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注册 | 遗忘密码?
  读者在线: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中心 审稿中心 在线期刊 | 期刊订阅 | 下载中心 | 广告合作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022年 37卷 1期
刊出日期 2022-02-15

城市
文化
经济
社会
旅游
乡村
进展与动态
南海周边国家人文地理研究
进展与动态
1 曾鹏, 朱柳慧
关系视角下乡村空间认知与转型路径研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广域乡村为主体,形成对其空间格局、经济形态、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系统认知以及转型路径的预判,对乡村全面振兴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关系视角的理论解释及其在空间研究中的应用,梳理乡村空间认知研究,认为需要以关系串联乡村空间的复杂内涵和运行机制。文章将乡村空间划分为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四个维度,从各维度内部、之间的关系作用以及调节关系作用的治理手段三个方面,构建乡村空间“构成归纳—过程解析—组织优化”的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将乡村空间转型路径分为关联整合资源、协调参与主体、建立集体认同三个阶段,以期拓展乡村空间理论的建构视角,为我国乡村规划实践提供科学指引。
2022 Vol. 37 (1): 1-8,17 [摘要] ( 204 ) [HTML 1KB] [ PDF 4982KB] ( 1565 )
9 戴柳燕, 周国华, 吴国华, 贺艳华
乡村吸引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乡村吸引力是表征乡村地域系统整体功能的新指标,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升乡村吸引力是应对乡村衰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开展乡村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相关成果的逻辑关联性,从乡村吸引力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及相关内容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进行简要述评。总体上看,以乡村吸引力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吸引力的理论建构、实证探索等尚未全面拓展。乡村吸引力的理论解构、量化测度、地域分异规律、演变过程及规律、优化提升路径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机制等是未来乡村吸引力研究的重点方向。
2022 Vol. 37 (1): 9-17 [摘要] ( 136 ) [HTML 1KB] [ PDF 1473KB] ( 1587 )
社会
18 王洁晶, 朱巍, 刘涛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个人社会资本与居民心理健康——基于北京的实证研究
利用2018年来自北京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个人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新市民的影响更突出。个人社会资本中密切交往的网络规模、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经济支持两个维度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在新市民和本地市民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社会资本能够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本文验证了社会生态学的健康促进模型的相关假设,即外部环境特征和个人社会资本相互嵌套共同影响个人健康水平。鉴于此,健康城市规划需兼顾“硬件”与“软件”层面,既要构建公平正义的空间环境,还需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培育。
2022 Vol. 37 (1): 18-27 [摘要] ( 168 ) [HTML 1KB] [ PDF 6017KB] ( 1350 )
28 郭新伟, 余斌, 李瑞瑞, 卓蓉蓉, 曾菊新
江汉平原农户日常消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空间变化是透视当代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视角。基于江汉平原公安县农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数据,以微观分析描绘农户消费场景变化、宏观分析勾画农户消费空间演变,以多元线性回归解析乡村消费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微观上,农户消费区位频次趋于增加、区位类型趋于分化,低等级商品消费向低等级购物地扩散、高等级商品消费向高等级购物地集聚;②宏观上,农户以乡镇为日常消费中心,消费时间距离圈层结构在收缩、消费空间距离圈层结构近距离收缩与远距离扩展并存,消费节点等级呈延长拉伸趋势;③农户消费空间发展能力是消费跨期效应、消费能力基础及消费空间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2022 Vol. 37 (1): 28-35,53 [摘要] ( 187 ) [HTML 1KB] [ PDF 7805KB] ( 1528 )
文化
36 何金廖, 王先鹏, 孔翔
多维视角下中国饮食的地理学解读——以《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为例
本文融合了人地关系认识论与西方饮食地理学的相关成果,基于“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四个维度,构建了饮食地理的多维视角分析框架,将饮食的基本属性解读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关系的纽带、地方文化的载体、全球化的地方商品等四个方面,进而以《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为基础数据,通过语义网络分析,探析了中国美食的地理特征与多重属性。研究发现:①中国美食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并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基本格局,与农耕文化区和城市群的分布高度一致。②在自然属性方面,气候条件被认为是影响中国美食地域性的关键因子;在社会属性方面,美食对增进家庭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化属性方面,美食是产生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等情感的催化剂;在经济属性方面,美食可以促进地方就业和全球化的深化。
2022 Vol. 37 (1): 36-45 [摘要] ( 138 ) [HTML 1KB] [ PDF 15875KB] ( 1031 )
46 王楚君, 王亚力, 周扬
新建古镇的本真化与空间生产研究——以古北水镇为例
