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3年 38卷 5期
刊出日期 2023-10-15

城市
文化
经济
书评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进展与动态
1 田光辉, 苗长虹, 胡志强, 杨东阳, 胡述聚
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概念内涵、测度方法及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并非一个平稳的过程,时常会受到来自不同空间尺度的冲击或干扰。作为研究一个经济实体或系统应对冲击和从冲击中恢复的话语和框架,区域经济韧性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区域经济韧性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测度方法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区域经济韧性研究在经历了概念化起步阶段后,研究主题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综述了工程、生态和演化韧性视角下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与内涵,概括了案例比较法、计量经济模型、核心变量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四种测度方法,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网络连接、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2023 Vol. 38 (5): 1-8 [摘要] ( 144 ) [HTML 1KB] [ PDF 9518KB] ( 1569 )
9 莫辉辉, 王姣娥, 黄洁
2010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我国航空运输地理学已成长为交通运输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近十年研究成果集中在三大传统研究领域与三大前沿研究领域,前者包括机场体系结构及服务水平、航线网络组织及结构特征、民航及经济(产业)互动,后者包括航空枢纽与廊道资源分析、多元交通体系的市场竞合、旅客出行行为与时空规律。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愿景包括:①面向国家战略与发展的需要,为解决重大交通发展问题提供支撑;②面向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创新,从关注“时空现象”向“理论规律”转变,建设更系统化的航空地理学;③面向多学科融合的领域拓展,加强研究方法、数据等交流融合;④面向国际化的中国智慧传扬,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等发表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23 Vol. 38 (5): 9-15,35 [摘要] ( 82 ) [HTML 1KB] [ PDF 1427KB] ( 1053 )
16 刘为潍, 李咪咪, 蒋依依
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文章依托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并整理出的384篇旅游领域国家认同研究文献,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从文献的研究地域、主要作者与核心文献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现有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以及研究理论与方法。综合来看,现有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理论转向明显、研究方法多样,研究主题以遗产旅游、黑色旅游、红色旅游和返乡旅游情境中的国家认同研究较为常见,研究线索以旅游如何形塑主体的国家认同为主,而国家认同对旅游的影响研究、旅游者个体维度和主体性视角的国家认同建构和展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相关分析,文章从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互动关系、集体与个体维度国家认同建构的整合路径、旅游者主体性视角、平庸的国家主义与旅游目的地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创新几个方面提出了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3 Vol. 38 (5): 16-23 [摘要] ( 86 ) [HTML 1KB] [ PDF 5039KB] ( 917 )
24 徐少癸, 韩佳钰, 陈换, 章牧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精英研究进展与展望
乡村精英是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主体,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对乡村精英概念、类型、演变历程三方面讨论的基础上,基于相关研究成果的逻辑性,系统评述了乡村精英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梳理了乡村精英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隐忧。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存在明显的学科“烙印”,研究议题有待丰富。因此,未来研究应开展跨学科多视角研究,强化多源数据量化研究,立足中国乡村社会实践,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议题。
