转移数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16—2019年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空间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尤其是三大城市群地区向中西部逐渐稀疏的趋势。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越高,且区域对劳动力素质需求具有锁定效应;转入城市的贫困劳动力素质指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城市间不均衡程度加剧。③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及生活消费成本仍是驱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核心力。
2022 Vol. 37 (4): 158-165,181 [摘要] ( 95 ) [HTML 1KB] [ PDF 8679KB] ( 1197 )
166 韦亚, 张虹
山地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风险研究——以重庆为例
选取风险源、风险受体状态、风险响应三个方面16个指标,以外部自然、人文因素、传统村落内部景观和建筑结构等为切入点,构建山地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风险评价体系,分析重庆市110个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建议。研究表明:①构建的风险评价体系能够综合反映山地传统村落空间系统外部压力和内部脆弱性,体现其空间差异。②重庆市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风险属较高及以上等级的有42个,占村落总数的1/3以上,主要分布于渝东南武陵山中山地区,如酉阳、秀山等地。③风险等级较高及以上的传统村落,应提升主体风险防范能力,合理规划村落发展,避免城镇边界扩张挤压传统村落空间,导致其非自然性衰落。山地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风险研究从宏观揭示风险驱动因子,识别风险胁迫大小,对传统村落精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2 Vol. 37 (4): 166-174 [摘要] ( 111 ) [HTML 1KB] [ PDF 29379KB] ( 608 )
旅游
175 王钰宁, 孙九霞
旅游跨文化学习中的主客互动——阳朔太极拳的教与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实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了近年火热的“外国人赴阳朔学太极”现象,综合运用非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与文本分析法,以“身体符号”的意义变迁为研究脉络,探讨“外国人学太极”这一跨文化情境下的主客互动活动,分析外国人赴阳朔学太极的动因、互动过程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从互动媒介来看,身体作为符号在跨文化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身体符号的意义也在跨文化互动中逐渐深化;从互动过程来看,不同主体的角色和观念以身体符号为媒介在跨文化互动中实现交互协商,由此加深主体对于自我的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型紧密联结强化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2022 Vol. 37 (4): 175-181 [摘要] ( 122 ) [HTML 1KB] [ PDF 2707KB] ( 1386 )
182 周小凤, 张朝枝, 蒋钦宇
遗产化与旅游化对地方文化记忆系统的影响——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
文化记忆具有复杂系统性,从单一要素理解可能导致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的误解,不利于地方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传承。本文采用质性方法分析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对文化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权威话语主导的遗产化通过遗产归属族群、核心区与核心要素选取与认定等途径将文化记忆的主体、媒介、空间等系统要素建构为哈尼化的核心—边缘结构,导致遗产地文化记忆系统内不同主体、空间与媒介的发展失调。另一方面,市场话语主导的旅游化通过多主体参与、核心景点与周边村落协同发展及多元媒介要素展演的路径解构文化记忆系统的主体、媒介、空间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权威遗产化带来文化记忆系统要素的核心—边缘化消极影响。
2022 Vol. 37 (4): 182-191 [摘要] ( 177 ) [HTML 1KB] [ PDF 5393KB] ( 1380 )
书评
192 马耀峰
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旅游发展的深度探究——评《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旅游卷)》
2022 Vol. 37 (4): 192-192 [摘要] ( 112 ) [HTML 1KB] [ PDF 981KB] ( 864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