从建构主义视角提出“新建古镇”的概念,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调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总结四种本真化模式,对接空间生产三元组,搭建“本真化—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以古北水镇为例,分析新建古镇的文化活态呈现,结论如下:①被感知空间由决定型物质构建模式主导,从感官层面凸显物质空间的历史感;②概念化空间是历史文化呈现的结果,体现话语构建的过程;③亲历性空间基于游客个人本真体验的积累效应;④三元空间在本真化过程中不断交织互动。被感知空间与概念化空间相辅相承,亲历性空间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形成,又分别反哺前两者。文章结合空间生产理论,基于中国的旅游实践,解构、拓展西方的本真化概念,指导新建古镇的空间规划和文化呈现,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022 Vol. 37 (1): 46-53 [摘要] ( 140 ) [HTML 1KB] [ PDF 11455KB] ( 758 )
城市
54 李雪铭, 刘凯强, 田深圳, 关莹莹, 刘贺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本文将韧性原理引入到人居环境中,首次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技术,以2006、2010、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人居环境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不断上升,位序变化显著;②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整体与区域两种演变格局;③经济动力、能源压力、教育水平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的主导因子,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对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施加影响。本文从韧性视角出发,为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及参考。
2022 Vol. 37 (1): 54-62 [摘要] ( 233 ) [HTML 1KB] [ PDF 8955KB] ( 1508 )
63 马丽亚, 修春亮
基于购物出行的沈阳市居住与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研究
居住与商业空间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空间分析法、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不一致指数测度沈阳市居住与商业空间的分布、居民购物活动的可达性以及居住与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①沈阳市居住设施具有中部强外围弱的空间集聚特征,南部外围居住设施数量较少、集聚程度较弱。②中部太原街、皇城、北站、兴工等都市商贸中心存在商业集聚区,蒲河副城存在小范围的商业集聚区,而浑南副城内尚未形成规模体量大的商贸中心。③居民在周末及节假日更多选择到中部获取高质量商业功能,购物活动距离多为2000 m—5000 m,外围居民获取高质量商贸空间的可达性较低。④居住与商业空间存在空间不匹配现象,周末南北方向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2022 Vol. 37 (1): 63-70 [摘要] ( 152 ) [HTML 1KB] [ PDF 17612KB] ( 796 )
71 冯汝状, 沈静, 魏成
后福特方式下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结构的演变——以广州服装产业为例
随着生产方式由福特制向后福特制演变,城市产业空间呈现出特有的格局变化,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章在构建后福特生产方式下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结构变化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和2018年广州服装企业数据,探究其空间格局和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①广州服装产业空间格局演变符合后福特生产影响下的产业空间变化特征,中小型服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各产业环节从高度集聚向网络化扩散,即服装设计企业主要向城市中心区集聚,服装制造企业由城市中心边缘区向城市外围转移或集聚在城中村内部,服装批发企业在高可达性的区域以专业市场为载体集聚或追随服装制造企业集聚;②技术变革和产业融合催生出多种新型城市经济形式,在城市中形成了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微观产业空间;③传统完整的产业链解聚并在大区域内分离和重组,加上各集聚区之间的生产联系促进城市地域范围内形成基于产业链的松散性生产网络。本研究不仅对理解城市产业空间格局演变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也对生产方式如何影响城市空间格局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案例借鉴。
2022 Vol. 37 (1): 71-80 [摘要] ( 125 ) [HTML 1KB] [ PDF 20192KB] ( 931 )
乡村
81 郭晨浩, 李林霏, 夏显力
劳动力流动、地方感与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
本文构建了“劳动力流动—地方感—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913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Bootstrap方法验证了地方感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家庭劳动力外流抑制了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家庭劳动力返乡促进了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影响依然显著;②地方感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劳动力外流通过削弱农户地方感,抑制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劳动力返乡通过增强农户地方感,促进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③劳动力外流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负向影响随着外出务工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2022 Vol. 37 (1): 81-89,115 [摘要] ( 112 ) [HTML 1KB] [ PDF 1989KB] ( 1132 )
90 柴雪瑞, 陶伟, 卢俊
基于康泽恩形态学的传统村落物质形态的生成与演变——以傣族弄么村为例