2023 Vol. 38 (5): 24-35 [摘要] ( 146 ) [HTML 1KB] [ PDF 2982KB] ( 1011 )
社会
36 陈文婷, 陈海, 刘迪, 耿甜伟, 石金鑫
社区环境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基于陕西省洛川县的实证
探讨社区环境对农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对于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给出居民福祉的提升对策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多层次模型探究了洛川县社区环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同时给出主观福祉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①主观福祉均值为0.512,年龄、收入与健康与主观福祉呈显著正相关。②社区环境解释了主观福祉18.57%的变异;降低灾害影响、提高人口密度、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整洁程度能提升主观福祉。③以保障社区安全、增强乡村拉力、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的自上而下决策管理与以收入和健康为核心的居民个体适应性调节是居民主观福祉提升的主要途径。
2023 Vol. 38 (5): 36-43,171 [摘要] ( 140 ) [HTML 1KB] [ PDF 8065KB] ( 630 )
44 乔浩浩, 王朝辉, 胡云云, 高杨, 殷鹏
旅游嵌入视角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
乡村社会关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破题切入点之一。从微观研究视角出发,以乡村社会关系重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旅游嵌入型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与发生机制,探讨乡村社会关系重构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①旅游嵌入型乡村的社会关系走向“去情感化”与“契约化”,由亲缘、地缘为主的“差序格局”向“人—地—业—流”为主的“网络格局”社会关系转变;②乡村旅游发展加速各类要素的更新与重组,打破了乡村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与社会关系网络,推进“农业生产共同体”向旅游嵌入后的“旅游服务共同体”社会关系格局转变,推动乡村社会关系重构;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旅游嵌入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过程的一般逻辑和重构机制存在共同性,基础动力、内在动力、促进动力、创新动力和调节动力在动态耦合中共同驱动乡村社会关系的重建。
2023 Vol. 38 (5): 44-52 [摘要] ( 93 ) [HTML 1KB] [ PDF 7815KB] ( 613 )
文化
53 胡寻寻, 张悦, 蔡超明, 孙骜, 刘云刚
领域理论视角下广州小北非裔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
广州小北非裔聚居区是移民跨境流动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背景下的产物,其演变过程带有明显的权力作用痕迹,但少有研究揭示其演变背后的权力—空间作用逻辑。本文将非裔聚居区的兴衰置于地方城镇化与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的进程中重新审视,借助政治地理学的领域理论,从权力空间视角分析了地方语境下多元主体在非裔聚居区的塑造与重构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小北非裔聚居区的形成、发展、衰落实际上是社会、市场、行政三者力量对比变化的映射。非裔聚居区是非裔群体在商业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中获得空间使用权形成的领域,是一种依托社会领域与市场领域的弱领域化。地方发展逻辑的快速转变和非裔聚居区领域建构的不稳定性共同导致了其快速的兴衰。村集体主导的非正规空间生产、开发商主导的空间功能转换以及基层政府主导的空间管制是非裔聚居区形成、发展与衰退的关键因素。
2023 Vol. 38 (5): 53-61 [摘要] ( 130 ) [HTML 1KB] [ PDF 6451KB] ( 844 )
62 郑久良
空间生产视角下非遗旅游街区空间结构演化与动力机制——基于屯溪老街的案例分析
选取黄山屯溪老街为例,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探讨非遗旅游街区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屯溪老街空间结构经历物质空间的景观化、文化空间的多元化和社会空间的流动性演化过程;老街旅游空间生产是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耦合生成的产物,资本和权力动力分别作用在“社会经济”层面和“政治制度”层面;资本和权力在塑造空间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实现文化意义的构建、社会关系的重构和社会权力的表达。在空间生产多元主体利益博弈下,屯溪老街面临资本过度商业化和空间权益“失衡”等社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空间正义或许是根本路向。