传统村落物质形态既是空间的产物,也是时间的产物,具有动态的历史延续性。基于康泽恩形态学的方法,本研究从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关联互动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傣族传统村落弄么村物质形态的生成逻辑与演变过程。研究发现:①弄么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文化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民间非正式组织、基层治理与弄么村的物质形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形塑与表征关系;②道路系统是弄么村最为稳定的形态要素,地块则较为稳定,而建筑形态却发生着频繁的更替;③弄么村形态演化表现出时间顺叙性和空间连续性。村落中被抹去或保留的形态要素对后续形态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制约或主导作用。
2022 Vol. 37 (1): 90-99 [摘要] ( 116 ) [HTML 1KB] [ PDF 12517KB] ( 714 )
100 鲍紫藤, 罗小龙, 顾宗倪, 张擎天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借助聚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及形态维数,对茂名县域、市域及镇域乡村聚落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并从自然地理、人口、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分形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乡村聚落呈多尺度、多分形特征。聚集性从市域到镇域呈从地理导向到行政导向的趋势,高城镇化水平地区聚集维数一般较大;市域关联维数高,联系性低,镇域联系紧密;平原聚落形态优于山区。②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相互作用。聚落形态简单的地区聚集性较低,但联系紧密。③自然因素主导村落格局,城镇发展带来的人口、设施和经济变化分别是乡村分形的主控、推动和催化因素。本研究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2022 Vol. 37 (1): 100-108 [摘要] ( 138 ) [HTML 1KB] [ PDF 15896KB] ( 852 )
经济
109 何周倩, 梁育填, 周克杨
行业异质性与空间黏性: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及其解释——以英德市产业转移园为例
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是经济区位理论和区域发展政策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区域产业转移实践往往呈现出多个行业的产业转移到相同区域的特征,以及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对不同行业的空间黏性存在差异,导致区域产业转移效果存在差异和理论解释的复杂性。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迁移的微观视角出发,以珠三角地区转移到粤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园为例,通过行业投产数据的比较和空间盈利边界的理论演绎,分析区域不同行业产业转移效果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企业迁移成效存在行业异质性的差异,这是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的对转出地的空间黏性大小不同造成的。空间黏性较小的企业比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有更多的空间盈利。
2022 Vol. 37 (1): 109-115 [摘要] ( 146 ) [HTML 1KB] [ PDF 4180KB] ( 901 )
旅游
116 林岚, 张雪, 刘群, 郑颖玲, 郭子林
大型体育场馆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时空规律的影响研究——以国内三个城市为例
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关系备受地理学者关注。休闲体育活动是一种融合体育运动和游憩的休闲性身体活动。大型体育场馆作为城市重要的休闲体育建成环境,关注其对居民休闲体育行为影响研究尚不足。基于三个城市大型体育场馆的居民休闲体育行为调查,本文探讨大型体育场馆对居民休闲体育行为时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距离场馆越远,休闲体育者到访越少;因交通网覆盖度及交通可达性提升,局部呈现多中心集聚衰减特征。②10 km以内距离集中90%以上休闲体育者,30 min以内时间最可接受。③家庭结构、场馆活动频率和满意度对到访时空规律影响不显著;年龄、月收入和文化程度等对3 km以内影响较大;随距离增加,休闲体育偏好和机动化出行方式等影响显著。
2022 Vol. 37 (1): 116-125 [摘要] ( 158 ) [HTML 1KB] [ PDF 5521KB] ( 1105 )
126 段婉粉, 吴晋峰, 石晓腾, 郑朝忠
家庭生命周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揭示家庭生命周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可以为家庭旅游精准营销提供依据。将城镇居民的家庭生命周期分为筑巢期、满巢Ⅰ期、满巢Ⅱ期、空巢期4个阶段,探究家庭生命周期对其旅游行为的影响,发现:①家庭生命周期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旅游者的景区到访率距离衰减速率不同;②家庭生命周期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类型偏好,满巢期旅游者偏好的旅游活动类型相对较多;③家庭生命周期影响旅游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满巢期旅游者多选择自驾和飞机出游,筑巢期和空巢期旅游者多选择火车出游;④家庭生命周期可作为家庭旅游市场的细分变量,家庭旅游市场可据此分为筑巢期、满巢期、空巢期三个细分市场。
2022 Vol. 37 (1): 126-137 [摘要] ( 151 ) [HTML 1KB] [ PDF 44350KB] ( 761 )
南海周边国家人文地理研究
138 王静婷, 薛德升, 谭一洺
环南海国家及地区人口城市化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
环南海国家及地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的重要地带枢纽,也是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由于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存在不同,其内部城市化过程与城市体系格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1960—2020年环南海地区国家和主要城市层面等多尺度的人口数据,利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与城市空间基尼系数两个指标,结合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与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环南海国家及地区大部分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但区域内部城市化发展出现较大差异,越南、柬埔寨的城市化落后于其他国家(地区);第二,区域内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以强单中心结构为主,双(多)中心结构的国家及地区较少,城市体系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分布以首位分布居多;第三,主要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且还有进一步集聚发展的倾向。本研究揭示了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城市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22 Vol. 37 (1): 138-149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28281KB] ( 752 )