2023 Vol. 38 (5): 62-70,106 [摘要] ( 103 ) [HTML 1KB] [ PDF 5639KB] ( 748 )
经济
71 陈嘉, 韦素琼
中国台资驱动型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企业衍生、制度环境及集群封闭性
利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及企业数据,以福建省漳平永福镇高山茶产业集群为例,探讨台资驱动型农业产业集群企业衍生、制度环境及其形成演化与封闭性。研究发现:①伴随企业衍生、制度环境及封闭性的协同演化,集群经历路径创造与强化、路径依赖及路径突破三阶段,各阶段企业衍生类型与路径不同,集群封闭性有所减弱。②集群演化发展及其封闭性与企业衍生、制度环境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伴随企业衍生,本地企业进入壁垒与集群封闭性降低,集群封闭性则可能阻碍或重构企业衍生。制度环境变迁可调节、弱化集群封闭性,封闭性则持续孵化、塑造制度环境。在集群封闭性的传导作用下,企业衍生推动了制度环境演化,制度环境则进一步催化企业衍生。
2023 Vol. 38 (5): 71-78 [摘要] ( 73 ) [HTML 1KB] [ PDF 8827KB] ( 879 )
79 程丹亚, 曾刚
本地—跨界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为强化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水平,以长三角区域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各城市2010—2019年联合发明专利授权数据信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合作的本地网络与跨界网络,诠释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本地—跨界网络空间联动机制。研究表明:①本地网络的通达性和凝聚力逐渐上升,空间上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及核心节点间强—强联系格局;跨界网络的节点和关系数急速增加,空间上呈现以放射状为主,稀疏的闭环创新联系为辅的特征。②本地网络与跨界网络的交互作用增强。本地网络中参与跨界合作的节点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推动区域内外城市建立正式创新合作关系。跨界网络的发展也会提高本地网络中节点城市的平均网络地位。③本地网络中网络地位高的城市扮演着本地—跨界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中间人”,其中处于高递推中心性高递推权力位置的城市充当着本地—跨界网络空间联动的技术守门员。
2023 Vol. 38 (5): 79-87 [摘要] ( 83 ) [HTML 1KB] [ PDF 31622KB] ( 474 )
88 王兆峰, 张先甜
基于PSR模型的旅游产业韧性评估及驱动因子非平稳性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旅游产业韧性指标体系,运用核密度、马尔科夫链、GWTR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80个地级市2005—2020年旅游产业韧性演变趋势与驱动因子非平稳性。结果表明:①流域内韧性呈上升趋势,缓解韧性分化现象的着力点在上、下游地区。②韧性在空间演变上呈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并在连续转移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③各驱动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数字化>政府行为>城镇化>产业集聚>环境规制;局部内,各因子在不同时空上的波动方向与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2023 Vol. 38 (5): 88-97 [摘要] ( 76 ) [HTML 1KB] [ PDF 23728KB] ( 480 )
城市
98 黄惠珠, 张敏, 陈培培
城市自然的关怀实践:动物园的空间、关系与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反思人类的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的道德联系,城市自然是人与非人关系的可能性空间。研究从关怀视角出发,运用质性方法,构建空间、关系与行为三元分析框架,探究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中人与动物多维关系的具体表现及关怀实践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及关怀关系的建立以多情景相遇为条件;关怀关系能够促成示范、响应、潜在的关怀行为,空间相遇、关怀关系和关怀行为构成关怀自然实践,塑造城市空间的关怀特质;动物园借助关怀关系养成以及关怀行为示范,推动社会关注和关怀实践的流动。本文推动关怀从自然管理理念转向日常生活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建构中发挥更大潜力。
2023 Vol. 38 (5): 98-106 [摘要] ( 62 ) [HTML 1KB] [ PDF 4941KB] ( 593 )
107 洪梦谣, 魏伟, 尹力, 夏俊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满意度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
揭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是实现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与以人为本人居空间构建的重要前提。研究基于“城市人”理论,构建“人居系统要素―居民时空感知―居民满意度”的认知―测度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基于1122份有效问卷构建模型,其结果验证了设施点的布局、量的供应及质的服务在居民安全、方便、舒适、美观感知的中介作用下,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系统性总结满意度影响机制与路径基础上,提出设施及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3 Vol. 38 (5): 107-117 [摘要] ( 77 ) [HTML 1KB] [ PDF 28222KB] ( 493 )
118 杨茗涵, 黄晓军, 宋涛
基于“显隐互鉴”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西安市公园绿地为例
本文以西安市公园绿地为例,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属性与虚拟属性,提出“显隐互鉴”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其活力进行评价,揭示显性与隐性活力的协同类型及隐性活力的显性化机制。主要结论:①显性活力和隐性活力均呈现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的特征,显性活力高—低值空间分布表现为“中心—外围”结构,隐性活力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②显性活力与隐性活力形成4种高低值匹配类型,高显—高隐公园人气与活力极强,分布于城市二环内,高显—低隐公园具有稳定的人群基础,分布于二、三环之间,低显—高隐为新兴起公园,分布于三环外东北部地域,低显—低隐公园活力最低,分布于二环外北部及三环外南部地域;③隐性活力对显性活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用户评价在隐性活力的显性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2023 Vol. 38 (5): 118-125,192 [摘要] ( 66 ) [HTML 1KB] [ PDF 14590KB] ( 975 )
乡村
126 王敏, 潘志超, 钟秋怡, 郭大豪, 劳家荣, 林晓炀
个体化数字乡村实践与空间重构:以广州桂峰村为例
数字技术发展正在推动城乡关系重构,改变乡村居民的个体生命历程,乡村个体数字实践也推动乡村人地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转变、重构城乡关系。本文基于个体化理论视角,以广州市桂峰村为案例地,运用生命史访谈等方法,分析数字技术是如何推动个体化进程的转型,进而影响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化进程转变提供契机,使得个体化进程由原先的城市导向逻辑转向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逻辑;数字技术作用下个体化进程推动着乡村物质和社会空间的重构;数字逻辑导向下个体化进程的转变推动着城乡关系的重构。研究弥补了从自下而上视角研究数字乡村的不足,拓展了个体化理论的研究场域,也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2023 Vol. 38 (5): 126-134 [摘要] ( 69 ) [HTML 1KB] [ PDF 5920KB] ( 833 )
135 王铭杰, 孟凯, 张冰逸, 袁浩文, 唐佳欣
乡村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吸引力构成路径研究——基于海南26个乡村案例地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从乡村性视角出发,构建乡村旅游吸引力构成路径分析框架,运用fsQCA对海南省26个乡村旅游地进行组态分析,探讨乡村旅游吸引力构成的不同路径和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基于乡村性视角构建出包含舒缓、归真、新奇、避离、现代5个乡村吸引要素和18个二级乡村性要素指标的分析框架。②单一要素均不构成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要素间通过组合形成3种乡村旅游吸引力构成路径,分别为景区度假休闲型、民宿餐饮依附型和美丽乡村禀赋型。③舒缓、归真要素组合和新奇、避离要素组合可与现代要素通过等效替代方式构成乡村旅游吸引力。④景区度假休闲型和美丽乡村禀赋型原始覆盖度较高,说明乡村较多以这两种要素组合形式营造旅游吸引力。
2023 Vol. 38 (5): 135-145 [摘要] ( 64 ) [HTML 1KB] [ PDF 5163KB] ( 1046 )
旅游
146 刘逸, 陈海龙, 陈了凡, 梁文力
基于UGC的气候环境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研究
旅游业与气候环境之间关系紧密,旅游目的地气候条件及变化是游客出游动机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气候环境与旅游体验的关系尚未完全厘清。基于在线评论和气象站点数据,本研究对气候环境与游客情感关系展开测度。结果表明:①南北方气候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差异对游客情感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游客情感未随气候的季节变化呈现规律性波动;②相对于整体气候因素,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长和风速等4个单气候要素与游客情感有显著关联;③将游客情感细分为正负面之后,不同气候要素呈现显著差异,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稳定影响游客情感。本研究初步证实了环境与游客情感关系的存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根据气候环境特征开展针对性营销与服务运营。