150 黄楠希, 韦春竹, 陈炜, 薛德升
环南海区域16个典型沿海城市的用地空间增长规律研究
本文选取中国和东南亚十个国家16个人口30万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城市建成用地数据,应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数和公共边测度方法,计算各时段城市空间增长速率以及用地扩张模式,并简要探讨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产业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①1990—2018年间,广州、万象等城市用地扩张速率保持在年平均为1%的中低速平稳增长的水平,而雅加达、金边等城市的用地扩张速率从21世纪末期以后出现了普遍减缓的趋势,斯里巴加湾市等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速率在过去三十年均保持平均超过4%的年增长速率。②在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模式方面,近三十年来16个城市以外部扩展与内部填充并存的方式进行扩张。2000年以后,城市大规模发展相对稳定,城市用地结构相对紧凑,基本形成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的空间结构形态,除万象外,其他城市基本形成向内填充的空间生长轨迹,核心增长与交通指向的城市用地扩展趋势显著。③环南海地区16个典型城市的人口与城市用地面积的数量和速率均呈强正相关关系,表明环南海16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扩张有着相似的增长趋势。
2022 Vol. 37 (1): 150-163 [摘要] ( 152 ) [HTML 1KB] [ PDF 76042KB] ( 739 )
164 王波, 雷雅钦, 张琪
环南海区域跨境航空网络空间结构演化
本研究收集2000、2010、2018年环南海区域各国家/地区间国际机场的跨境客运、货运航线和航班数目,探究近20年该区域跨境航空客运和货运网络的整体结构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综合客运和货运网络分析枢纽机场体系演化。研究发现:①该区域跨境航空网络的整体结构具有覆盖范围扩大、“小世界”效应明显和“无标度”特征显著的特点,但客、货运网络的演化存在差异。②该区域跨境航空客运网络具有明显的轴—辐组织结构特征,并呈现“多核心化”的演化趋势,而货运网络中以香港、新加坡为枢纽的轴—辐组织结构与局部性的“点—点”航空货运联系并存,尚未形成全局性的轴—辐组织结构。③该区域的区域客、货运枢纽机场发展呈现综合化、专业化趋势,香港(HKG)和新加坡(SIN)长期以来保持优势地位。
2022 Vol. 37 (1): 164-170 [摘要] ( 181 ) [HTML 1KB] [ PDF 16437KB] ( 623 )
171 张沈圆, 邢祖哥, 黄耿志
中国与环南海国家(地区)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格局
环南海因其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外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产品层次,揭示了中国与环南海国家(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格局,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国与该区域的地缘经济竞合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大陆与环南海国家(地区)的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出口相似度较高,在世界市场存在较强的贸易竞争;与香港的竞争程度趋于下降,与台湾、越南的竞争程度趋于增强。②相比其他环南海国家(地区),中国大陆主要在第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第6类(材料制成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等)、第7类如机械、运输等设备这3类产品贸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第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第3类矿物燃料等产品、第2类如不可食用原材料等产品、第1类饮料及烟草等产品以及第0类食物与活牲畜、SITC4(动植物油,油脂和蜡)等5类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较弱。③中国与环南海国家(地区)的贸易互补性总体上逐渐增强,其中与菲律宾、越南的贸易互补性增强最为明显。中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的进出口贸易互补较强的领域是SITC7类产品,中国与文莱、印尼的进口贸易互补较强的领域是SITC3类产品。
2022 Vol. 37 (1): 171-180 [摘要] ( 198 ) [HTML 1KB] [ PDF 5714KB] ( 2289 )
181 王琪, 韦春竹, 陈炜
中国港口群内部格局与参与全球航运网络联系分析
基于2004—2019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比五大沿海港口群内部竞合关系;结合全球TOP10航运公司2019年航线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描述各港口群参与全球八大航运区域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各港口群间内部竞争加剧,其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港口群已形成多中心枢纽竞争模式,而东南沿海港口群为寡头集中发展模式,西南沿海港口群则处于多港口竞争阶段;各港口群内部寡头港如上海港、深圳港、香港港、青岛港等在对外联系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参与全球航运网络方面,中国沿海港口群与全球八大航运区的空间联系差异显著,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已与全球航运区域建立较为紧密的直接航运联系,而东南沿海、西南沿海港口群对外联系程度较低;东南亚、东亚地区成为中国港口群主要对外联系区域,而与拉丁美洲、中东中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航线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2 Vol. 37 (1): 181-192 [摘要] ( 122 ) [HTML 1KB] [ PDF 37303KB] ( 935 )
2011 © 人文地理编辑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