2023 Vol. 38 (5): 146-153,190 [摘要] ( 79 ) [HTML 1KB] [ PDF 22471KB] ( 534 )
154 梁增贤, 苏思晴, 保继刚
社区旅游内卷化与去内卷化:基于云台山社区的案例解析
过往研究将社区旅游增长困境归因于权力关系不平衡导致的社区权益受损或冲突,并通过社区参与和增权解决。然而,社区参与和增权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外部条件和社区能力。本文试图从内卷化视角重新审视社区旅游增长困境,构建社区旅游内卷化分析框架,并用于解析焦作云台山案例。社区旅游内卷化是社区旅游发展到一定形态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变到新的形态,旅游产品或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导致社区内部权力和利益复杂化,社区总体边际收益或旅游效益相对下降。案例研究表明,云台山社区先后经历农业内卷化、去农业内卷化、社区旅游内卷化、以及社区旅游去内卷化4个阶段。各阶段交叠,并具有不同的背景、成因和特点。本研究在去内卷化建议中指出,提升社区内生能力是根本,破解外部条件限制是关键,而政府和核心企业应起示范或主导作用。
2023 Vol. 38 (5): 154-161 [摘要] ( 64 ) [HTML 1KB] [ PDF 3967KB] ( 682 )
162 孙佼佼, 郭英之
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研究——结构维度、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
以人本主义地理学理念为基础,提出“空间人本性”的概念,综合质性与定量研究,开发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概念框架与量表。第一,研究建构了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5大范畴,第二,编制并验证了包含5个维度和17个题项的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测度量表,确定了生机性体验(故事性体验、新奇性体验、自我本真体验、包容性体验);本真性体验(文化本真感、物质本真感、人情本真感);互动性体验(人际互动、环境互动、数字互动、文化互动)、密质性体验(美感密度体验、生态密度体验、文化密度体验)、空间秩序体验(空间和谐性、空间安全性、空间平等性)。第三,对量表进行效标效度检验,发现生机性体验、本真性体验、密质性体验、秩序性体验对重游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最终,研究提供了旅游城市建构人本性的创新对策。
2023 Vol. 38 (5): 162-171 [摘要] ( 76 ) [HTML 1KB] [ PDF 2382KB] ( 836 )
172 张彤, 韦鸣秋, 龙潜颖
流动性视角下大众旅游者第一居所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第一居所是旅游流动的起点和终点,现有研究对其意义的探索有限。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大众旅游者第一居所在旅游流动过程中的意义,得到以下发现:①第一居所意义多元,在归属、依恋、安全之上蕴含责任意义,并在不同旅游流动阶段呈现出差异性的意义隐喻,分别是离家阶段的日常惯习、在途阶段的价值参照、归家阶段的身份牵引,和到家阶段的情感归属;②旅游流动能够推动第一居所意义修复,表现为旅游者回归后的责任感提升、依恋与归属感深化;③第一居所意义在持续的“家”“途”互动中生产,并影响旅游者对“途”的感知和行为。本研究补充了旅游研究中“家”的理论体系,亦突出了旅游通过“去远”实现“回归”的本质。
2023 Vol. 38 (5): 172-179 [摘要] ( 65 ) [HTML 1KB] [ PDF 3039KB] ( 771 )
180 胡其波, 黄丽满, 李军
传统与新生何以融合并存——基于代际差异的旅游者真实性体验与忠诚度的影响关系研究
传统村落旅游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旅游者忠诚度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发展前景,深化对传统村落旅游者忠诚度的研究为促进以人为本的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思路。本文以宏村和西递村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671份样本进行数据分析,探索了传统村落旅游者真实性体验对忠诚度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传统村落旅游者客体相关真实性体验和存在主义真实性体验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忠诚度。②传统村落旅游者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在客体相关真实性体验和存在主义真实性体验对忠诚度的影响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文化接触促进了传统村落旅游者真实性体验对忠诚度的正向影响作用。④新生代旅游者在传统村落旅游中的文化接触对真实性体验与忠诚度之间正向关系的增强作用要大于非新生代旅游者。研究结果为提升旅游者忠诚度进而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23 Vol. 38 (5): 180-190 [摘要] ( 162 ) [HTML 1KB] [ PDF 2696KB] ( 908 )
书评
191 周尚意
戴着地理眼镜读书——《空间的生产与重塑——流动中的文化古镇》书评
2023 Vol. 38 (5): 191-192 [摘要] ( 65 ) [HTML 1KB] [ PDF 1262KB] ( 695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